朱博涵,李 鍵,胡淑敏,陳和木,趙 凱,高曉平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安徽 合肥 230022)
腦卒中好發于中老年人群,是造成我國居民過早死亡和疾病負擔的首位原因,在我國每5 位死者中至少有1 人死于腦卒中[1]。大約15%~30%的腦卒中幸存者存在嚴重殘疾[2],最常見的表現為運動能力下降和感覺障礙、言語和吞咽障礙、視野缺損、高級認知障礙,以及心理健康或性格的改變。腦卒中是我國居民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1]。有研究表明,腦卒中患者進行有氧訓練能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3]。因此,有氧運動對腦卒中患者有著重要的作用。
有氧運動是指全身大肌肉群參與的、節律性、中等到較大強度、持續較長時間的運動。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4-6],有氧運動對腦卒中后心血管功能、活動能力、大腦健康和整體生活質量有深遠的益處。早期的有氧運動可以安全地實施,而不會對腦卒中康復產生令人不利的影響[7]。動物實驗也顯示腦卒中早期有氧運動干預的良好效果[8-9]。但受限于專業人員不足、評估和訓練設備缺乏、腦卒中功能障礙、交通便利性及醫療保險和平均住院日[10-12]等多重因素,腦卒中患者很少接受長期、規律的有氧運動。本研究在現行醫療環境下,探討腦卒中患者住院康復期間行短期有氧運動的意義,旨在為當前腦卒中康復治療提供一些參考。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為回顧性分析,納入2019年1月~2020 年12 月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住院康復的腦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住院期間的病史資料。納入標準:①首次腦卒中;②符合腦卒中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 或MRⅠ確診[13];③18 歲≤年齡≤80歲;④具有一定警覺性,能夠遵循簡單的命令;⑤坐位平衡≥1 級[14];⑥病例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腦卒中病情尚不穩定或伴有繼發性癲癇者;②合并冠心病、COPD、下肢閉塞性動脈硬化癥等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③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害、中重度貧血和腫瘤等疾病;④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壓瘡、肺部感染等并發癥;⑤合并脊柱骨關節病、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等可能影響有氧運動的疾病;⑥嚴重認知障礙;⑦其他有氧運動禁忌或不能配合運動的情況。該研究已獲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批準(編號為PJ2021-08-14)。
1.2 方法
1.2.1 分組 根據住院期間是否接受有氧運動分為有氧運動組和對照組。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Ⅰ)、病程、住院天數、參與有氧運動的次數等基本資料,以及是否吸煙,是否合并高血壓病、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險因素,是否繼發癲癇,有無壓瘡、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等。
1.2.2 康復治療 所有患者住院康復期間均接受傳統的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言語治療等常規綜合康復治療。有氧運動組采用四肢聯動全身循環運動訓練器(NUSTEP)進行訓練,每周3 天,每天40min,包括5min 熱身、30min 有氧運動和5min 冷卻,該設備有助于部分解決腦卒中患者因運動、平衡、協調等功能障礙無法行跑臺、功率車、步行等常規形式有氧運動的問題[15]。運動強度以主觀疲勞感覺(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表示,初次有氧運動強度為靜息心率增加10~20 次/min,RPE<11[16];此后每次有氧運動的強度控制在RPE(Borg 6~20)11~14(中等強度)之間。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單次有氧運動可持續進行30min,也可三次9min運動+1min休息(無負荷下空踩)的形式間歇進行[15]。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入院時及出院前運動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和睡眠狀況。采用Brunnstrom 分期,表示腦卒中患者偏癱側肢體運動功能,該量表包含上肢、手、下肢的運動功能評定,分為Ⅰ~VⅠ級,級別越高表示肢體運動功能越好[17]。采用改良巴氏指數(Modified Barthel Ⅰndex, MBⅠ)評估日常生活能力,其是目前臨床運用最廣的一種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定方法,該量表有10 個項目,總分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強[18]。患者健康問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評估抑郁狀況,該量表是基于《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為標準編制而成的自評工具,該量表包含9 個題目,評分等級0~3,總分值范圍0~27,根據得分的高低可判斷抑郁的程度[19]。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Ⅰndex, PSQⅠ)評估睡眠狀況,該睡眠質量表由18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構成,總分范圍為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20]。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5.0 進行統計分析,連續變量的正態分布采用Kolmogorov Smirnov 檢驗,服從正態分布的,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偏態分布計量資料以M(Q25,Q75)表示,組間和組內分析采用Mann Whitney U檢驗。分類數據比較采用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適當時采用Fisher精確檢驗。雙側檢驗水準α=0.05。
2.1 一般資料 兩組各20 例,共納入40 例腦卒中患者。其中男30例,腦梗死32例;年齡30~78(58.00±12.03)歲;平均BMⅠ24.24±2.95kg/m2,平均病程26.5(14.00,54.75)天,平均住院日(22.72±6.71)天;有氧運動組參與有氧運動次數4~17(9.81±3.43)次。兩組患者除有氧運動次數外,一般資料其他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 癱瘓肢體Brunnstrom 分期 治療前,兩組患者偏癱上肢、手和下肢Brunnstrom 分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偏癱肢體運動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治療后組間比較,兩組患者偏癱肢體運動功能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偏癱肢體Brunnstrom分期情況
2.3 恢復情況 組內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MBⅠ、PHQ-9 和PSQⅠ評分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組間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MBⅠ、PHQ-9 和PSQⅠ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MBⅠ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有氧運動組PHQ-9 和PSQⅠ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強有力的證據表明[2,21-22],腦卒中后的有氧運動可以改善患者心血管健康、行走能力、上肢和下肢肌肉力量。相關研究也證實[5,23],有氧運動可能改善抑郁癥狀、執行功能和記憶,以及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和卒中后疲勞。將有氧運動納入到腦卒中康復中,有助于改善卒中后的功能,防止卒中復發。在最佳實踐和臨床指南中[7],有氧運動被認為是腦卒中全面康復的一部分。但相關研究中,腦卒中患者有氧運動持續時間短則6~8 周[5-6],長則類似心臟康復達12 周甚至更久[23-24],這在當前醫療環境下較難達到。因此,本研究在現行醫療保險和平均住院日等政策下,研究分析短期有氧運動對腦卒中患者的影響。
大約44%的患者在卒中后經歷了中度殘疾,需要在日常生活活動或移動方面提供一些幫助(改良Rank 評分>2)[25]。本研究中,40 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治療前,有16 例(40.0%)上肢運動功能、21 例(52.5%)手功能、6 例(15.0%)下肢運動功能處于Brunnstrom 分期Ⅰ和Ⅱ期。研究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在常規康復之外接受平均9.81±3.43 次有氧運動后,有氧運動組上肢、手和下肢Brunnstrom 分期,以及MBⅠ得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與Sandberg K[26]和da Rosa Pinheiro DR[27]等的研究結論不相符合。前者可能與本研究中有氧運動次數較少有關,與指南中至少8 周(每周至少3次)的有氧運動才能達到臨床有意義的訓練效果的建議相符合[26]。后者雖然研究發現5 天有氧自行車訓練對急性腦卒中患者下肢肌力、活動能力和功能改善效果較好,但納入的腦卒中患者病情和功能障礙程度較輕。
抑郁癥在腦卒中后很常見,發病率達30%以上,并與殘疾和死亡率的增加有關[28]。PHQ-9 是篩查和評估腦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方法。有氧運動有助于腦卒中后抑郁的改善,在12 周內每周進行3 次40min 的中等強度有氧跑步機訓練或戶外步行可改善腦卒中后抑郁[23]。而每周5 次、每次30min、連續6 周的中等強度有氧功率車運動也可改善腦卒中患者Beck 抑郁自評量表的評分[5]。研究中,兩組40 例腦卒中患者PHQ-9 得分為0~19分,平均得分5.38±4.42 分。治療后,有氧運動組PHQ-9 得分低于對照組,顯示短期有氧運動有益于腦卒中后抑郁的改善。
睡眠障礙在患有腦卒中的老年人中很常見,20%~40%的腦卒中幸存者有睡眠障礙,50%~70%有睡眠相關呼吸障礙[29]。腦卒中后睡眠障礙影響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還可能會導致卒中復發,識別和處理睡眠障礙應該是一級和二級卒中預防的一部分[30]。運動能夠提高老年睡眠障礙患者的總體睡眠質量和睡眠效率,改善其日間功能[31]。陸上或水中有氧運動也有助于改善2 型糖尿病人群的睡眠質量[32]。在6 周內,每周進行5 次30min 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可以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睡眠質量[5]。研究中,40 例患者PSQⅠ得分為0~18 分,平均得分8.62±5.49 分。治療后,有氧運動組PSQⅠ得分低于對照組,顯示在常規腦卒中康復的基礎上,短期有氧運動有助于腦卒中后睡眠障礙的改善。
綜上所述,在傳統腦卒中康復的基礎上,短期有氧運動有助于改善腦卒中患者的抑郁癥狀和睡眠質量,但可能受限于有氧運動次數,對患者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有限。本研究存在樣本量較小、觀察指標有限、未長期隨訪等不足之處,未來需擴大樣本量、增加觀察指標等以進一步探討腦卒中患者短期有氧運動干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