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再排爾 · 穆合塔爾,金花,于德華*
大腸癌是世界第三常見腫瘤,死亡率排名第四,發病率占所有腫瘤的9%[1]。在上海,大腸癌發病率已上升至惡性腫瘤第二位[2]。研究表明,早期大腸癌根治術后的5年存活率可達90%~95%,而晚期手術及化療后,其5年存活率仍不足10%[3-4]。研究顯示,人群篩查是降低人群大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最有效的途徑[5],而大腸癌初篩陽性高危人群腸鏡受檢率低是世界大腸癌篩查的難題,成為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阻礙。健康素養指通過不同渠道獲取并正確理解、運用健康信息,在此基礎上做出相關決定,以維持或提高基本生命質量的能力與基本素質[6-7]。研究表明,個人做健康選擇與決策的能力與其獲取并理解信息的能力密切相關[8]。ARNOLD等[9]對美國低收入大腸癌篩查人群進行健康素養的研究發現,對該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干預后,其腸鏡受檢率有所提升。國內對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與腸鏡檢查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較少。彭慧等[10]基于健康素養探究嘉定區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與腸鏡檢查依從性的相關性,發現健康素養與腸鏡檢查依從性呈正相關,但此研究未考慮納入研究對象的初篩陽性類型對其腸鏡依從性的影響,故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倚。本文運用健康素養管理量表(HeLMS)研究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與腸鏡檢查依從性的相關性,為制訂提高居民腸鏡檢查依從性方案提供依據。
1.1 研究對象 2020年1—3月,基于納入與排除標準,選擇上海市楊浦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7—2018年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參考大腸癌篩查初篩陽性標準,選擇大腸癌初篩危險度評估問卷和糞便潛血試驗(FOBT)其中一項陽性或兩項均陽性者[11]。排除標準:(1)認知功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嚴重聽力及視力障礙者;(2)已有結腸癌確診病史者;(3)已有腸鏡檢查史者。最終本研究共納入大腸癌篩查項目中初篩陽性人群337例,并發放調查問卷,排除未收回及無效問卷8份,共回收有效問卷329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6%。
1.2 研究方法 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課題組成員擔任調查員,采用一般人口學資料調查表收集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工作場所及初篩陽性類型。采用墨爾本大學JORDAN等[12]編制,由孫浩林等[13]翻譯、改編的HeLMS評估研究對象的健康素養水平。改編版HeLMS經彭慧等[14]進行信效度評估,在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中具有良好的適用性。改編版HeLMS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經濟支持意愿4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不能”計1分,“非常困難”計2分,“有一定的困難”計3分,“少許困難”計4分,“沒有困難”計5分,滿分120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試者健康素養水平越高[15]。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EpiData 3.1對問卷結果進行雙人錄入,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及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1 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329例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中,男178例(54.1%),女151例(45.9%);平均年齡(68.2±5.8)歲,其中66~70歲125例(38.0%);203例(61.7%)文化程度為中學/中專;297例(90.3%)已婚;77例接受腸鏡檢查(接受腸鏡組),252例未接受腸鏡檢查(拒絕腸鏡組),腸鏡檢查依從率為23.4%。
2.2 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情況329例大腸癌初篩陽性居民健康素養總平均得分為(103.77±3.78)分,信息獲取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經濟支持意愿維度平均得分分別為(44.50±1.70)、(36.34±2.10)、(15.83±2.01)、(7.09±1.37)分。不同人口學特征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情況見表1。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情況(±s,分)Table 1 Total and domain scores of the HeLMS-C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d by the fir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by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表1 不同人口學特征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情況(±s,分)Table 1 Total and domain scores of the HeLMS-C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d by the fir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by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注:FOBT=糞便潛血試驗
人口學特征 例數 信息獲取能力 交流互動能力 改善健康意愿 經濟支持意愿 健康素養總分性別男178 44.52±1.71 36.21±2.06 15.74±2.04 7.11±1.38 103.57±3.86女151 44.47±1.68 36.50±2.14 15.95±1.98 7.07±1.36 103.99±3.68年齡(歲)55~60 27 44.07±1.54 36.82±2.11 15.93±2.09 6.93±1.36 103.74±4.03 61~65 70 44.14±1.80 36.16±2.13 15.86±1.93 7.06±1.55 103.21±3.85 66~70 125 44.64±1.74 36.33±2.04 15.93±2.09 7.13±1.33 104.02±3.96 71~75 72 44.82±1.52 36.49±2.10 15.50±1.86 7.19±1.35 104.00±3.56>75 35 44.37±1.66 36.11±2.26 16.06±2.15 6.94±1.19 103.49±3.21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 70 43.21±1.74 36.07±1.97 15.62±1.89 6.90±1.37 103.34±3.83中學 /中專 203 44.28±1.62 36.33±2.13 15.87±2.16 7.23±1.38 103.96±3.61大專 /大學 56 45.53±1.66 36.73±2.11 16.09±193 6.86±1.27 105.56±3.64婚姻狀況未婚 12 44.52±1.70 36.33±2.09 15.89±2.01 7.07±1.38 103.81±3.92已婚 297 45.42±1.73 37.67±2.02 15.58±1.56 8.17±1.47 106.83±3.33離異 11 43.82±1.78 35.46±2.30 16.09±1.97 7.36±1.21 102.73±3.47喪偶 9 44.89±1.45 37.33±2.06 15.33±2.18 7.33±1.22 104.89±3.62工作場所機關事業單位 48 44.73±1.44 36.69±2.20 15.92±1.88 6.35±1.14 103.21±2.17企業 214 44.38±1.73 36.22±2.11 15.86±2.02 7.20±1.40 103.82±1.89其他 67 44.70±1.70 36.48±1.94 14.67±2.10 7.25±1.25 104.18±2.13初篩陽性類型僅 FOBT 陽性 124 44.46±1.71 36.32±2.20 15.73±1.48 7.12±1.38 103.69±3.22僅大腸癌初篩危險度評估問卷陽性 131 44.45±1.64 36.28±2.02 15.89±2.10 7.12±1.34 103.73±2.81兩者合并陽性 74 44.65±1.77 36.51±2.08 16.14±1.89 6.99±1.39 103.91±3.47
2.3 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人口學特征比較 因未婚、離異、喪偶例數較少,后續研究合并為無配偶。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婚姻狀況、初篩陽性類型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人口學特征比較〔n(%)〕Table 2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d by the fir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who received colonoscopy or did not
2.4 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比較 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總分、信息獲取能力維度得分、交流互動能力維度得分、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比較(±s,分)Table 3 Total and domain scores of the HeLMS-C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d by the fir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who received colonoscopy or did not

表3 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健康素養得分比較(±s,分)Table 3 Total and domain scores of the HeLMS-C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d by the fir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who received colonoscopy or did not
健康素養總分接受腸鏡組 77 44.82±1.40 37.14±1.89 16.83±2.30 7.12±0.96 105.91±3.60拒絕腸鏡組 252 44.37±1.77 36.10±2.10 15.53±1.81 7.08±1.47 103.11±3.60 t值 1.043 3.904 5.17 0.188 5.982 P 值 0.042 <0.001 <0.001 0.851 <0.001組別 例數 信息獲取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經濟支持意愿
2.5 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是否接受腸鏡檢查作為因變量(賦值:接受腸鏡=1,拒絕腸鏡=0)。自變量選擇標準為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同時平衡和矯正各因素間交互作用,最后篩選自變量為婚姻狀況(賦值:有配偶=0,無配偶=1)、初篩陽性類型(賦值:僅大腸癌初篩危險度評估問卷陽性=0,僅FOBT陽性=1,兩者合并陽性=2)、信息獲取能力維度得分(賦值:以具體值納入)、交流互動能力維度得分(賦值:以具體值納入)、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賦值:以具體值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婚姻狀況、交流互動能力維度得分、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是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4 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4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factor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colonoscopy screening compliance in individuals with risk for colorectal cancer identified by the first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本研究運用改編版HeLMS調查了上海市楊浦區某社區2017—2018年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329例,其中77例接受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應答率為23.4%。研究結果表明,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人群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中大專/大學學歷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雖相對較高,但該人群僅占調查總人群的17.0%,缺乏代表性。多因素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婚姻狀況是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有配偶的居民腸鏡檢查依從性更高。可能原因是有配偶的居民相對無配偶者,在腸鏡檢查方面更能獲得來自配偶的足夠多的鼓勵與精神支持,因此在腸鏡檢查依從性方面表現出優勢。而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居民工作場所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原因為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上海市居民的醫保報銷比例相對于其他職業居民無明顯差異,因此不同職業居民在醫療行為方面的支出無明顯區別。
健康素養方面,該社區大腸癌初篩陽性居民健康素養總平均得分為(103.77±3.78)分,健康素養水平處于中等水平。其中健康信息獲取能力、交流互動能力、改善健康意愿、健康支持意愿維度平均得分分別為(44.50±1.70)、(36.34±2.10)、(15.83±2.01)、(7.09±1.37)分。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在健康素養4個維度中,接受腸鏡組和拒絕腸鏡組經濟支持意愿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原因為上海市居民人均收入較高,且良好的醫療保障衛生體系使得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對腸鏡檢查的費用并無太大的擔憂,表明目前的經濟支持對居民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不大。另外,接受腸鏡組居民信息獲取能力維度得分高于拒絕腸鏡組,但多因素Logistic回歸結果顯示居民信息獲取能力對其腸鏡檢查依從性無影響。可能原因為雖然該社區大腸癌初篩陽性居民中接受腸鏡組具有更強的信息獲取能力,但調查對象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對信息的理解及處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地利用所獲取的腸鏡相關信息并輔助其做出更好的健康決策。同時,交流互動能力和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是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且交流互動能力和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越高,腸鏡檢查依從性越高。可能原因為交流互動能力強的居民在日常就診過程中可以更好地與社區醫生交流,并能建立更良好的醫患關系,從而具有更好的就醫依從性;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更高者更樂意在改善自身健康方面投入時間與精力,并更愿意遵從醫生的醫囑。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顯示,社區居民的婚姻狀況、HeLMS交流互動能力與改善健康意愿維度得分是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基于本研究結果,在今后的大腸癌篩查工作中,應加強對無配偶人群的腸鏡檢查依從性方面的干預;同時,全科醫生應注重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將干預重心向提高初篩陽性居民的健康素養維度中的改善健康意愿水平及交流互動能力水平方向傾斜,促進居民形成主動健康意識,從而更高效提高該社區大腸癌初篩陽性人群腸鏡檢查的依從性,以期降低居民大腸癌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作為橫斷面研究,只分析了上海市楊浦區某社區大腸癌初篩陽性居民健康素養現況及其對腸鏡依從性的影響,未進行對照和干預,故得出的結論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貢獻:穆再排爾·穆合塔爾負責文章的構思與設計、研究的實施與可行性分析、數據收集與整理、統計學處理、結果的分析與解釋、論文撰寫;金花負責論文的修訂;于德華負責文章的質量控制及審校,并對文章整體負責,監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