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枝兵
(宿州學院音樂學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的《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中明確規定了8個考試模塊、相應的分值比例以及考試題型。結合近些年統考省份的真題來看,“國考”的題型基本穩定,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種。其中選擇題為21道,每題2分;非選擇題由4道辨析題(每題8分)、4道簡答題(每題10分)、2道材料題(每題18分)組成,總分150。
在八個考試模塊中,涉及“教育學”的內容主要有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課程、中學教學、中學德育以及中學班級管理等模塊,每次考試所占分值比例存在些許波動。統計2015-2021年考試真題情況,結果見表1。
表1數據顯示出7年間《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教育學”內容所占分值比例均超過半數,其中“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教學”以及“中學德育”三個模塊歷年所占的分值比重相對較大,而“中學課程”以及“班級管理”部分所占分值相對較少;二是“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考查頻次一直很高,“班級管理”分值變化幅度較大。因此考生要注意三點:首先是學習內容應當有所側重,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是有些內容考查頻次雖少但仍需要適當學習;再次是“中學德育”部分易出現高分值題。

表1 《教育知識與能力》2015-2021年考試“教育學”模塊分值分布表(總分150)
《教育知識與能力》試卷在題型、題量方面沒有變化,只是在具體知識點的考查以及難度系數方面有所區別。以下就以四個題型為維度對7年間《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教育學”部分真題嘗試進行分析。
(1)單項選擇題
《教育知識與能力》試卷中單項選擇題共21道,每題2分,總分值為42分,占總分值的28%。縱觀歷年試卷真題,八個必考模塊中單項選擇題幾乎都有涉及,但考查頻次有所不同。鑒于單選題考點分布廣泛,為便于對知識點的整體把握,以下就八個模塊逐一闡述。
①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本模塊包括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教育與社會的發展、教育與人的發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等知識點。數據統計顯示,自2015年至2021年,本模塊以選擇題考查的知識點在5-8個之間,在總共21道選擇題里所占比例達到24%-38%。也可以說,本模塊是單選題重點考查的領域。梳理歷年真題,不難發現“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知識點,因涉及眾多的教育理論流派、教育家及其代表觀點、代表作,所以是必考內容。例如,2019(下)真題“撰寫于我國戰國末期,被認為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A.《學記》B.《論語》C.《大學》D.《中庸》”。本題考查的是有代表性的教育著作及相關信息,屬于識記類內容。
②中學課程
中學課程包含四個知識點:課程概述、課程目標與內容、課程設計與開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梳理2015-2021年真題結果來看,選擇題在本模塊中考查的頻次較低,題量一般1-2題。高頻考點主要集中于“課程概述”,常考知識點為“課程類型”。例如,2018(下)真題“在專家指導下,地處貴州東南的侗寨中學組織有關教師對面臨傳承危機的侗族織錦工藝進行課程開發,開設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織錦’課程。該課程屬于:A.國家課程B.地方課程C.校本課程D.社會課程”。本題考查的是有關課程分類的問題,雖然屬于識記類知識點,但需要考生理解每種課程類型的具體內涵和本質特征。
③中學教學
本模塊包含教學過程、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評價等知識點。近些年,該模塊選擇題考查題量為1-3題。其中,教學過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是常考點。例如,2021(下)真題“于老師在講臺上把一張紙揉成團,把另一張紙燒成灰,由此讓學生理解物質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區別。于老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是:A.練習法B.演示法C.實驗法D.參觀法”。這個題目結合了真實案例來考查考生對各種教學評價方式的理解,雖然屬于識記類題目,但如果考生對各種教學方法內涵的理解不透徹,容易錯選。
④中學德育
中學德育包含品德結構與道德發展理論、中學德育的概念和內容、中學德育過程、中學德育的原則、途徑和方法等知識要點。近些年選擇題考查的題量一般在2-3道,考查頻次較穩定。中學德育的原則、方法、途徑是常考點。2019(上)真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體現的德育原則是:A.理論聯系實際B.長善救失C.教育影響的一致性D.因材施教”。此類知識點要求考生能熟練掌握每一種德育原則的概念、內涵以及貫徹要求。
⑤中學班級管理
本模塊包含課堂管理、班主任工作兩個知識要點,考查題量不大。其中“班級管理與班集體建設”是歷年考試的常考點,一般會有1-2題。例如,2021(上)真題(簡答題)“班主任培養班集體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辨析題
結合2015-2021年真題來看,辨析題“教育學”部分常考的知識點主要集中于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教學以及中學德育等三個模塊。進一步梳理歷年真題,發現有些知識點存在反復考查的情況。比如,掌握知識與發展能力相統一的規律、德育過程及其規律等,這一命題趨勢需要考生特別關注。例如,2018(上)2017(上)真題“學生知識越多,說明學生能力越強。”2019(上)2016(下)真題“教學任務就是向學生傳授知識。”
(3)簡答題
按照“國考”命題的要求,4道簡答題中有2道涉及“教育學”內容,每題10分,共20分,約占總分值的13%。從梳理2015-2021年真題結果來看,簡答題考查內容涉及“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中學課程”“中學教學”以及“中學德育”等四個模塊。其中“中學教學”是高頻考點。例如,2021(上)真題“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4)材料分析題
材料分析題(或稱之為“案例分析題”)是“國考”所有科目都采用的題型,具有真實性、綜合性、代表性以及實踐性的特點[5]。該題型最能體現考生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差異。
一般材料分析題從內容上可分為兩種類型:教育類材料分析題和教學類材料分析題。《教育知識與能力》試卷中的材料分析題屬于教育類材料分析題類型。在歷年的考試中,材料分析題有1道涉及“教育學”內容,18分,占總分值的12%。考查內容主要集中于中學教學、中學德育等模塊。梳理歷年考題時發現,“中學德育”模塊中的“中學德育原則和方法”近些年考查頻次也非常高。鑒于材料分析題內容篇幅較大,這里不再舉例說明。
與以往教師資格考試有所不同,“國考”不再指定教材和參考書目,考試命題以及各種教學培訓輔導都依據于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考試大綱進行。對于廣大考生來說,這一制度改革可謂“喜憂參半”。一方面,大家學習過程中不再拘泥于某一種形式,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特點各顯神通,達到學習的目的;另一方面,因為沒有統一的參考書,對于一些學習規劃程度較低的考生來講,無異于“盲人摸象”。其實無論哪個版本的教學參考用書,凡考試大綱中規定的內容都能準確而清晰地闡述,只是內容表述上略有不同。另外,“國考”試卷的參考答案也比較注重“開放性和規定性的統一”,因此,廣大考生在備考之初一定要深入研讀考試大綱,對考試目標以及考試模塊框架體系做到整體把握。熟知每一考試模塊的具體內容,針對考試大綱提出的具體考查要求,比如,“了解”“理解”“掌握”“熟悉”等,能精準把握知識點學習的程度。
(1)單選題應試攻略
單選題的命題形式一般有兩種:一是直接考查知識點的記憶精準度;二是考查考生能否根據題干所給實際情境選擇出對應的原理。
首先要做到全面復習,但要有側重。單選題考查的知識點分布極為廣泛,幾乎涵蓋所有八個考試模塊。但從近些年的命題趨勢來看,還是存在不少高頻考點。因而考生應在全面、系統復習的過程中做到有所側重。
其次要善于結合真實情境,深化對知識點內涵的理解。單選題盡管有兩種考查形式,但是單純考查知識點記憶的不多,多數還是通過給出實際的教育教學情境,要求考生選擇對應的原理。
最后要勤于刷題,總結經驗。刷題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應該建立在對知識點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效果才會明顯。通過大量練習歷年真題和預測題,嘗試分析命題趨勢,總結答題經驗。
(3)辨析題應試攻略
首先要仔細審題,明確題干表達的觀點。比如,先了解觀點是否以偏概全,是否有意縮小的內涵或擴大外延,是否曲解概念,是否強加因果關系等等,再給出自己明確的判斷。需要注意的是,辨析題切記出現“絕對化”的判斷。
其次要尋找切入點,理性分析。根據題干表述內容找到關鍵的教育教學要素,并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分析。無論是單因素辨析還是多因素辨析,考生都需要針對題干觀點進行明確的判斷,然后羅列觀點逐一進行解釋說明。
最后要簡練表述,條理分明。推薦采用三段論的方式作答:判斷觀點——分析闡述理由——總結、回應觀點。
(4)簡答題應試攻略
首先要熟知教材,系統梳理知識體系。對于表述為“功能”“要求”“原則”“基本任務”“基本內容”等應予以重點關注。
其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記憶習慣強化記憶。因為知識點較多,記憶過程中相類似的知識點很容易發生混淆、疏漏的情況。對此,可以嘗試聯想記憶、自編口訣、巧用關鍵詞等等記憶方法,來增加記憶線索,提高記憶效率。
(5)材料分析題應試攻略
相比較簡答題,材料分析題更為注重知識點和理論的綜合運用,靈活性、專業性、實踐性特征顯著。
首先要系統復習,梳理考點。確立考試整體思路,嘗試將考點進行串聯,深入研究近些年考試真題,了解命題趨勢和規律,重點關注高頻考點。
其次是嘗試練習,總結答題思路。材料分析題雖然允許廣大考生各抒己見,但答題還是有些可供參考的模板。先羅列并闡述相關理論要點,然后逐條對應所提供材料進行分析。答題時一定要緊扣材料,結合材料中的關鍵因素和言行進行闡述。
知識點的理解和鞏固需要通過刷題來進行強化,但刷題也要循序漸進。考生可以在不同的學習時段采用不同的練習形式。先進行單元或章節練習,再進行綜合練習,最后是歷年真題和預測練習。練習過程中注意題型的變化規律,分析命題的意圖,善于歸納高頻考點,及時總結易錯點并自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