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延旭,李新炎,陳財,陳琳,李寧,高升華,徐凱,王飛,姚明華,焦春海
(1.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蔬菜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64;2.天門市鑫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 天門 431726;3.湖北秒捷匯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江陵 434100;4.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3;5.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武漢 430064)
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var.botrytisL.)屬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為甘藍變種。因味道甘糯、口感細膩、富含微量元素,深受消費者喜愛。天門市張港鎮花椰菜主產區土壤肥沃、氣候條件優越,所產花椰菜花色潔白、風味品質佳,產業優勢明顯。經過40余年的發展,花椰菜已成為天門市的城市名片,張港鎮常年播種面積0.47萬hm2左右,約占全鎮農作物種植面積的64%,花椰菜產量達14萬t,居全國第四,產業蓬勃發展既保障了城鄉居民蔬菜供給,又促進了農民增收[1-3]。然而在近20年產業發展中,花椰菜品種同質化高、茬口單一、栽培水平相對落后、病蟲害嚴重、市場風險大等問題凸顯,嚴重影響了張港鎮及周邊地區花椰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亟需規范花椰菜生產[4]。基于此,天門市鑫天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于2019年以來有針對性地引進15份花椰菜品種并開展多點試驗,鑒定各品種的植物學性狀及經濟性狀,旨在篩選優質、多抗、適應性強的花椰菜新品種,同時有機銜接當地花椰菜種植茬口,以期為當地花椰菜周年生產提供參考。
參試花椰菜品種16種(含對照),其品種名稱及來源信息如表1所示,分早熟、中熟、晚熟3組。其中,早熟品種4種,中熟品種8種,晚熟品種4種,以近年來當地主栽品種之一富美85天青梗松花菜為對照。

表1 參試花椰菜品種生育期比較

表1 參試花椰菜品種名稱及來源
試驗在張港鎮花椰菜主栽區進行。試驗地沙壤,地勢平坦,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各參試品種均于7月2日播種育苗,幼苗帶營養土在8月6日露地定植。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每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南北走向。定植密度:早熟品種33 000株/hm2,中熟品種30 000株/hm2,晚熟品種24 000~27 000株/hm2,四周設保護行。田間參照當地常規管理,確保各小區水肥等管理條件一致。
試驗用地采用當地主栽茬口模式:毛豆-花椰菜-毛豆。耕地后撒施復合肥。肥料有效含量:氮肥為尿素(N 46%);磷肥為重過磷酸鈣(P2O546%);鉀肥為硫酸鉀(K2O 50%)。N、P2O5、K2O按當地施肥配方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底肥為祥云復合肥料[N∶P2O5∶K2O=20∶10∶15,湖北祥云(集團)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施用量為500.25 kg/hm2。移栽后30~40 d追肥為鄂中復合肥(N∶P2O5∶K2O=22∶8∶15,湖北鄂中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結球初期追施雅苒苗樂復合肥(N∶P2O5∶K2O=16∶16∶16,含硝態氮,雅苒國際有限公司),追肥總量為450 kg/hm2,兩次比例為1∶2。栽培采用當地常規種植模式,統一水肥管理,生長過程中及時除草,防治黑腐病、霜霉病、蚜蟲等病蟲害。當花球長至10 cm時,采取折葉法保護花球,避免陽光直射。待花球成熟時每個小區隨機選10株測定植物學性狀、花球性狀等指標,結果取平均值。所有小區的花球除去根、外葉及短莖,分批采收,以小區為單位測產。
試驗期間調查統計各參試花椰菜品種的生育期、植物學性狀、商品性狀、產量及抗病性,并對其生物產量進行方差分析。
本研究測定播種期、定植期和始收期3個生育期指標,并計算定植期到始收期時間。植物學性狀指標包括株型、株高、株幅、葉片數、最大葉長、最大葉寬、葉色、葉形、葉面蠟粉、葉柄色和生長勢共11項;商品性狀基本指標包括花球形狀、花球顏色、花球縱徑、花球橫徑、毛花情況、緊實度、單球質量和葉片內抱性共8項;經濟性狀從適宜采收期、產量和抗病性3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由表2可知,當地主栽花椰菜品種及參試花椰菜品種的生育期需63~152 d,差異明顯。對照品種富美85天青梗松花菜生育期中等,從定植至始收需129 d。早熟品種中,參試品種中明星55天松花生育期最短,從定植至始收只需63 d,比對照品種提早66 d,差異明顯,明星65天松花、明星66天松花、高原松65天生育期分別為92、92、95 d;中熟品種從定植到始收需要81~132 d,高原松75天和高原松80天生育期在110 d以內;晚熟品種從定植到始收需要137~152 d。
從表2可以看出,16種參試花椰菜品種株型均為展開型,梗色淺綠色,葉面均有蠟粉、葉形橢圓形,葉色灰綠或綠色。株高為45~60 cm,平均為51 cm,變異系數為7.92%,明星85天松花、明星90天松花、明星100天株高較低,均為45 cm;株幅為51~82 cm,平均64.8 cm,變異系數為14.08%;葉片數為9~14片,平均11片,變異系數為18.33%;最大葉長為23~35 cm,均值為29 cm,變異系數為10.68%;最大葉寬為18~26 cm,均值為23 cm,最大葉寬變異系數為8.21%。以上引種材料在試驗地生長勢綜合評價良好。

表2 參試花椰菜品種主要植物學性狀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參試花椰菜品種的主要商品性狀表現各異。多表現為花球半球形、球色雪白美觀、心葉半內抱型,屬于市場流行松散花球類型。花球大小統計結果表明,縱徑最小8.0 cm,最大14.0 cm,變異系數為13.80%;花球橫徑最小19.0 cm,最大23.5 cm,變異系數較小,僅為6.77%;花球重量為663~2 580 g,變異豐富,變異系數達46.39%,早熟品種質量偏輕,單球質量接近1 000 g,中熟品種單球質量接近1 500 g,晚熟品種單球質量接近2 500 g。引進品種花球表面無毛花,均為高品質松花類型。

表3 參試花椰菜品種花球性狀比較
由表4可知,所有參試品種中,晚熟品種理論產量高,達67 824 kg/hm2;中熟品種理論產量中等,為26 160~58 320 kg/hm2,其中高原松90天的理論產量高于中熟對照品種富美85天青梗松花菜;早熟品種產量較低,最高達33 033 kg/hm2。理論經濟效益高于對照品種的有明星80天松花、明星90天松花、高原松80天、高原松90天和富美100天青梗松花菜;理論經濟效益接近對照品種的有明星85天松花、高原松75天、高原松100天、明星100天,理論經濟效益均在230 000元/hm2以上。其他品種理論經濟效益較高的有高原松65天。

表4 參試花椰菜品種花球產量抗性比較
近年花椰菜行情起伏不定,波動較大[5-7]。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產區行情呈平開高走,中間維持較高行情時間大概有2個月,但后期快速回落。天門市花椰菜行情10月上旬為1.5~2.0元/kg,中旬為3.0~4.0元/kg,下旬為3.0~5.0元/kg,平均價格為3.0元/kg;11月上旬為3.0~5.0元/kg,中旬為4.0~6.0元/kg,下 旬 為5.0~7.0元/kg;12月 上 旬 為6.0~8.0元/kg,中旬為4.0~6.0元/kg,下旬 為3.0~5.0元/kg;1月上旬為1.5~3.0元/kg,1月中旬以來受全國中晚熟露地蔬菜大面積上市的影響,產地收購價格滑落至0.5~1.5元/kg。2021年夏季花椰菜移栽后,天門市普遍干旱,農戶種植有早、中熟期的花椰菜,定植后結合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的技術指導,及時抗旱,成熟較早,采收期間市場行情好,一般收益在15.0萬~22.5萬元/hm2。
天門市張港鎮引進早、中、晚熟15種花椰菜品種試驗,以當地中熟品種之一富美85天青梗松花菜為對照,調查其生育期、主要植物學性狀、商品性、產量及抗病性。綜合15種參試花椰菜品種田間表現,早熟品種明星55天松花、高原松65天花椰菜,中熟品種高原松90天和晚熟富美100天青梗松花菜4種花椰菜品種在天門市種植表現較為突出,綜合性狀表現較佳。在生育期觀測中,以上品種生長勢好、植株直立性強,葉大,成熟花球近半球形、梗青花白,花球色澤均勻、緊實度中等、花球直徑較大、單球質量較高,抗性較強,產量高,生脆可口,熟性早中晚搭配合理,比較效益明顯,可以作為秋季栽培花椰菜的優良品種在天門等地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