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恬
(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上海 200235)
乙型肝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主要表現為肝損傷[1]。有研究指出,谷胱甘肽還原酶(GR)可使人體內的GSH 處于高水平,使GSSG 處于低水平。GSH可及時清除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氧自由基,保持人體內適當的還原態環境。在肝臟疾病的初始階段,患者血清中的GR 水平會顯著升高[2-3]。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確診病例120 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20 例作為對照組,檢測兩組人員的肝損傷臨床指標及GR 的水平,評價乙型肝炎患者GR 的水平與肝損傷指標的相關性以及GR 檢測診斷乙型肝炎的效能,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期間收治的乙型肝炎確診病例120 例作為觀察組,所有病例的年齡均≥18 歲,乙型肝炎兩對半檢查的結果顯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 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體(HBcAb)均呈陽性[4]。其中有男86 例,女34 例;其年齡為18 ~75 歲,平均年齡(40.6±8.5)歲。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體檢者120 例作為對照組,所有入選體檢者的年齡均≥18 歲,肝功能檢測無異常,檢查結果處于正常參考區間內(ALT:5 ~40U/L,AST:0 ~40 U/L,谷氨酰轉移酶(GGT):0 ~55 U/L,ALP:40 ~150 U/L,GR :33 ~73U/L),乙型肝炎兩對半檢查的結果顯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陰性,丙型肝炎病毒抗體(HCVIgG)檢測的結果呈陰性。其中有男89 例,女31 例;其年齡為19 ~74 歲,平均年齡(40.9±8.8)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所有研究對象抽血前均保持空腹狀態,抽取靜脈血5mL,在2h 內離心分離出血清。所有研究對象的血清樣本量均需要大于1mL,在24h 內檢測血清樣本,對于24h 內無法檢測的樣本,使用冰箱(-20℃)進行冷凍保存,取出后馬上進行檢測,不可反復凍融進行檢測。使用深圳邁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S2000M2以及蘇州普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采用GSSG 底物法)檢測所有研究對象的血清GR 水平,使用深圳邁瑞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S2000M2 以及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試劑盒檢測ALT、AST、ALP 和GGT 的水平,使用瑞士羅氏公司生產的cobas 8000 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所有研究對象的乙型肝炎兩對半指標。
采用SPSS 20.0 軟件包統計分析研究所得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GR 與肝損傷指標相關性的分析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通過建立研究對象工作特征(ROC)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評價GR 水平對乙型肝炎患者肝損傷的診斷效能,比較采用Delong 法,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 察 組 患 者GR、ALT、AST、ALP、GGT 的水 平 分 別 為(63.5±6.8)U/L、(70.6±5.8)U/L、(46.5±5.9)U/L、(80.7±10.5)U/L、(41.7±6.8)U/L,對照組體檢者GR、ALT、AST、ALP、GGT 的水平分別為(49.7±5.2)U/L、(20.3±7.5)U/L、(20.6±5.8)U/L、(60.8±9.8)U/L、(20.5±6.3)U/L。觀察組患者GR、ALT、AST、ALP、GGT 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肝功能指標的比較(U/L,± s)

表1 兩組肝功能指標的比較(U/L,± s)
組別 例數 GR ALT AST ALP GGT觀察組 120 63.5±6.8 70.6±5.8 46.5±5.9 80.7±10.5 41.7±6.8對照組 120 49.7±5.2 20.3±7.5 20.6±5.8 60.8±9.8 20.5±6.3 t 值 5.632 8.651 7.543 5.384 6.84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進行Pearson 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GR 水平與ALT、AST、ALP 及GGT 水平均呈正相關(與ATL相關程度最高),r值分別為0.732、0.689、0.456、0.529。
GR 的AUC 為0.856,低 于ALT 和AST,但 高于ALP 和GGT,GR 的95% 可 信 區 間(95%CI)為0.827 ~0.886,低 于ALT 和AST,但 高 于ALP 和GGT,各指標對乙型肝炎肝損傷的診斷效能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各項肝功能指標對乙型肝炎肝損傷診斷效能的分析
根據GR 水平的不同將乙型肝炎患者分為四組,A 組GR 的水平為47.7 ~51.4U/L,B 組GR 的水平為57.8 ~61.3U/L,C 組GR 的水平為61.6 ~70.4U/L,D 組GR 的水平為78.6 ~109.8U/L。ALT、AST、ALP的水平在A-C 組區間升高較為緩慢,在C-D 組區間快速升高;GGT 在A-B 組區間無明顯變化,在C-D組區間快速升高;詳見表3。
表3 不同GR 水平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標(U/L,± s)

表3 不同GR 水平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標(U/L,± s)
分組 例數 ALT AST ALP GGT A 組 33 51.9±5.6 37.6±5.9 76.4±5.6 28.6±8.3 B 組 32 64.8±6.8 40.5±6.2 77.1±6.3 29.4±9.3 C 組 31 73.6±7.2 56.4±7.3 79.8±7.2 57.6±10.3 D 組 24 98.6±8.9 96.8±8.6 91.3±7.5 99.8±11.2
乙型肝炎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據統計,全球約有3.2 ~4.0 億人感染HBV[5]。HBV 感染病程長、易反復,且易引發肝臟組織炎癥反應,進而可發展形成肝硬化和肝癌[6]。氧化應激反應會促使人體的細胞產生自由基,損害肝臟細胞,此時人體自身的抗氧化保護系統會被激活,以抵御自由基所帶來的損傷。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可以催化GSH 變為GSSG[7-9]。氧化應激反應所產生的自由基會引發肝損傷[10]。目前,臨床上治療乙型肝炎的方案主要為通過藥物治療干預減少病毒對肝細胞的破壞。尋找合適評估肝損傷程度的血清標志物,及早發現肝損傷,及時治療干預,可大大降低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質量[10]。ALT 主要存在于人體的心臟和肝臟組織細胞中,以肝臟細胞分布最多,是目前臨床檢測肝細胞損傷最敏感的肝源性生物標志物。一旦超過1% 的肝細胞發生損傷壞死,人體血清中的ALT水平會快速升高。AST 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肝臟和心肌等組織細胞中,當人體的肝臟細胞遭受嚴重損傷時,AST 會進入血液中,導致血清AST 水平的升高。ALP主要存于人體肝、腎、腸等組織細胞中,需要經肝臟向膽外排出,各種肝膽疾病均會造成ALP 水平的升高,肝外膽道阻塞時ALP 水平可升高至參考值上限的3 倍以上。GGT 主要存在于人體腎、胰、肝組織細胞中,長期飲酒或者服用某些傷肝藥物導致的肝損傷會引發人體血清中GGT 水平的升高[11]。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GR、ALT、AST、ALP、GGT 的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Pearson 相關分析的結果顯示,GR 水平與ALT、AST、ALP 及GGT 水平均呈正相關(與ATL 相關程度最高),r值分別為0.732、0.689、0.456、0.529。分析各項肝功能指標對乙型肝炎肝損傷的診斷效能可見,GR 的AUC 為0.856,低于ALT 和AST,但高于ALP 和GGT,GR 的95% 可信 區 間(95%CI) 為0.827 ~0.886, 低 于ALT 和AST,但高于ALP 和GGT,各指標對乙型肝炎肝損傷的診斷效能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GR 水平的升高,ALT、AST、ALP 和GGT 水平均相應升高。可見,GR 可以作為評估肝損傷程度的臨床參考指標,為臨床診斷乙型肝炎肝損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血清GR 水平升高與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損傷指標變化密切相關,檢測血清GR 水平可以作為輔助診斷乙型肝炎以及評估肝損傷程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