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陳進芬
(湖北省應城市人民醫院,湖北 應城 432400)
半月板是位于組成膝關節的兩塊主要骨骼之間的由彈性軟骨構成的C 形緩沖結構,具有保護關節面軟骨不受到損傷的作用。關節軟骨表面光滑,能減少相鄰兩骨的摩擦,緩沖運動時產生的震動。半月板、軟骨在膝關節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半月板損傷、軟骨損傷是一種常見的膝關節疾病類型,多由外力因素所致,在骨科收治病例中較為常見[1]。患者多伴隨膝關節疼痛、膝關節僵硬、膝關節腫脹、膝關節運動障礙等癥,生活質量嚴重下降,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損傷類型采取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以促使病情康復。針對疑似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臨床上常采用CT 技術進行檢查,但CT 檢查對軟組織損傷相關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異度不及MRI,單純采用CT 檢查存在一定的漏診、誤診概率[2],不利于患者的早期確診和救治。近年來,CT 聯合MRI檢查在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方面具有較多的應用,MRI 具有軟組織分辨力良好的優勢,能夠彌補單純應用CT 檢查的不足。本文對我院2020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接診的180 例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CT 與MRI 在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中的應用價值。
選取我院2020 年7 月至2021 年7 月接診的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180 例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90 例,女性90 例;年齡35 歲~67歲,平均年齡(49.61±6.21)歲。其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或膝關節軟骨損傷的臨床診斷標準,且經綜合檢查確診;2)伴隨膝關節疼痛、膝關節僵硬、膝關節腫脹、膝關節運動障礙等癥;3)能夠配合CT 檢查、MRI 檢查及其他必要的檢查,且檢查資料保存完整;4)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檢查資料缺失;2)對檢查的依從性差;3)存在精神疾病。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CT 與MRI 聯合檢查。進行CT 檢查的方法是:使用GE 64 排螺旋CT 掃描機(生產廠家:美國GE 公司)進行檢查。掃描層厚為3 mm,層間距為0.6 mm,掃描矩陣為512×512。掃描范圍為自股骨踝上至脛骨踝下,完成掃描后,進行三維重建成像處理。進行MRI 檢查的方法是:使用美國GE超導SIGNA Explorer 1.5T MRI 掃描機進行檢查。指導患者取平臥位,雙膝保持平放狀態,外翻膝關節呈15°,設置好掃描參數。對患者進行矢狀面、冠狀面掃描,獲取圖像。完成掃描后,將圖像上傳至工作站,并對圖像進行比對分析,獲取診斷結果。
1)觀察CT 與MRI 聯合檢查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檢出率及對膝關節半月板、軟骨損傷的總檢出率。2)觀察CT 與MRI 聯合檢查診斷膝關節半月板、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CT 與MRI 聯合檢查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的檢出率為97.78%(88/90),對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檢出率為98.89%(89/90),對膝關節半月板、軟骨損傷的總檢出率為98.33%(177/180)。CT 與MRI 聯合檢查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檢出率及對膝關節半月板、軟骨損傷的總檢出率與綜合檢查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T 與MRI 聯合檢查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檢出率及對膝關節半月板、軟骨損傷的總檢出率[%( 例)]
CT 與MRI 聯合檢查診斷膝關節半月板、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8.33%、98.67% 和96.67%。CT 與MRI 聯合檢查診斷膝關節半月板、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與綜合檢查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T 與MRI 聯合檢查診斷膝關節半月板、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 例)]
半月板損傷是一種最常見的膝關節軟骨損傷。當患者在活動的過程中,做半蹲姿勢用力扭曲或旋轉膝蓋、急停急轉等動作時,很可能會造成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半月板與軟骨是直接相連的,半月板損傷可導致軟骨的損傷。臨床研究表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疾病患者多伴隨膝關節疼痛、膝關節僵硬、膝關節腫脹、膝關節運動障礙等癥。若不及時治療,將導致膝關節的持續疼痛、行動不便,甚至可引發骨關節炎等嚴重的并發癥[3]。盡早診斷病情,并及時采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是控制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患者病情的重要途徑[4]。
醫學影像檢查技術是指利用醫學影像設備,比如CT、MRI 等,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進行攝片,并采用數字化技術對圖像進行采集和處理的過程。通過進行醫學影像學檢查,臨床醫生可明確患者具體的病情,比如病灶的位置、病灶大小、病灶形態、周圍組織等情況。有研究指出,臨床上可采用CT、MRI 檢查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CT 檢查主要是利用X 線穿過人體后形成的組織密度差異來產生影像的一種檢查,相當于多層X 線掃描。MRI 檢查主要是利用人體組織的原子在高磁場中添加射頻脈沖以后得到一種組織信號衰減,從而形成影像資料。大量的檢查資料表明,進行CT 檢查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特異性顯示不典型的征象)[5]。有研究指出,CT 檢查存在以下缺點:1)CT 檢查具有到一定的放射性輻射[6];2)如果對碘過敏,則不能進行CT 增強掃描;3)CT 檢查在一些部位會有比較重的偽影干擾,存在一定的誤診、漏診概率。MRI具有分辨率高、成像質量高的優點[7],對全身都能夠起到一定的檢查作用,能夠檢查全身各個臟器,且在軟組織檢查方面優于CT 檢查[8]。一方面,MRI 掃描能進一步提供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影像學固有特點,還能發現CT 顯示完全正常的等密度病灶,更有利于發現細微病灶,從而可更準確地辨別病情,降低誤診、漏診率[9];另一方面,MRI 掃描無放射性損傷,無生物學損害,不受骨像干擾,對神經、肌肉、軟組織成分的顯示明顯優于CT 檢查[10]。與CT 比較,MRI 具有更好的組織分辨率,能夠采集更多的圖像信號,能夠多方位、多序列成像[11],更有利于辨別膝關節半月板、軟骨組織病灶及邊緣病情[12],臨床診斷價值更高。CT 與MRI 聯合檢查能夠發揮CT檢查、MRI 檢查的雙重優勢,提高臨床診斷效果。本研究的結果顯示,CT 與MRI 聯合檢查對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檢出率及對膝關節半月板、軟骨損傷的總檢出率與綜合檢查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CT 與MRI 聯合檢查方案有利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檢出。CT 與MRI 聯合檢查診斷膝關節半月板、膝關節軟骨損傷的準確度、敏感度和特異度與綜合檢查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接受CT 與MRI 聯合檢查的診斷結果可靠。
綜上所述,CT 與MRI 聯合檢查在診斷膝關節半月板損傷和膝關節軟骨損傷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