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杰
(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 河南鄭州 450000)
對于學生來說,英語閱讀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和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英語教育過程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小學教師要不斷思索如何訓練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通過對教學的模式加以探究,創造良好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促進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發展。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很多初中英語教師并不重視英語閱讀教學方式,雖然有些一線的教師也在對英語閱讀教學方式進行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問題。
1.閱讀課型功能發揮不足。教師受傳統的教學方式的影響,在閱讀課上只注重學生的英語詞匯量、語法教學的講解,閱讀課仍以語言知識傳授為主,忽略了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培養[1]。
2.課堂實施形式大于內容。導入環節所用的圖片或視頻與閱讀材料內容結合度低,不能起到激活學生相關閱讀知識背景的作用;閱讀理解問題設置大多涉及細節,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和能力提升的問題較少;語言輸出環節學習活動設計認知水平層次較低,不能有效驗收學生實際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提高。
3.閱讀策略運用到閱讀技能形成過程粗放,造成學生不能獨立、自如地根據不同閱讀體裁和閱讀技能要求采用恰當閱讀策略,導致閱讀速度慢或理解不準確。
4.教師對課堂閱讀的控制較強,學生只是把閱讀當作任務去被動完成,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缺乏積極的閱讀和思維活動。
本研究主要是通過對當前初中階段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閱讀能力發展目標的解析、對目前初中階段閱讀教學所面臨問題的進行分析以及對當前中學生英語語言技能的長期發展的需求問題的解析,深入探討并研究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新方式、新模式,并嘗試解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與評價之間在融合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對當前初中階段閱讀教學的效率問題進行實證解析與研究,從而培養中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以及提高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2]。
1.研究內容
我們希望通過此研究改變以上現狀,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改變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策略關注不夠的現象。培養英語教師能夠針對英語學科的特點,基于生活創設教學情境,創設不同的環節,營造輕松和諧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能在一個真實的或者模擬情境當中去感受這些內容,自愿開展英語閱讀,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閱讀能力,促進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讓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僅僅只是定在記憶、理解等低級目標,還要定在運用、分析、評價、創造等高階思維的培養方面。希望通過探索和實踐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的新方法、新模式,嘗試解決閱讀教學和評價深度融合的難點問題,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度的實證研究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習慣和提高思維能力方面具有現實意義。希望通過此研究能夠對其他英語老師提供可借鑒的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的實踐經驗。
軟基處理的目的是為提高軟基底層的承載能力。改善地基受力變形的特性。軟基加固處理方法很多,各種加固處理方法原理不同。通過軟基加固處理改良的地基包括提高地基抗剪強度指標,改善地基土層透水性,改善特殊土層特性等方面。軟基加固處理分類有多種方法,依據加固的深度可分為深層與淺層加固,依據加固時間不同可分為臨時性與永久性加固處理等。
我們圍繞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展開研究,研究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梳理英語閱讀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提升教師理論水平;
(2)探討概念圖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實施路徑;
(3)實踐并研究基于課程標準的閱讀有效教學模式:“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思想指導下的閱讀課教學。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閱讀有關英語閱讀教學、概念圖、有效教學、課堂觀察、課堂評價的理論知識,了解相關國內外研究成果、研究動態和方法,為本課題研究做好理論和實踐的鋪墊工作,發揮英語閱讀教學研究理論成果對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的指導作用。
(2)實驗法:本課題研究嘗試將概念圖作為一種教學手段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選取中原區七十三中學八年級1617和1618班為實驗班,1615和1619班為對照班,通過前測和后測,獲取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本研究有用的數據。
(3)問卷訪談法:本課題研究初、中期實施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看法、搜集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訪談運用概念圖進行閱讀的體會,收集、分析數據,聚焦問題,保證研究的有效性。
教師將概念圖運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國內外研究者關于概念圖對于學科教學的有效性研究顯示:概念圖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記憶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架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研究表明,運用概念圖的教學策略能夠幫助學生有效地組織、優化和整合學習內容。本課題以七十三中八年級2301和2302班為實驗班,2305和2306班為對照班,嘗試將概念圖運用到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引導學生使用和制作概念圖,在互動模式和概念圖的雙重指導作用下,以語篇分析為主、語言分析為輔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對閱讀的資料、新信息進行理解和整合,然后通過概念圖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完成對新知識的掌握,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教師的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體裁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英語交流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但是此教學方法只適用于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學生。篇章策略的提煉是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所謂語篇就是指由大量連貫語句所組成的語言整體,課題組成員對人教版英語教材中有關閱讀的內容按照文體和題材、閱讀時段、閱讀策略進行分類。
1.課題組成員根據英語閱讀內容的體裁對初中三年的英語教材進行分類,主要有三大類: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教師可依據不同閱讀階段相應的閱讀策略和閱讀技能要求整合教材,培養學生的篇章意識,提高學生對不同體裁語篇的理解能力。
(1)閱讀前:教師可以對閱讀的內容背景進行一定程度的擴充,盡量讓學生了解與閱讀內容相應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保持閱讀流暢性。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文章的標題、插圖、圖表、詞匯等,鼓勵學生預測所要閱讀的文章主題和內容,讓學生更快地了解課文當中所蘊含的意思。
(2)閱讀中:A.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老師要運用不同的閱讀形式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并且根據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其中有旁白、主人公等角色,讓學生們進行分角飾演。通過語言的特點,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最后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閱讀的結果,提出閱讀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進行分析,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閱讀的特點。B.運用skimming培養學生快速瀏覽文章的內容,并且找出能總結本段或者本文大意的語句。
(3)閱讀后:A.語法學習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體會和領悟語言形式的表意功能。B.每單元Section B 的3a,學生按3a要求完成任務后,教師就可以把他們當作閱讀材料給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特點,從而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
教師可在理論研討和個案追蹤的基礎上開發“教-學-評一體化”課堂教學模型,將課標、目標、教學、評價納入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之中,在課程開發與實施層面實現了一致性。在英語課堂依據“教-學-評一體化”原則實施教學,不僅強化了教師的評價意識,也促使教學與評價走向相互融合。
如圖一所示:“教—學—評一體”教學模型

(圖一)
這一處處體現評價的教學模式,起到強化師生的評價意識、培養師生評價能力的作用。從課堂前測到總結與反思,每個環節都能體現出教學和評價的融合,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更好的反應教師的教學情況。課堂前測是一種診斷性評價,主要是了解學生的掌握知識的情況,摸清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起點,然后針對學生具體情況,結合課標和具體學習情景設定教學與評價目標,設計評價方法,考慮評價語言的使用;融入評價的課堂教學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時解決;課后檢測(包括導學案資料收集 )和進步度分析收集學生達標信息,體現的是形成性評價,記錄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遇到的困惑或者是獎勵;提高學生的自省能力;研討在每節課結束后進行,既包括觀課者看到的問題,也包括授課教師對本節課教學和評價實施情況的反思,總結經驗,查找存在的問題,便于改進和提高;總結與反思則是在整個單元結束后進行,通過不斷總結之前的學習情況,為后面的學習做好準備。教師在備課時應結合課程標準相關要求、科學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并且設計相應的評價任務。
根據教材內容進行分類之后,我們采用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的過程性閱讀教學模式,同時在閱讀中這個環節,引進概念圖,提高學生分析篇章結構的技能。
1.記敘文:一般根據故事發展的順序和主題與部分的關系,采用以下概念圖,引導學生掌握故事發展的順序:如圖二圖三所示:

(圖二)

(圖三)
2.說明文:說明文注重的是說明的順序或者辨別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和不同點,教師往往采用下面的序列圖和維恩圖來訓練學生的思維品質。如圖四圖五所示:

(圖四 序列圖)

(圖五 維恩圖)
2.議論文:如果閱讀任務是要調查某一復雜問題的原因以及各因素之間的因果關系,可使用魚刺圖。
如圖六所示:

(圖六)
結構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同時也使得文章脈絡更加清晰、層次更加明確,而學生通過運用概念圖分析英語文章的結構、思路、表達的內容,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整體結構,形成文章的結構網絡,學生嘗試利用概念圖整體把握課文,不僅提高了他們的閱讀技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表達能力。
通過與實驗前的測試比較,運用概念圖的班級閱讀理解測試成績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和實驗班的班級成績相比,對照班學生在后測中的成績要比實驗班學生的成績低很多。這也表明了運用概念圖教學方式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是行之有效的。同時,我們還看到了實驗班的學生的英文閱讀理解和英文語言知識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提高,重點體現在學生的英文表達能力和英文寫作技巧上都有了明顯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