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云
(定西市人民醫院口腔科,甘肅 定西 743000)
面部粉碎性骨折屬于面部完全性骨折,頜面骨粉碎性骨折則是其中較常見的類型之一[1]。而因頜面骨與口腔、咽喉部相連,因此當其發生骨折后,會嚴重影響患者面部外形、語言及咀嚼等功能,易引發呼吸困難等嚴重并發癥,預后效果較差[2]。頜面骨粉碎性骨折首選的臨床治療方式即手術療法,常見的有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3]。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雖具有操作簡便、價格經濟等優勢,但患者術后較難進行口腔清潔,因此較易導致牙周及牙齦組織炎癥發生;且其術后穩定性較差,難以獲得理想的咬合關系,治療效果欠佳[4]。近年,堅強內固定術在臨床中得到逐步應用,該種治療方式是利用微型鈦板實施內固定,具有操作簡便、創性小、解剖復位佳、無明顯瘢痕、組織相容性良好等特征。有研究指出,將其應用于頜骨骨折患者中,能獲得顯著的固定效果,但目前,其對于患者牙周方面的影響的研究報道尚少[5]?;诖?,本研究主要探討頜面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臨床治療中選用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聯合堅強內固定術方案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牙周情況的影響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2 月定西市人民醫院收治的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60 例作為研究對象(均屬于頜面骨粉碎性骨折),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 例,女性8 例;年齡:21~58 歲,平均年齡(32.26±4.11)歲;受傷原因:車禍12 例,高空墜落10 例,外力暴擊8 例;粉碎性骨折部位:下頜骨骨折20 例,上頜骨骨折10 例;粉碎性骨折類型:開放性骨折10 例,閉合性骨折20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 例,女性9 例;年齡:22~57 歲,平均年齡(32.21±4.24)歲;受傷原因:車禍13 例,高空墜落8 例,外力暴擊9 例;粉碎性骨折部位:下頜骨骨折21 例,上頜骨骨折9 例。粉碎性骨折類型:開放性骨折11 例,閉合性骨折1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定西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頜面骨粉碎性骨折臨床診斷標準[6];②無其他部位骨折者;③無手術禁忌證,且行手術治療者;④未合并有其他骨科疾病者;⑤新鮮性骨折。排除標準:①伴有惡性腫瘤、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者;②存在重要臟器(心、腎、肝等)嚴重功能不全者;③存在神經系統疾病、認知障礙、精神性疾病,治療依從性差者;④合并顱內創傷、出血等顱腦疾病者;⑤生命體征不穩定者。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CT、X 線等檢查,觀察患者的骨折具體位置,確定手術切口長度以及位置。對照組給予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治療:常規消毒、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借助影像學儀器將帶鉤的牙弓夾板依次置入上、下頜牙列上;固定好健康牙齒后,再固定骨折附近牙齒,使用骨鉗將扎絲末端擰緊作小環結扎。經手法復位骨折位置,并結合復位方向以橡皮圈進行牽引操作,將上下頜固定于正確位置上,頜間牽引時間為4 周。觀察組給予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堅強內固定術治療:同樣使用上述方法,在固定好橡皮圈后,結合骨折位置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手術入路,逐層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確保骨折部位完全暴露;清除骨折處的骨折碎片及游離的軟組織后,經手法復位骨折部分,再根據骨折的部位選用合適的微型鈦板,緊貼骨面沿著垂直骨折線方向置入,調整其長度和弧度,注意避開下牙槽神經及牙根,使用鈦釘進行鉆孔固定及塑形,固定后檢查牙齒咬合關系,滿意后通過生理鹽水沖洗患者的手術切口,再將切口逐層縫合,此類方法頜間牽引時間僅需1 周即可。
1.3 觀察指標①牙周情況:術后1 個月對患者進行復查,評估其牙周狀況:菌斑指數(PI):取探針輕滑牙面,依據牙面菌斑厚度及面積記分,齦緣區無菌斑(0分);齦緣區牙面菌斑較薄,直視不易察覺,使用探針可將部分菌斑刮出(1 分);鄰面或齦緣區有中等菌斑量(2 分);齦緣區或齦溝區有大量菌斑(3 分)。軟垢指數(DI):軟垢面積<1/3 牙面(1 分);軟垢面積為1/3~2/3牙面(2 分);軟垢面積>2/3 牙面(3 分)。牙齦指數(GI):以牙齦質、顏色變化和出血傾向等進行計分,牙齦健康計0 分;牙齦存在輕微炎癥,其顏色稍有變化且存在輕微水腫,探診無出血現象計1 分;牙齦存在中度炎癥,其顏色變紅且光亮水腫,探診出血計2 分;牙齦存在重度炎癥,且出現潰瘍或明顯紅腫現象,同時還存在自動出血傾向計3 分[7]。②療效:術后進行1 個月隨訪,評估患者臨床療效。臨床療效評定標準[8]:良好,切口愈合狀態良好,骨折線對位良好,患者解剖形態、生理功能均已全部恢復,面部無畸形或缺損情況;一般,切口愈合狀態一般,骨折線對位良好,解剖形態存在輕微偏倚,生理功能基本恢復,面部無畸形或缺損,牙周具有輕度炎癥;差:切口愈合狀態較差,骨折線對位差,解剖學形態及生理功能均未恢復常態,且合并有感染、牙齒損傷等現象??傆行?良好率+一般率。③生活質量:分別于術前、術后1 個月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9]量表實施評估,量表內容包含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質生活狀態等4 個維度,每一維度包含5 個因子,每個因子最高20 分,每項分值均為0~100 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④并發癥發生情況:觀察并詳細記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通過SPSS 22.0 軟件完成數據統計學方法,計數與計量數據依次給予[ 例(%) ]、(±s)表示,比較分別行χ2、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牙周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前PI、DI 及GI評分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PI、DI 及GI 評分均有顯著改善,且觀察組三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牙周情況對比( ±s , 分 )

表1 兩組患者牙周情況對比( ±s , 分 )
注:PI:菌斑指數;DI:軟垢指數;GI:牙齦指數;*表示本組內與術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PI DI GI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對照組 30 2.65±0.81 1.85±0.14* 2.80±0.35 2.00±0.17* 2.76±0.13 1.80±0.34*觀察組 30 2.66±0.68 0.56±0.03* 2.82±0.30 1.02±0.10* 2.77±0.24 0.79±0.10*t 值 0.051 49.348 0.237 27.215 0.200 15.609 P 值 0.958 <0.001 0.813 <0.001 0.841 <0.00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更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術前,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相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軀體、社會、心理及物質生活狀況評分均有明顯變化,且觀察組均更高(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GQOLI-74 量表各項評分對比( ±s , 分 )

表3 兩組患者GQOLI-74 量表各項評分對比( ±s , 分 )
注:表示本組內與術前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心理功能 物質生活狀況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 術前 術后對照組 30 58.04±9.36 78.23±9.11* 56.30±8.45 79.61±9.15* 40.55±5.16 85.31±5.48* 51.20±10.56 75.97±20.31*觀察組 30 58.23±9.10 90.27±9.20* 56.21±8.43 91.57±9.44* 40.86±5.77 95.78±5.90* 51.60±10.40 90.11±20.52*t 值 0.079 5.093 0.041 4.982 0.219 9.687 0.147 2.682 P 值 0.936 <0.001 0.967 <0.001 0.827 <0.001 0.883 0.009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總發生率相較,觀察組均更低(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例(%)]
頜面骨因其所占面積較大、位置較為突出及解剖結構薄弱區較多等特征,當其遭受外力撞擊時則較易出現粉碎性骨折[10]。而下頜部及頦部附著頦舌骨肌、頦舌肌、下頜舌骨肌及二腹肌前腹等,因此當其發生粉碎性骨折時,受附著肌肉牽拉影響,骨折片較易發生移位撕扯,進而導致軟組織損傷,嚴重者還會對其咬合咀嚼功能造成不良影響[11]。既往臨床常采用手術治療頜面骨粉碎性骨折,其治療目的可最大程度恢復患者面部形態、解剖形態以及咬合功能。而傳統牙弓夾板頰間牽引術所需固定時間較長、穩定性差且較難進行口腔清潔,易出現感染,并發癥發生率較高,骨斷端愈合速度較慢,術后康復效果較差,且還有可能會增加二次手術,因此治療效果不夠理想[12]。
堅強內固定是指在功能運動狀態下,保持骨斷端間穩定的內固定技術;其中鈦板堅強內固定術較其他內固定術而言,具有操作簡便、創性小、瘢痕隱蔽等眾多優點;有研究指出,其應用于治療頜骨骨折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可獲得顯著的固定效果[13]。分析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經治療后,患者牙周情況、臨床療效、并發癥及生活質量等指標水平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將堅強內固定術輔助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能改善軟垢指數與菌斑指數,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且安全性高,治療效果顯著,其與有關研究結果相近[14],分析原因可能是:醫治粉碎性骨折的主要目的是復位骨斷端,使患者恢復原始解剖結構[15]。而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其骨折固定性較差,且還會影響患者張口、咀嚼等功能,難以獲得規范的解剖學復位治療效果。堅強內固定術中,所使用的微型鈦板體積小、可塑性強,能根據患者頜骨形態進行相應的調節,進而實現與其骨面的緊密貼合;除此之外,還能有效促進骨折愈合與復位,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微型鈦板具有較強的耐腐蝕,可于表面形成氧化膜,進而能有效降低PI、DI 及GI 水平,實現抗腐抗菌效果;且其術后口腔內的異物感較低,舒適性更佳,不會對患者口腔清潔造成影響,有利于改善其牙周狀況。鈦板還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降低周圍組織排異反應發生率,同時不會出現過敏反應,能長時間保留于患者體內,有效降低二次手術概率,降低對患者損傷,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升生活質量水平。鈦板堅強內固定術還提供了骨段間三維空間的穩定性,穩定性佳,能確保面部血供以及破骨細胞、成骨細胞的快速增殖,促進斷骨新生重連,提升愈合速度,進而能確?;颊咴缙谶M食以攝取營養、提升免疫力,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鈦板堅強內固定術多采用口內入路,必要時聯合口外切口,對于口內入路,需切開唇頰側部分黏骨膜即可置入微型鈦板,能縮小黏骨膜瓣剝離范圍,手術創傷小,很大程度上降低對顳頜關節功能與面部神經的影響,能有效減小并發癥發生率,并獲得理想的咬合關系與解剖復位效果,提升臨床療效。微型鈦板還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能防止因局部應力所導致的骨折周邊骨質對微型鈦板的吸收,促進骨折恢復,提升康復速度,控制并發癥發生率。堅強內固定術能有效縮小骨折間隙,提升骨折愈合速度,患者術后可早期開展功能活動,有利于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康復速度,提高生活質量。其與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聯合使用,能同時發揮兩種術式協同效果,進而有效提升手術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選用牙弓夾板頜間牽引術、堅強內固定術聯合方案給予頜面部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療,可明顯提高并發癥控制效果,并能使其牙周狀況獲得更好改善,有效提升生活質量,獲得顯著的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