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沛君,肖嵐,郝晉紅,陳升平
既往報道顯示,產后盆底康復治療可有效增強盆底肌張力,促進盆底功能恢復[1]。然而由于產后婦女自我觀念上對產后盆底康復認知不足,不夠重視,導致許多患者治療依從性較低。良好的治療依從性是保證盆底康復治療獲得預期療效的關鍵[2],報道顯示,提高患者對盆底康復治療的認知,改變傳統不重視產后盆底康復的觀念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3]。問題解決法是認知行為干預中的一種[4],其可通過訓練提高個體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有效解決患者在進行盆底康復治療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生活質量。因此本研究對產后盆底康復患者應用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分析其對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以期提高產后盆底康復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前瞻性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北京電力醫院接受產后盆底康復治療的108 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簡單隨機分為2 組,對照組(54 例)予以常規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觀察組(54 例)予以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對照組年齡23~39 歲[(31.26±10.82)歲];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4.17±1.53;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29 例,初中至高中17 例,小學以上至初中以下8 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1 例,剖宮產23 例。觀察組年齡24~40 歲[(31.18±10.71)歲];BMI 24.43±1.71;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28 例,初中至高中19 例,小學以上至初中以下7 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3 例,剖宮產21 例。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符合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Urogenital Radiology,ESUR)和歐洲胃腸道與腹部放射學會(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and Abdominal Radiology,ESGAR)推薦的盆底功能障礙診斷標準[5],并經MRI 檢查確診;(2)產后盆底肌肉檢測明確顯示需要進行盆底康復治療;(3)意識清楚,能正常溝通,理解能力正常;(4)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在簽署知情同意書;(5)均為初產婦。排除標準:(1)陰道異常出血或盆腔急性感染者;(2)合并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3)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史者;(4)骨盆外測量異常者。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1 對照組 予以常規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包括發放健康宣教資料、口頭講解、疑問解答等改變患者對疾病的不合理認知。
1.3.2 觀察組 予以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1 次/月,每次45 min 左右,共6 次,具體措施見表1。

表1 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實施方法
(1)肌纖維肌力檢測:干預前、后(治療后6 個月),應用盆底治療儀PHENIX(上海聚慕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檢測Ⅰ、Ⅱ類肌纖維肌力情況。(2)治療依從性評價:干預前、后應用采用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的遵醫行為調查表評價患者治療依從性,包括正確康復訓練動作、定期復查、適當活動3 個方面,共12 個條目。每個條目應用Likter 5 級(1~5 分)評分法,分數越高,依從性越好,其中48 分以上為完全依從,36~48 分為部分依從,36 分以下為不依從。(3)干預前后,應用醫院自制《產后盆底肌肉康復治療認知問卷》評估患者疾病治療認知水平,共12 個條目,每個條目1~5 分,包括盆底康復基本知識、盆底肌肉危害、康復訓練動作3 個方面,總分越高,疾病認知水平越高,經檢驗該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785。(4)生活質量評價:干預前后應用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IQOL)[6]評估2 組患者生活質量,此量表包括社交尷尬、心理影響、行為受限3 個維度,共22 個條目,各條目1~5 分,總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2.0 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非等級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s表示,同時間不同組間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同時間同組間資料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組干預前Ⅰ、Ⅱ類肌纖維肌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 組患者Ⅰ、Ⅱ類肌纖維肌力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Ⅰ、Ⅱ類肌纖維肌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后盆底康復患者干預前后盆底肌纖維肌力比較(級,± s)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后盆底康復患者干預前后盆底肌纖維肌力比較(級,± 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Ⅰ類肌纖維肌力干預前1.86±0.26 1.92±0.42 0.893 0.374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Ⅱ類肌纖維肌力干預前1.65±0.44 1.66±0.61 0.098 0.922干預后3.62±0.49a 2.87±0.49a 7.953<0.01 54 54干預后4.26±0.51a 2.82±0.61a 13.309<0.01
觀察組治療依從性為96.30%,高于對照組的83.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后盆底康復患者干預后治療依從性比較[例(%)]
2 組干預前疾病認知、IQO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 組患者疾病認知、IQOL 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且觀察組疾病認知、IQOL 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后盆底康復患者疾病認知和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分,± s)

表4 觀察組與對照組產后盆底康復患者疾病認知和生活質量水平比較(分,± s)
注:與干預前比較aP<0.05;IQOL 為尿失禁生活質量問卷
組別例數54 54 IQOL 評分干預前74.96±4.72 74.49±4.59 0.525 0.601疾病認知評分干預前30.72±7.59 30.14±7.63 0.396 0.693干預后96.81±3.42a 84.44±4.87a 15.275<0.01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干預后51.69±4.41a 47.89±5.53a 3.948<0.01
大多數妊娠和經陰道分娩的婦女都會出現盆底肌張力降低和盆底結構損傷,引發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而這種疾病若未得到及時的康復治療,不僅可導致大小便失禁,而且可能引發各種不良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7-8]。因此,對于產后盆底功能障礙,臨床常應用盆底康復訓練進行治療,但由于許多患者對盆底功能障礙的危害和盆底康復治療的重要性缺乏認知,易產生懈怠心理,治療依從性降低,從而導致產后盆底康復治療不順利,影響治療效果[9]。因此筆者認為提高盆底康復患者治療依從性的關鍵是提高疾病認知度,從而促使患者行為改變,積極進行康復訓練。本研究中對照組主要采用發放健康宣教資料、口頭講解、疑問解答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從而改變患者對盆底功能障礙的不正確認知,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Ⅰ、Ⅱ類肌纖維肌力,疾病認知、IQOL 評分均較干預前升高,依從性為83.33%,說明常規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可有效提高患者對盆底康復治療的認知,提高治療依從性和盆底Ⅰ、Ⅱ類肌纖維肌力,改善生活質量。其原因可能為:發放健康宣教資料、口頭講解、疑問解答可使患者意識到自己認知缺陷,并借此塑造正確疾病觀念,從而避免因觀念錯誤而產生的心理問題,進而提高治療依從性,改善治療效果[10-11]。但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因此對觀察組患者采用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可提高盆底康復治療患者治療依從性。其原因可能為: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可通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提高患者對盆底康復治療的關注,并在整個干預過程中強調患者認知和行為同步改善,同時借助解決康復治療問題,提高疾病認知度,使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并且本研究結果還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Ⅰ、Ⅱ類肌纖維肌力,疾病認知、IQOL 評分均較對照組升高明顯,提示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對盆底康復治療的認知,提高盆底Ⅰ、Ⅱ類肌纖維肌力,改善生活質量。這是因為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可對患者盆底康復認知進行重建,同時根據患者現存問題不斷調整治療方案,調動患者治療積極性,并通過總結的方式鞏固上次課程,確保干預效果的有效性,從而提高疾病認知能力,使患者積極進行正確康復訓練,提高盆底肌張力,進而改善治療效果[12-13]。
綜上所述,基于問題解決法的認知行為干預可顯著提高產后盆底康復患者治療依從性,促進Ⅰ、Ⅱ類肌纖維肌力提升,提高疾病認知水平和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