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雙蔓 高寶龍
(揚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 揚州 225127)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延伸,學生參與到課外體育活動之中,可以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課外體育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與才能,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提高文化課的學習效率,也可以促進學生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體育意識。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學校應大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貫徹“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以促進學生德育、智育、體育、美育以及勞育的全面發展,從而把青少年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本文對淮州中學初中部學生參與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研究,提出一系列的可行性建議,希望可以促進廣大初中生自覺地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育意識。
本文是以淮州中學在校初中生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為研究對象,初一、初二、初三每個年級各抽取80人(男女生各40人),共 240人。
(1)文獻檢閱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數據庫、揚州大學圖書館以及百度搜索引擎,找到與本課題有關的核心期刊和相關資料,以便進行分析調查。
(2)問卷調查法。
對淮州中學的240名初中生發放問卷進行調查。總共發出問卷240份,回收223份,回收率為92.1%,其中有效問卷220份(男生120份,女生100份),有效率為98.7%。
(3)數據統計法。
本人通過對得到的問卷數據在WPS中運用三表法或科學的數學方法進行整理,通過自身掌握的知識來分析所得的數據,得出結論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從上述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男生愿意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為64人,占比為53.3%(已超過一半);而不愿意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數為56人,占比為46.7%。另一邊女生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為22人,占比為22%;而不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占比較大為78%(已超過大部分)。這表明男生遠比女生更愿意去參加體育活動,可能是由于他們天生好動的原因,也可能是出于他們的愛好。而女生他們不喜歡去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也有很多,如,自身身體原因,身體素質差,不能做一些太激烈的運動(如,籃球、排球、足球、跳繩等);女性為特殊的群體,身體在運動時會不舒服;從小嬌生慣養,不能吃苦;害怕參加體育運動而導致身體素質下降等等都會對她們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有一定的影響。

表1 淮州中學初中部男生、女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意愿差異的調查表(n=220,其中男生 120,女生 100)
從表1中我們還可以得到,愿意參加體育活動的(男女生)為86人,占比為39.1%;而不愿意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人總數為134,占比高達60.9%(已超一半)。這表明了初中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不足,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意識還有待加強,應該培養他們形成參與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習慣,積極進行課外體育活動,并從中找到運動的樂趣,從而喜歡參與到學校課外體育活動中。對于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從自身的需要出發的,當一個人帶著興趣去做一件事時,就會很投入,對自己的身心也有利。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好壞影響著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也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態度決定一切,良好的體育態度會提高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體育鍛煉的原則之一就是興趣先導,興趣很重要,有了興趣,做事就會有動力,生活也會多姿多彩,充滿樂趣,然后實踐強化。若喪失了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沒了靈魂。要從學生實際情況、身心發展狀況、喜好、自身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來培養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使他們能夠在體育活動的舞臺上充分展示自我,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正所謂“我運動,我快樂”,提高他們的體育參與的意識。讓他們從“被動的參與”到“主動的參與”轉變,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
從上述表2中我們可以得出:滿意于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人數為7人,占極少數,僅有3.2%;對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不滿意的人數為197,占絕大部分,高達89.5%;同時,仍有7.3%的初中生對體育場地設施持中立態度。由此可以得出學生不滿意于學校場地器材設施的建設。

表2 淮州中學初中生對課外體育活動場地設施滿意度調查表(n=220,其中男生 120,女生 100)
學校的場地設施器材對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有著重大影響。安全的、良好的場地器材是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前提。經調查顯示,絕大部分的初中生不滿意于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學校場地稀少,僅有的田徑場、籃球場等根本滿足不了全校龐大的人群,從而導致了初中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受限。有的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時候,出現了排隊等候的現象,而有些人就不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了,只能望而止步。學校場地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由于學校資金有限,投入不足,器材使用年限過高,導致器材陳舊生銹。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使用器材時應當愛護、珍惜場地器材,并利用有限的資源自制簡易器材來解決體育器材短缺的問題。場地設施器材的缺乏嚴重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應真正發揮場地器材的作用,靈活運用,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動起來,在課外積極活動起來,學校要加強對體育設施器材的配備。當然也可以運用身邊有限的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實現一物多用。如,用廢棄的輪胎進行滾輪胎游戲;用礦泉水瓶子裝滿沙子用作投擲物;一根跳繩可以兩人跳、多人跳、兩人三足跑;用橡皮筋來代替跳高或跨欄的橫桿,還可以用作鉆越障礙物。在進行一物多用時,要保證其安全性、實用性和趣味性。
從表3中我們可以得出:高達91.8%初中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因為學校規定,因為個人興趣而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僅占5%,而處于強身健體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占3.2%。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只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規定,缺乏積極主動性,沒有從個人興趣和強身健體出發,僅是出于一種形式,學校不組織就不參加,自發的去進行學校課外活動的少之又少。

表3 淮州中學初中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動機調查表(n=220,其中男生 120,女生 100)
課外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獨立的精神,培養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可以促進良好體格的形成。
但是現如今,初中生自身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意識嚴重不足,自覺性較差,僅僅是為了完成學校的規定,追求形式,缺乏實效,只要學校不組織就不會參與任何課外體育活動,對個人的身心健康就有所忽視。
學生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只是按照學校的規定,敷衍了事,沒有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沒有真正意識到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對自身各方面的發展,參與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效率也會隨之下降。因此,應注意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意識,而不是簡單的、隨大眾的、盲目的參與學校規定的課外體育活動中。要自覺參與學校的課外體育活動,從身體健康出發,從個人的喜好出發,充分利用好課余活動時間,做到真正有失效的進行學校課外體育活動,以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促進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可以調節身體的緊張性,改善心理和生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
從上述表4中我們可以得出:有82.7%的初中生不愿意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是復習文化課,眾所周知,學習是學生最重要的一件事,但繁多的作業只會增加學生的作業負擔,甚至導致其他不良影響;有21.4%的初中生是因為自身素質條件而不愿意參加課外體育活動;14.5%的初中生是因為沒有專業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因此學校還應考慮專業教師的配備情況;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導致有11.8%的初中生不愿意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因此學校應當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保證學生每天鍛煉1h,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表4 淮州中學初中生不愿意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調查表(n=220,其中男生 120,女生 100)
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初中生不愿意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因是復習文化課。教師布置的作業多任務量大,使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不足。如此繁多的作業嚴重地限制了他們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從而對初中生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不注意勞逸結合。比如,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文化課學習效率也會隨之下降。
繁重的學業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參與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這就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觀念,這種“重智輕體”的教育氛圍,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初中生的健康成長,致使初中生體質下降。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是國家的希望,我們應該從多方面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僅僅是智育的發展,不要做一條腿走路的巨人。
國家規定每天鍛煉1h,這種規定最直接的受益者為學生,學生每天都有大量的學業,這一規定切實為中小學學生減少學業負擔,對一個學生來講,可以讓他們不再有這么多的作業,不再匆匆忙忙,保證了每天都有屬于自己的時間。同時,在保證學業的前提下,盡量保證他們有充足的時間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增強體質,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為促進終身體育觀念奠定基礎。
從上述表5中我們可以得出:有28人選擇了籃球,占比為12.7%;170名初中生選擇了課間操,占比為77.3%;散步有14人,占比為6.4%;而選擇跳繩的為8人,占比為3.6%。

表5 淮州中學初中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方式調查表(n=220,其中男生 120,女生 100)
從表中的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是依靠學校組織的課間操來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課間操是初中生參與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按學校規定的,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的課間操(跑操、廣播操等);其次就是籃球、散步和跳繩;最后就是足球和排球,學生課外體育活動項目較為單一。
經調查發現學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主要是課間操。活動項目比較單一,學生做的久了,也會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產生厭煩感,這將嚴重抑制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眾所周知,山珍海味固然好吃,但如果頓頓吃,總會有吃膩的時候。正如現在的課外體育活動,學生如果每天都做固定的課間操或者跑操,這種簡單的、重復的、機械的循環,如何才能提高他們參與課外體育的興趣和積極性?答案是很顯然的。
所以為了提高初中生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學校應根據初中生的需求、愛好和個人身心狀況來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豐富他們的課外文化生活。以達到增強體質、改善生活方式、增進健康的體育目的,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生命不息,運動不止”,從而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還應根據初中生身心特點合理安排活動內容,使學生參與到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及游戲競賽,例如,各種舞蹈、特色操、拔河、自編的籃球操以及各種球類的競賽等等。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對學生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積極作用,所以在開展學校課外體育活動時,應注意創造良好的、積極的、和諧的、熱鬧的、富有激情的體育運動氛圍,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學生們自覺地進行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另外,學生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運動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符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適當注意營養的補充和休息,進一步培養參與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的習慣。
經調查研究顯示,淮州中學初中部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為:學生們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不高且男女生之間具有差異性;學校場地資源設施的欠缺;學生們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學校的規定;學生的學業繁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項目單一。
針對現存的問題以及淮州中學初中部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提出以下幾點建議:要提高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度以及針對不同性別的學生根據其身心特征合理安排適合他們的課外體育活動,培養興趣;還要大力完善場地器材設施,保證其安全性;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意識;還應減輕初中生的學業負擔;開展豐富多彩的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