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長江大學園藝園林學院 湖北 荊州 434025)
體育公園是城市綠地中特殊的用地類型,其各種有益功能和健康效應已被大量實驗研究證實。作為專類公園,它將體育元素、文化元素相融入形成了具有體育文化特性和功能模式的綠色空間,2021年10月23日,國家發改委頒發文件《關于推進體育公園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社會發展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全新建設或改造擴建體育公園1228個左右,體育公園由此迎來了蓬勃生機。“景觀績效”的發展是從美國風景園林基金會(LAF)在景觀績效系列(LPS)策略研究倡議的創建過程中而來,在可以測量結果的基礎上,對于可持續發展的園林工程在完成預先設計的目標和做出貢獻方面其效能和效益的度量,一般包括景觀的環境、社會與經濟效益等方面。景觀績效評價研究有利于促進風景園林實踐走向循證設計方向發展,增強其科學性,關注設計策略和實際效益的因果關系是景觀績效評價的重要內涵,也是其發展的核心邏輯。“明確設計策略塑造高品質環境的有效性”已成為景觀績效評價國內外學界的研究熱點,其重要目的在于能夠為項目管理者和客戶提供關于方案效果的科學依據。而當前國內景觀績效評價領域大量研究流于表面、成果實踐應用性不全面、國內自主創新性缺乏。因此在進行景觀評價時除了度量效益更應超越度量本身,集中在基于效益度量結果展開設計效益的反饋分析或歸納出具有實踐指導性和應用性的知識這兩方面。
隨著人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對生存環境的關注度也顯著提高,城市公園作為城市景觀的主要類型,其作用不可忽視。從本質上來看,城市公園是城市綠地系統的核心,同時體育公園作為專類公園的一種,這兩者都是具有部分不同功能模式的綠色空間。從產生的健康效益上來看,城市綠地系統健康是系統的全面健康,是整個系統各個要素的相互協調、平衡和發展,不是個體要素和局部的健康。總的來說,一般城市公園和體育公園所產生的效益最終都將反饋到整個城市綠地系統的景觀績效,同時體育公園作為城市綠地中特殊的用地類型,與一般公園相比可以是兩個不同的個體,但個體與個體間的局部景觀效益又具有相似性。評價城市公園和體育公園的景觀績效是 “景觀績效評價”的實踐應用,“城市公園景觀績效評價”的效益度量結果又可作為循證設計的證據來源并對“體育公園景觀績效”作出實踐指導。從而提升以高績效為導向的可持續性景觀設計的實踐品質。
近年來公園景觀績效評價的主要研究方向從重視設計策略技巧和實際產生效益的因果關系逐漸轉變到其他方面,包括景觀的實際效益、評價體系構建等,此類研究漸漸增多。尚紅在基于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濟南市中山公園景觀社會效益進行了評價。體系構建方面,鄭文裕以黑龍江森林植物園為例,構建了適用于以健康為主題的公園景觀績效評價體系。而關于體育公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規劃設計等方面。《我國體育公園規劃巧探》分析了各項規劃的影響因素,著重研究了規劃各方面的內容。《體育公園弱電系統設計概要》中對體育公園收費管理系統、體育比賽專用系統等7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在不斷完善發展,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也有相關理論依據作為支撐。對體育公園進行景觀績效評價有利于規劃者設計出高品質體育公園景觀的設計策略,而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和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最終都將作為景觀績效評價循證設計的證據來源。
(1)理論依據。
立足于績效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篩選由美國風景園林基金會(LAF)引導的景觀績效系列研究計劃(LPS)中已經存在并且運用的景觀績效評價指標和SITES體系;參考《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水利風景區評價標準》、《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建成環境主觀評價方法研究》、《公園城市評價標準》等相關法律法規;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依據近年來景觀績效評價等文獻。
(2)構建原則。
確定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充分認識體育公園的內涵和特性,明確其是一個復雜整體,其可持續發展狀況受多種因素制約,很難用單一指標去評價。在選取評價內容過程中要考慮各指標因子之間的相互影響,才可以構建一套合理的評價內容體系,因此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科學性原則
主要指指標體系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明確各評價內容的含義,評價方法要科學適用,才能使評價結果更能真實全面反映出體育公園可持續性發展狀況,驗證其科學性。
②整體性原則
體育公園是一個較特殊的城市綠地系統,受自身特點、社會環境等影響,因此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時要注重指標體系的整體性、主題性、避免以偏概全,適當調整。
③實踐性原則
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內容構建的基礎來源于體育公園的實際狀況,所構建的體系也一定能在實踐中對體育公園產生推動作用,只有這樣,構建的評價體系才具有實踐意義。
(3)構建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體系。
采用實地調研、文獻查閱、借鑒已有指標等方法對體育公園評價內容進行探索,最終建立了以綜合效益為導向的評價內容。社會價值指體育公園所展現出來的社會功能所擁有的效益反饋,主要體現在精神文化價值和體育設施建設的普適性上;環境價值指體育公園里各類空間的環境所帶來的外部效益,主要涉及小氣候調節和噪音消除方面;美學價值指人為觀賞后的美學感知度,主要體現在色彩的變化性和多樣性以及植被景觀的豐富性上。除此之外,部分體育公園是由紀念性公園或其他公園改造而來,因此體育公園也不缺乏經濟價值和遺產價值,通過整理各權威文獻,歸納出了合理的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內容框架,具體見表1。

表1 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內容
體育公園是一種既配備有體育運動器材,又能為廣大群眾提供一個進行運動鍛煉、競技、健身、游憩等的特殊園林,它有別于普通城市一般公園,主題在于體現出強大的運動及健康功能,因此在評價內容上應在綜合評價內容上更多關注體育設施建設、景觀設施建設及其配套設施建設這3方面所包含的內容,其發揮的效益可歸屬于社會類和美學類,其中包括體育場所感知價值、體育設施的普適性、植被景觀、硬質景觀、水體景觀等。
(1)體育設施建設數量。
體育設施是體育公園與一般公園最主要的區別,有很明顯的針對性,其建設的種類多種多樣,適用于各個年齡階段的群眾,安全性和健身效果也具有一定保障,而體育設施建設數量也是一項衡量體育公園績效的常用標準。一般來說包括健身設施、競技設施、休閑設施這3大類。健身設施泛指室外健身器材,即在室外地面安裝固定一些供人們進行體育活動鍛煉的設施,一般有雙人浪板、雙人雙杠、轉腰器、攀爬桿、引體訓練器、太極推盤等。競技設施是以球類為主要競技對象的場所總稱或競技類器材,常見的包括室外乒乓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籃球場、垂釣園、體育綜合館等,綜合館中往往又包含著游泳、桌球、排球等。休閑設施是容納人體各類活動的物質內容,是生活環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常見的包括公園涼亭、休閑坐具、秋千椅、觀景走廊、手扶欄桿等公共休閑設施。體育設施建設數量越多,體育公園主題性就越突出,供大眾鍛煉的方式也越更加多姿多彩。
(2)體育設施建設質量。
體育設施建設數量上可供選擇的余地較多,但體育設施質量的好壞可直接影響體育公園所帶來的健康效益程度。因此對于體育公園的景觀績效評價離不開對設施質量上的關注,目前來看,公共體育所有設施的材料的構成幾乎都是以鐵元素為主,但鐵制品的健身器材極其容易被雨水腐蝕而產生銹跡,一方面導致自身的使用壽命大幅度縮減;另一方面也會給健身者的皮膚帶來不好的觸碰感。以鈦合為主要元素的材料見于優質的體育公園中,鈦較于鐵具有質量輕、耐沖刷、強度高與摩擦系數良好等優點。雖然目前用鈦合金成本要略高于鐵制品,但是體育公園本就是運動健康為主,因此要最大發揮器材優良性能,提高體育設施的安全性和使用舒適性等。在公共體育設施與鍛煉場地涂料方面的維護程度也需要關注,高品質的體育公園運用新型的綠色環保涂料較多。在室外的羽毛球場、籃球場及其他體育場地或設施時,球場的表明和器材設施的外部均可見。與一般的涂料相比,新型環保涂料具有極強的耐舊性、密封性及高防水性,并且對人體健康和環境也沒有副作用。運用新型的綠色環保涂料一方面美化了場地和設施的外部形狀;另一方面也發揮了健康的效益特征。綜上所述,體育設施的建設數量和質量都是評價體育公園績效的重點關注方面,除了設施數量和設施質量,往往還表現在設施安全、設施使用率、設施維護程度等。
(3)景觀設施建設。
體育公園也具有公園的特性,其環境景觀也備受關注。景觀設施建設往往直接影響體育公園的美麗環境,其包含種類繁多,有植被景觀、水體景觀、建筑景觀、廣場景觀、以及其他景觀等,也可簡單分為植被景觀、水體景觀和硬質景觀。植物景觀方面,灌木中以毛娟、黃楊為主要綠化樹種,喬木中二球懸鈴木、香樟為主要綠化樹種。有些觀果類植物在體育公園較少見,如,李子、杏子、枇把等。水體景觀方面,廣義上來說可以歸為兩大類,一是模仿天然水景觀而形成,如,人工湖泊、養魚池塘、泉涌等;二是完全依靠噴泉設施所形成的景觀,如,音樂噴泉、旱地噴泉、霧化噴泉等。硬質景觀方面通常包含包含兩部分,以植被、水體等為主的軟質景觀和用人工材料處理的道路鋪裝、小品設施等為主的硬質景。其內容包括坡道、擋土墻、座椅雕塑小品、休閑廣場等。對以上景觀設施進行景觀績效評價往往要分別從以下反映出它們相互間的重要程度,即植物種類數量、植物安全性、色彩豐富度、駁岸美觀、駁岸安全、親水平臺維護程度、建筑體量適宜、廣場數量、雕塑維護程度等。
(4)配套設施建設。
配套設施建設一般包括公共設施、照明設施、標識設施等。公共設施包括停車場、垃圾箱、公共廁所等。照明設施一般在體育公園常見的有道路燈、景觀燈、地埋燈、投光燈、煙花燈、壁燈等。而在體育公園最重要的便是道路燈和投光燈。道路燈是在體育公園道路上設置為在夜間給車輛和健身的人提供必要能見度的照明設施,是保證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的前提。投光燈又被叫作聚光燈,通常能夠對準任何一個方位,并且擁有不受氣候限制的外部結構,幾乎所有室外運動場所都配有。主要用于室外體育場輪廓、籃球場、網球場、乒乓球場等。標識設施在體育公園中主要是指示作用,一般設置在路口,包含球類標識、餐飲標識、空間標識等。對以上配套設施進行景觀績效評價往往要分別從以下方面考慮,即停車場數量、廁所數量、垃圾桶網點數、球場照明設施維護程度、照明亮度、標識引導清晰度、標識完整度等。
目前國內對公園景觀評價研究過程中使用方法多種多樣,從景觀構成要素來看,有對植物景觀的評價、對道路景觀的評價、對建筑景觀的評價等。公園景觀績效的評價方法和體系構建研究相輔相成,體育公園屬于城市公園的一種,因此公園的評價方法同樣對體育公園也適用。體育公園作為專類公園的一種,評價內容要較多關注“體育設施建設”這一方面。隨著評價對象不同所采用的評價方法也不同,多見于文獻資料法、SBE法、POE法、AHP法、描述因子法、公式計算法、問卷調查和行為觀察法等多種方法的結合。在這些方法里面POE法大多都是基于問卷調查法和行為觀察法而產生的結果,在選用時應將其結合起來,SBE法評價對象往往是側重于植物。諸多方法中,評價方法的運用因評價指標的不同而有所改變,評價內容越復雜,評價方法也就更多樣,因此對于體育公園評價應選取較易評價的內容,層次分析法(AHP)過程相對較為簡單,其評價結果也易于轉換為清晰直觀的數據,但在實踐運用時應針對于具體效益范疇匹配合適的評價方法。關于體育公園景觀AHP法運用還很欠缺,評價方法的局限性也會帶來實際量化研究的阻礙,應當加強在這方面深入。
本文在景觀績效背景下對公園景觀和體育公園景觀的研究現狀作出了分析,通過對景觀績效評價、公園景觀績效評價、體育公園規劃方面等文獻的相關研究,初步探索了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的綜合性評價內容和專題性內容,而后進一步闡述了評價方法的選取,總結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體育公園在基于景觀績效的背景下,對其進行績效評價是有理論支撐的;
(2)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內容上要因地制宜,適當調整,應較多圍繞“體育設施建設”這一方面去做效益評價;
(3)體育公園景觀績效評價在方法選取上采取層次分析法(AHP)較為簡單,可以進行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