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有序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回龍觀中心小學成立了校園足球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小組組長由學校校長高欣蕾擔任,負責指導學校全面開展校園足球工作。小組副組長由副校長王紅斌擔任,負責全面實施學校的校園足球工作。小組成員由工會主席田崢、后勤部主任王威、少先隊負責人武建勛、體育部主任徐新月、體育組長王堯峰組成,其中田崢、武建勛負責校園足球活動的宣傳動員工作,以此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王威負責管理學校的校園足球活動配套經費,配備完善的校園足球相關器材;徐新月負責足球隊員的日常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王堯峰負責組建學校足球隊,制訂足球隊員的訓練計劃,和班主任協助做好入選隊員的組織協調工作,同時對足球隊員進行身體素質、足球技術、足球戰術等方面的培訓與指導,并負責組織校內足球聯賽,帶領足球隊參加校外足球比賽。
近年來,回龍觀中心小學持續推進校園足球工作,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足球訓練、競賽等工作,制訂了《校園足球教學管理制度》《校園足球課余訓練和競賽制度》《校園足球訓練管理工作規章制度》《校園足球活動安全防范制度》等一系列校園足球規章制度,確保校園足球持續發展。
2.保障場地和器材完備
回龍觀中心小學不斷完善和改進開展足球活動的場地條件,積極建立健全相應配套設施,保證足球教學和訓練器材完備。目前,學校有1塊標準的七人制足球場,并配有1塊學生練習力量和射門的足球墻,另有足球、標志桶、標志碟、繩梯、分隊服、足球門等器材,并確保定時更新、補充。
3.保障學生活動安全
為了安全開展校園足球各項活動,回龍觀中心小學要求足球教師在課前準備安全預案,充分考慮天氣、場地、器材等各個方面的安全因素,避免在體育課上發生意外事故,并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同時,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明確足球課堂中的注意事項和相關要求,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此外,學校還要求全體足球隊員購買意外傷害險,上交保險單復印件留存備用。
4.加強師資培訓力度
為不斷提升足球教師和教練員的執教能力,學校定期開展 “足球大單元教學研究”“真實情境下的足球教學”“學、練、賽、評一體化足球教學模式” 等主題的體育教學研究,并積極組織足球教師和教練員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足球專項培訓、北京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體育教師足球專項培訓、北京市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骨干教師培訓、北京市昌平區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等各級校園足球相關培訓。
選礦大數據的挖掘環節包括:破碎篩分系統、磨礦分級系統、選別系統、脫水系統、尾礦輸送、尾礦庫監測等。每個環節又包含了相應的設施設備,設備作業中對應的就是易耗材料、工作能耗、維修頻率、作業效率以及具體的技術工藝參數等數據。因此,對生產過程中的數據挖掘越深入,數據越全面詳細;而借助現代檢測技術對信息捕捉越多,數據量就越大,規律性越明顯,對于生產的分析掌握就越準確可靠。
回龍觀中心小學以“讓學生了解足球知識,參與足球運動,掌握足球技能,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鍛煉意志品質和良好的心態,樹立積極、健康的社會形象”為目標,積極探索校園足球教學模式,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和創新,開展足球進課堂活動,確保一至六年級每班每周1節足球課。同時,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分年級組織學生學習運球、傳球、顛球、帶球、頂球、射門等基本足球技能,將足球基本技術融入體育游戲中,激發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和興趣。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帶球跑、變向帶球、腳內側傳接球、踩球、拉球、蕩球等基本足球技術練習,以此培養學生的球感和足球興趣,讓學生充分享受足球運動帶來的樂趣;針對三、四年級的學生,讓學生在進一步掌握變向帶球、腳內側傳接球、腳背正面射門、踩球、拉球、蕩球、二過一和背套等基本足球技術的基礎上,初步嘗試將足球技術動作運用于比賽情境中,以此提升學生的足球基本技術和個人及小組配合意識,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以進行個人突破、小組配合及整體陣型為主要練習內容,以此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和戰術運用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技戰術素養。




此外,學校還積極對學生進行足球禮儀教育,將德育教育貫穿于足球教學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協作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壓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敢于拼搏、樂觀向上的價值取向及豁達陽光的生活態度。
為了不斷加強學校足球人才儲備力度,回龍觀中心小學要求各班均組建班級足球隊,由班主任負責安全教育與防范。在此基礎上,學校還組建了三級男子足球梯隊,其中五、六年級為甲隊,共25名隊員;三、四年級為乙隊,共32名隊員;一、二年級為丙隊,共40名隊員。目前,學校初步形成了“人人踢足球,班班有球隊,人人都參與”的足球氛圍。
多年來,學校著力抓好學校足球隊的訓練工作,將培養學生足球興趣與提升學生足球基本功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充分體驗足球樂趣的同時,學習足球知識、提升足球技能。為了保證訓練質量,學校足球隊每周最少開展4次訓練,每次訓練1.5個小時,并在比賽前適當加訓。寒、暑假期間,進行為期20天的集訓,同時教練員還會為隊員布置各項訓練作業,讓隊員在室外進行有針對性的個人訓練,以此提升隊員的足球技術水平。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還會關注隊員的學習情況,如果發現隊員出現文化課成績下降的情況,會及時與任課教師溝通,根據隊員的情況進行相應處理,保證隊員學習、訓練兩不誤。
1.開展校園足球班級聯賽
2017年至今,回龍觀中心小學每學年開展1屆五人制班級足球聯賽,至今已經開展6屆。每屆足球聯賽歷時2個月左右,以小組賽形式進行男子組比賽和女子組比賽,比賽場次近90場,參賽隊員達600多人次。足球聯賽期間,各班會組織班級啦啦隊為隊員們加油助威。此外,各班還設立了宣傳小組,在班級微信公眾號上推送足球聯賽的精彩瞬間,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關注校園足球,支持校園足球。在此基礎上,學校還面向全體學生選拔小裁判員和小志愿者,讓熱愛足球的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參與到足球聯賽中。如今,學校通過開展足球聯賽,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豐富了學生的課余活動,激發了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提升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2.開展校園足球海報征集活動
2017年至今,在每屆班級聯賽開始之前,學校都積極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校園足球海報征集活動,保證每班上交1份,通過展示、投票、公式等環節,最終評選出“金葵花班級”稱號。在投票環節,確保全校師生“全參與、全覆蓋”,即每名學生和教師都有1張選票,學生和教師可將選票貼在自己最喜歡的海報上。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在評

選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校園足球,了解校園足球。3.開展校園足球征文活動
2017年至今,在每屆聯賽結束之后,學校都開展足球征文活動,學生自愿上交沒有限制。2022年,參與學生達到150人次。此活動讓比賽的隊員、場下的觀眾和志愿者,都能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對足球運動的理解和喜愛,學校還會將收集的征文作品在學校宣傳欄進行展示,以此營造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
回龍觀中心小學通過積極開展校園足球工作,使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的同時,競賽成績也有顯著提高。近年來,學校在各級校園足球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4年,學校足球隊在第一屆“友善杯”五人制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甲組第四名、小學男子乙組第五名。2015年,在第二屆“友善杯”五人制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甲組第二名、小學男子乙組第四名。2016年,在“赴任杯”五人制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甲組第二名。2017年,在第三屆“友善杯”五人制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組第三名。2018年,在大東流中心小學第五屆“赴任杯”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甲組第五名。同年,在東小口中心邀請賽暨回天筑夢校園足球聯盟競賽活動中,獲得小學男子組第二名。 同年,在回龍觀中心小學友善杯足球邀請賽暨回天筑夢校園足球競賽活動中,獲得小學男子組第二名。2019年,在鞏華學校第一屆“筑夢杯”足球邀請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組第二名。同年,在第四屆“友善杯”八人制足球邀請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組冠軍。同年,在“陽光體育”昌平區中小學生校園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乙組第四名。2020年,在第五屆“友善杯”昌平區回龍觀地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組冠軍。同年,在“愛視杯”昌平區中小學生校園足球比賽中,獲得小學男子甲組第四名。2021年,在“清凌杯”足球邀請賽中,獲得小學一、二年級組冠軍。


下一階段,學校將在開展特色管理、特色教學和特色訓練等方面尋找發展方向,靜下心來思考學校的發展現狀,找到制約校園足球特色發展的瓶頸,尋找適合自身實際、切實可行的足球特色發展之路。同時,與兄弟學校多溝通、多交流,以更加誠懇的態度和積極的心態,打造特色鮮明的足球特色校園。
下一階段,學校將組織體育教師、足球教師和教練員繼續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足球培訓,增強教師的“造血”功能,要求每名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足球理論和技術的學習,上好每周1節的足球課。
下一階段,學校將繼續積極爭取社會、學生家長的支持,在校園足球宣傳工作上花心思、下功夫;在足球校園文化建設上動腦筋、精布置;在足球特長學生訓練上想對策、出成績,以此積極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讓足球運動成為學生終身的興趣愛好。
今后,回龍觀中心小學將始終保持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增強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爭創一流教育的使命感,抓搶機遇,加快發展,以百倍的信心,堅定不移地推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