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特約撰稿 陳思進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IMF)執董會完成了5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定值審查,一致決定維持現有SDR籃子貨幣構成不變,即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構成,將人民幣權重由10.92%上調至12.28%,升幅1.36個百分點。
在最新評估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董會還將美元權重由41.73%上調至43.38%,同時將歐元、日元和英鎊權重分別由30.93%、8.33%和8.09%下調至29.31%、7.59%和7.44%,人民幣權重仍保持第三位,這是2016年人民幣成為SDR貨幣籃子以來的首次審查,新的SDR貨幣籃子在今年8月1日正式生效。
SDR英語全稱為Special Drawing Right,中文譯為特別提款權,亦稱“紙黃金”(Paper Gold)。SDR最早發行于1969年,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根據會員國認繳的份額分配,可用于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務,是彌補會員國政府之間國際收支逆差的一種賬面資產,其價值目前由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和英鎊組成的一籃子儲備貨幣決定。
一般來說,普通民眾并不會特別關心SDR的具體定義,大家更關心的是人民幣匯率。中國目前的房價和人民幣的高匯率之間形成了蹺蹺板,但是匯率與房價只能保一頭。在人民幣匯率、至少在資本項目下可以自由兌換之前,不太會大幅波動。在金融市場中,有時數量占據多少并不重要,短期影響金融市場的是預期。恰恰由于人民幣國際使用量逐漸加大,使得人民幣匯率在短期內小幅穩定上升是大概率事件。
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作為第五種貨幣加入IMF的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后的又一個國際儲備貨幣。總的看來,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以及貨物貿易順差較大和外商直接投資持續增長,包括外匯儲備充裕、資本流動趨于平衡的基本面下,人民幣將繼續保持對一籃子貨幣的基本穩定,不太可能大幅波動。
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作為向全球經濟注入流動性計劃的一部分,2009年IMF股東國同意一次性創造大約2500億美元的SDR。但由于這部分SDR是按參與國對IMF的貢獻比例進行分配的,大部分SDR資產最后成了發達國家的外匯儲備。
因此,人民幣納入IMF貨幣籃子,可以扭轉“美元獨大”所催生的——“我的美元、你的問題”的局面,使新興市場國家在IMF投票權方面與其不斷上升的經濟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強貨幣籃子的穩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國際貨幣體系因此向更加穩定的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發展。而人民幣權重進一步上升,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有助于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增強人民幣資產的國際吸引力。推動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進一步簡化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投資的程序,豐富可投資的資產準備,完善數據披露,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延長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不斷提升投資中國市場的便利性,為境外投資者和國際投資機構投資中國市場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2020年11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在國際金融論壇演講時表示,從央行的角度來說人民幣跨境結算已沒有任何障礙,所有外匯能做的業務人民幣都能做,人民幣現在已是硬通貨。筆者認為,人民幣遲早將在資本項目下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

資料圖片
目前,中國正在建立自己的債券市場,期望未來有一天,將被亞洲機構投資者、新興市場央行和大型主權財富基金作為替代美國國債的避風港,此舉是人民幣融入國際體系,承諾國家金融改革的舉措。
人民幣被納入IMF貨幣籃子,意味著人民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貨幣,名正言順地為IMF(180多個)成員國官方使用貨幣,以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增加人民幣使用量,免除自身匯率風險,使中國和世界取得雙贏結果。
當前,人民幣活躍度持續提升。環球銀行金融通信協會(SWIFT)發布的人民幣月度報告和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在基于金額統計的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人民幣保持全球第五大最活躍貨幣的排名占比2.17%。與2022年5月相比,人民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6.61%,同時所有貨幣支付金額總體增加了5.30%。
總體來說,人民幣SDR權重進一步上調的意義在于,在國際結算方面,人民幣使用量穩步增長;在國際儲備方面,人民幣夯實全球第五大貨幣地位;在計價職能方面,人民幣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而且,對于提升SDR的代表性、完善國際貨幣體系更具有積極意義。
不過也要清醒認識到,未來一段時期,人民幣出口指標面臨“瓶頸”,難以繼續大幅攀升。提升人民幣在SDR籃子中的份額,需要在金融指標上發力,需要進一步推動金融改革與開放進程,在保障“出口指標”與經濟金融安全的基本前提下,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及SDR籃子份額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