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昭
(紅安縣人民醫院,湖北 紅安 438400)
心肌梗死在臨床上比較常見[1]。此病主要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后斑塊破裂形成血栓所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種特殊的心肌梗死,具有發病急、患者死亡率高的特點[2]。有研究指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應該得到及時的治療,治療中的重點就是縮短門- 球時間。本文對紅安縣人民醫院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期間收治的200 例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用非順應性高壓球囊后擴張術治療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
選擇紅安縣人民醫院2018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 例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本研究經紅安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于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兩組患者均接受急診PCI 治療,為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球囊后擴張術進行治療,為觀察組患者采用非順應性高壓球囊后擴張術進行治療。進行非順應性高壓球囊后擴張術的方法是:由經驗豐富的心血管醫生對患者的梗死相關動脈進行評估,以患者梗死相關動脈的血流、狹窄程度為根據,制定合適的再血管化治療計劃。術中,需要以患者的血栓負荷為根據,對血栓進行充分抽吸,置入支架之后,至少選取兩個相互垂直的投照體位,使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法對殘余狹窄程度進行測定。以TIMI 分級為根據,對患者是否存在復流和慢血流進行確認。常規置入支架之后,選擇合適直徑的非順應性球囊,進行支架內后擴張。在進行手術前,患者需要常規服用300 ~600mg 的氯吡格雷、300mg 的阿司匹林以及一定劑量的他汀類藥物。在術中,需要于指引導絲經過梗死相關動脈后,推注10μg/kg 的替羅非班到冠狀動脈中,然后以每分鐘0.15μg/kg 的速度進行靜脈滴注,直到手術后72h。然后根據患者的體重應用低分子肝素對其進行抗凝治療,持續治療3 ~5d。在術后,讓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每次300mg,每天1 次。在服用1 個月后,減少劑量至每天100mg,并長期服用。此外,應每天服用75mg 的氯吡格雷,持續用藥1 年。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顱內壓升高、腦水腫、出血轉化)的發生率、術后生活質量的評分(精神心理評分、身體機能評分、臨床癥狀評分、社會活動評分)、門- 球時間、門- 球時間達標率、冠狀動脈造影及PCI 指標(胸痛至開通血管時間、靶血管資料、鈣化病變率、三支病變率、支架長度、支架直徑、手術時間、血栓抽吸率)。
文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0%(2/100),對照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5.0%(15/10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的精神心理、身體機能、臨床癥狀、社會活動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s)

表3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 s)
組別 例數 精神心理 身體機能 臨床癥狀 社會活動觀察組 100 33.16±6.82 36.37±9.26 64.35±7.58 31.79±10.23對照組 100 18.36±7.18 21.20±6.68 33.48±8.17 18.56±9.81 t 值 14.945 13.286 27.700 9.334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者的門- 球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門- 球時間達標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門-球時間、門-球時間達標率的比較
兩組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及PCI 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冠狀動脈造影及PCI 指標的比較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漸發展,人們的飲食結構以及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我國目前正處于老齡化的時代,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心肌梗死是老年人群常見的疾病之一[3]。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種特殊的心肌梗死。發生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患者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疾病[4]。及時采用有效的方法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臨床上通常會對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急診PCI 治療。有研究指出,為了避免PCI 術后出現無復流及慢血流情況,需要盡可能地減少術中高壓擴張次數[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的精神心理、身體機能、臨床癥狀、社會活動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門- 球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門- 球時間達標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用非順應性高壓球囊后擴張術治療老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較好,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且安全性較高。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