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寫作“系”的詞有三個,其中,讀音為xi
的有兩個,本文分別稱為“系
”與“系
”;還有一個是讀音為ji
的,本文稱為“系
”。在這三個同形詞“系”中,“系
”的義項最多,主要有:1.系統;2.聯結,聯系(多用于抽象事物);3.牽掛;4.栓,綁;5.拘禁?!跋?/p>
”的義項只有一個,表示“是”?!跋?/p>
”的義項也只有一個,表示“打結,系扣”。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又增加了一個“系
”:即部分“X系”短語中的類詞綴。
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文獻中,“系、係、繫”往往混用。從“字形—詞義”關系來看,三者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混同,基本都能互通。我們考察發現,除了《周易》系辭只用“繫”和判斷詞“系
”在古代白話中寫作“係”之外,沒有絕對只能用某一個而不能用另外兩個字的情形。由于篇幅關系,這里不展開論述。總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系、繫、係”都表同一個詞,也就是說,三者可以視為異體字。因此,下文如無特殊情況,一律舉“系”以賅“繫”和“係”。
我們認為,“系”的語法化主要有兩條路徑:第一條是“系
”到“系
”,即“系”由行為動詞演變為類判斷動詞;第二條是“系
”到“系
”,即“系”由一個單音節詞演變為類詞綴、詞性標記和主觀性標記。下面,我們就對上述問題展開具體論述。
結合《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王力古漢語字典》
、《故訓匯纂》
和其他相關語料,古代漢語中的“系”有以下穩固義項:1.系縛,拘束;2.懸,掛;3.監禁,系獄,懲罰,降罪;4.管控,制約,系屬;5.連系,連屬;6.譜系,世系,系統;7.接續,繼承;8.繩子,帶子(用以捆綁);9.心系,掛念。這些義項在先秦時期已基本形成,其中,“懸掛”和“系縛”是它的兩個基本義。在早期的語料中,“系”的這兩個義項占了絕對多數。同時,這些義項都有若干個語境義,我們稱之為“義群”。至于如“撰文以續前作”“辭賦末尾的連貫詞”等義項的使用很少,和本文所討論的問題關系不大,這里不予討論。顯然,古代文獻中的“系”基本對應于現代漢語的“系
”。
我們對古代文獻中“系”的詞義引申序列進行了歸納。第一,引申于“系縛”義群的,主要有“監禁”義群、“管控”義群、“連系”義群和“繩子、帶子”義群。第二,“譜系”義群和“心系”義群則比較復雜,它們既有可能是引申自“系縛”義群,也有可能是引申自“懸掛”義群。第三,“接續”義群引申于“譜系”義群?!敖永m、繼承”的前提是具有家族的關聯,因此,它引申自“譜系、世系”是非常自然的,而不可能有其他引申來源。
這里重點討論引申自“系縛”義群的義項序列。“系縛”及其引申義是秦漢時期“系”最常用的語義。根據引申后詞義的抽象度和引申義的詞性,我們將這些意義分為三類:一是普通型綁縛義群,它主要包括“系縛”義群和“監禁”義群;二是抽象型綁縛義群,它主要包括“管控”義群和“連系”義群;三是名詞性義群,主要是“繩帶”義群。
1.普通型系縛義群
“系縛”是先秦時期“系”的基本意義。先秦文獻中的“系”大多數都是系縛的意思,被系縛的對象一般都是具有物理實體的自在物,可以是群體,也可以是個體;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并由此衍生出“控制、系獄、受刑、拘禁、養牲畜”等下位引申義,我們將這些下位引申義都歸入“監禁”義群。例如:
(1)拘系之,乃從維之。(《周易·隨》)
(2)大祭祀,展犧牲,系于牢,頒于職人。(《周禮·春官·肆師》)
(3)三月系,七日戒,三日宿,慎之至也。(《禮記·禮器》)
(4)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周易·否》)
附帶提及的是,在“NP
()NP
”句式中,當NP
是對NP
家室、宗族、籍貫、身份等方面的客觀描述時,則傾向于使用“系
”。
(5)使麒麟可得羈而系兮,又何以異乎犬羊?(《楚辭·惜誓》)
(6)父在稱世子何?系于君也。(東漢班固《白虎通義》卷一)
例(1)、例(2)勾勒出“系”從系縛到系獄、養牲畜等意思的演化脈絡:將犯人捆綁、拘系,而后投入監獄控制起來;將牲畜捆綁,控制在籠中?!跋怠边€進一步演化出準備祭祀用牲畜的意思,如例(3)中的“三月系”,即在祭祀時提前三個月準備祭品。例(4)~例(6)亦是系縛、管控一類的意思。
“心系”義群的產生則根植于“連系”動作發出者的明確(起碼可限定為具有某種共同特質的一類人)和“系”主觀性的增強。例如:
抽象型系縛引申自普通型系縛,其本質是在于可系縛的范圍擴大:從有體積、有質量的實存物演化為無實體物、非定指群體或概念。抽象型系縛演化的終點是“連系”義群的固化。例如:
(7)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ā肚f子·在宥》)
(8)覽往昔兮俊彥,亦詘辱兮系累。(《楚辭·王逸·九思》)
(9)又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ā肚f子·大宗師》)
(10)斯實之所系矣。(《列子·楊朱》)
例(7)是典型的“系縛”無實體物的例子,人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也很難系縛,這一類似比喻的說法,體現出“系”在引申過程中隱喻思維的作用。例(8)中,由“系縛、控制”衍生出牽連、連系的意思,不過,這時后者尚不穩固,因此,這句話具有某種歧義,既可以理解為“受到系縛、壓制”,也可以理解為“由于某種原因而連系在一起,受到牽連”。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系”從“系縛”引申至“連系”的中間階段。例(9)是以道“系縛”萬物,但再將它理解為“萬物被道系縛、控制”已經不太合適,這里應理解為“萬物都與道具有密切連系”。例(10)中,“系”則應完全理解為“密切相連”。值得注意的是,從“系縛”到“連系”,還有另外一條引申路徑:系縛的目的是連系兩個事物。我們可以將之稱為“目的型系縛”,它屬于抽象型系縛的子類。例如:
(11)百步一井,井十甕,以木為系連。(《墨子·備城門》)
例(11)中的“以木為系連”,既可以理解為“用木頭把某兩物綁起來”,也可以理解為“用木頭把某兩物連起來”,兩者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1)利用GM(1,1)能夠很好地預測某自動步槍的故障發展規律,灰色預測在步槍故障預測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3.名詞性工具義義群
“系”雖然具有名詞性意義,但用例不多。例如:
(12)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絲兩頭系。(北朝樂府民歌《捉搦歌其四》)
(13)凡先合單紡為一系,四系為一扶,五扶為一首,五首成一文,文采淳為一圭。(《后漢書·輿服志下》)
例(12)中的“系”是“帶子”,這是從動作到工具的引申,用來捆綁的工具獲得與動作相同的稱名。例(13)中的“系”,則屬于量詞。
4.“譜系”和“心系”義群
應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在復雜的土壤肥力指標中篩選出若干彼此不相關的綜合性指標,且能反映出原來全部指標所提供的大部分信息 [11]。主成分分析表明,綜合土壤養分因子是黑瞎子島地區生態系統的主導因子,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土壤速效氮、磷養分因子在決定土壤養分狀況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第三主成分因子,土壤鉀素的營養狀況則處于次要地位。土壤有機質、全氮、全磷、全鉀等8個養分指標中,除pH變異不大外,其余7個指標均呈強度變異(變異系數大于30%)。
“譜系”“心系”義群均源于“系縛”動作的抽象化和動作主體主觀性的增強。在部分語境中,普通型系縛的成立增加了一個內在條件:被系縛的人或物存在某種聯系或具有某種共同特征(一般是宗族性的),并且受事對象是群體。例如:
高等數學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提供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以保證專業課教學的順利進行。比如在工程造價專業里需要用到有關計算利率的指數函數等知識;如果你是電氣電工專業的學生,就必須知道導數、微積分以及工程數學的相關知識;而機械專業的學生必須對定積分的幾何應用、概率、密度函數和方差等知識有基本了解,才能更好地進行機械制造技術的學習。因此,我們可以說,掌握高等數學知識對后續專業課的學習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高等數學知識為大學生所必需,而高等數學則是高職院校中一門重要課程。
(14)系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禮記·大傳》)
例(14)是以宗族關系為標準,將一群人“系”在一起。因此,可假設“系”的譜牒、世系義是源于“系縛”的:系縛人——以宗族關系為理據系縛一類人——連系一個宗族——建立宗族關系——譜系。
2.抽象型系縛義群
(15)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系焉。(《莊子·知北游》)
(16)夫三王、五帝之治天下不同,其系聲名一也。(《莊子·天運》)
例(15)可理解為“君子都心系(牽掛)體道”,即君子(主觀)建立自己與體道的聯系;例(16)可理解為“三王、五帝都關注(牽掛)好的名聲”,即三王、五帝(主觀)建立自己與好的名聲的聯系。不難發現,連系動作的發出者必須是明確的個體或具有某種特質的一類人,同時,被連系的主體往往是某類群體或抽象概念。其思維過程是:具有某種特質的一類人經由內心的主觀抉擇而建立與某主體的連系。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學者認為“譜系”“心系”義引申自“懸、掛”,如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就持這種觀點。不過,現有語料中“系”作“懸、掛”的情況較為少見,語料的缺失使我們無法推斷從“懸、掛”到“譜系”“心系”的引申過程,更無法斷定這種引申是否確實存在。相對而言,表示“系縛”一類意義的語料則有很多,并具有清晰的演進脈絡。
簡而言之,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是非常復雜的一項工作,不但要兼顧到城市的發展、人文建設等,同時也要致力于城市環境的管理。堅決不能簡單的為了一時的城市發展與建設,以影響城市生態環境為代價。國土空間規劃編制要明確科學合理的發展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同時一定要嚴格遵循國土空間規劃要求來認真執行,唯有如此,才能夠推動現代化城市得到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總的來說,從“系縛”到“連系”,“系”的詞義引申形成了一個連續統。該連續統形成和演化的動因是“系縛”由實體動作演化為抽象的概念,亦即“系縛”由主體施加給客體的具實行為過程演化為“不分主次、雙向系連”的抽象過程,這其實就是從客觀動作演化為主觀認知的過程。因此,抽象化背后的實質演變仍是主觀化?!跋怠钡拇篌w演化過程,可如圖1所示:

在上文分析的基礎上,這里還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明一下。
一是關于“系統”義的產生。由于“譜系、世系”的義域比較狹窄,后來又擴大為“系統”。在漢代語料中,我們已經發現了“系統”的用法。例如:
(17)《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之所記也,錄黃帝以來帝王諸侯及卿大夫系謚名號。(西漢劉向《別錄》)
二是關于“系
”的問題?!跋?/p>
”和“系
”是以音別義的關系?!跋?/p>
”的意思是“打結”,在現代漢語的多數語境中,“打結”其實已和“捆綁”并無區別。如“把東西系起來”,既可以理解為“打結”,也可以理解為“把東西綁起來”;“系鞋帶”同樣可以說“綁鞋帶”。也就是說,“系
”實際上已分化了“系
”的普通型系縛義位。因此,很多字典專門標注“系
”用于抽象事物。
第三,當文言色彩較強時,通常不用“系
”。例如:
(18)予案:《說文》曰率鳥者,係生鳥以來之名化。(北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卷中)
(19)此一段,係先生親書示書堂學者。(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十一)
(3)礦石構造:主要有蜂窩狀構造、角礫狀構造、星點(浸染)狀構造、條帶狀構造、團塊狀構造、網脈狀構造、細脈狀構造等(蝕變巖帶主要為碎裂狀構造)。
“系
”是由“系
”語法化而來,從行為動詞轉化為準判斷動詞,句法位置相對固化。它只能出現在“NP
系NP
”結構的句子中,用以系聯兩個NP。同時,兩個NP的關系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NP
必須是對NP
的復指性解釋,往往闡釋的是事物的性質,而不是描摹其性狀、狀態。如“人是鐵,飯是鋼”不能說成“人系鐵,飯系鋼”,因為這里的“鋼鐵”既不是對事物性質的描摹,也不是對“人、飯”的解釋性內容,而是比喻。
我們認為,“系
”的產生根植于“系
”的“連系”義,實現了從聯絡語義關聯項到聯絡句法關聯項的躍遷。它經過了四個演化階段:第一個階段,普通型系縛(A系縛B);第二個階段,抽象型系縛(A系縛抽象B);第三個階段,連系(A與B“系縛”在一起——A與B相聯系);第四個階段,系2(語法項A與語法項B相“聯系”——A是B)。
需要指出的是,“系
”和“是”在古代白話中具有比較明確的分工,通常是用“是”多,用“系
”少。除了前文所說的句式制約之外,我們還發現在有些情況下是不用“系
”的。這里不妨以《三國演義》為例加以說明。
查詢法主要有查詢檔案、查詢過去負責人、查詢報銷憑證、查詢銷售記錄、查詢舊設備、查詢維修人員、查詢安裝人員等辦法。
第一,語氣制約,陳述語氣以外的句式,基本不用“系
”。例如:
(20)謖曰:“當道豈是下寨之地?……”(第九十五回)
第二,當復句中的判斷詞與分句連接詞相連時,不用“系
”。例如:
自我管理能力即指對自己的思想、情緒、行為做事先的有效控制與事后的反思,并對自己產生積極影響,有助于形成規范、合理、適當的行為方式與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一種能力[1]。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指通過學校、教師以及家長以一定的教育干預策略,積極干預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完善、自我控制的能力發展過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激發自我管理意識,培養自我管理習慣,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自我管理品質,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成長和發展。
(21)儒曰:“……如推托不來,則必是行刺,便可擒而問也?!保ǖ谒幕兀?/p>
(22)紹曰:“既是漢室宗派,取坐來?!保ǖ谖寤兀?/p>
以上兩例中,“是”分別跟“則”和“既”相連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不能將“是”替換為“系
”。
如前所述,“系
”表示“是”,它只能用于白話,并且必須寫作“係”。到了現代漢語時期,由于在書寫時不分“系”“係”,才寫作“系”?!跋?/p>
”最早見于宋代語料,這個義項至今仍保留在口語中。例如:
味覺類:鹽系、糖系、黑糖系、糖果系、酸酸乳系、醬油系、醋系;
第四,當NP
是對NP
的主觀描述時,不用“系
”。例如:
(24)陳宮尋思:“我將謂曹操是好人,棄官跟他……”(第四回)
第五,在“是個、是何、是什么”等固定搭配中,不能將“是”替換為“系
”。例如:
(25)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第一回)
利用報刊、電視、網站等各種媒體普及防災避險知識,增強公眾的風險意識。將城市防洪知識納入中小學課堂教育,培養青少年的避險自救能力。適時組織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公眾應對城市洪澇災害的實戰能力。通過專題網站、電視、廣播、微博等形式,建立公眾參與的城市防災互動平臺,調動社會積極性,共同做好城市防災減災工作。特別是應做好臺風等災害頻發地區的外來務工、務農、經商、出差、旅游、來訪人員的安全知識宣傳教育,避免外來人員因缺乏對災害的認識和避險知識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崗位工作內容是職業標準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家職業標準具體列舉了職業的完整工作內容。國際商法課程的項目不應該來源于傳統教材的目錄單元或教師的主觀構想,而應來源于職業標準中工作內容,它是國際商事活動中具有相對獨立性的一系列典型具體工作。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發現,“系
”和“是”既有相通之處,也存在一定區別。我們認為,這是由于“系
”雖然具有判斷動詞的性質,但其演化并不徹底。王力先生曾指出,古代漢語判斷句中最典型的系詞
是“是”
。不過,我們并不將“系
”歸為判斷動詞,理由有三。第一,“系
”比“是”的使用范圍要小得多,很多判斷動詞能夠進入的結構,“系
”卻無法進去。第二,“系
”只用于古代白話文本和現代漢語共時平面的正式文函,現在已基本不用于口語,在語體上極度受限。第三,“是”的很多特征是“系
”所不具備的。比如,汪維輝曾指出,“不是”的產生是“是”系詞化完成的重要標志之一
,卻沒有“不系”這類說法。又如,古代漢語中的“是”,可以與“此”等方位代詞換用;一般認為,漢語的判斷詞就是由方位代詞演化而來的?!跋?/p>
”卻沒有這種換用功能,也沒有這種典型的引申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漢語中,存在著“X系”這一詞語模。其中的“系”發生了詞綴化演化,本文稱之為“系
”。根據模標X的詞性,可以將“X系”詞語模分為兩類:名詞性的和形容詞性的。前者如:水系、語系(某類系統),中文系(大學系部),侏羅系、白堊系(地質分期),太陽系、銀河系(天文概念),直系、奉系、桂系、皖系(派別類型);后者如:佛系、森林系、白水系、犬系。
傳統意義上的“X系”詞語模都是名詞性的,形容詞性的說法則是近些年才興起的“時髦”用語。因此,本文將名詞性的“X系”稱為“‘X系’短語”,形容詞性的則稱為“‘X系’新語”。其中,“X系”短語主要是指稱客觀事物,而“X系”新語主要是表達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看法、對事物的某些性質進行主觀描摹。在“X系”新語中,X的詞性通常是名詞、形容詞、動詞,其中,以名詞的數量居多,動詞的數量則最少。根據X的意義,名詞性“X系”新語主要有以下幾類:
與新款外觀設計所匹配的是經過全新升級的前后燈光組件。新一代C級長軸距車型上標配LED幾何多光束大燈,大燈內有84顆可獨立點亮或熄滅的LED光源,不僅能實現智能的光束變化,還擁有最遠650米的照明距離。同時,尾燈設計也經過了修改,燈帶點亮之后呈C字形,讓新一代C級轎車在夜晚更具辨識度。
地域類:東歐系、英倫系、歐美系、德系、日系、美系、韓系;
(23)滿朝臣宰皆囊括,惟有丁公是丈夫。(第四回)
人物類:姐系、妹系、爹系、弟弟系、少女系、御姐系、公主系;
——他是個佛人。
自然物象類:海洋系、森林系、田園系、金屬系、巖石系、貓系、狼系、狼狗系、奶狗系、考拉系、兔系、忠犬系、犬系。
“X系”短語和“X系”新語存在一定差異,除了上文提到的詞性區別、語義差別之外,其核心差異表現為“系”的詞綴化進程不同。具體來說,“X系”短語中,“系”雖然具有詞綴化趨勢,但是仍然保留了“系統、體系、集群”一類的實義,因此,這里的“系”一般不能省略?!癤系”新語中的“系”則語義模糊,很難歸納出具體意義,其詞綴化程度顯然更高;同時,一部分“X系”新語中的“系”(即“系
”),已經實現去語義范疇而成為純語法范疇,變成一個形容詞標記,如“佛系”和“鹽系”:
利益激勵機制直接關系到知識分子的根本利益,影響知識分子對黨的看法。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強調科技體制改革要實行“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方針,在穩住基礎研究工作的同時,鼓勵各類科研機構與企業相結合。2003年,胡錦濤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會后通過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提出要完善分配激勵機制、建立規范有效的人才獎勵制度和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根據這個決定,我國逐步建立了兼顧物質利益和社會榮譽雙重激勵的人才激勵機制,具體的獎勵既包括國家層面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計劃等,也包括省級層面的學者獎勵計劃等。
(26)他是個佛系的人。
同時,網絡政治參與的娛樂化,客觀上化解了政治參與同政治制度化之間的張力,為我們展現了不同于“亨廷頓式”的政治發展景觀。由此說明,在政治制度化水平無法滿足政治參與需求的狀態下,國家政治的走向并非總是呈現動亂和暴力等不穩定樣態,而是有著“第三種趨勢”,即在國家權力和政策調試下,在一定限度內,就算國家政治制度化水平難以滿足政治參與的需求,國家政治秩序也能夠維持總體的穩定。因此,娛樂化的政治參與方式,可以被視為是化解政治參與同政治制度化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國家政治穩定的“安全閥”。
(27)她打扮得比較鹽系。
——她打扮得比較鹽。
良好親子關系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礎。保持良好親子關系的家庭,即使孩子出現階段性的成長問題,也是比較容易解決的。親子關系是檢視教養成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常見的親子關系問題是親子關系疏離、親子關系過度依賴、親子關系沖突等。
當然,在不同的“X系”新語中,“系”的詞綴化程度亦有區別。有的詞綴化程度非常高,有的和“X系”短語區別不大。這里不妨以“地域類”新語為例予以說明。地域類新語可以分為Ⅰ、Ⅱ兩類,它們也體現出從“X系”短語到“X系”新語的演變過程。在稍早的語料中,一般以“X系+具體產品”為標準格式,來闡釋某地產品(包括技術、標準等)的某類共通性特質。例如:
(28)60年代,安達先后引進“美系”和“日系”荷蘭黑白花種公牛,對奶牛品種進行改良。(《人民日報》,2003-03-21)
(29)目前,葛洲壩地產全面對接德系工藝標準,以國際水平倒逼企業技術轉型升級,不斷學習趕超國際一流。(《人民日報》,2016-10-31)
例(28)、例(29)中的“美系”“日系”“德系”,分別代表歸屬地的動物產品和技術工藝。該類新語所修飾的“產品”,必須是由該國家/地區或該國家/地區所屬公司生產,并以工農業產品為主。服裝、影視等具有一定文化風格和主觀評定性的產品,通常不屬于此類新語的范圍,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類新語的主觀評定空間是有限的。我們將其稱為Ⅰ類。Ⅰ類新語中的“系”,語義比較清晰,可解釋為“系列、系統”,不能省略。這類新語一般由“德”“美”“日”“韓”等具體國名充任X,其自身的內涵和外延均比較明確。
再看代表某地某類文化特征的“X系”,我們將其稱為Ⅱ類。這類新語比Ⅰ類出現要晚,它們一般以“X系+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物”為標準格式,來闡釋某地某類文化/文化產品的特征。例如:
(30)喜歡歐美系感性,日韓系可愛,英倫系復古,街頭系潮酷;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找到?。ㄐ吕宋⒉?019-12-12)
(31)原來我不是不喜歡美女,只是發現我喜歡亞洲系帥哥!歐美系美女?。。ㄐ吕宋⒉?,2022-06-25)
(32)這部來自德國改裝公司G新款日韓系、可愛純色拉鏈、手拿包、糖果包、翻蓋零錢包、潮女包。(新浪微博,2019-04-03)
在這些新語中,由于“系”的語義比較模糊,因此,這類新語在整體上也呈現出一定的模糊性,概念意義飄忽,具有較強的文化和情感色彩。因此,它能夠修飾的范圍要比Ⅰ類更為廣泛,凡是具有某地文化特征的事物都能進入。相應的,這類新語的主觀評定性較強,并不明確要求修飾物的產地歸屬,如例(32)提到的德國產的日韓系包。Ⅱ類新語一般由“東歐系”“歐美系”等泛化地名充任X,它們本身就沒有清晰的地域界限。
總之,地域類“X系”新語內部的兩種類型,鮮明地體現出從“X系”短語到“X系”新語的演變。其中,Ⅰ類與“X系”短語的性質比較接近,Ⅱ類則已經是典型的“X系”新語。實際上,大多數“X系”新語都類似于地域類Ⅱ類,不僅“系”不具實義,而且體現出高度的主觀化。
由于“X系”新語是謂詞性的,因此,當形容詞和動詞性X進入該構式后,其結構繼續沿襲X的性質是很正常的。不過,名詞性X進入該結構,則要經過去范疇化這一過程。也就是說,由名詞充當X的“X系”新語,都是通過對某類認知框架內某一主體的特征進行抽象,先對名詞X進行去范疇,再使之進入新范疇,或者使其原來所處的某些范疇涵義得到凸顯,進而轉化為形容具有這類特征的人的詞語。而將名詞X的某些特征或某些范疇凸顯的方式就是貫通感官。無論人物類、味覺類還是自然物象類,都是通過激發人的視覺、聽覺或味覺來實現的。也正是如此,同一個名詞進入“X系”結構,在不同的語境中可以激活不同的感官,進入或強調不同范疇,從而產生不同的涵義和表達效果。這里不妨以名詞性新語“犬系”和“鹽系”為例加以說明。
(33)溫暖的犬系童顏男孩,笑起來露出可愛的小虎牙。(新浪微博,2020-03-31)
(34)父親般又護又寵,男友力MAX的犬系狼人青年和貓耳娘獸人少女不得不說的兩三事。(新浪微博,2020-03-31)
(35)肖戰的長相屬于犬系男生,身上有一股清爽的少年感,給人的感覺也很陽光,皮膚干凈細膩,沒有瑕疵毛孔。(新浪微博,2020-03-31)
(36)藍色大概是鹽系穿衣風格的代表色了,自然清新,溫良無害。(新浪微博,2020-03-31)
(37)大家是喜歡他酷酷的鹽系造型?還是喜歡她甜甜的糖系造型呢?(自擬語料)
(38)表白正中萬千錫騎少女心的號錫,圖片里清爽干凈的鹽系少年背后是付出了讓人毋庸置疑的努力。(新浪微博,2020-02-08)
在第一組“犬系”新語中,例(33)是指“可愛系、溫暖系”,例(34)是指“溫暖系、成熟系”,例(35)是指“清純系、清爽系”。在第二組“鹽系”新語中,例(36)是指“清新系”,例(37)是指“酷系”,例(38)是指“干凈系”。
可以看出,“犬系”和“鹽系”在不同語境中分化出不同的語義,這就是名詞性成分進入“X系”結構后,所呈現出的褪去名詞性質而產生出形容詞性質的“去范疇”和進入“新范疇”的過程。這種語法的去范疇和進入新范疇的過程,與名詞去語義范疇而進入某個新范疇,或者使原有范疇得到強化的過程,是相輔相成、同時進行的。總之,名詞性新語中的名詞性X在進入“X系”結構后,同時發生了兩組去范疇和進入新范疇的過程:一是語義層面,脫離多數語義而使個別涵義得到強化或產生某種新涵義;二是語法層面,在去名詞范疇之后,能夠獲得具有形容詞特征的新范疇。
這里將“X系”短語和“X系”新語中“系”的詞綴化程度放置在一個連續統中予以展示,具體如圖2所示:

可以說,“X系”結構的產生是“系”語法化路徑中的一個飛躍。當然,現階段大多數“X系”新語中的“系”仍不能完全省略,但“系”的詞綴化和去語義化是必然的趨勢。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條件化路徑是貫穿從“系”的“系統”義產生到目前“系”詞綴化全過程的關鍵線索和動因。上文提到的去范疇和進入新范疇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條件化過程:只有存在某種聯系、具有某種共同特征或滿足某種條件的事物,才能進入一個系統;只有能夠激活某類感官、表達某種主觀性的語義范疇,才能被允許在“X系”結構中得到保留和加強。
同時,通過條件進行歸納也是“X系”新語的核心語用功能。與形容詞本身相比,“X系”結構更能激活聽話者的已有經驗,并將具有同一特征的事物進行歸納和類比。雖然模槽“系”已經虛化、詞綴化,但是其隱性的語義提示作用依然有所保留,其隱含的功能類似于“之類的”“一類的”。這種條件化的歸納功能,其實表現為對說話人一貫主張、傾向、觀點的歸納;將所描述事物與其他事物進行模擬,歸為一類;啟動聽話人的已有認識,加深交流深度,增進話語理解。例如:
(39)嘴里說著不喜歡甜美系的女孩子,卻偷偷存了蔡卓宜的混剪。(新浪微博,2020-04-08)
例(39)中的“甜美系的女孩子”,如果改寫為“甜美的女孩子”,整體的語義其實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其隱含的語用功能則會發生改變。就好比“他總是遲到”和“他老是遲到”,二者在語義上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在情感色彩和語值上則有所區別,一個是陳述客觀事實,另一個則帶有責備的評價語氣?!疤鹈赖呐⒆印焙汀疤鹈老档呐⒆印痹谝饬x上固然幾乎等義,但“甜美的女孩子”是就事論事,“甜美系的女孩子”則能讓說話人聯想到之前定義為“甜美系”的女性風格。相應的,“甜美系”能歸納出說話人一貫的愛好和主張,也即話語中所隱含的意思是“我一直喜歡甜美的女孩子”“我喜歡甜美這一類的女孩子”。
(40)甜美系虞書欣、金子涵、朱林雨、孔雪兒,可愛系許佳琪、安崎,御姐范喻言、乃萬,溫柔派宋昭藝,你更pick哪一個plmm?(新浪微博,2020-04-08)
例(40)對虞書欣等、許佳琪等兩類女孩的特質加以歸納,并將她們分別定義為“甜美”類型、“可愛”類型,同時,啟動聽話人的心理意識,喚醒其對“甜美系”“可愛系”女生的固有認知,加深對話語的理解和認同。這些歸納功能背后反映的其實就是“系”的條件化發展路徑及其語用體現。
需要指出的是,“X系”短語和“X系”新語的形成與日語、英語等外來語的影響密不可分,它是外語借詞激活和漢語語義背景共同作用的結果,其關系式可表示為:“X系”結構=日語、英語等實際用例+漢語語義背景。前者的激發作用和后者的語義基礎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個因素,“X系”都不會產生。比如,“中文系”“侏羅系”等說法,其內在的語義背景是含有“系統”的意味的,但是直接將這里的“系”說成“系統”,如“
中文系統”,就顯得十分別扭;而諸如“奉系”一類的說法,似乎也可以理解為“奉天地區的軍閥系統”,這是含有語言的借用成分的。仍以“中文系”為例,它屬于大學學系制(Department System),由于這類教育模式在學科和行政組織上均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系統性,因此,將其稱為“system”,譯作“系”,是合情合理的。而像“水系”“語系”一類的“系”,可以直接理解為表“系統”的“X系”結構短語,這就和借用關系不大了。因此,不能說“X系”結構在外來語影響之前就不存在,而是應當說,“X系”結構在外來語影響之前并未成為一個普遍使用且十分能產的結構。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系
”的詞義引申和“系”的語法化過程很難分割,其內部演化所表現出的線索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具體來說,抽象化線索的演化路徑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由“捆綁”到“連系”的詞義引申過程;第二個階段是從“連系”語義關系發展到“連系”語法關系,并最終促進“系
”的形成。條件化線索“系統”義的產生則是“連系”和“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進而體現為“X系”中“系
”的語法化。
第二,抽象化和條件化演化的動因,均是由于語言表達主觀性的不斷強化。無論是從“系縛”引申出“連系”,還是“系”成為類詞綴和詞性標記,其背后的認知動因其實都是主觀性的增強。
第三,“系”的兩條語法化路徑,均呈現出歷時生發的特點。第一條路徑,即“系
”的演化,至遲在宋代已經完成;第二條路徑,即“系
”的演化,至今仍在進行,并處在相對初始的階段。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王力,岑麒祥,林燾,等.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3]王力.王力古漢語字典[Z].北京:中華書局,2001.
[4]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故訓匯纂[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5]王力.中國文法中的系詞[A].王力文集(第十六卷)[C].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6]汪維輝.系詞“是”發展成熟的時代[J].中國語文, 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