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曉玲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湘潭 411101)
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強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中加強實踐環節,之后,國家又頒布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19年版)》等文件,對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提出了更多明確的要求。如規定實踐課的學分,制定教學計劃等。由此可見,國家越來越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工作,但從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情況來看,與國家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探索具有專業特色、適合高職學生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對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了解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作者抽取了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部分學生開展了問卷調查。涉及2019級、2020級、2021級三個年級的學生,專業有建筑工程技術、建筑設計、工程造價、路橋工程技術、市政工程技術等10余專業。收到有效問卷260份,調查樣本基本情況如文末表1。
表1 調查樣本情況統計表
通過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具體如下:
1.學生認為學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很有意義。84.23%的學生認為對自身修養的提升很有幫助,65.38%的學生認為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可以很好地了解社會現實,只有3.46%的學生認為無意義。
2.在影響教學效果的主要因素方面,40.77%的學生認為教學手段比較單一,存在填鴨式教學,68.08%的學生認為因為大班教學,課堂組織難度大,師生互動不明顯,36.54%的學生認為實踐環節形同虛設,35%的學生認為思政教育隊伍整體素質的因素,45%的學生認為“社會等環境因素”,這表明還需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以及教學形式的多樣化。
3.對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比較認同。42.69%的學生認為形式比較豐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熱情,38.08%的學生認為活動次數較多,但活動的吸引力不夠,16.92%的學生認為活動次數較少,并沒什么影響,2.31%的學生認為幾乎沒有活動,這表明學校的活動還是很豐富多彩的。
4.學生對于學校組織的教師帶隊的考察和社會調研形式滿意度比較高。43.46%的學生很滿意,認為可以開闊眼界,46.92%的學生比較滿意,認為有助于融入社會,積累工作經驗,而6.15%的學生不滿意,很大因素是因為覺得老師態度敷衍,走形式,3.46%的學生對此不感興趣,無所謂。
5.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形式方面,56.15%的受訪學生喜歡“任課教師組織的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60.77%的受訪學生喜歡“團委、學生處或思政老師帶隊的參觀、實習、社會調查等”,54.23%的受訪學生喜歡“學生自行參與的假期社會實踐”;45%的受訪學生喜歡“學校組織的素質教育講座報告”等;440.77%的受訪學生喜歡“撰寫相關讀書報告,參加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案例和材料分析學校建立的校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踐基地”。
6.在社會實踐教學環節最佳方式方面。70.77%的學生選擇由學校聯系實踐單位,由老師帶隊開展社會調查,25.77%的學生選擇自行參與,這表明學生希望有老師的指導進行社會調查實踐。
7.學生對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比較滿意。其中43.08%的學生覺得效果很好,46.92%的學生覺得效果一般,只有6.15%的學生認為效果很小。
8.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與專業結合度。35.77%的學生認為“結合得非常多”,48.46%的學生認為“結合一般”,11.54%的學生認為“偶爾結合”,4.23%的學生認為“沒有結合”。
(4)為了保證其處理后混凝土的強度能達到設計要求,等達到齡期后采用回彈儀檢測其強度,若不符合要求,鑿除后采取其他補救措施重新處理。
目前高職院校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都非常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教學無論是課時量還是教學內容都達到了要求,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方面比較弱。一是學校層面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不重視,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目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大都是工學結合、理實一體化模式,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方面有專門的實訓周安排。但是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在課程的課時安排以及教學大綱的設計過程中,沒有專門的實踐課時量的安排。二是很多的思政課教師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教學不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很多老師還是采取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或者只是將新聞播報、小組討論、專題調研等方式運用到教學中去,缺乏系統思考。三是學生主體的不重視,在參與實踐教學過程中,主觀能動性不足,參加實踐活動不積極。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制定教學大綱和課時量的安排中,會根據文件要求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納入其中,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規范的方面。一是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沒有嚴格規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時,沒有制定統一的教學大綱和計劃。二是有的高職院校雖然將實踐教學列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大綱,并且有課時計劃,但是實踐教學的內容及模式比較單一,沒有建立比較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統一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標準,只是通過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來決定。比如,部分高職院校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學時安排只是1-2個課時,主要用于學生在期末進行PPT匯報。
不少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不夠成熟,缺乏對教師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只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和考核。而對學生的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還是采用傳統的試卷答題。考核機制也不健全,一是沒有建立有針對性的考核標準體系,往往是靠經驗來評價。二是忽略了過程考核,重點放在最終的考核結果,容易出現“一考定終身”的現象。
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同于本科學生,有自身的特點,因而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模式也要根據高職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情況來,并且也要根據各高職院校的專業特色來開展。
建設類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主要圍繞建筑、路橋等方面,人才培養的目的是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建設類高素質人才。因此,要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也要重視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
一是建設類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結合建設行業的特色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去,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如在面向路橋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教學和思政課教學的過程中,專業課老師要結合我國的著名橋梁專家、橋梁案例,在講授路橋專業知識的同時,將橋梁人的愛國精神厚植于心,將橋梁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創業精神銘記于心。思政課老師也要將橋梁故事融入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來,講好中國橋梁故事。
二是讓學生全員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教師和學生只有有效地參與進實踐教學中,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用,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學生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暑期“三下鄉”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會同各行各業的人員有所接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驗,其心理素質、動手能力等都會得到提升,同時也能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群眾排憂解難,一方面考驗了自己的專業學識,另一方面通過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專業自信。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容要根據學生成長特點以及專業特點來調整,架構體現建設類特點、滿足學生成長需要的網上虛擬實踐教學、校園主題實踐教學、職業研學實踐教學三維度的教學內容。
1.網上虛擬實踐教學
2.校園主題實踐教學
校內主題實踐教學主要在學校內開展,包括課堂教學實踐和課外教學實踐。
課堂教育實踐主要通過在課堂內通過新聞播報、案例分析、小組討論、音視頻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課外教學實踐主要指除了課堂教育實踐的在校內開展的其他實踐教學,包括學生會、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如組織建筑設計的學生開展“二十四”節氣手繪比賽,通過比賽,既鍛煉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又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二十四”節氣,有助于激起學生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課外教學實踐也包括學生參與到宿舍建設工作。學生參與宿舍管理主題實踐教學,主要是通過日常宿舍衛生的維持、宿舍安全、宿舍文化建設等方面開展,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
3.職業研學實踐教學
根據地方特色與專業特色開展職業研學實踐教學。一是根據地方紅色文化特色,建立思政研學實踐基地,在主題黨日、寒暑假組織學生去思政研學實踐基地參觀學習,了解歷史名人的故事,學習歷史名人的精神;二是根據專業特色開展職業研學實踐教學,學生走進企業,了解企業文化,在實踐中修煉職業素養。也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暑假“三下鄉”活動,發揮專業特長,助力鄉村振興。如建設類高職院校在“三下鄉”的研學實踐中,可以發揮各專業的優勢,學習設計類學生可以通過彩繪美化鄉村人居環境,學習路橋的學生可以為鄉村的橋梁建設出謀劃策,學習建筑工程的學生可以參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中來,學習設備的同學可以為村民解決水電修理問題等等,各個專業都在“三下鄉”的過程中為鄉村振興出力出策。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設計基于建設類高職院校專業特色與建設類專業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實際的教學過程。首先,成立實踐教學管理機構負責實踐教學工作,同時制定詳細的實踐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考核標準等。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嚴格執行計劃,合理有效分配教學資源。最終對實踐教學開展考核評價。另外,根據學生的專業、個性特征以及學習能力,安排適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并提出相應的學習要求。
建立多層次、多維度優化課程評價與考核機制。一是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考核標準體系。包括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指標體系;二是加強學生和教師兩個主體的考核評價。從學校、教師、學生、社會等多元評價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除了考試,還從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參與度,社會實踐效果等方面來進行評定,綜合各個方面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對教師的評價,可以通過校內督導以及學生實踐教學效果相結合來考評。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高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不斷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實踐,將其應用于思政課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實現課堂、校園、社會的三大聯動,形成教育合力,實現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附表:
①袁毓玲.大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探索——以廣州理工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3):107.
②張立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對策[J].華東紙業,2022(2):36.
③張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路徑構建:瓶頸 邏輯策略[J].文山學院學報,2022(2):80.
④董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四化”論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22(6):20.
⑤武優優,吳德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202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