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磊 賈恩峰
(安慶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安徽安慶 246000)
姚基金是由現任亞洲籃球聯合會主席和亞籃聯中央局委員姚明于2008年發起的,致力于助學興教,推進貧困地區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專項慈善公益基金,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架構下運作。2012 年,姚基金啟動了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公益項目,開創了中國體育教育公益事業的先河。至2019為止,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活動已連續舉辦了8 屆,項目與全國10 余所高等院校合作,累計派出2240人次的支教志愿者,在全國29個省700余所學校開展體育支教、籃球培訓、集訓聯賽等活動,同時提供了籃球器材、運動裝備等硬件支持,近115萬人次的貧困地區青少年從中獲益。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訓練不同于職業運動員,二者的訓練目的有著本質區別,訓練主體也存在萬千的差別。因此,少年籃球運動員系統化的訓練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根據《辭海之家》的解釋,系統化是指將事物或觀念整理成有秩序、有條理的狀態。少年籃球運動員的系統化訓練也可以理解為全面梳理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訓練過程。
安徽省是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活動開展較早的省份之一,安慶師范大學從2016年開始派遣志愿者參加了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安徽站活動,出色地完成了鄉村小學籃球支教和籃球培訓工作,并且在2017年斬獲少年全國賽冠、亞軍,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因此,該文選取安慶師范大學的支教和訓練工作為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意義。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知網對姚基金、少年籃球、系統化訓練等相關內容進行查詢和檢索,并進行整理分析,歸納總結其觀點,拓寬該文的研究視野。
1.2.2 邏輯分析法
根據研究需要,該文運用歸納、演繹、類比、綜合等邏輯分析方法,對收集的文獻和數據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總結。
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作為首個在希望小學開展的體育啟蒙慈善項目,旨在讓希望小學的學生有機會了解籃球、感受體育精神,讓貧困地區的孩子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幫助他們重振精神,健康成長。隨著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據國家統計局收集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 年初,我國的城鎮化率平均為57.35%。這也就意味著我國仍有近一半的鄉村孩子,需要這個機會,需要接受籃球的教育和培訓。了解籃球,感受體育精神的過程其實質就是受教育的過程。這可以培養貧困地區少年兒童的籃球興趣,提高他們學習籃球規范技術動作的熱情,提升籃球戰術運用的智慧,形成優秀的體育道德品質。
少年籃球運動員是訓練的主體,參加訓練的少年運動員主要來自于小三學年級及以上的兒童。根據少年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將其分為2個階段。其中,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年齡為8~10 歲,作為水平一階段的學生。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年齡為10~12歲,作為水平二階段的學生。如表1 所示,2 個階段的少年籃球運動員,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有著顯著差別,但又有著緊密的關聯。少年籃球運動員的系統化訓練必須遵循訓練主體的身心發展特點,合理安排訓練內容和手段。只有遵從少年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才能實現科學化訓練。

表1 不同水平訓練主體的心理和生理特點
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少年籃球運動員訓練內容的制定,一方面,要適應少年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發展規律,基于其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發育不完全,以及注意力不夠穩定和持久的特點,要從培養籃球興趣入手,進而形成少年兒童的強大的訓練內驅力。另一方面,要對訓練內容完全分類,教練員應該科學安排學習內容,提升運動效率。我國學者以增加訓練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為出發點,在借鑒了波爾頓、田麥久、毛振明、董文梅、魚飛等學者對運動技能分類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運動技能進行了逐層分類(見表2),對于少年籃球訓練內容的完全分類提供了范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表2 運動技能的逐層分類[5]
一般而言,籃球技術訓練主要包括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兩部分內容。進攻技術包括腳步移動、傳接球、投籃、運球、持球突破技術和搶進攻籃板球技術6個方面的內容。防守技術包括防守腳步移動、防守對手、搶球、打球、斷球和搶防守籃板球技術6 個方面的內容(見圖1)。

圖1 籃球技術分類
籃球戰術訓練主要包括整體進攻戰術和整體防守戰術兩個體系。整體進攻戰術包括快攻、進攻人盯人防守、進攻區域聯防、進攻區域緊逼和進攻綜合防守5個方面的內容。并且整體進攻戰術是建立在進攻基礎配合的基礎上,進攻基礎配合主要有傳切、掩護、策應和突分4類。整體防守戰術包括防快攻、人盯人防守、區域聯防、區域緊逼和綜合防守5 個方面的內容。并且整體防守戰術是建立在防守基礎配合的基礎上,防守基礎配合主要有補防、擠過、穿過、繞過、交換、關門和夾擊7類(見圖2)。

圖2 籃球戰術體系
籃球項目中動作技能的學習,要適用于其同場對抗的特點,在防守隊員的干擾下,運動員要迅速做出正確的決策與反應,這一點是少年運動員必須認知的。然而,重實用、輕基礎的訓練很難保證技術的規范化和全面化。因此,對籃球訓練內容的完全分類是為了突出不同技術的典型特征,進而合理安排學習進度,科學設定練習方法和時間。運動技能的逐層分類范式將運動技能類型分為封閉性和開放性兩部分。鑒于此種劃分,根據籃球訓練的對抗性特點將技術分為封閉性技術訓練和開放性技術訓練兩種,封閉性技術為單人單項技術訓練或單人技術組合訓練,開放性技術訓練為對抗下的技術和對抗下的技術組合。籃球戰術分為閉性戰術和開放性戰術。封閉性戰術訓練是指非對抗戰術狀態下的跑位和傳導球,開放性戰術訓練是指對抗狀態下的戰術演練,如表3所示。首先,籃球訓練內容分為主觀評價和客觀測量,目的是讓教練員更嚴謹地監測練習質量。其次,劃分為簡單型和復雜型,教練員便能合理安排訓練進度和每一堂課的內容。

表3 籃球訓練內容的完全分類
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旨在讓希望小學的學生有機會了解籃球、感受體育精神,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可以感受到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使他們在運動中得到身心發展,健康成長。志愿者的選拔即籃球教練員的選派,是籃球季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球教練員的選派程序為招募、培訓、考核、出征、支教、評選。選派的教練員要著重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核,首先是有公益精神和奉獻精神,其次是具備基礎的籃球技能和體育教學能力,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優先。以安慶師范大學為例,2017 年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教練員均來自于體育教育專業大學三年級以上的籃球專選班的學生。
教練員的訓練方法是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的核心部分。如何布置訓練讓少年運動員在短期內掌握籃球技戰術內容,離不開科學的安排和理論的指導。根據運動中樞控制理論中的開環系統和閉環系統的區別(見表4)。兩大系統的最大區別在于反饋信息的利用,在閉環控制系統中,反饋用于對正在進行的運動做出修正。在開環控制系統中,預編動作程序已包含了所有必要信息,使效應器完成指定的運動。結合前文研究者對籃球內容的完全分類,可以將訓練方法歸納為以下方面。

表4 開、閉環控制系統的比較[10]
3.2.1 初期訓練以封閉性客觀測量技能類型為主,主觀評價技能類型為輔
少兒籃球運動員的初期訓練,主要是學習單項籃球進攻、防守技術,以及籃球進攻、防守組合技術,規范籃球基本技術,建立體能,為籃球戰術的練習做好體能和技術支持。在閉環神經控制系統下,適合少年兒童學習沒有練過的技能,可以在做動作時給予外部反饋,沒有外部環境的干擾,練習者自身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內部反饋。需要注意的是,這一階段需要練習者的注意高度集中,需要教練員鉆研簡便的技術教法和事半功倍的練習方法。
3.2.2 中期訓練以封閉性主觀評價技能類型為主,開放性技能為輔
訓練中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技術學習和練習,少年運動員已經初步掌握了籃球的基本技術,如果一直沉浸在數量化的技術和技術組合的練習中,運動員的籃球運動興趣會被削弱。這一時期是少年兒童集體意識的發展期,籃球意識的培養,必須把隊員置于籃球戰術訓練中。但在不熟知籃球基礎配合的基礎上,盲目練習全隊戰術,盲目進行身體對抗下的戰術練習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這一時期要在熟知單項籃球進攻、防守基礎配合和陣地進攻的基礎上,繼續打磨籃球傳、運、投技術,并且逐漸過渡到籃球比賽的要求之中,鼓勵隊員在戰術的背景下勇于進攻和防守。
3.2.3 后期以開放性技能為主,封閉性客觀測量技能類型為輔
訓練后期,姚基金希望小學籃球季比賽即將開賽,籃球運動必須回歸本質。這一時期的訓練特點鮮明,即技術訓練體能主導,標準量化,比賽規范化,貼近實戰。主要訓練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開放性運動技能,在快速多變的運動情景中,迅速決策,做出最優的動作應答。根據開環控制系統的觀點,在籃球比賽中,快速動作的校正,主要是通過來自運動結束的反饋與正確參數的比較,然后進行肢體真確位置的校正。這就要求教練員在運動員比賽時做好記錄,記錄錯誤的決策和動作應答。暫停時,及時將正確的信息傳遞給運動員,賽后針對錯誤的集體戰術行動和個人技術動作進行有效的封閉性量化訓練,強化開放性運動技能,從而形成最優化的開放性運動技能。此外,這一時期少年兒童的自我評價意識、自我尊重意識開始形成,需要他人從活動效果角度,給予積極評價。根據尼科爾斯目標定向理論的觀點,任務定向又稱掌握目標定向,當取得進步時,把進步歸功于自己的努力和勤奮,掌握目標定向的人會感到莫大的成功。教練員要正確引導少年兒童對待錯誤的看法,告誡他們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掌握技術動作以及比賽過程本身,正確理解教練員的批評和指正,這樣才能形成堅韌不拔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
姚基金少年籃球運動員系統化訓練應適合少年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運用運動心理學和運動訓練學的理論對籃球技、戰術完全分類,有助于教練員對訓練內容進行設定。依據運動技能學習的觀點,能科學指導訓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