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悅 董夢馨
(江蘇省第二師范學院 江蘇南京 210013)
新課改背景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也在發生改變,現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倡導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為根本目的,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感的需要,對整個學習過程有一定的帶動性。在籃球教學中融入游戲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意識的養成,促進學生智力發育。該文首先分析籃球游戲在籃球訓練中的作用,針對當前籃球游戲在高校籃球教學的應用現狀,深入探究籃球游戲在高校體育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籃球教學作為體育教學內容之一,是當前高校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體育課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體能,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籃球教學更強調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注重加強學生的腿部和手臂爆發力。籃球的投球是通過手腕發力將球投出,鍛煉了學生手臂肌肉力量。學生投球的起跳階段促使學生通過調動腿部肌肉力量完成起跳,對學生腿部肌群爆發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學習內容雖然沒有中學時期繁雜,但知識的深奧程度遠高于中學時期,加上學生面臨考研與未來就業的壓力,導致學生心理狀態不佳。通過體育鍛煉,如籃球訓練,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全身肌肉,讓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排解心理緊張情緒,緩解學習壓力,有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籃球運動是一項通過多人協作完成的競技性運動,球隊中的任何一名球員都是籃球運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關系著最終的競技結果。在高校籃球比賽中,應恪守籃球運動員的職業操守,堅持團隊協作精神,按照教師的統一安排,明確自身職責,順利完成比賽。通過籃球比賽形式,更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活力,強化學生的心理責任感,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協作意識,使其共同進步。
在籃球教學過程中,一堂好的體育課,準備活動是關鍵。如果準備活動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學生就很難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準備活動階段,除了傳統的熱身方式外,可以結合學習內容增加游戲,選擇一些簡單的游戲,如娛樂性游戲,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教師要在學生玩游戲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并根據學生的表現,將學生分成好、一般、差3個隊伍,針對不同隊伍的學生群體,設置不同的游戲形式和游戲規則,從而在準備階段實現集中學生注意力以及提高學生運動器官的適應能力和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的目的。此外,應根據季節的變化,選擇合適的室內游戲和室外游戲,做好教學前的準備,讓籃球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籃球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能夠順利做好籃球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包括指導學生通過課前熱身活動,快速進入接下來的學習狀態,對于一些已經進入學習狀態的學生,教師可以提前設置一些專業性的活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整個準備階段,應將傳統活動中的慢跑等重復性操作轉變成娛樂性游戲模式,讓學生不會感到枯燥和厭倦,還能激發學習興趣,所以在選擇體育游戲方面,應選擇更符合現階段學生心理的游戲形式來代替傳統的游戲模式,讓學生在游戲教學中,學習基本的活動準備,提高學生對學習籃球的整體積極性,使其不管從心理,還是從生理上都愿意處于一種主動接受的狀態,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
例如,將“拉網捕魚”游戲融入高校籃球教學,通過這類游戲,可以讓學生在快速奔跑環節,增強身體協調度,提高心肺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他們在團隊協作中的合作精神。選擇籃球場地平坦的地面作為游戲場地,根據游戲設定,可以采用猜拳的方式將學生分為兩隊,確定學生“漁民”和“魚”的角色。再根據“漁民”的人數來設定出結網捕魚的人數,根據其“抓魚”和設定場地的自由活動區域來進行游戲。首先,如果“魚”游到了場外區域,就相當于被“漁民”捕到,“漁民”將其抓到魚框內,如果出現了單個或兩個“漁民”,同時抓到了“魚”,“魚”可以拒捕。對于整個比賽,可采用3 局2 勝制,失敗的一方要為獲勝的一方歌唱。
籃球教學過程中練習階段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形成、掌握并改進籃球技術技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道德意志品質。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籃球課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相適應的教學游戲。在籃球教學基本部分中,大多都以籃球技術動作學習為主,籃球技術類游戲主要分為運球、傳接球、投籃、搶籃板球、移動、綜合類。
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分析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能力,實現因材施教,在籃球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積極完成的狀況和對籃球技術的掌握狀況來進行簡單教學,所以在學生的自身素質和心理素質良好的情況下,要以其掌握籃球技術動作的技能為基本條件來進行籃球教學。在籃球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對游戲的運用以及實際教學中學習的積極性,完成現有的教學任務,在積極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要完善教學目標。例如,籃球技術類游戲都可以進行實時的穿插。對于定點投籃這項游戲,在體育課堂中根據學生學習籃球后技術的發揮來進行多加練習,對于籃球運動員來說,可以根據實際練習中的一些動作的重復性來運用到課堂的教學游戲中進行穿插練習,這樣有助于積極性的提升。這類游戲參與的人數通常設定為5 個人,在實際的籃球場地進行游戲。游戲的主要規則是參與游戲的每個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次序進行投籃,投籃失敗的學生需要停留在原地,等待下一個人進行投籃,直到一輪結束之后,投籃失敗的學生才能重新投籃,最終先到終點的人獲勝,而失敗者就要相應地接受懲罰。例如,如果一個人在第一個位置投籃結束后,要進入第二個位置進行投籃。如果投進后,則進入第三個位置進行投籃,假如在這3 個位置中出現了投籃失敗,就需要站在原來的位置不動等待下一輪的投籃者按照這樣的投籃方式完成投籃。這個游戲可以讓學生進行周期性的投籃訓練。等參與活動的5個學生都輪完一圈之后,再由第一個投籃的學生在原位置進行下一輪的投籃。
在整個體育游戲的運轉過程中,要根據實際分組訓練和難易程度以及一些合作的方式來判定整體的運動效果是否達標,所以在上課之前要根據一些集體練習方式對后半段的體育游戲進行合理分配。對于學生來說,如何增強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就需要根據實際游戲的樂趣,對上課之前的一些游戲,進行一定的積極練習。其次是在整個課堂上,如果真正能夠調動積極性,讓學生充分融入游戲環節,學習籃球運動技巧,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定中,根據實際體育知識、體育技術及體育技能,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合理引導,讓學生不僅喜歡籃球,還更喜歡上體育課。
在技術動作練習過后,學生的身體已經疲憊,在傳統體育課教學階段,教師在學生訓練疲憊后,通常會組織放松跑活動,再組織學生一起做放松動作,方法相對比較枯燥,學生也有一些消極應對的心理,導致很多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為了讓學生有效、快速地消除疲勞,將體育游戲運用在籃球教學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疲勞的消除,促進學生身體機能快速恢復,使學生身體更快地由緊張狀態向相對平靜狀態過渡。所以在選擇游戲時,首要選擇在運動負荷較小的前提下增加學生參與游戲的興趣,使學生感到身心放松和愉快,讓學生減少生理和心理上的緊張狀態。良好的結束放松階段是一次優質體育課的升華。例如,采用籃球與乒乓球游戲教學,組織學生圍成一個圈,在游戲開始時,第一個學生會喊籃球,并將手中乒乓球進行傳遞,第二個學生接著喊乒乓球,同時兩手比劃成籃球的樣子。如此進行活動的交替,如果有學生出現錯誤表達,就需要為大家表演節目,然后再繼續游戲。游戲規則主要是根據學生講話與手勢的同步進行過程,以及前后兩個學生之間的停頓時間來判定傳遞失敗還是成功。又如,采用指部位游戲教學,游戲者要用手指指著自己的鼻尖兒開始游戲,參與者必須不間斷地進行7個口令的操作,如眼睛、耳朵、頭發、嘴巴、眉毛、牙齒、喉嚨等,口令下達的同時,手指指向不同的部位,如果出現錯誤就要接受懲罰。對于這7 個口令,如果能夠統一指令眼手合一,就說明成功,如果出現了不一致現象,就是失敗。
體育游戲本身就是一種教學模式,根據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能時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習過程,可以對其接受程度進行評估。也就是說,可以通過學生在實際游戲中學習技能的過程以及主觀的學習興趣,包括動機情感以及意志信念等多重因素來評估學生是否能夠繼續學習籃球。為此,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游戲教學模式。在選擇籃球游戲教學時,要根據其實際的教育意義和教育目的,培養學生在游戲中勇敢頑強的意志。所以在現有機制中培養集體理念,需要讓學生在游戲中懂得協調配合,在競爭與合作之間相互協調。只有真正做到相互協作、相互配合、相互尊重、相互忍耐,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目的。例如,對于體側、頭上、胯下等傳球類游戲,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團結性和集體主義精神。
針對高校女生的心理、生理等特點,教師要進行不同的教學安排,包括在訓練期反應、靈敏和速度等素質以及趣味性和娛樂性上,要根據其籃球的簡易性來進行游戲的穿插。比如,體側、頭上、胯下的一些傳球接力運動或打野鴨游戲等都可以進行穿插操作。而對于大三、大四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力量性、耐力性和競爭性的游戲來進行教學穿插,如運球比快或籃球打籃板接力等游戲。要根據男女學生在性別、年齡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性來進行游戲設定。對于不同基礎水平和不同素質的教學對象來說,要設定適當的游戲模式來進行合理的教學。
高校體育教材大綱中明確規定了教學內容,要選擇游戲方式來合理編排教學內容,根據游戲的一些編排內容來達到預期效果。根據不同的內容,要設定不同的教學游戲環節,以此來達到整體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傳球技術時,可以開展傳球比多等游戲項目。運球技術的學習,主要采用繞圓運球接力、曲線運球接力等形式;投球技術的學習,可以采用投籃比多或罰球比多等游戲來開展。針對這類體育游戲,可以根據學生的積極性進行合理的運用和嘗試,讓學生在娛樂中掌握運動技能,從原來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能夠在玩中進行體育訓練。
對于體育教學中的實際教學內容,要根據實踐課程的實際結構,由開始、基本、結束三部分組成。對于體育課來說,籃球課程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符合從開始部分到基本部分,再到結束部分的結構。內容從開始時,時間相對較短,準備活動為主,基本部分主要根據教學內容,輔助學生進行籃球運動的教學。首先,可以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活動,包括快靜齊等游戲項目。例如,拋球報數游戲能夠滿足學生集中注意力的要求,通過隊形的轉換,可以避免時間的浪費,在基本部分讓學生進行動作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在結束部分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基本部分中掌握籃球的“三基”目的。
在體育游戲中,不僅要以身心鍛煉為基本要求,還要從游戲中陶冶情操,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游戲中加入更多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內容使更多學生參與籃球運動,保障學生運動技能的學習、練習與運用,促進學生形成專項運動能力,使其在活動中釋放學習壓力,調節情緒,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此外,在高校籃球運動教學中,應積極踐行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等國家戰略,進一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