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紅 曹文明
(山東省濰坊市中醫院/檢驗科 山東 濰坊 261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屬于一種心肌缺血壞死疾病,誘發因素為冠狀動脈急性阻塞,在臨床極為常見,患者心肌細胞會有缺血缺氧現象出現,缺乏及時有效的治療會提升患者死亡風險,使患者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較大的危害[1]。由于一些心肌梗死患者發病后癥狀體征不典型,同時也缺乏顯著的心電圖表現,因此臨床診斷可能會延誤,最終可能導致患者死亡[2]。要想將患者生命挽救過來,將患者生命質量提升,關鍵是要及早發現并治療。近年來,在心肌梗死的診斷中,生化指標、心肌損傷標志物在臨床的應用日益廣泛。長期以來,在心肌梗死的診斷中,CK-MB是金標準,美國心臟病學會重新定義了心肌梗死診斷,在診斷標志物中納入cTnT[3]。本文統計分析了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心肌梗死患者50例的臨床資料,研究了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肌鈣蛋白T、CKMB mass與HFABP聯合檢測的臨床價值。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為心肌梗死組、健康體檢人員50例作為健康對照組。心肌梗死組50例患者年齡44~84歲,平均(64.24±9.62)歲,女性14例,男性36例。在體質量方面,40~60kg 25例,61~81kg 25例。健康對照組50例患者年齡45~85歲,平均(65.02±9.52)歲,女性15例,男性35例。在體質量方面,40~60kg 24例,61~81kg 2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納入標準:①均經心電圖檢查確診;②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4];③均有典型胸痛病史。排除標準:①有結締組織病;②有先天性心臟病;③有心臟瓣膜病。
1.2 方法
心肌梗死組患者在發病2、4、6h分別將5ml靜脈血采集下來,將血清及時分離出來,運用免疫層析法對血清肌鈣蛋白T(cTnT)水平進行測定,陽性標準為有2條紅色帶出現在檢測區;采用E170型羅氏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血清CKMB mass水平進行測定,陽性標準為>8.4μg/L;運用酶聯免疫吸附法對血清心臟型脂肪酸結合蛋白(H-FABP)水平進行測定,陽性標準為有2條紅色帶出現在檢測區[5]。健康對照組人員隨機抽血測定。
1.3 觀察指標
①兩組血清cTnT、CKMB mass、H-FABP水平;②兩組cTnT、CKMB mass、H-FABP陽性情況;③cTnT、CKMB mass、H-FAB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的臨床價值。
1.4 統計學分析

2.1 兩組血清cTnT、CKMB mass、H-FABP水平比較
心肌梗死組患者發病2、4、6h的血清cTnT、CKMB mass、H-FABP水平均逐漸升高(P<0.05),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cTnT、CKMB mass、H-FABP水平比較
2.2 兩組cTnT、CKMB mass、H-FABP陽性情況比較
心肌梗死組患者發病2、4、6h的cTnT、CKMB mass、H-FAB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陽性率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cTnT、CKMB mass、H-FABP陽性情況比較[n(%)]
2.3 cTnT、CKMB mass、H-FAB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的臨床價值比較
cTnT、CKMB mass、H-FABP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測(P<0.05)。見表3。

表3 cTnT、CKMB mass、H-FAB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的臨床
如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電圖有特異Q波表現,同時患者有胸痛表現,則臨床較易診斷,但是,很多患者在發病早期心電圖Q波改變并不特異,胸痛癥狀也不典型,因此臨床較難診斷。在這種情況下,檢測心肌標志物就顯得極為必要和重要。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4~8h、12~48h、10d分別開始出現在血中、達到峰值、恢復正常,具有較長的診斷窗口期,能夠為臨床診斷提供有效依據,可以作為一項床邊檢測項目,同時較為快捷。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期,cTnT的診斷價值極高;CKMB mass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4~8h、12~20h、2~3d分別開始出現在血中、達到峰值、恢復正常;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早期就提升,與在骨骼中相比,其在心肌中具有顯著較高的含量,二者比例達到了1:10,在心肌細胞受損使從心肌細胞釋放,向血液循環進入,在急性心肌梗死發病后1.5~3.0h、4~8h、12~24h分別開始提升、達到峰值、恢復正常,在心肌梗死治療中,發病后3h是黃金時間,因此H-FABP可以作為一項床邊檢測項目,同時具有簡便的操作。
但是,cTnT、H-FABP的分解代謝途徑均為腎臟,因此如果患者腎衰竭或腎功能不全,由于腎受到損傷,無法對上述心肌標志物進行分解,因此會使其積聚在患者體內,從而提升血清cTnT、H-FABP水平。因此,如果患者具有較高的心肌標志物水平,還應該對其誘發因素進行判定,對其心臟損害與腎臟損害進行鑒別。有研究表明[6],在胸痛發作后不同時間診斷急性心肌梗死過程中,cTnT、CKMB mass、H-FABP陽性率各有優劣,而聯合檢測能夠揚長避短。本研究結果表明,心肌梗死組患者發病2、4、6h的血清cTnT、CKMB mass、H-FABP水平均逐漸升高(P<0.05),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心肌梗死組患者發病2、4、6h的cTnT、CKMB mass、H-FABP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陽性率之間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均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cTnT、CKMB mass、H-FABP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高于單獨檢測(P<0.05),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
結論
綜上所述,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肌鈣蛋白T、CKMB mass與HFABP聯合檢測的臨床價值較單獨檢測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