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俊珂
(莘縣人民醫院產科 山東 聊城 252400)
子癇前期為妊娠期出現的特有、多系統、進展性疾病,通常會在妊娠二十周左右出現妊娠高血壓,若病情持續進展,則會嚴重威脅到母嬰的健康,可造成早產、流產、死胎等后果[1-2]。當前在該病的治療中臨床上多以滴注硫酸鎂為主,避免子癇前期發展成子癇。但單一的硫酸鎂治療效果緩慢,若劑量控制不當若容易出現鎂中毒[3]。復方丹參作為純中藥機制,醫學報道其具有抑制子癇前期的作用,且對于凝血功能的影響小。基于此,本研究在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中應用了復方丹參與硫酸鎂,分析具體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對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子癇前期120例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納入標準:(1)所有對象進行過血生化檢驗確診為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2)患者具有研究知情權,且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3)均存在慢性高血壓病史。排除標準:(1)治療前服用過治療性藥物。(2)對于用藥依從性低、(3)合并其他類型的疾病者。(4)認知障礙或精神疾病。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為(27.31±3.28)歲。初產婦35例,經產婦25例。妊娠時長37~41周,平均時長(39.21±3.03)周。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7.36±3.26)歲。初產婦34例,經產婦26例,妊娠時長有38~40周。平均時長(39.26±3.05)周。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實施胎心監護,針對性實施鎮靜藥物、降顱壓藥物。
對照組:
進行硫酸鎂治療,硫酸鎂(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1022332 生產廠家 開封制藥(集團)有限公司)2.5g+25%葡萄糖溶液取250ml稀釋混勻后靜脈滴注給藥,保證24h內總給藥的劑量在30g。連續給藥7d為一個療程,一個月治療一個療程,到妊娠結束。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用復方丹參(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30017 生產廠家 天津華津制藥有限公司)注射液。取10ml復方丹參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混勻靜脈滴注,一日一次,持續給藥一周是一個療程,每個月治療一個療程,持續到妊娠結束。
1.3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為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血壓恢復到正常范圍,胎兒發育成熟,且順利分娩。有效為水腫尿蛋白得到明顯緩解,血壓有所下降,胎兒發育成熟,可以自然分娩,但又有新生兒窒息的現象。無效為血壓降低較輕,臨床癥狀緩解不明顯,或存在被迫終止妊娠、胎死宮內的情況,母嬰狀態受到影響。總有效率=(有效+顯效)/總例數x100%。
(2)凝血功能指標。包括FBG(纖維蛋白原)、PT(凝血原時間)、D-D(D-二聚體)。
(3)妊娠結局。記錄母嬰的妊娠結局,包括視網膜病變、肺水腫、新生兒窒息、早產、產后出血。
1.4統計學方法

2.1兩組臨床有效率情況
據調查,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更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有效率對比[n(%)]
2.2兩組不良妊娠結局情況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總不良妊娠率更低,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對比[n(%)]
2.3兩組治療前后的凝血指標水平變化
治療前組間凝血指標的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各項凝血指標均更優于對照組,觀察組的D-D、FBG較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PT高于對照組,兩組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凝血指標水平對比[n(x±s)]
子癇前期多出現于妊娠的20周后,其臨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高血壓、水腫等,在中醫學中歸屬為“子暈”、“子腫”的范疇中,且具有多機制、多因素的復雜病理特點,可嚴重的危及到孕婦與圍生兒的生命健康[4]。在病因機制中中醫學有所記載,在《沈氏女科輯要妊娠似風》中有所記載:“一位陰虧,二為氣滯,三為痰飲”,則指向了子癇前期是基于全身小血管痙攣,血管內皮損傷,胎盤缺氧缺血等反應,連接孕婦本身的血行無力、陰血虧虛,所導致胎兒氣機受阻,血行迂緩凝結,在病因機制中也包含了淤血。在《金匱要略》中有言:“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即起頭眩。”表示了子癇前期的主要癥狀為水腫、蛋白尿、高血壓,認為子癇前期的病因部位多在腎臟、肝脾,腎主機體之水,腎虛而化氣行水受阻[5-7]。而脾主運化水濕,脾失建運便水濕停滯,表現為周身負重,肝臟失調則表現為頭暈、目眩。在中醫學認為該病發生主要因素是因為女子妊娠期的后神經虛虧,而心火亢盛、腎水虧虛、肝失濡養、心腎不交,而肝為肝臟,肝體陰用陽,肝體失養而肝氣郁結,痰火交至,津液為痰,上擾清空,而致患者眩暈。從現代醫學而言,妊娠期的女性血液處于一種高凝的狀態,凝血后可以繼發纖溶活動,促使血栓的消融,血液中的D-二聚體濃度可急劇升高,容易損傷到血管內完整性以及功能,對于心肝腎等其中造成相對的損傷。在當前臨床治療上主要以解痙、降壓、擴容、改善心肌供血、胎盤等情況為原則。子癇前期疾病是因為多種因素所構成的疾病,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隨著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在治療該病上的研究不斷深入化,臨床治療多以抗凝藥物為主,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或硫酸鎂、拉貝洛爾等,因為硫酸鎂的毒性可以通過減少硫酸鎂劑量來避免,但是在妊娠期長期服用降壓藥仍然可對母體的健康造成風險。就當前的治療而言,單一的他汀類藥物治療雖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并存風險性,仍需要考慮到聯合用藥的臨床試驗來提高治療效果。
硫酸鎂具有松弛骨骼肌、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鎮靜抗痙、降低顱內壓的作用,多用于治療子癇、驚厥、高血壓等疾病。當前硫酸鎂仍然是治療子癇前期疾病的首選藥物,可以較好的控制預防子癇發作。硫酸鎂通過靜脈滴注給藥的方式,其中的鎂離子具有抑制乙酰膽堿釋放、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活動、阻斷神經肌肉傳導的作用,痙攣中的外周血管得到擴張,接觸肌肉的收縮狀態,舒張血管平滑肌,同時降低血壓,改善患者機體各個器官供血情況,來緩解腦細胞的缺氧情況,降低顱內的壓力,在子癇的治療防控上具有積極的作用。需要注意硫酸鎂在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的治療中有效濃度和中毒的劑量相近,容易造成母胎出現鎂中毒,因此需要積極的尋找減低硫酸鎂用藥劑量的聯用方式來規避副作用。復方丹參中包含了冰片、三七、丹參等極為采藥,以冰片為輔佐,三七為臣藥,而丹參為君藥,為臨床多用的中藥復方制劑[8-9]。在《神農本草經》記載:丹參微苦,歸心肝心包經,具有安神除煩、涼血消癰的作用,在現代藥理學中對丹參化學組也進行了研究,發現丹參中含有脂溶性、水溶性兩大類組成。而三七通絡止痛、活血祛瘀。冰片引藥入心、辛香走竄、通脈止痛。而復方丹參可以讓淤血滯三,氣分淤結開,胸中的陽氣宣達,而血脈通暢。復方丹參中的成分對于病人的纖維蛋白、血漿均存在較強改善效果,降低血液高度的粘滯以及凝結狀態。醫學研究在血液流變學中發現,復方丹參具有顯著的降低患者的低切黏度癥狀,改善微循環,減少以為脂質物質堆積所形成的血栓情況。在現代藥理學的研究中,丹參具有增強血管內皮彈性,達到改善機體血液循環的效果,而丹參注射液聯用硫酸鎂可以在不影響孕婦的凝血功能的基礎上抑制子癇前期,在本研究中,和單一對照組相比,觀察者的凝血指標水平更優于對照組,D-二聚體水平更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了這種聯用方式可以較好的擴張微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功能,避免母體的重要器官受損,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整體的療效較高,且降低了單一用藥的不良反應,提高療效的同時降低了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p<0.05),臨床優勢明顯。在朱玉鳳的研究中,對88例妊娠高血壓子癇患者進行復方丹參與硫酸鎂的對比治療,得出單一對照組有效率(70.50%)明顯更低于聯合組(90.90%),組間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用藥期間只出現一例不良反應,表明了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和本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在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壓并發子癇前期的治療中應用硫酸鎂聯合復方丹參,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血壓水平,對于凝血指標的影響小,改善妊娠結局,不良反應輕,安全性高,在臨床上值得推廣以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