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妍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人民醫院 遼寧 大連 116041)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上發生率較高的一類急腹癥,胃部病變、食管病變均有可能引發消化道出血,患者伴有嘔血、黑便等癥狀,發病急、病情進展快,需要立即開展有效的救護措施。在對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以往主要采用常規護理,雖然常規護理能夠滿足治療的一些基礎性需求,但卻忽略了患者的需求,因此,臨床應用受限[1-3]。舒適護理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護理模式,更加注重患者的舒適度體驗,體現了醫院的人文關懷。本次研究共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旨在進一步評價和研究舒適護理的干預效果,如下。
1.1一般資料
現選取的研究對象是64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間內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消化道出血患者,納入標準:(1)研究中納入的所有患者均明確診斷為消化道出血,符合消化道出血的相關診斷標準[4];(2)所有患者均在發病后的8小時內到醫院接受治療,且患者的基礎資料與診療信息完整,患者的依從性良好;(3)所有患者對于此次研究的目的和過程均明確表示是知情和同意的,患者自愿參與到此次研究中,由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屬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疾病的患者;(2)患有肝腎功能障礙性疾病的患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5];(4)對于此次研究無法積極主動配合的患者,或研究期間轉院的患者。
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32例。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28~76歲,平均年齡(49.56±2.37)歲;發病至入院時間為2~6h,平均(4.22±0.16)h。對照組:男17例,女15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49.54±2.6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為2~7h,平均(4.28±0.33)h。通過比較兩組的相關資料,P>0.05,無顯著差異,說明兩組存在可比性。
本次研究符合醫學研究倫理學方面的要求,并且經由我院倫理委員會相關部門批準通過。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護理:叮囑患者絕對臥床,持續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波動情況,發現異常及時予以干預。同時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
觀察組開展舒適護理:①舒適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溝通,向患者說明醫護人員會盡全力救治,讓患者意識到經針對性治療后患者是可以完全止血的,以減輕患者的恐懼程度。護理人員在言語和行為上安撫患者、鼓勵患者,讓患者感受到來自護理人員的支持和鼓勵,以增強治療信心。②舒適的生理護理:患者伴有嚴重的腹部疼痛癥狀,對此護理人員要迅速遵醫囑予以藥物治療,以改善患者生理上的不適感。同時,患者臥床期間在其骨隆突部位墊至軟墊,以避免皮膚受壓損傷,保障患者的舒適度。
1.3觀察指標
(1)對兩組的止血效果予以統計,計算比較兩組的止血成功率。(2)記錄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并將兩組的時間指標進行組間比較分析。
(1)評估兩組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分別采用舒適度調查問卷[3]、滿意度調查問卷[6]進行評價,兩項問卷的總分均是100分,所得分數越接近100分,則說明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越高。(2)分別于護理前和護理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評估患者的焦慮情緒改善情況,SAS評分<50分表示無焦慮,超過50分表示可能焦慮,得分越高,表示焦慮越嚴重。(3)分別于護理前和護理后使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8]評估患者的抑郁情緒改善情況,SDS評分<52分表示無抑郁,超過52分表示可能抑郁,得分越高,表示抑郁越嚴重。(4)評估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用SF-36量表[9]作為評價工具,得分范圍是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表示方法分別是均數±標準差、例數/百分率,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兩組的止血成功率比較分析
經統計,觀察組的32例患者均全部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是100.0%。而對照組的3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8例患者成功止血,止血成功率為87.50%。統計學分析結果提示,x2=4.267,P=0.038<0.05,存在顯著差異。
本文對具有N—P結構的單組份膨脹型阻燃劑PAPP的結構進行了表征。將PAPP用于工程塑料PA6的阻燃,制備出PA6/PAPP復合阻燃材料。揭示了不同添加量下PAPP對PA6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燃燒性能的影響規律,得出以下結論:
2.2兩組的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止血時間是(1.05±0.48)d,對照組患者的止血時間是(2.78±0.63)d,t=12.051,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是(2.35±0.17)d,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是(3.65±0.28)d,t=10.158,P=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比較
經評估兩組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具體數據如下:
觀察組患者的舒適度評分是(94.23±2.28)分,對照組的舒適度評分是(83.62±2.14)分,t=19.194,P=0.000<0.05,存在顯著差異。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評分是(95.22±2.21)分,對照組的滿意度評分是(85.94±2.25)分,t=16.645,P=0.000<0.05,存在顯著差異。
2.4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評分對比分析
對比護理前兩組的焦慮評分,結果提示P>0.05,可見不存在統計學意義;護理后再次進行評估和比較,兩組的評分均有降低,并且觀察組護理后的焦慮評分較對照組低,且兩組數據對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焦慮情緒的改善情況分)
2.5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情緒評分對比分析
于護理前評估比較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嚴重程度,兩組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和護理前比較,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均有顯著性改善,并且觀察組護理后的抑郁評分較對照組低,兩組的組間和組內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抑郁情緒的改善情況分)
2.6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分析
經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護理后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大于護理前,而觀察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生活質量的改善情況分)
消化道出血有較高的臨床發病率,患者起病急,且病情進展快,需要入院后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以縮短止血時間、提高止血成功率[10-12]。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實施舒適護理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其止血成功率更高,患者的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更短,并且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評分更高,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均有顯著性的改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這充分體現了舒適護理的運用優勢。舒適護理是針對病患生理和心理情況制定的一套針對性的、系統化的干預模式,護理方法的制定以病患感受為基礎,以人文關懷理念為原則。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起病急且病情進展較快,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均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壓力。通過對患者開展舒適的心理護理,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使患者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通過對患者開展舒適的心理護理,可以盡早緩解患者的腹痛癥狀,輔助提高止血效果,提高止血的成功率。舒適護理的運用讓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均得到了滿足,這對于提高患者的總體舒適度是有積極意義的[13-14]。綜上所述,將舒適護理運用在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護理上不僅可提高止血效果,縮短患者的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還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與滿意度,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此種護理模式具備臨床應用和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