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旭
(蘭陵縣人民醫院 山東 臨沂 277700)
食管癌屬于嚴重損害身體健康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初期癥狀比較隱匿,多采用手術根治方法[1]。手術期間實施全身麻醉導致蘇醒期躁動現象,引發導尿管不耐受、體征異常波動等問題,威脅患者生命安全[2]。針對此種情況配合使用一系列積極有效地護理方法可改善其預后。需要注意的是實施常規護理不夠細致,患者心理應激反應比較強烈,且導尿管耐受度較差[3]。實施全面系統手術室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蘇醒期躁動,幫助患者提高導尿管耐受度,從而保證手術順利開展。本文選取2019.05-2021.05區間本院收治80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作為主體展開對照分析,觀察手術室護理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食管癌根治術患者80例,均為在2019.05-2021.05所設定的研究時間內收治。其中,觀察組納入研究的40例中,男性人數、女性人數比重為23:17,年齡臨界值經統計為45歲、63歲,平均數值經統計范圍(54.49±2.78)歲。麻醉時間經統計范圍為2~6h,平均值經統計范圍為(4.04±0.25)h。根據腫瘤位置進行劃分,食管上段例數為23,中段例數為10,下段例數為7。對照組納入研究的40例中,男性人數、女性人數比重為22:18,年齡臨界值經統計以47歲、61歲,平均值經統計范圍為(54.02±2.98)歲。麻醉時間經統計范圍為3~5h,平均值經統計范圍為(4.11±0.18)h。根據腫瘤位置進行劃分,食管上段例數為25,中段例數為9,下段例數為6。兩組自然信息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根據食管癌根治術相關標準展開病情觀察、協助檢查等基礎護理。術前告知手術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項。術中調整手術室溫度及濕度,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給予生命體征監測。術后保持正確體位,開展鎮痛措施。
觀察組手術室護理,具體為:(1)實施術前手術室護理:開展護患交流,評估患者心理耐受程度,注意情緒表現、病情等,通過語言開導患者,指導家屬安撫和鼓勵患者,積極調控心理情緒,減少心理波動。加強健康宣教,告知導尿管留置目的及重要性,告知麻醉可能出現不適,緩解焦慮緊張情緒,夯實手術基礎。(2)實施術中手術室護理:手術床鋪墊循環水變溫毯,一般情況下溫度為38℃~40℃。尊重患者隱私,必要時利用毯子遮蓋非手術暴露區域。嚴格控制術中輸液溫度,同時嚴防低體溫等并發癥。在患者身下放置軟墊預防壓瘡。(3)實施術后手術室護理:術后嚴格管理導尿管,在患者意識恢復后告知手術結局,利用語言鼓勵患者減少其擔憂情緒。術后做好疼痛評估,利用音樂播放、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減輕疼痛。劇烈疼痛患者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蘇醒期躁動發生率評估值對比,利用RS分級評價患者躁動程度。0級顯示患者安靜,情緒比較平穩;1級顯示輕微活動,通過安撫可停止;2級顯示患者在無刺激源的情況下身體無控制活動;3級顯示患者身體活動劇烈[4]。②兩組導尿管耐受度評估值對比,0級:無不適表現;1級:患者存在輕微不適;2級:患者存在中度不適,下腹痛及尿痛等癥狀較輕。3級:患者存在嚴重不適,下腹痛及尿痛等癥狀明顯。依據尿道反應對患者耐受度進行評價[5]。③兩組各項生命體征測評值對比,包括:呼吸、血壓、心率。④兩組護理滿意度評估值對比,于干預后,使用自制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調查表評價,共21項主觀選擇題,2項主觀問答題,1~21項每項分值分別為3分、2分、0分,依次記非常滿意級別、基本滿意基本級別、不滿意級別,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度+基本滿意度[6]。⑤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值對比,通過SAS/SDS評價焦慮抑郁情緒,分數越高越嚴重[7]。
1.4統計學方法

2.1兩組蘇醒期躁動發生率評估值對比
觀察組蘇醒期躁動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導尿管耐受度評估值對比
觀察組導尿管耐受度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導尿管耐受度評估值對比[n/(%)]
2.3兩組生命體征測評值對比
觀察組呼吸、心率、血壓較對照組更穩定,P<0.05。

表3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比較
2.4兩組護理滿意度評估值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占比97.50%高于對照組80.00%,P<0.05。

表4 兩組護理滿意度評估值對比[n/(%)]
2.5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值對比
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值無差異,P>0.05;干預后均降低,觀察組更接近正常范圍,P<0.05。

表5 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值對比
對于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而言,治療期間承受著較大的身心痛苦。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如創傷嚴重、手術時間長、手術疼痛等增加術后躁動,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8-9]。在圍手術期開展科學合理的手術室護理,有效降低躁動程度,對其療效提升、預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10]。
研究發現,觀察組蘇醒期躁動占比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食管癌根治術患者使用手術室護理可降低蘇醒期躁動發生率。在護理工作中,依據患者病情分析影響躁動的因素,并制定針對性應對方法預防躁動[11-12]。同時與患者加強溝通,告知疾病知識,糾正錯誤認知,緩解患者內心壓力,從而降低蘇醒期躁動風險。觀察組導尿管耐受度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手術室護理在食管癌根治術患者中應用可有效提高導尿管耐受度。通過積極有效護理減少患者尿道刺激反應,減輕疼痛感,全面提升身心舒適度,可提高導尿管耐受度[13]。觀察組呼吸、心率、血壓較對照組更穩定,P<0.05。提示食管癌根治術護理期間予以手術室護理可保持各項體征穩定。通過周到細致護理工作,從不同環節出發,實時監測各項體征,關注患者呼吸、血壓及心率等,保證患者體溫穩定,積極預防低體溫及寒戰等不良事件,促進患者術后蘇醒,熟悉掌握身體現狀,對躁動現象進行預防[14]。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占比97.50%高于對照組80.00%,P<0.05。提示手術室護理實施后患者護理滿意度得以升高。護理人員在術前、術中、術后給予規范高質量的護理指導,有效減輕患者躁動反應,促進早日康復,從而提高護理滿意度。干預前兩組心理狀況測評值無差異,P>0.05;干預后均降低,觀察組更接近正常范圍,P<0.05。可見實施手術室護理可改善其心理狀況。護理人員與其主動交流,增加患者治療信心,消除負性情緒。指導自我調節情緒,緩解焦慮心理的同時提高身心舒適度,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食管癌根治術患者護理工作予以手術室護理,減輕躁動程度的同時能夠提高導尿管耐受度,各項體征比較穩定,具有較高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