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紅
(江蘇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江蘇 南京 210011)
“揭榜掛帥”在科技領域實質上是科技懸賞制,是一種以科研成果來兌現的科研經費體制,也是互聯網時代的科研眾包新機制[1],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具有不論資質、不設門檻、選賢舉能、唯求實效的特征。“賽馬”競爭是實現關鍵技術難題“揭榜掛帥”的核心,在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中可能有不同的技術路線,不同路徑同步攻關,在相互競爭中,選擇最優解決路線增加成功概率。因此,“賽馬”競爭制度,不僅能有效降低技術選擇風險,而且可以提高項目成功率和經費利用率,實現科研攻關由單一主體向多元化競爭主體轉變[2]。
2021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創新不問出身,英雄不論出處,要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
“揭榜掛帥”是指建立以需求為牽引、以能夠解決問題為評價標準的新機制,讓有能力、有擔當的團隊承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重點任務。該方式在“懸榜”“評榜”“揭榜”過程中,打破繁文縟節、條條框框,破除科研“小圈子”和論資排輩,在給予揭榜者充分信任和授權的同時,明確目標責任,強化問責考核,體現“獎優罰劣”“問責問效”?!百愸R”是在探索“揭榜掛帥”機制、優化核心技術攻關體制中的新型項目組織方式。該方式在項目立項時,擇優選擇多家主體并行攻關,過程中進行階段性考核、競爭性淘汰,讓真正有能力、干得好的主體脫穎而出,提高攻關的質量和效率[3]?!百愸R”比的是科技競爭力、成果產出效率,以“賽馬”制度選取或整合方案,是解決應急性、關鍵性科技攻關任務的有效項目組織管理模式,最終的目標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賽馬”競爭對接機制,需求端和供給端的精準匹配是實現“揭榜掛帥”的關鍵,讓需求和解決方案進行精準匹配,有效解決技術難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對接服務,做到需求有回應、方案能解決;通過現場賽形式進一步對解決方案進行評估和評比。通過對接成功的典型性案例分析,總結提煉技術轉移、成果轉化新機制。需求方和供求方能否進行精準匹配是“賽馬”競爭對接機制基礎工作中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并且直接影響到后續解決方案的征集效果和方案的優良性,而供需匹配過程又必須有服務端——中介機構的共同參與,讓供需匹配精準對接,實現需求端、供給端、服務端的“三端”協同發力,推動科技創新在產業發展中起到更大作用。
本文將依托科技部中國創新挑戰賽江蘇賽作為鮮活而生動的調研和實證案例進行分析研究,以江蘇省揚州、南京江寧、張家港、海門、鹽城、連云港等地區連續多年舉辦的中國創新挑戰賽江蘇賽為研究案例,通過統計分析、綜合比較、實踐調研,全面梳理這些承辦地在舉辦挑戰賽實操過程中的經驗做法,探尋一種更加優化的精準匹配服務模式,為“賽馬”對接機制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和對策研究。
中國創新挑戰賽賽事流程按照需求征集、需求發布、解決方案征集、需求對接(精準匹配)、賽事組織(獎勵與服務)等進行設置和規劃[4]。中國創新挑戰賽賽事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中國創新挑戰賽賽事流程
近幾年江蘇省內多地相繼承辦10余場中國創新挑戰賽,在組織過程中挖掘出多種精準匹配的途徑。這些途徑結合線上線下、形式豐富多樣,主要有幾下幾種:作為政府機構承辦的賽事,通過權威官方媒體發布需求,同時征集方案;通過線下組織活動,如專場推介會、科技項目指南發布會、園區培訓會、座談會等;按照需求分類,與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專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定性推送征集方案;通過查新、知識產權庫、技術轉移平臺等大數據手段征集方案;通過需求篩選專家、智庫定性推薦解決方案(學科帶頭人、院校);通過專業服務機構大力參與嫁接供需橋梁等方式。
通過探索以上多種供需匹配途徑、優化精準匹配服務模式、面向社會揭榜、技術方案現場“賽馬”的方式,自2017年起江蘇省承辦的挑戰賽累計走訪企業3 000余家,發布企業技術需求3 500多項,征集技術解決方案2 300余項,簽訂或達成合作意向700多項,合作金額超5億元。
任何行業都離不開數據,而科技數據資源是重要戰略資源,如何將“揭榜掛帥”環節中的需求數據、供求數據、人才庫、技術庫、服務機構庫、專家庫、政策庫等數據資源科學合理地嫁接、整合和共享,是搭建數據交互平臺的重要目的。線上數據交互平臺致力于提供技術交易、科技金融、產業孵化全鏈條服務,打通高校、科研機構、企業間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構建平臺化、市場化、資本化、專業化的平臺,提升供需兩端高效對接。
通過構建數據交互平臺,廣泛發動,讓需求提出方在數據交互平臺上發起需求。管理部門根據技術需求關鍵詞搜索匹配相關高校院所、專家等資源,模糊搜索鎖定符合條件的選擇范圍,進而通過多重條件選擇精篩匹配案例。管理機構聯合中介服務機構進行二次遴選,按需分配,論證分析,確定多個合理的技術解決方案。線上工作完成后,接下來就進入深層次的線下精準匹配服務環節,鼓勵專家、服務機構作為供需匹配的中介,促使供需雙方多次面對面進行交流、研討、調整方案、攻克技術難點、推進成果轉化。
精準匹配是個復雜的過程,前期工作主要借助線上數據交互平臺進行初步對接,這是匹配的第一個階段。初步匹配是根據需求分析提取的信息,從數據資源庫進行檢索匹配,得到初步匹配結果;接下來進行二次篩選。資源具有信息深度和關聯性,有自己的分類標準,如專家資源要根據專業背景、工作經歷、研發業績等進行二次過濾[5]。第二階段則是通過線下精準匹配方式進行,根據技術需求、項目的參數標準、技術的考核指標、技術要點等要素進行定制化匹配;然后繼續進行人工處理,對匹配出的結果,尤其是匹配難度較高的跨領域需求進行人工篩選和匹配。在這個階段中根據實際進展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和優化,最終確定多個合理的方案,不斷反復論證,選擇和整合一個最優的技術解決方案。精準匹配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精準匹配流程
本文對“賽馬”競爭機制在解決企業核心技術難題過程中如何真正為供需兩端進行精準匹配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形成了一種長效機制,進而打通企業和科研院所對接溝通的通道,推動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競爭等制度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創新。這一新機制將有利于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創新生態,進一步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發揮創新鏈產業鏈疊加優勢,從而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突破,這是“十四五”階段江蘇乃至全國科技工作的重點和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