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濟陽區中醫醫院 山東 濟南 251400)
月經過少是當前臨床上常見病癥,患者在正常月經周期中出現經量明顯減少情況,部分患者也可見行經時間少于兩日,臨床表現明顯[1],通常情況下將月經量少于5ml作為判斷標準,對患者身體健康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2],需要及時開展治療。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壓力增大、環境因素、飲食改變等因素影響[3],該病癥發病率呈現出顯著增長趨勢,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4],如果未能及時治療甚至可能造成不孕情況,應加強重視力度[5]。本次研究將以48例患者為對象,分析益腎調經湯臨床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
以我院收治的月經過少腎虛血瘀證患者(研究時間線:2021年7月-2022年6月,48例)為研究樣本支撐本次研究,以雙色球抽簽方式將患者抽取為兩組,對照組24例,年齡區間:23-45歲,年齡中數(37.78±2.91)歲,病程區間:4-18個月,病程均值(12.29±0.21)個月,觀察組24例,年齡區間:24-46歲,年齡中數(37.85±2.86)歲,病程區間:5-19個月,病程均值(12.42±0.23)個月,納入標準:(1)全部患者均>18歲;(2)患者非妊娠期或哺乳期;(3)患者無其他類型病癥;(4)患者知情且簽署協議;排除標準:(1)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2)患者研究期間服用相關激素類藥物或其他藥物;(3)患者合并其他類型病癥;(4)患者中途退出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無差異性(P>0.05),符合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開展常規西藥治療,口服戊酸雌二醇片,每日一片(1mg/片),晚間服藥,月經后第五日開始。黃體酮膠囊,口服,每日兩次,每次1片(100mg/片),連續治療三個月。
1.2.2觀察組
觀察組開展益腎調經湯治療,處方:熟地黃、益母草、牛膝、雞血藤各15g,紫河車、小茴香、菟絲子、烏藥、赤芍、月季花、當歸、路路通、澤蘭、香附、續斷各10g,甘草5g,煎水,取汁,于月經第五天開始服藥,早晚兩次服藥,連續服藥三個月。
患者治療期間禁止生生活,控制飲食,禁忌生冷辛辣食物。
1.3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分值越低表示癥狀改善越優。
(2)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有效(癥狀有所緩解)、無效(癥狀加重或無變化),計算有效率。
(3)觀察兩組患者月經量。
(4)觀察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
(5)觀察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IL-6、CRP、TNF-α)。
(6)觀察兩組患者疼痛情況(VAS疼痛視覺評估量表,分值最大10分,評分越低疼痛感越輕)。
1.4統計學處理
2.1患者中醫癥狀積分
中醫癥狀積分治療前無對比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分值顯著降低,差異明顯(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中醫癥狀積分對比
2.2患者治療療效對比
有效率結果中觀察組高于對照組(95.83%、79.17%),差異明顯(P<0.05),如表2。

表2 治療效果對比[n(%)]
2.3患者月經量對比
治療前月經量無對比差值(P>0.05),治療后觀察組月經量顯著更高,差異明顯(P<0.05),如表3所示。

表3 月經量對比
2.4患者子宮內膜厚度
治療前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無對比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指標改善更優,差異顯著(P<0.05)。見表4。

表4 子宮內膜厚度指標對比
2.5患者炎癥因子情況比較
炎癥因子指標治療前(IL-6、CRP、TNF-α)各項數值無對比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指標數值顯著降低,差異明顯,(P<0.05),如表5。

表5 炎癥因子指標對比
2.6患者VAS指標對比
VAS評分(治療前)無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評分改善更顯著,(P<0.05),如表6。

表6 VAS評分對比分)
月經過少近年來發病率呈現出顯著增長趨勢,該病癥通常指女性在正常的月經周期出現經量減少情況,甚至表現為點滴即凈或經期縮短兩天等[6],對患者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如可能誘發閉經、卵巢早衰等[7],嚴重時甚至容易造成不孕,因此應合理進行治療,以保證患者身體健康[8]。中醫角度將其劃分在月經失調范疇,虛者多為體質虛弱,或存在失血、疲勞情況,飲食勞倦[9],血海虧虛,患者經量減少,靜脈存在阻滯情況,血行不暢。傳統上常見西藥治療[10],但該方式雖然可以控制病癥,卻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患者治療后容易出現復發情況[11],影響患者預后,由此臨床上提出益腎調經湯治療,利用中藥之間的協調優勢改善病癥[12],調節人體氣血,以益腎活血為基礎,兼顧疏肝健脾,保證患者經血充盈[13],滋陰補腎,改善患者經量,如雞血藤可補血活血,舒筋通絡,紫河車補氣血,菟絲子溫脾養陰,活血調經,改善患者氣血不暢情況。烏藥、香附、小茴香、赤芍行氣止痛[14],改善患者血脈,活血,同時利用月計劃疏肝解郁,改善氣血運行[15],從多方面進行調經增量,強化子宮內膜血流灌注,且安全性較高,無毒副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16]。
本次研究結果中,中醫癥狀積分無對比差值(治療前)(P>0.05),治療后觀察組分值顯著更優(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可有效控制病癥,強化患者身體機能,促使患者康復。有效率結果中觀察組高于對照組(95.83%、79.17%),(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效果更為顯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治療前月經量無對比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月經量顯著更高,(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對患者月經量影響較為明顯,可改善月經過少情況,強化子宮內膜血流灌注,應用價值顯著。兩組患者子宮內膜厚度無對比性(治療前),(P>0.05),治療后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更優(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對患者病癥控制效果更明顯,有助于改善患者身體機能,達到治療效果。炎癥因子指標治療前(IL-6、CRP、TNF-α)各項數值無對比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指標數值顯著降低,差異明顯(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對病癥控制明顯,活血化瘀,強化經量,改善身體炎癥水平,應用價值明顯。VAS評分(治療前)無對比性(P>0.05),治療后觀察組評分更低(P<0.05),說明該治療方式有助于患者疼痛感控制,降低對身體產生的刺激,有助于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月經過少腎虛血瘀證開展觀察益腎調經湯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體內炎癥水平,促使患者月經量提升,降低疼痛感,且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