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延濱
(山東省濱州市人民醫院設備科 山東 濱州 2566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設備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借助醫療設備對疾病進行診療,已經成為現代醫學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醫療設備作為醫院的重要固定資產,對提升醫院醫療服務和醫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醫院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為減少醫院對醫療設備的維修成本,保持設備的正常運轉,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及使用壽命[1],是醫療設備管理部門的重點和難點。隨著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進入到醫療,強化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力度,為醫院創造可觀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醫療設備維修的精細化管理,主要是注重細節上提高工作效率,將效益最大化。
從1911年泰勒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各國對科學管理原理不斷改進填充。精細化作為現代工業化時代的一個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業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精細化管理就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要求,對于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強調執行力,精細化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
精細化管理就是做好各個環節中細節的管理,避免某個環節出現問題,導致整體工作出現脫節問題,積極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設備管理及維修隊伍,從設備的購買前論證到設備的安裝、調試、使用、維護全過程服務,確保設備的安全良好運行,降低設備的故障率。
精細化管理與常規管理方法相比較,更具有科學性。醫療設備實行由醫療設備管理委員會、設備管理部門、醫療設備使用科室三級管理模式。通過細分管理責任,優化管理流程,改進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全面控制管理細節,提高管理質量與效率[2]。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精細化管理可以加強對維修過程的監管,使醫療設備維修工作朝著制度化和流程化以及透明化的方向發展。
2.1醫療設備維修精細化管理,在使用科室的應用
科室應由專人負責設備的管理和醫療設備的使用。同時包括建立科室設備臺帳,設備的配件和附件以及日常維護,檢查設備使用完畢后,做好清潔工作,將各種附件妥善放置,不能遺失。
醫療設備,特別是比較大、精、專設備,應有專人管理,專人使用,無關人員不能上機,使用時,應對設備的使用情況,日常保養出現的問題詳細的登記在《醫療設備使用記錄本》上。
2.2醫療設備維修精細化管理,在設備管理及維修部門的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醫療設備越來越智能化、一體化,醫院的治療工作也越來越依賴于醫療設備。但是,缺乏正確的保養以及使用方法,有的醫院甚至把耐用部件使用了幾次就丟掉了,成為醫用耗材,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醫院運營成本的增加。因維護水平有限,在醫療設備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只能向設備供應商求助,結果使醫院成為設備中轉站,醫院相關工程人員成為機械的傳話員,完全沒有任何的技術核心力量,醫療設備僅僅能夠做到正常運行,一旦出現故障就喊停,嚴重影響了醫院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降低了工作效率。
那么怎樣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率呢,精細化管理是關鍵,包括技術人才培養,提高維修質量,設備的規范精細管理等方面,無論任何時候,人才都是第一位的。任何設備的使用操作都離不開人去實現,醫療設備的維修與管理能力的高低于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文化程度密切相關,比如說某一技術較好的工程師修一臺設備需要十幾分鐘,而同一故障,另一工程師修了幾天才能修好,這就是技術水平的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醫療設備維修與管理隊伍,應該從多渠道,多方面獲得和培養。首先從各大專院校和社會招聘本專業和相關專業的人才,這類人才得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較強的外語知識,因為很多精密設備的使用說明,一般是外文的。這類人員雖然維修經驗不足,但由于有著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有經驗的維修工程師帶領下,維修技術水平會很快得到提升。其次與廠家協議,培養專業維修工程師,這類工程師是維修專業設備的中堅力量,如遇到設備的特殊故障,由維修人員共同研究討論,集思廣益,解決故障,使維修人員在共同啟發討論下提升維修水平。再次要融入與時俱進的維修技術,通過互聯網、雜志等工具,學習先進的維修技術,多看有典型的設備故障案例分析,多請專家講課,互相對技術難題進行探討總結經驗,找出不足結合自己的分析情況做對比,找差距,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提升設備維修水平。
醫療設備的安裝驗收要按照規范化進行。
⑴設備到達后由廠家工程師安裝調試,設備管理部門和使用科室同廠家共同按照合同驗收。
⑵安裝完成后由廠家培訓使用人員并對其進行考核。
⑶填寫驗收表、供貨商信息登記表等,設備科管理部門、供貨方和使用方三方簽字[3]。
⑷如果是進口設備,設備管理部門協助供貨方辦理商檢證等手續。
⑸設備的全部資料由設備管理部門存檔,如科室需要借閱,應填寫資料借閱單。
⑹ 設備投入運行一段時間后(如一個月),進行設備運行調查。
醫療設備安裝驗收流程:

設備管理及維修部門應為每臺設備建立完善的檔案和設備維修檔案,檔案應詳細記錄每臺設備的型號、技術參數、生產廠家等內容。設備有故障時,必須由維修人員檢修,使用人員不得擅自拆卸或維修設備,維修人員必須及時到位,必須在故障排除以后,方可繼續使用。維修人員并做好記錄。記錄內容包括設備的名稱、型號、故障類型,故障部位,發現時間等信息,分析設備故障的原因,并將原因及相應的改進措施記錄到該設備的《醫療設備使用記錄本》上,為后續設備的維保工作查閱記錄,做好預防措施。
2.3醫療設備管理及維修部門對設備的定期巡檢
醫療設備管理及維修部門對設備的定期巡檢,對設備的運行狀態,提前發現設備的隱患,保障設備的完好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巡檢內容應包括:設備的擺放位置、設備的外觀、設備開機運行狀態、設備的安全性等,同時,詢問使用人員的日常使用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計量檢測設備必須有計量檢測部門出具的合格證書,計量設備100%在有效期之內,急救設備如呼吸機、除顫儀等,應每天開機檢測,時刻保持待用狀態,完好率100%并做好相關記錄。
特別是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為防止此種設備出現意外故障,給病人生命造成危害,設備管理及維修部門應制定應急替代程序。首先,檢查本科室是否有該設備替代,如有及時替代;其次,如科室無替代設備,借用科室根據設備分布協調科室就近調配,被借用科室人員負責把設備送到借用科室,并且操作人員隨同。如被借用科室正在使用時,設備管理部門調配應急倉庫設備至待用科室;如應急倉庫設備不足時,進行全院調配;并向院外兄弟單位或者協議供貨商調配,并記錄在案。
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應急替代流程:

醫療設備管理及維修,是醫院管理中極其重要的內容,隨著醫療設備的使用范圍越來越廣泛,醫療設備的管理及維修工作關乎醫院醫療質量。將精細化管理模式運用到醫院設備管理及維修中,不斷加強和完善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用最優的設備資源獲取醫院最大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實現醫院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