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張兵 □ 特約記者 薛邦熠
作為北京市面積最小的街道之一,朝陽門街道的老齡化程度較為嚴重。
6年前,朝陽門街道開始“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的探索,充分利用區域商戶、公共服務商、公益力量等社會資源,從衣、食、住、行、樂五大方面,為老人打造“居家養老宜居圈”。
顧“老”又顧“幼”。2021年,朝陽門街道還成立了“家校社協同青少年核心素養區域聯盟”,為青少年提供職業探索、文化藝術、健康生活等活動,以促進青少年的發展。
朝陽門街道常住人口30473人,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7835人,占比25%。
2018年8月,北京市東城區民政局將朝陽門定為“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試點街道;同年9月,朝陽門街道市民活動中心工作人員對區域內所有商戶進行走訪,近百家街道養老服務機構、公共服務商、地區商戶積極加入。
至今,聯合體已經簽約轄區內外成員單位228家,如銀行、超市、茶館、藥店等,時刻為老人提供“歇歇腳、喝口水、解內急、防走失、敢救助、助老包、有問候、聊聊天”等“8+N”服務。
此外,聯合體成員還根據自身的業務優勢,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一對一精準助老服務,如定期上門體檢,提供吃飯、洗澡、理發、洗衣服和家政服務等。
如今,聯合體的養老服務愈加精細化。為了解決老年人的出行問題,朝陽門街道在下轄社區設立了暖心車站,將老年人手機打車的門檻降到了最低。
暖心車站是在全國老齡辦指導下,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聯合高德打車提供的服務。老年人不需要下載APP、不需要輸入起終點、不要求必須線上支付,只需要掃一下、點一下,就能將附近的出租車呼叫到暖心車站,實現了“一鍵打車”。

兒童志愿者為老人表演節目。
2021年2月,朝陽門街道市民活動中心推出“一度溫暖”朝陽門微心愿精準幫扶服務模式,通過鏈接各方社會資源、愛心人士,以公益的力量幫助老人或困境人員實現心愿。
去年,87歲的趙女士使用的電熱毯突然著火,燒毀了所有被褥,聯合體的社工馬上為老人發布了“微心愿”。住在新鮮社區的姜梅芳看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與社工取得聯系,火情發生5個小時后,全新的被褥便送到了趙女士家。
東籬敬老院位于北京昌平東小口鎮,是朝陽門街道“公建公營”政府托底養老機構,60歲的高奶奶常年居住在此。
高奶奶有一個心愿:希望在寒冬中走到戶外,感受冬日的暖陽,但她沒有收入,買不起羽絨服。無奈之下,她在“微心愿”平臺發布了求助信息。
“我想把我14歲的生日禮物置換成羽絨服送給高奶奶!”在看到高奶奶的心愿后,吳柏霆立刻和媽媽去商場選了件羽絨服。2021年8月13日,他親手將認領物品送到了東籬敬老院副院長陳雙玲的手中。
“這將是孩子人生中一份最特殊、最有意義的生日禮物。”吳媽媽欣慰地說。
截至2022年7月31日,聯合體累計為朝陽門的老人們實現了279個微心愿,并累計籌得51.33萬元的物資,用于精準幫助困境老人。
“雙減”后,孩子的課后生活怎么辦?如何構建“1+1+1≥3”的家校社協同綠色教育生態體系?2021年9月4日,朝陽門街道“家校社協同青少年核心素養區域聯盟”成立。
聯盟利用朝陽門街道市民活動中心,為孩子提供課后的“第二活動空間”。活動中心配有圖書館、自習室、健身房等,365天開放,孩子可以隨時參加。
“聯盟為青少年提供各種社區活動,能增強青少年的社會實踐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朝陽門街道市民活動中心主任梁楠說。
2022 年1月15日,北京市東城區第一支“潮少年”青少年小社工服務團隊成立。8月10日,小社工們來到大方家順豐網點,在初步了解快遞員的日常工作模式及工作流程后,小社工們被分派前臺接待、分揀送貨、后勤保障等不同任務,體驗快遞小哥的一天。
2022年9月3日,朝陽門街道黨工委發起“喜迎二十大 助力中軸線申遺繪長卷”活動,101名回民小學學生代表、20名地區共建單位黨員代表、街道“潮少年”代表參加。
彩色的天安門、故宮等中軸線上標志性建筑物,卡通人物用故事講述每座建筑的歷史文化……最終,365米《中軸線》畫卷成為世界上最長的丙烯畫作,將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為中軸線2030年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作貢獻。
“我畫的是天安門,我不僅在其中享受到了畫畫的快樂,還學到了天安門的歷史故事!”來自回民小學的王朝婷興奮地說。
此外,青少年核心素養區域聯盟還經常和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聯動,讓孩子為老人送去溫暖和關懷,促進雙方協同發展。
“我是潮娃許笑塵,我今天為奶奶送上一支舞蹈《農家小女孩》,祝奶奶新春快樂、笑口常開!”
2021年2月10日,養老服務聯合體組織“一個觀眾的劇場”公益演出,小演員們進入社區孤寡、空巢老人的家里,為他們送上快板、舞蹈、唱歌等精彩表演,陪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歡快的春節。
因不少老人還未接種疫苗,今年4月10日,“潮少年”小社工服務隊開展了針對轄區內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宣傳活動。
“親愛的爺爺奶奶們你們好,我想問一下你們都打疫苗了嗎?打疫苗雖然有點疼,但還是很必要的。”孩子們給老人寫了一封封親筆信,裝在自制的信封里遞給老人,有效地促進了疫情防控。
“聯盟強調孩子們的參與,我們想讓孩子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語言,規劃自己的生活,做到全方位全面發展。”梁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