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 冉 高 飛
本課通過大量的重復練習鞏固技術動作,采用了單球練習建立動作概念→多球練習固定動作→單球比賽檢驗學習效果的程序,設置了發現問題→在練習中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的循環。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幫助學生檢驗學習效果以及應用情況。
乒乓球運動是我國的“國球”,具有“球小、速度快、變化多”的特點,對學生的靈敏性以及協調性要求較高,基本技術不易掌握,反手攻球具有站位近、動作小、出手快等特點,一般用來回擊落在左半臺的來球。學習乒乓球可以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該技術動作能夠彌補學生腳下移動慢的不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增加對打回合,提升學生對乒乓球的學習興趣。學習乒乓球可提高人與球的空間感和眼、手協調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意識。
本節課的重點在于控制擊球路線,增加學生對球的控制力,從而增加對打回合,提升練習質量,為后期學習以反手攻球為主的戰術及在比賽中應用反手攻球做好準備。
本授課班級是高二年級女生,共18名學生。
認知特點:認知能力強,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在任務面前能夠進行小組合作,相互討論后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為本單元的高效學習奠定基礎。
身體素質特點:身體發展逐漸成熟,對于強度大、有身體接觸的體育活動較為抵觸,對于技巧性運動較為感興趣,能夠積極參與乒乓球學習。
技術基礎:上節課進行了反手攻球的學習,學生能夠正確完成徒手揮拍動作,對打6個回合左右,但是對擊球路線控制較差。本節課主要幫助學生找準觸球位置,控制擊球路線,增加對打回合,為后期在比賽中應用反手攻球技術做好準備。

乒乓球反手攻球課時教學設計

(續表)

(續表)
【點評】教師通過“學、練、賽”一體化的設計,努力為學生進行技術學習提供完整的運動情境,為學生提供學以致用的平臺,讓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所學到的動作技術在所學項目中的作用和意義,及與其他動作的聯系,進而形成“學了就用-在運用中自我發現不足-自我完善提升動作質量-繼續完整運動”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