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增明,黃輝勇,吳劍虹
萬載縣婦幼保健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支氣管肺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好發于嬰幼兒和兒童,該年齡段患兒抵抗力較差,易受外界病原菌侵襲,引起呼吸道損傷,若診治不及時,隨病情遷延進展成重癥肺炎,甚至累及循環、消化等系統,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頭孢曲松鈉屬廣譜抗菌藥物,對多種病原菌,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是臨床治療支氣管肺炎常用藥物,但單獨應用可導致菌群耐藥性增加,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故臨床應用存在一定局限性[2-3]。近年來,有臨床研究報道,在頭孢曲松鈉用藥基礎上聯合阿奇霉素,可快速抑制炎性反應病變,改善肺功能,從而發揮更加明確的療效[4]。因此,本研究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采用阿奇霉素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旨在探討聯合用藥在改善患兒臨床癥狀及血清炎癥因子方面的應用效果。
選取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在萬載縣婦幼保健院收治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2 例,(1)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5],且經X 線等檢查確診;②病原學檢查確診為細菌感染;③對本次研究藥物無過敏或禁忌證;④患兒家長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①支氣管哮喘、大葉性肺炎等其他肺部疾病者;②先天畸形或免疫缺陷患兒;③入院前有其他抗生素治療史者;④精神疾病,治療依從性差患兒;⑤中途自身原因退出研究或失訪患兒。按照研究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 例,兩組年齡、病程等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均給予吸氧、退熱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給予頭孢曲松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0573,規格:500 mg),50 mg/kg+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脈滴注,1 次/d。觀察組聯合阿奇霉素(Pharmacia &Upjohn Company LLC,國藥準字:J20140073,規格:500 mg),10 mg/kg+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脈滴注,1 次/d。兩組均治療7 d。
(1)比較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如發熱消失時間(連續3 次測得腋下體溫<37 ℃)、肺部濕啰音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2)血清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以離心半徑10 cm,頻率:3 500 r/min,離心10~15 min,分離血清,于-80 ℃冰箱保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檢測兩組腫瘤壞死因子α、降鈣素原(PCT);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 反應蛋白(CRP),試劑盒均購自Abcam 公司,操作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進行。(3)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顯效:咳嗽等癥狀消失,X 線示病灶吸收,肺紋理清晰;有效:癥狀較治療前改善,X 線示病灶明顯吸收;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治療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2.68%)高于對照組(75.61%)(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各項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d

表3 兩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d
治療前,兩組TNF-α、PCT、CRP 水平比較無差異(均P>0.05);兩組治療后TNF-α、PCT、CRP 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表4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6%)與對照組的(19.51%)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例(%)]
數據資料統計顯示,支氣管肺炎發病率約占兒科住院患兒的24.5%~56.2%[6]。目前,臨床關于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有學者考慮主要與呼吸道結構發育不完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有關[7]。本病起病較急,主要病變部位是肺小葉,一旦發生會造成機體異常免疫應答,若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且會誘發多種嚴重并發癥。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
頭孢曲松鈉是臨床治療支氣管肺炎的首選抗菌藥物,給藥后組織分布廣泛,且半衰期較長,抗菌譜廣泛,對多種病原菌表現出強大的抗菌活性,能起到良好的殺菌效果。但由于廣譜抗菌藥物的不合理應用,導致多數病原體耐藥性逐漸增強,限制了頭孢曲松鈉的單獨應用效果[8-9]。阿奇霉素是2 代大環內酯類抗菌藥,針對性強,具有強大的細胞內穿透作用,可在巨噬細胞內聚集,抑制細菌蛋白合成,從而保持藥物在細菌體內的較高濃度,發揮抗感染特性,同時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促進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的增生、吞噬,有效抑制炎性因子對機體的損傷,從而控制疾病持續發展[10-11]。有學者[12]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耐藥性研究發現,肺炎支原體內23S rRNA 和ermB 基因突變可形成高耐藥現象。對此建議多種抗菌藥物聯合應用,以降低后期耐藥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阿奇霉素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果與李強、高欽[13]研究報道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兩藥聯合應用可協同發揮殺菌劑和抗菌劑的相互作用,從而拓寬抗菌譜,有效削弱病原菌毒力因子,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有研究發現,免疫細胞和炎癥介質在小兒支氣管肺炎疾病進展中起重要作用。TNF-α 是一種炎癥啟動因子,可參與炎癥反應,誘導黏附因子表達,促進血管炎性反應;同時可刺激單核細胞、巨噬細胞分泌IL-6,從而調節機體防御。CRP 是一種急性時相蛋白,能激活巨噬細胞介導炎性介質釋放,當機體受到炎癥因素刺激時,血漿CRP 水平會顯著上升,可作為小兒支氣管肺炎細菌感染的血清生物學標志物。PCT 能反映全身炎癥反應的活躍程度,作為嚴重細菌感染的病原學指標,具有半衰期長、穩定性好、敏感性及特異性高等優點。當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時,血漿中PCT 的水平迅速升高,并在感染進展期保持高水平。既往研究結果顯示,CRP、PCT 等炎癥因子表達水平與小兒支氣管肺炎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如陳慶元等[14]通過比較不同嚴重程度支氣管肺炎患兒血清CRP 水平變化,結果顯示,重度組患兒血清CRP 為(73.51±14.35)mg/L,高于普通組(42.61±10.25)mg/L 和對照組(24.15±7.41)mg/L,組間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會玲,張越[15]也在研究中表明,重癥肺炎組患兒PCT 為(1.233±0.76)μg/L,高于輕癥肺炎組的(0.674±0.023)μg/L 和健康對照組的(0.035±0.013)μg/L,組間比較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以上結果均表明,動態觀察血清CRP、PCT 等炎癥因子表達水平,可作為判斷支氣管肺炎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和指導治療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TNF-α、PCT、CRP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下降幅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阿奇霉素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能調節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有助于控制患兒炎癥反應。另外,本研究中兩組患兒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提示兩藥聯合應用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阿奇霉素聯合頭孢曲松鈉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確切。但本研究未對兩藥聯合應用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遠期療效進行評估,故今后應擴大樣本量,進行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以進一步研究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