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工業的發展,水稻中重金屬超標的問題時有報道[1-2]。鉛、砷、鎘均為有害重金屬元素,鉛、砷進入人體后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具有致癌突變作用;鎘進入人體后主要累積在腎臟、骨骼中,可引起“痛痛病”[3-4],因此加強水稻中重金屬污染狀況的監測研究變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對比分析不同前處理方法結合ICP-MS檢測大米粉中重金屬的含量[5-13],以期找到一種更加快捷、準確、高效的檢測方法。
ICAP RQ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Thermo Scientific);MARS6微波消解儀(美國CEM公司);EHD36石墨消解儀(萊伯泰科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HPLC硝酸(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過氧化氫(分析純,體積分數30%,天津市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濃度為1 μg·L-1的質譜調諧液:Ba、Li、Ce、Co、In、U(Thermo Scientific);濃 度 為100 μg·mL-1的Pb、Cd、As、Mn、Hg、Cu、Ni、Se、Mo、Cr、Sn多元素標準溶液(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濃度為100 μg·mL-1的Bi、In、Sc、Tb內標溶液(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大米粉成分分析標準物質,GBW(E)100351,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本研究用水均為超純水,所用玻璃器皿均在硝酸(1+4)溶液浸泡24 h,并用超純水沖洗干凈備用。
1.2.1 樣品前處理-微波消解
稱取干燥后的大米粉樣品0.300 0 g(精確至0.000 1 g)于聚四氟乙烯的消解罐中,加入5 mL硝酸,旋緊蓋塞,浸泡過夜,微波消解,125 ℃趕酸至消解液剩余1 mL左右,純水定容至10 mL,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微波消解程序見表1。

表1 微波消解程序表
1.2.2 樣品前處理-快速消解
稱取干燥后的大米粉樣品0.300 0 g(精確至0.000 1 g)于聚丙烯管中,加入硝酸與雙氧水的混合液2 mL(硝酸∶雙氧水=3∶1),置于石墨消解儀中進行消解,125 ℃消解30 min,冷卻至室溫,定容至10 mL,混勻備用,同時做試劑空白。
1.3.1 標準曲線
將100 μg·mL-1多元素標準溶液用1%硝酸逐級稀釋成濃度為1 μg·mL-1標準儲備液,儲備液用1%硝酸 逐 級 稀 釋 成 濃 度 為0 μg·L-1、1 μg·L-1、5 μg·L-1、10 μg·L-1、50 μg·L-1、100 μg·L-1、200 μg·L-1和400 μg·L-1的Pd、Cd、As混合標準溶液。
1.3.2 內標溶液
用1%硝酸將濃度為100 μg·mL-1內標溶液逐級稀釋成濃度為20 μg·L-1的內標標準使用溶液。
質譜干擾和非質譜干擾是影響ICP-MS測定準確性的兩大干擾,在進行研究前,采用調諧液對儀器進行優化,消除質譜干擾,氧化物(CeO/Ce)≤0.02,雙電荷(Ba2+/Ba)≤0.03,通過質量校正、交叉校正,各項參數處于最佳狀態,非質譜干擾主要源于大米粉樣品基體,克服基體效應的方法是內標校正,優化后的儀器參數如表2所示。

表2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儀器操作條件表
在優化好的儀器工作條件下,ICP-MS測定鉛、鎘、砷的標準系列,得到樣品各元素的線性范圍、方法的標準曲線方程、線性相關系數;同時分別測定微波消解和濕法消解的試劑空白11次,得到相應前處理方法的檢出限,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消解方法鉛、鎘、砷的線性范圍及檢出限表
依據本實驗條件,采用微波消解和濕法消解兩種前處理方法聯合ICP-MS同時測定大米粉標準物質,每個樣品平行測定6次,得到兩方法的測定值(表4),計算RSD均小于10%,符合《實驗室質量控制規范食品理化檢測》(GB 27404—2008)的相關要求[14]。同時對大米粉質控樣品進行高、中、低3個濃度進行加標,每個水平平行測定3次,得到樣品的加標測定值,3個水平的加標回收率在88.9%~109.8%。采用t檢驗分析,對于鉛、鎘、砷3種元素,在95%的置信度下,標準(GB 5009.268—2016)中微波消解的方法和快速處理方法所測得的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種消解方法均可以滿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表4 兩種消解方法ICP-MS測定鉛、鎘、砷的準確度、精密度及加標回收率表
2021年5月參加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組織的大米粉中鉛、鎘、總砷能力驗證項目的測定,按照本實驗方法條件,分別對大米粉盲樣進行微波消解和快速消解,ICP-MS法測定,每份樣品平行測定6次,得到鉛、鎘、總砷的測定值(表5),發現兩方法的RSD<10%,且快速消解ICP-MS的相標準偏差小于微波消解ICP-MS的相對標準偏差,同時對兩方法的測定值采用SPSS 25.0進行比對分析,經t檢驗,盲樣中兩方法測定鉛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423,P>0.05);兩方法測定鎘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275,P>0.05);兩方法定總砷的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2.200,P>0.05,在規定時間內上報快速消解ICP-MS法結果,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采用《利用實驗室間比對進行能力驗證的統計方法》(GB/T 28043—2019)推薦的算法A計算穩健平均值,依據《能力驗證結果的統計處理和能力評價指南》(CNAS-GL002:2018)采取穩健Z比分數法對各實驗室提交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按照要求,|Z|≤2,結果滿意,反饋回的鉛、鎘、總砷考核結果均為滿意(Pb 0.150 mg·kg-1,Z=0.34;Cd 1.02 mg·kg-1,Z=-0.56;As 0.104 mg·kg-1,Z=0.57)。

表5 兩種消解方式大米粉盲樣的測定值及相對標準偏差表
大米粉標準物質中分別加入2 mL硝酸和2 mL硝酸-雙氧水(1∶1、1∶2、1∶3、2∶1和3∶1)混合消解液,消解測定比較發現采用硝酸-雙氧水3∶1處理下測定值與認定值差異最小,因此確定硝酸-雙氧水(3∶1)為最終消解體系;按照硝酸-雙氧水(3∶1)配制消解體系,大米粉標準物質中分別加入2 mL、3 mL、4 mL的消解液,考察不同消解液用量對元素回收率的影響,發現消解液用量對回收率基本沒有影響,本著節約試劑的原則,確定消解液的用量為2 mL;本研究待測元素為鉛、鎘、砷,砷化物在130 ℃時開始揮發,硝酸沸點122 ℃,因此設定消解溫度在125 ℃;消解時間在20~60 min,均可使大米粉中鉛、鎘、總砷在認定值范圍內,考慮到剩余酸度的影響,選擇快速消解時間為30 min。
本研究分別采用微波消解和快速消解兩種前處理方法聯合ICP-MS同時測定大米粉質控樣、盲樣中的鉛、鎘、總砷,對質控樣的測定值從準確度、精密度、加標回收率方面進行分析,發現均符合方法學驗證要求;對盲樣的測定值分別采用SPSS 25.0軟件t檢驗比對分析,發現P>0.05,說明兩方法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具有較好的適用性和可靠性。但相比微波消解,快速消解具有試劑用量少、耗時短、操作簡單以及效率高等優點,可適用于突發食品重金屬中毒、質控考核的測定,同時ICP-MS線性范圍寬,檢測元素多,具有較高靈敏度和準確度,成為測定各元素常用的分析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等行業中大批量樣品的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