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寧

當前小學體育足球教學中仍舊使用陳舊的教學方式。原因是在教學中體育教師缺乏創新性,從而導致游戲缺乏針對性、趣味性,最終忽視了游戲在基本部分應用的作用。使得游戲并不能有效地服務教學,或課堂上運動負荷不達標,或者超負荷[1]。為改變這一現狀,探索及創新新型足球類游戲已勢在必行。

從張家港市青龍小學(2015年被評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的六年級隨機抽取同一水平(水平三)三個班,分別為對照組(41人)、游戲組(44人)、改編后游戲組(42人),分別采用傳統練習法、傳統游戲法、改編后游戲法進行為期四周的足球教學。由于本實驗采用Polar(心率監測器)實時監測心率來獲取實驗數據,隨機選取的班級皆為普通班(校隊足球隊員除外),因設備限制所以每組隨機選取30個學生(Polar檢測包每套30塊心率表)。男女生比例為1:1,實驗前對這三個組學生發放“青少年足球運動興趣水平自評量表”,回收并統計數據,統計結果表明,實驗前三組的足球運動興趣水平無顯著性差異,符合研究的需要。
對照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完全沒有足球游戲元素介入,主要以傳統模仿練習為主,游戲組和改編后游戲組都在教學的準備部分環節和基本部分環節中加入了足球游戲,兩組的準備部分游戲設定完全相同,不同之處是在游戲組的基本部分后12分鐘,采用的是改編前游戲練習,而改編后游戲組采用的是改編后游戲練習。
1.2.1 專家驗證
在游戲的改編過程中,根據相關專家提出的修改建議,不斷地進行修改和完善。最終經過了5次修改,并通過六位有關專家鑒定,修改后的游戲具有較高的合理性。游戲鑒定表分為5個部分,分別是游戲名稱、游戲目的、游戲場地、游戲器材、游戲規則,每個部分合理性程度為5級,其中游戲名稱、游戲器材、游戲規則的平均得分為4.6分,游戲目的、游戲場地平均得分為4.5分,說明專家對改編后游戲認可度很高。
在理論上改編后游戲較傳統游戲具有一定的科學合理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是否有效,下面將進行進一步教學驗證。
1.2.2 教學驗證
(1)教學內容安排
水平三足球課一般分為準備部分(7分鐘)、基本部分(28分鐘)及整理部分(5分鐘),其中基本部分是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目前大部分足球教學將足球游戲安排在課的準備部分,而忽視了足球游戲在基本部分的重要作用[2]。根據游戲所需的時間,本實驗將足球游戲安排在課的基本部分后12分鐘,而前16分鐘主要實現足球基本技術的講解、示范、練習、糾錯等內容。本實驗教學為期四周,共16個學時,根據游戲所涉及的技戰術和足球教學的進度要求,對教學內容作出如表1的安排。
①實驗時間:2021年12月-2022年1月。
②實驗地點:張家港市青龍小學。
③實驗場地及器材:若干足球,若干地標,跳繩,一套Polar心率表,足球場。
④實施整體方案。
實驗之前,為了保證實驗中選取的三組學生的足球運動興趣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所以在實驗前使用“青少年足球運動興趣水平自評量表”統計分析三組學生之間的足球運動興趣水平,確定無差異后再進行為期四周的教學實驗。對照組使用的是傳統練習法,游戲組使用改編前游戲教學法,其中教學內容、運動器械、場地大小、學生人數等條件基本相同,改編后游戲組使用改編游戲教學法;在教學實驗三周之后,采用Polar實時監測團隊包收集對照組、游戲組、改編后游戲組三個實驗組,在游戲(基本部分后12分鐘)這一時段內的運動心率和運動時間數據進行統計并分析。
Polar表的優點是可以采集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心率數據,通過系統自帶數據分析軟件,能直觀 反映學生在游戲中的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及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操作簡單、數據對比直觀。將Polar心率表應用到足球教學實驗中,可以獲取真實可靠的運動密度和心率數據,科學反映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對于分析本次對比實驗是否合理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研究實驗計劃,在教學的最后一周,使用Polar心率表獲取學生在足球游戲教學中的運動密度和心率數據,通過對比分析來證實改編后游戲對學生運動參與程度的影響。本文數據結果均以M±S(平均值±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顯著性,P<0.01表示具有非常顯著性。

游戲組與對照組的數據對比:如表2所示,兩組學生最低心率數據無顯著性差異,符合實驗的需要;游戲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游戲組心率高于12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且游戲組心率高于18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也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足球游戲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
改編后游戲組與對照組的數據對比:如表2所示,兩組學生的最低心率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符合實驗的需要;改編后游戲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2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8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也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改編后游戲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

表2 游戲I中各組間學生運動參與程度的比較
改編后游戲組與游戲組的數據對比:如表2所示,兩組學生的最低心率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符合實驗的需要;改編后游戲組平均心率數據高于游戲組(P<0.05),最高心率的均值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2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游戲組(P<0.05);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8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與游戲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改編后游戲比游戲更能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
游戲組與對照組的對比:如表3所示,兩組學生最低心率水平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符合實驗的需要;游戲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游戲組心率高于12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游戲組心率高于18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明顯對照組(P<0.05),說明改編前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
改編后游戲組與對照組的對比:如表3所示,兩組學生的最低心率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符合實驗的需要;改編后游戲組平均心率和最高心率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2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1);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8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改編后游戲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
改編后游戲組與游戲組的對比:如表3所示,兩組學生的最低心率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符合實驗的需要;改編后游戲組平均心率的均值數據高于游戲組(P<0.05),最高心率的均值數據沒有顯著性差異;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2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高于游戲組(P<0.05);改編后游戲組心率高于180次/min時間的均值數據與游戲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說明改編后游戲比游戲更能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

表3 游戲II中各組間學生運動參與程度的比較
游戲法可以提高水平三學生生理上的運動參與程度,使學生在足球教學中的參與性得到了提高。
在游戲中加入比賽和情景教學方法,能提高水平三學生整體運動強度和運動密度,運動負荷達到中度,改編后的游戲比改編前的游戲更符合科學負荷原則,最終學生在積極練習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游戲的理解和認識水平。
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應該集思廣益大膽創新,將創新的足球游戲大膽應用到足球教學實踐中,但是要注意游戲的合理性、針對性、趣味性、可實施性,使學生的興趣在足球教學中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不斷思考、不斷創新與時俱進[3]。
游戲的改編要與《新課標》的要求、足球項目的特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等緊密結合,選擇合適的游戲要素和游戲情景,加強游戲的競爭性和情境性,以提高學生的足球運動興趣水平和運動參與程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游戲在實施過程中,要認真、嚴格、準確的執行游戲規則,以保證比賽的公正性,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