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云南省煙草公司麗江市公司寧蒗縣分公司,云南 麗江 674300)
烤煙是當前國內種植區域較大的煙草植物,作為卷煙生產的重要材料。烤煙植株較高,株高為135cm,上下浮動不超過15cm。烤煙植物葉片分布有序,每株含有25片葉子。采收烤煙時,可采取由上至下的采摘形式。烤煙植物表現出較強的土壤適應能力、產銷體系較為完整、售價逐年增加等特點。為增強烤煙種植質量,獲取較高的烤煙銷量,以氣象因素為質控條件,構建完善的烤煙生產安全,具有研究價值。
在現有文獻資料中,云南某地區研究氣象因素與烤煙質量之間的關系時,采取量化研究方法,認為氣象因素對烤煙質量的作用程度為:溫度>濕度>光照。其中,光照時間較長,不利于烤煙進行還原糖的積累。濕度氣象因素,會在海拔高度不同、土壤肥力差異等情況下,降低煙葉質量。
2021年麗江市內的溫度參數較高,降水量不足,降水時空分布均衡性不足。冬春、初夏表現出田區干旱特點,極易發生森林火災。降雨時間有所減少,汛期暴雨次數增加。秋季出現連陰雨天氣。全年麗江市內的氣候特點如下。第一,溫度較高。麗江市全年的溫度平均值為13.4℃,溫度相比往年高出0.8℃。第二,整年內降水量較少,降水時空有差異。2021年內麗江市內降水量較高的鄉鎮,整年降水量約為1836.7mm。降水最小的鄉鎮,整年降水量約為546.8mm。兩個地區的降水量相差1289.9mm,表現出降水量較大差異性。降水分布表現出東南地區降水量較大、西北地區降水量較少的特點。其中,寧蒗站整年降水量約為765.7mm,相比往年降水量減少了138.8mm,8月、9月的降水量較高,其余月份降水量較少。其中,5月降水量僅有5.9mm,是往期同期降水量的33%。第三,案例區域內雨季起始時間正常,雨季結束時間較早,暴雨氣象發生次數較高。寧蒗站內的雨季起始時間為6月8日,與往年降水時間相近。雨季結束時間為9月24日,相比往年提前了14d,相應縮短了雨季時程。5月至9月期間,寧蒗站發生了17次較大量的強降水事件,測得單日降水量不小于50mm的有13次。四,溫度較高、雨量較少的氣象條件,會引起案例區域內出現初夏連旱事件,田地干旱會持續至8月下旬。特旱時間會持續79d。
2.2.1 烤煙生長各階段的氣候變化特點
烤煙田間生長共有四個時期:t1育苗階段是2月至3月,t2移栽階段是4月至5月,t3生長階段是5月至7月,t4采摘階段是7月至9月。案例區域整個烤煙生長時間的溫度平均值為21.55℃。移栽時段溫度平均值為19.54℃,后續溫度處于高速增長狀態。植株生長期間溫度平均值為21.89。成熟采摘期間的溫度平均值為21.98℃。烤煙生長前期降水量處于逐級增加狀態,臨近成熟時段降水量達到最高值。育苗階段的降水量為32.06mm,移栽時段的降水量平均值為95.5mm,生長時段的降水量平均值為143.78mm,臨近成熟時段的降水量達到最大值,即207.66mm。成熟時段降水量為176.32,采摘時降水量平均值為131.06mm。烤煙育苗時期的濕度參數不高,濕度逐漸增加,成熟階段濕度參數達到最大值。育苗時濕度平均數為56.71%,成熟采摘時段的濕度平均值為79.28%。烤煙生產區域的光照時間,表現出育苗光照時間長,成熟期光照時間較短。移栽階段光照時間較為充足,光照時間將近236h。烤煙植株生長階段,光照時間有所減少,僅有160.62h。采摘前光照時間最少,是134.03h。成熟階段的光照時間平均值為150.2h。生育階段光照時間總和為449.76h,在日照總時長中占比43.13%。
2.2.2 氣象條件與煙葉病害的相關性分析
案例區域內氣象條件與煙葉病害分析時,從煙葉厚度、拉力、延伸比例、含水量、單葉質量、含梗比例等方面,全面記錄種植數據,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氣象條件與煙葉病害的相關系數
由表1相關性分析結果可知:煙葉厚度狀態,與移栽階段降水、生長階段光照時間等氣象因素,存在正相關,與移栽時段溫度、生長時段降水等氣象因素,存在負相關;對煙葉拉力具有正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階段日照時間、生長階段的溫度、成熟階段日照時間,對煙葉拉力具有負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階段的降水量、生長階段的濕度等;對煙葉延伸比例具有正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日照、移栽降水、生長日照、成熟降水等,對煙葉延伸比例具有負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溫度、生長降水、成熟日照等;對煙葉含水量具有正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生長降水、生長濕度等,對煙葉含水量具有負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降水、成熟降水等;對煙葉單葉質量具有正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日照、生長日照等,對煙葉單葉質量具有負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移栽溫度、生長降水;對煙葉含梗比例具有正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生長濕度、成熟日照,對煙葉含梗比例具有負向作用的氣象因素有生長溫度、成熟濕度。
結合表1分析發現:對于烤煙煙葉質量形成較大作用的氣象因子有成熟時段溫度、成熟時段的降水、生長階段的降水;煙葉拉力質量,主要關聯于生長期日照、生長階段降水、成熟時段的溫度,此三項氣象因素對煙葉質量的積極作用達到66%。對于煙葉質量具有負相關作用的氣象因素,如果未加以有效控制,將會引起煙葉發生病害問題。
以烤煙赤星病為視角,進行病害分析,研究此病對烤煙產量形成的不利作用。共同制定了五個病害防治方案:F1,一般用藥防治;F2,用藥加2次植物復配藥劑防治;F3,用藥加3次植物復配藥劑防治;F4,用藥加4次植物復配藥劑防治;F5,用藥加5次植物復配藥劑防治。各方案的復配藥劑使用間隔時間為15d。測定不同防治方案下,赤星病形成的產量影響。進行赤星病防控時,F5病害發生量最小,相比F1減少16.5%,具有優異的赤星病防治效果。各方案病害防控效果的大小關系為F5>F4>F3>F2>F1。5月20日,赤星病的發病概率為6.04%,F1的防治效果為0,F2的防治效果為4.95%,F3的防治效果為5.15%,F4的防治效果為10.45%,F5的防治效果為16.51%。各防治方案下,對應的烤煙產量為:F1產量為 1372.40kg/hm2,F2產量為 1478.12kg/hm2,F3產量為 1675.15kg/hm2,F4產量為 1781.89kg/hm2,F5產量為1941.57kg/hm2。由此發現:各類防病方案下,烤煙產量值的大小關系為F5>F4>F3>F2>F1;其中,F5方案相比F4方案增加10.06%的防護比例,增收產量159.68kg/hm2。由此推斷:赤星病每增加10%的發病率,會降低烤煙產量大約159kg/hm2。
烤煙內在質量在五個方案下的防治后,上部葉烤煙質量:煙堿含量最高的是F5,總糖最多的是F1,還原糖含量最高的是F1,鉀含量最高的是F5,氯含量最高的是F1,總氮含量最高的是F1,總磷含量最高的是F5,淀粉含量最高的是F1,鉀氯比最高的是F5,氮堿比最高的是F1,糖堿比最高的是F1。中部葉烤煙質量:F5的煙堿含量最高,F1的總糖最多,F1的還原糖含量最高,F5的鉀含量最高,F5的氯含量最高,F5的總氮含量最高,F5的總磷含量最高,F1的淀粉含量最高,F1的鉀氯比最高,F1的氮堿比最高,F1的糖堿比最高。優質烤煙的氮堿比≈1、糖堿比≈9。五個方案的上部葉、中部葉氮堿比≈0.53、糖堿比≈5.21。由此說明:五個赤星病的防治方案,并未達到優質烤煙的生產標準;赤星病的發生,會引起烤煙內部氮堿比、糖堿比的降低,使其達不到優質烤煙的質量標準。
案例地區進行2022年內全時段的氣象預測,以此氣象為依據,編制整年的烤煙生產方案。與往年相比,2022年案例區域內的降水量將會增多15%左右,溫度平均值會相應降低0.5℃。預計雨季起始時間為6月上旬,與往年雨季開始時間同步。預判2022年案例區域內光熱環境優異,降水量會有所減少。氣象側重點:冬季溫度較低,存在雨雪、霜凍等氣象可能性;春季需進行春寒防護,積極應對大風冰雹氣象問題;春末夏初時段,環境溫度較高,整體濕度較小;秋季可能出現連陰雨現象。
2022年案例區域可能出現的氣象災害如下。第一,低溫霜凍災害。案例區域內冬季時節的溫度變幅較大,會降低烤煙的生命活性。應對此種問題,可考慮增加防寒措施,回避霜凍帶來的烤煙病害問題。第二,春季干旱災害。案例區域2021年末出現了干旱現象,預計春季會延續干旱問題,后續溫度漲幅較大,風速增加,極易引發森林火災。為此,可增加灌水次數,補充烤煙生長所需水分。在春季溫度回升時段,可進行空氣噴霧處理,以此降低森林火災的發生次數。通過空氣噴霧形式,可有效緩解干旱問題,降低濕度對育苗、移栽兩個階段烤煙生長帶來的不利因素。第三,秋季連陰雨。案例地區的2022年秋季,可能發生連陰雨氣象問題,會增加田間濕度,成熟期濕度對于煙葉含梗比例、葉片拉力具有一定不利作用。積極控制濕度,降低烤煙病害的發生可能性。
烤煙是典型的喜溫作物種類,移栽環節環境適宜性會直接影響作物成活幾率,因此移栽環節要重點關注氣溫情況,最好在日平均氣溫適中的條件下推進操作,通常以18℃為佳,現場檢測地溫條件不得低于10℃,且后期不會再出現晚霜危害,否則將會造成嚴重的冷害狀況,導致早花現象發生的同時降低植株免疫抵抗能力。必要時可以加覆地膜進行保溫,對于云南地區常用的膜下移栽方式來說,要盡可能選取矮莖壯苗,莖高在2~3cm為佳,5~7片葉為宜,幼苗長勢要健康且良好,不能出現病蟲害癥狀。煙苗移栽完成后也要重點觀測光溫水肥變化情況,對于受災嚴重的田塊要及時間苗補缺、補育新苗,采用交錯栽苗方式擴大根系營養面積,使單株煙草有充足的生長發育空間,遵循“雨后不搶栽、苗不壯不栽”的基本原則,最大限度保障烤煙產量的穩定。風害對于烤煙植株的危害極大,本次試驗中所使用的煙葉品種植株高達,葉片大而柔軟,當植株接近成熟期后,受大風災害的威脅會更加明顯,一方面葉片之間摩擦加劇很容易發生傷斑、葉片翻轉等狀況,后期甚至會直接干枯脫落,另一方面當風速達到9m/s后,還會出現大面積倒伏、折斷狀況,因此要秉持因地制宜原則科學選取移栽地,防止后期大風災害突襲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冬季霜凍,可采取溫室、大棚、增溫劑等栽培方案,以此增加溫度的調控能力,防止霜凍帶來的烤煙病害問題,霜凍防治的安排宜早不宜晚,要提前聯系專業合作社準備好草簾、麻片、秸稈等物資,強化對水電等配套設施的檢查維護,若出現氣溫驟降情況,可以在育苗棚周邊采取熏煙防霜措施,時刻保持棚內溫度適宜性,減少煙苗受凍害風險,對于氣溫驟然回升現象,則要及時增設遮陽網,避免燒苗現象的發生,待到天氣漸趨穩定后撤去遮陽網并做好通風排濕工作。春季干旱風大,階段性干旱容易影響植株發育,烤煙根系無法持續吸收養分,導致煙葉結構緊密僵硬,整體產量、品質都會有所下降,因此要結合天氣預報、實測參數等對煙田進行灌溉管理,結合烤煙植株生長需求提高灌溉科學性。同時還需要有效控制煙田火源,綜合利用遙感技術、GPS定位技術等強化火種火情監控,提升火災防范效果。汛期防控,動態獲取天氣變化情況,給出人工防雹處理措施,可采取碘化銀炮彈發射方式,將高空中的冰粒分解為水滴,使之轉換成為降雨形式下落,防止冰雹氣象帶來的烤煙病害問題。連雨天,需建造蓄水池,合理完成蓄水工作,防止烤煙田間出現內澇問題,維持烤煙健康性,及時給出采摘規劃。
綜上所述,參照麗江市的氣候特點,從光照、溫度、土壤等多個視角,分析氣象因素對烤煙病害形成的不利作用,結合案例區域的烤煙生產實踐,梳理出各時段內煙葉質量與氣象因素的相關性,給出烤煙生產一定氣象控制方向。研究中,赤星病每增加10%,會減少烤煙產量159kg/hm2,相應改變烤煙的氮堿比、糖堿比,使其無法達到優質烤煙的評價標準。為此,以案例地區為視角,從全年氣象視角,制定可行的防病方案,以此降低烤煙病害發生次數,獲取較高的烤煙生產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