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闡述了做好企業機關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分析了國有企業機關黨建工作的任務和使命,指出了國有企業機關黨組織在推進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應著力提升的三種能力和應抓好的四項工作。
認清職責,提高能力,抓好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是當前各級機關黨組織都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命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形勢下,中央和國家機關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在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作表率,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上作表率。深化全面從嚴治黨、進行自我革命,必須從中央和國家機關嚴起、從機關黨建抓起。
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也是同樣道理。實踐證明,做好國有企業機關黨建工作,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意義。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才能永葆國有企業機關作為政治機關的鮮明本色,才能始終確保正確方向,才能更好地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才能使國有企業機關黨員領導干部以上率下,帶動企業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形成合力,推動企業的改革轉型、全面高質量發展。
加強國有企業機關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黨組織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體現;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具體實踐;是提高政治站位,把準政治方向,堅定政治立場,明確政治態度,嚴守政治紀律的生動寫照;是能否真正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最好檢驗。
由于企業機關黨支部書記大多由各部室的負責人兼任,所以黨務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更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企業機關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如何、模范帶動作用如何,不僅對企業機關黨組織負責人“一崗雙責”的落實至關重要,而且對實現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假如我是一只老鼠,我要讓所有老鼠講衛生,不要亂吃人類的糧食,要自己做好吃的,比如做蛋糕、糖果、面條……要用堅硬的牙刷磨牙。
一是要切實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要帶領機關黨員領導干部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科學把握國有企業改革轉型時期,廣大職工思想意識發展變化的新特點,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引導黨員,著力增強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鍛煉和思想道德修養,以崇高的理念信念投身到國有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要著力加強機關黨員領導干部對國有企業改革轉型政策的學習研究,不斷提高國有企業各級領導干部管理經營企業事務、協調企業改革發展關系、激發黨員干部職工創造活力的本領,更好地擔負起帶領黨員干部職工實現企業改革、轉型、發展的重要使命。
企業黨的組織建設,只有切實抓好機關黨建,才牽住了企業黨建責任制的“牛鼻子”。不抓企業機關黨建是失職,抓不好企業機關黨建是瀆職。企業機關黨建質量如何,關系到一個企業能否實現改革轉型、高質量健康發展。
目前她已成為采油廠唯一的女油藏專家。工作十余年來,先后有150余項科研成果獲廠級以上獎勵,參與“孤島中一區Ng3聚驅后井網調整非均相復合驅”等9項中石化、油田分公司重大先導試驗項目,創直接經濟效益3億余元。
企業機關黨組織在充分認識企業實現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中的職責和任務的同時,要加強自身能力和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機關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干事創業水平和能力。
企業機關是企業密切聯系職工的橋梁,起著協調各方和上情下達、下情上達的樞紐作用。企業機關黨員和領導干部居多,肩負的責任十分重大。這些特點決定了企業機關黨組織在企業總體格局中處于尤為重要的地位。抓好企業機關黨的建設,不僅為企業正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執行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為企業實現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政治保證,還能對企業基層黨組織起到積極的示范帶動作用,對加強企業同職工群眾的血肉聯系,維護黨組織在企業職工中的良好形象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是科學決策的能力。企業機關各部門都掌握著企業生產經營重大問題的決策權。科學的決策能很好地促進企業生產經營和諧發展,錯誤的決策則會導致不利于企業生產經營和諧發展因素的增加。因此,各級企業機關黨組織要在努力學習和大力宣傳貫徹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基礎上,保證企業各項重大事項決策符合黨中央對企業的要求,做到科學決策,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已進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企業也必須實現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企業黨員隊伍狀況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黨組織要承擔起,在企業順利實現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職責和使命,就必須要接受多方面的新考驗,企業機關黨建必須走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須教育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當好表率,樹立高效、務實、清正廉潔的機關形象。要帶頭推進企業改革轉型,積極推進機關職能轉變,帶頭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對黨員領導干部實行嚴格教育、管理和監督,建立黨員“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
改革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既是維護最廣大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路徑,對于實現城鄉統籌,社會和諧具有極大的重要意義。因此,基于我國當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現狀,結合當前經濟社會實際情況,就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從三個方面提出以下一些建議與思考:
我一直強調,你現在跟父母老師的關系就是將來你跟領導上級的關系,你現在跟同學的關系就是將來跟同事的關系。做人別怕吃虧,我們不是人民幣與神,不能做到人人喜歡。但是應該有自己的朋友,可以一起吃飯鍛煉上下學看書約逛街等。有親情、友情包圍的人,他的幸福自信指數肯定更高。
三是營造風清氣正干事環境的能力。企業機關黨組織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努力增強企業機關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機關黨組織的戰斗力。堅持以人為本,積極營造誠信、和睦、干事、創業、開拓、創新、進取、公平、干凈、擔當的干事氛圍,充分發揮企業機關在實現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中的職能作用,實現以改革促進轉型,以轉型鞏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黨章賦予企業黨組織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負有的政治職責和任務。企業機關黨組織必須牢記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揮自身的政治優勢,堅持圍繞企業中心、服務大局,通過抓黨建、帶隊伍,培作風、創佳績來助推企業實現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標。
二是協調各種復雜關系的能力。要教育機關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大局意識,進一步學習和提高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的能力,切實把企業和職工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正確處理好改革轉型與職工利益、企業利益和國家利益以及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關系,要教育企業機關黨員干部深入探索新形勢下,解決職工利益與企業改革之間的矛盾的方法和規律,解決各類矛盾沖突,切實把職工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努力使企業和職工能共享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二是要著力推進標準化黨支部和機關黨組織的能力建設,以標準化黨支部建設促進國有機關黨員領導干部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要圍繞“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機關”建設,堅持做好“三會一課”,嚴格黨的紀律,嚴肅黨內生活,不斷提高黨建質量。鍛造一支既有較高政治思想素質,又有科學管理和決策水平,更有遵規守紀自覺的機關干部隊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讓機關黨員領導干部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切實發揮好機關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組織和帶領國有企業機關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做促進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的表率。
3.6 落實健康宣教及呼吸運動訓練指導 在進行呼吸運動訓練中,必須重視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指導和幫助。在進行治療前,應當首先向患者講授手術對呼吸功能的影響和改善呼吸功能的必要性,取得了患者的理解與配合。護士要有耐心和責任心,首先向患者進行示范,然后指導患者進行訓練指導,及時糾正訓練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直至患者領悟到呼吸要領;對于領悟能力差的患者,要給予鼓勵和幫助,使其逐漸掌握正確呼吸訓練的方法。同時,防止訓練過度,以免造成呼吸肌疲勞[5]。
三是要努力發揮好機關黨組織密切聯系基層職工群眾工作,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作用。要教育機關黨員干部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切實把以人為本的原則,落實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完成企業生產經營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過程。要認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黨的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進一步完善相關機制和制度,不斷拓寬機關黨組織聯系和服務基層職工群眾的渠道,引導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職工,了解職工思想動態、關心職工疾苦、傾聽職工的意愿和要求,解決好職工群眾的“急難愁盼”,真正為廣大職工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四是企業機關黨組織要切實抓好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增強職工對企業領導機關的信任。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方針,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從國有企業機關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教育、監督、懲戒的反腐敗體系。要進一步增強監督意識,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的作用,以保證廉潔從業為目標,認真負責地加強對企業機關工作和黨員干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不斷推動國有企業機關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有效開展。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在不斷發生深刻變化,國有企業機關黨組織要在適應新變化新發展中,充分發揮表率引領作用,就必須切實加強國有企業機關黨建工作的研究。國有企業機關黨建研究工作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正確的研究方向;要始終堅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中心、服務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大局的原則,緊密結合國有企業機關黨建工作的實際開展研究;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以勇于改革的精神大力推進國有企業機關黨建理論創新;要在認真繼承和借鑒黨建領域既有好傳統、好經驗的基礎上,及時研究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探索新規律,不斷開創國有企業機關黨建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為實現企業改革轉型、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