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杰
冠心病是一種由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的冠狀動脈疾病,也稱為缺血性心肌病,是一種心臟疾病[1,2]。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臟射血和充盈障礙,導致靜脈回流異常,心輸出量絕對或相對不足,不能滿足機體代謝需要而發生的綜合征[3,4]。如果冠心病嚴重,影響心臟功能,就會出現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力衰竭是一種心血管疾病,幾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終都會導致心力衰竭[5]。本病發病率高,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嚴重者可導致死亡。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本研究從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期間選擇103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析美托洛爾+貝那普利對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心功能改善情況,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103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年齡46~82 歲,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52 例)與對照組(51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患者知情同意且簽署同意書。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
注:兩組比較,P>0.05
1.2方法 對照組:口服美托洛爾(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規格:25 mg),起初6.25 mg/次,2~3 次/d,以后視臨床情況每數日至1 周增加6.25~12.5 mg/次,2~3 次/d,最大劑量可用至50~100 mg/次,2 次/d。日最大劑量≤300~400 mg。治療4 周。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292,規格:5 mg),初始劑量為2.5 mg(半片)/次,1 次/d。根據患者耐受情況,可加至最大劑量≤20 mg/d。治療4 周。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心功能指標、Hcy、CRP、Cys C、BNP、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血液流變學指標,其中心功能指標有LVEDD、LVEF、LVESD,血液流變學指標有ηp、ηb、Fib、ESR。治療效果判定標準:顯著: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2 級或恢復正常;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心功能改善1 級;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心功能沒有變化。總有效率=顯著率+改善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4.23%高于對照組的74.5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LVEDD、LVEF 和LVESD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DD、LVESD 均短于對照組,LVEF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兩組Hcy、CRP、Cys C、BNP 比較 治療前,兩組CRP、Hcy、BNP、Cys C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RP、Hcy、BNP、Cys C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Hcy、CRP、Cys C、BNP 比較()

表4 兩組Hcy、CRP、Cys C、BNP 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4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77%低于對照組的17.65%,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5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ηp、ηb、Fib、ESR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ηp、ηb、Fib、ESR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表6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冠心病心力衰竭是指長期冠狀動脈疾病導致心肌肥大,功能下降,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心悸、不能仰臥、下肢浮腫、飲食不良,嚴重者會出現坐臥呼吸、出汗、突然失去知覺,多因急性心力衰竭或惡性心律失常而引發[6-8]。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LVEDD、LVESD 均短于對照組,LVEF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RP、Hcy、BNP、Cys C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5.77%低于對照組的17.65%,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ηp、ηb、Fib、ESR 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美托洛爾+貝那普利治療效果更顯著。美托洛爾是一種β 受體阻滯劑,其主要功能是降低心室率和改善心肌收縮狀態,對心肌有負面影響[9],比雷諾現象更加明顯,因為選擇性1 受體的阻斷增加激發,其功能主要用于抑制交感神經興奮,特別是降低心率或血壓[10,11]。對于心力衰竭患者主要用于抑制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貝那普利是一種前藥,口服給藥后,在人體肝臟中水解,成為活性代謝產物苯那普利[12,13]。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肽Ⅰ轉化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化為血管緊張素Ⅱ,降低總外周阻力[14]。同時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貝那普利可擴張動靜脈,有效降低心臟的總外周阻力、前負荷和后負荷,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輸出量及運動耐量[15]。因此,貝那普利不僅可用于高血壓患者,也可用于心力衰竭治療。因此美托洛爾+貝那普利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美托洛爾+貝那普利對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及血液流變學指標,臨床療效確切,且安全可靠,有臨床應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