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雙雙
不育不孕癥是臨床婦科相對多發且常見的疾病之一,大多數患者均為原發性不孕不育,其病情相對復雜,無法準確判斷引發該疾病的具體原因,但與其生活作息、飲食、環境及情緒等因素關系密切[1]。一般情況下,患者是在近1 年左右時間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進行性生活而無妊娠反應才到醫院就醫確診,據相關數據統計,其原因主要是由卵巢、輸卵管、陰道或子宮功能障礙造成[2]。臨床針對不育不孕癥通常采取藥物治療,其中克羅米芬最為常用,其主要作用是促進排卵,提高雌性激素分泌量,改善機體內激素水平,有助于促進卵泡成熟,進而提高受孕率[3,4]。但不同體質和年齡段的不育不孕癥患者療效差異較大,部分患者用藥后子宮黏液變粘稠,內膜變薄,不利于合成受精卵,需聯合其他藥物增加整體療效[5]。故本文以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治療的不孕不育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析阿司匹林聯合克羅米芬及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治療效果,詳細內容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治療的不孕不育癥患者71 例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盲選方式分為試驗組(36 例)與參照組(35 例)。試驗組患者年齡21~39 歲,平均年齡(29.54±3.25)歲;病程2~9 年,平均病程(4.57±1.96)年。參照組患者年齡22~38 歲,平均年齡(29.84±2.76)歲;病程3~10 年,平均病程(4.68±1.5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不孕不育癥,且所有患者均為原發性不孕不育癥;②未曾應用過本研究所用藥物;③經患者及家屬確認后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并得到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患者家屬拒絕簽訂知情同意書;②心、肺、腎等發生嚴重器質性病變;③精神異常,無法配合治療者;④配偶精液存活率較低。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克羅米芬進行治療,選擇月經結束后給予患者克羅米芬膠囊(通化仁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100,規格:50 mg)50 mg 口服,1 次/d,連續治療5~7 d,根據臨床效果可將劑量調至100 mg。試驗組實施阿司匹林聯合克羅米芬、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進行治療,克羅米芬用法用量與參照組一致;阿司匹林腸溶片(沈陽澳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304,規格:50 mg)50 mg 口服,1 次/d;注射用絨促性素(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H20033379,規格:5000 U)1000 U 肌內注射,1 次/d,連續治療5~7 d,觀察子宮內膜和宮頸環境變化。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變化情況利用超聲設備檢測患者子宮內膜厚度,即距矢狀切面與宮底2 cm 位置,子宮內膜交界平面與子宮前后肌層的極限距離。采集患者宮頸黏液,參考黏液顏色、黏液量、結晶情況、宮頸口張開情況等方面進行可行性評估,總評分為15 分,評分越高代表越容易受孕。
1.3.2臨床療效 判定標準:經超聲檢查顯示輸卵管通暢,月經正常,在1 年內受孕且順利分娩為顯效;經超聲檢查顯示輸卵管阻塞情況明顯改善,月經逐漸規律,但1 年內未受孕為有效;經超聲檢查顯示輸卵管及月經情況未發生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變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變化情況對比()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變化情況對比()
注:與參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2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97.22%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4.2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近些年來,不孕不育癥發生率呈逐年增長趨勢,造成不孕不育癥的主要原因有輸卵管堵塞、子宮內膜變薄、排卵異常等,與人們的飲食結構、環境變化及生活作息存在一定關聯,對患者身體和心理均造成不同程度損傷,同時會影響家庭關系[6]。對于不孕不育癥患者臨床會采取手術方式和用藥方式治療,手術方式風險較大,對患者機體會造成不可逆性的損傷,大多數患者均選擇用藥保守治療[7]。克羅米芬屬于臨床常用的抗性激素藥物,具有良好的促排卵作用,用藥后排卵率>90%,同時能降低機體促黃體生成素,促使雄性激素分泌量減少,阻斷負反饋[8]。除此之外,克羅米芬能對患者下丘腦激素受體產生刺激作用,干擾雌激素負反饋致使卵泡分泌激素增加,有助于卵泡生長。但臨床研究發現,單一應用克羅米芬會使部分患者子宮黏液變粘稠,內膜變薄,不利于合成受精卵,故需聯合其他藥物增加整體療效[9]。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能促進子宮內膜和卵巢血液供給,改善血液微循環,增加子宮內膜厚度,還能使血栓素與前列環素保持動態平衡,改善孕囊種植條件,提高受孕幾率[10]。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臨床常用的糖蛋白類激素,是由人體滋養層絨毛組織分泌的激素,提高其含量能增加孕激素和黃體酮釋放,改善胎盤生長發育環境,促進其生長和發育速率[11]。三者聯合應用能提高子宮內膜血液供給,增加子宮內膜厚度,調節宮內環境,促使卵泡刺激素分泌,促進卵泡發育成熟,提高受孕幾率[12]。另外,心理壓力過大會影響機體激素分泌,造成內分泌紊亂,在治療期間適當展開心理疏導并叮囑家人給予充分支持,舒緩患者心理壓力,對提高患者受孕率有幫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子宮內膜厚度和宮頸黏液評分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充分證明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阿司匹林能在克羅米芬促排卵基礎上增加子宮內膜厚度,改善精子附著環境,提高受孕率。
綜上所述,針對不孕不育癥實施阿司匹林聯合克羅米芬、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療能有效改善患者改善宮頸環境,增加患者子宮內膜厚度,促進受孕,提升整體療效,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