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青陽縣供電公司 熊 欣 寧新兵 劉 赟 熊壽康 徐 軒
為服務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國網青陽縣供電公司選取青陽縣東橋村高標準建成青陽東橋數智化電力驛站,實現數智化運檢、“雙碳”戰略落地、黨建示范點一體展示,處于“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示范區的區域中心位置,是展示從變電站到環網柜、箱變、低壓用戶全鏈條設備數據接口,實現用戶、表箱、分支箱和臺區側全電量監測和全層級的電氣拓撲自動識別生成,是全面建成的“六智三零”9個示范項目集中展示重要場所,也是全省首個鄉村綠色電力智慧用能監測平臺和智慧電網演示控制的重要展示窗口。
青陽東橋數智化電力驛站定位為數智化便民型電力服務驛站,是池州市首個鄉村數智化電力驛站,位于青陽縣東橋陳畈民宿村和4A九子巖景區的中心位置,驛站房屋占地面積53 m2,室外廣場占地面積為121 m2,主要服務于東橋陳畈民宿村和4A級九子巖景區范圍內的163個電力用戶,以及來此旅游的數十萬國內外游客。驛站在自助交費、電力宣傳、業務辦理、能源服務等8項電力服務基礎上,還設有休息座椅、免費飲水、應急充電、愛心藥箱、共享雨傘、免費Wi-Fi等8項便民設施,屬地朱備中心供電所工作人員負責對站內衛生、設備進行清掃維護,及時補充、更換便民服務設施,打造8 h定期入駐“工作時間”+24 h“自助營業時間”的便民服務新模式。
驛站大門右側設置了1個一鍵直撥咨詢電話(一鍵咨詢區),在電力驛站非工作時間,附近居民和游客可通過驛站門口懸掛的直撥電話,只需一鍵即可打通供電公司供服中心24 h服務值班電話,更好地為居民游客提供電力服務。
驛站設置有鄉村振興黨建示范點(黨建示范點)、青力青為電力服務廳(特色服務廳)、綠色能源數智電網廳(數智運檢廳)3個展廳,分別設置有企業形象宣傳區、黨建引領區、示范項目介紹區、自助查詢區、便民休息區、愛心助農區、綜合能源區、智慧平臺監控區、智慧臺區演示區、創新實物展示區10個功能區塊。驛站將示范項目、用電體驗、用電辦理、用電賦能有機結合,將綠色能源、智慧電網、數字感知、便捷服務完美集結,為廣大游客和當地居民打造多元化、大眾化、前沿化的電力服務場所,讓客戶在放松休閑之余感受國家電網的智慧魅力,體會智能用電賦予生產生活的便利,了解智慧電能的發展趨勢,暢想美好生活。讓鄉村百姓體驗智慧電力服務的同時,有力助推全省首個綠色生態旅游電氣化示范鄉村建設。
青陽縣供電公司黨委帶領廣大干部職工踐行省公司“三先”工作理念和省公司“忠誠、實干、創新、爭先”文化理念,全面建成首個高智能化高可靠性的青陽東橋“鄉村振興·電力先行”示范區。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青陽縣供電公司打造池州首個“鄉村振興·電力先行”黨建示范點,全面展示青陽縣供電公司干部職工在“鄉村振興·電力先行”實踐過程中青電人的風采,高站位“筑夢新規劃”創新規劃全鏈鄉村配電網規劃設計方案;高要求組建青年規劃競賽團隊自主完成規劃設計并從全省88個項目中突圍獲獎;高要求爭取各方面支持取得全省8個示范項目、“六個智慧”高標準設計規劃項目落地實施方案;高效率“追夢新電網”聯建屬地政府、組建臨時黨支部推進青陽東橋“美麗鄉村·電力先行”示范項目;高質量“圓夢新時代”建成高智能化高可靠性的不停電村和零碳景區過程中形成“六智三零·九子新顏”的“鄉村振興·電力先行”青陽樣板,首創全鏈配電網規劃設計方案和率先建成全省首個零感不停電換表示范臺區、設計全省首個鄉村智慧用能監測平臺、完成全省首個數字化感知精品智慧臺區等,一批示范項目落地應用,展現了青陽縣供電公司一群人、一條心同奮進共努力的責任擔當、拼搏進取的精神與勇爭第一的青電人風采。
以青力青為電力服務為主題,聚焦為民便捷服務。青陽縣供電公司借用青與親相近音,著力打造電力驛站青力青為電力特色服務廳。該廳劃分為特色服務區、綜合能源區、愛心助農區、便民休息區、自助查詢區等。
電力宣傳區常態展示《智慧綠色電力 賦能鄉村振興》等公司各類宣傳展示短片。
特色服務區全面展示了客戶用電“便捷辦”、小微企業“周到辦”、雙碳推廣“示范辦”、景區服務“貼心辦”、愛心助農“遠程辦”、志愿服務“免費辦”、民宿服務“定制辦”、農業生產“田間辦”8項青力青為特色服務,以驛站為中心,建成了5 min供電服務圈,提升了景區和鄉村供電服務響應效能。
綜合能源區以助力雙碳戰略引領綠色發展為主題,青陽縣供電公司聚焦零碳電源、零碳示范、零碳交通、零碳振興4個方面,采取光水儲、論培推、地景區、替接居等12項舉措,建成九子巖零碳景區、東橋陳畈不停電村、培育出全省首家“分布式+電能替代+節能改造+能源托管”的“零碳”校園—青陽縣實驗小學,托管期內累計節約用能費用約45萬元;培育出全省首家“空壓機節能托管”綜合能源項目—泫氏鑄造節能托管,合同期內累計節約用能費用約600余萬元;建成池州首座鄉村景區“光儲充”快充站,進一步構建縣域“十分鐘充電圈”,滿足全縣人民綠色出行需求;瞄準朱備農茶葉、黃精等農特產品初加工,大力推廣“電烘干”“電制茶”,為農業綠色產業賦能。
便民休息區設置有免費Wi-Fi、休息座椅、應急藥箱、免費飲水、應急充電、便民雨傘、愛心助農、取暖納涼便民服務8個便民服務功能,可供附近游客、居民來此休息使用。
愛心助農區安裝有冰箱用于存放幫助農戶線下銷售農村品,同時積極組織周邊村民特色農產品入駐國網惠農平臺。

六智三零打造綠色山鄉風景線生態電力
自助查詢區設置1臺自助查詢終端機,可完成自助查詢電費、線上交納,也可以申請辦理業擴新裝、光伏新裝等業務,為客戶提供“8+24”的延伸便民服務,推廣“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還可以查看電動汽車相關信息、日常維護保養常識等,推動綠色生活出行。
以綠色數智電網·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通過數智監控平臺區、智慧電網演示區、創新成果展示區3個區域集中展示了建設零碳景區和不停電村過程中應用數智化技術賦能鄉村電網、服務鄉村振興形成的智慧鄉村電網成果。
數智監控平臺區智慧大屏上展示的是青陽縣供電公司開發設計的省內首個縣級鄉村綠色電力智慧用能監測平臺,平臺采集東橋陳畈民宿村和九子巖景區從10 kV到用戶表相各層級的電氣用能實時數據并智能分析統計數據,鄉村光伏水電等綠色能源使用情況,環網柜、箱變、用戶電表、分布充電樁的電能使用狀況也清晰可見。把東橋村電網作為鄉村電網進行更精細化的監控,實現源網荷儲充各要素協同運行,形成用能設備狀態全面感知與智能優化控制,實現鄉村“零碳”運行,助力鄉村綠色發展,推動鄉村綠色生產,服務鄉村綠色生活。
監控平臺系統是青陽縣供電公司打通環網柜、箱變、電站、分支箱開關、表箱及民宿房間智慧插座6類廠家設備數據壁壘,聯合3個廠家,利用1個月時間,從平臺美工布局設計、各模塊數據采集展示設計、各類設備聯調,最終實現全數據貫通展示,平臺中間是利用微電流自動識別技術自動生成的具有地圖拓撲信息的真實東橋鄉村電網圖,省去人工繪圖的工作量,填補現有配電自動化還沒衍生至低壓臺區精益化管理不夠的問題,實現了臺區地理拓撲自動生成、電氣量實時采集和故障精準定位,有效解決臺區運維工作大量、故障查找不及時的問題。
智慧電網演示區展示了青陽縣供電公司自主設計的將東橋現場建成的全省首個數智化感知精品智慧臺區的設計模式建成基于系統遠控的數字化感知精品智慧臺區,在現有配網自動化尚未普及至低壓臺區時,在國內率先低成本建成數字化感知智慧精品臺區,將能源互聯網延伸落地至低壓臺區,實現臺區數字化精益運維,填補干線監控盲點。鄉村智慧能源監控平臺以入戶電能表作為前端信息收集器,將數據傳回平臺系統,通過智能分析,能精準實現故障預警,支撐網格經理開展主動搶修。

皖南首個鄉村數智化電力驛站

東橋陳畈民宿村和九子巖景區大景航拍大圖景區內無一桿一線
通過智慧臺區監控系統可實現對智慧臺區分支箱內剩余電流動作斷路器進行遠程控制開關和閉合操作,通過系統遠程開斷智能量測開關,快速切除故障低壓分支線路,避免雷雨天氣巡視臺區后發現異常人為操作存在安全風險,為了防止用戶表箱竊電,我們安裝了模組化感知單位,只要非臺區客戶經理開鎖即可遠程拍照比對,告知異常情況也能做好用戶竊電取證,有效減少用戶表箱竊電情況發生,初步構建了以整個臺區為小電網進行精益調度監控的運維管理模式,同時為后續供電所人員逐級老齡化和數字化供電所監控中心實體化運作提供實用化條件。
創新實物展示區是青陽縣供電公司在示范村鎮電網建設過程中應用的創新成果區,上面擺放了青陽縣供電公司與設備廠家共同研發零感不停電換表裝置、模組化感知單元、物聯網計量表箱和智能量測開關等實物設備。這些裝置改善了傳統臺區設備缺乏電氣量監測監控數據的現狀,通過加裝芯片模塊,實現不增加體積和太多成本的情況下,集合多類設備功能,實現用戶換表不停電、表箱遠程遙控開鎖、環境精準感知和防竊電拍錄、分支箱電氣量監測和遠程控制、有效填補現有設備監測不足、防竊電手段缺失等問題,具備廣泛的推廣應用價值,目前已與省公司雙創中心和明生恒卓公司達成初步入駐孵化合作計劃。
青陽縣供電公司還將進一步拓展電力驛站功能,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和廣大客戶群體,進一步豐富青力青為服務機制,通過可體驗、可接觸的方式,使廣大用戶深入了解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智慧家居等,為鄉村居民和景區游客提供更加節能、綠色的能源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