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河南焦作沁陽市供電公司 孫 亞 李曉寧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供電企業作為服務國計民生的能源骨干行業,作為黨和人民依靠信賴的“大國重器”和“頂梁柱”,要結合行業特點,主動作為,乘勢而上,切實擔負起鄉村振興的使命和擔當,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貢獻國網力量。
2021年以來,國網河南沁陽市供電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助推鄉村振興有關部署和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把高質量服務農業、農村、農民用電作為落腳點,加強調研分析研判,針對鄉村安全用電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電網助推鄉村振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機制,圍繞沁陽地區鄉村用電特點,實施電網助推鄉村振興八大舉措,進一步發揮電網支撐保障作為,豐富供電服務方式,優化農村產業服務機制,確保電網助推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新突破,為助力沁陽鄉村振興實現更大突破、走在全省前列做出了積極貢獻。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電網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目標任務也隨之完成。近年來,公司認真履行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扎實推進電網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先后高質量完成貧困村、“煤改電”、高標準糧田電網配套項目建設任務,戶均配變容量3.23 kVA,較“十二五”末實現翻番,農村電網進一步補強,安全用電環境持續改善,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城鄉配電網實現跨越式發展。
隨著“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城市建設和鄉村振興的加快推進、能源互聯網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加快實現、5G網絡的加快覆蓋、農村新興產業的加快發展、高標準良田的加快建設,鄉村地區群眾和客戶對供電的需求呈現多樣化,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雖然“十三五”期間農村電網供電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但與快速發展的農村產業經濟相比,與群眾高質量用電需求相比,農村用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群眾安全用電意識淡薄。個別群眾對安全用電知識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憑著對“電”的一知半解,盲目操作用電設備。個別群眾無知無畏,貪小便宜,不按照要求安裝家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甚至在不通知供電部門的情況下,私拉亂接臨時用電線路。
表箱后進戶線存在隱患。由于表箱后進戶線屬于用戶資產,個別群眾不愿投資更換,存在“能用則用、能用盡用、用壞再修”的僥幸心理,導致部分進戶線老化嚴重、絕緣不合格、導線線徑細等問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電網通道防外破壓力大。受利益驅使,個別群眾無視電力安全法規,忽視個人生命安全,在線路下方違法植樹、在靠近線路廠房大面積使用不牢固的彩鋼瓦。供電部門雖然及時發現問題并下發了隱患整改通知單,但因沒有砍伐權和執法權,整治效果不明顯。一旦遇到突發惡劣天氣,將對電網造成較大損壞。
灌溉用電管理有待提升。因投資建設主體和運維管護單位不同,農田機井電力設施資產、管護權歸屬情況較為復雜,在加強農田灌溉用電安全管理和服務提升方面還須下更大功夫。
上述問題既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又影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降低了脫貧攻堅的成色和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須在接續鄉村振興中加以解決。
公司認真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企業宗旨,站位鄉村振興工作大局,堅持問題導向,深刻思考分析影響農村區域供電能力的因素,在行動上找準方向,服務上找好舉措,辦實事上展示效果。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公司決定從優化電網結構、服務產業發展、滿足高質量灌溉需求、打造文明用電村等八個方面發力,實施電網助推鄉村振興八大舉措,全力提升農村地區電網建設能力、供電能力、服務能力,為美麗鄉村助力,為經濟發展賦能。
公司聚焦主責主業,堅持把加快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放在首要位置,落實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部署,持續加大電網投入力度,優化網架結構,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裕動能。2021年,圓滿完成配電網61項單體工程建設,配電線路互聯率提升至90.47%。2022年上半年,完成西向鎮第二回路主供電源、17個配電網聯絡項目、2022年高標準農田配套電網項目等儲備,以及31項配網工程建設。全市城鄉網架結構進一步完善,電網供電能力持續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深入開展配電自動化建設,除兩條純電纜線路外,配電自動化覆蓋率達到100%。全力支撐丹河峽谷文旅項目,完成里溝等4個自然村的配套電網項目儲備,建立以里溝村民宿旅游示范村為試點,差異化開展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融合協調發展的新型電力設施布局。

服務農村產業發展
產業興則發展興、農民富,公司結合農村地區產業經濟發展特點,開展“服務+產業”專項行動,助推農村實現“產業興”。圍繞鄉村振興產業供電服務新需求,在全國著名的塢頭村頭飾產業園試點探索服務鄉村產業振興新途徑——打造“電力服務驛站”,實現產業園區“零距離”“零成本”“零跑動”用電服務,并向周邊同類產業延伸覆蓋。精準對接產業扶貧項目建設,實行“雙客戶經理制”,跟蹤做好辦電服務,確保早建成、早達成。建立帶貧企業供電服務常態機制,落實“萬人助萬企”活動部署,開展重點企業走訪座談,定期上門開展安全用電知識宣傳和隱患排查,協助制定節能方案,解決帶貧企業用電問題7個,受到企業好評。
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工作的指導意見,與沁陽市農業農村局簽訂農田機井高壓電力設施、低壓管護權移交協議,在六縣市率先規范理順了農業用電設施管理權利和義務。堅持“不誤農時”總目標,制定農田機井排查整改專項工作方案,建立責任分包及領導班子督導考核機制,倒排工期,統籌組織供電所隊伍力量,完成全市1381個機井通電臺區和9827眼機井排查,爭取147萬元對61個農排臺區電力設施進行維護,切實滿足高標準農田灌溉用電需求。強化政企聯動,與農業農村局建立月度會商機制,簽訂《鄉村振興合作框架協議》,攜手服務“三農”工作。積極履行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對不屬于公司管理資產設備,配合村委做好缺陷處理,確保不發生安全事故。
以提高農村供電質量、安全用電水平、服務品質、供用電設施美化為抓手,找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安全供用電管理結合點,創新開展文明用電村建設,打造農村安全用電典型示范。實施過程中,公司注重試點先行,2020年7月,公司崇義供電所率先和西茍莊村委達成共識,啟動文明用電村建設,采取村集體出資購買表后線材料、供電公司免費施工模式,集中對全村428戶表后線進行改造,改造后的線路整齊劃一,群眾用電獲得感和滿意度全面提升,無不拍手稱快。在此基礎上,2021年4月,崇義供電所和西茍莊村委簽訂了《文明用電村建設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了十項創建措施,推進文明用電村建設組織化、長效化、制度化,并開始逐步推廣實施。
把加強設備運維管理作為提升電能質量的突破口,持續加強設備精益運維,提高農村地區供電可靠性。大力開展“抓兩頭、促中間,大抓供電可靠性”專項行動,建立完善“運維專業+營銷專人”兩級配網線路管控模式,明確細化10 kV線路、配電臺區至400 V低壓線路等運維責任。推行線路“主人制”,由每個供電所指定一名主業職工和一名供電服務員工作為線路“主人”,在做好日常巡視維護的基礎上,協同運維檢修部做好消缺工作,確保了設備有人管、能管住、管得好。發揮供電所前沿陣地作用,開展供電所長專抓跳閘、投訴治理集中攻堅行動,發現并處理了一批鳥害、樹障、設備本體等缺陷,2021年,公司配電線路故障率同比下降55.05%,排名焦作供電區三區六縣第一;2022年上半年,配電線路故障率同比下降19%。加大重過載設備治理力度,定期召開會商會,協調解決工作難題,通過投運設電網、轉移負荷、更換設備、輪換配變等措施,解決部分線路及臺區重過載問題。
加強村域供用電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大力宣傳安全用電常識,凝聚電力設施保護社會力量。主動與11個鄉鎮協調對接,促請各鄉鎮出臺關于加強農村安全用電管理的通知,形成政企聯動、齊抓共管的和諧供用電環境。聚焦問題集中領域,按照“整改到位”工作標準,深入開展隱患排查,發出風險隱患單69份并已全部整改到位。采取“敲開門、見到人、遞上卡、連上心”等方式開展安全用電宣傳和義務檢修,累計服務群眾4600余人次,更換插座開關68個,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132個、整改入戶線路1.86 km。
針對農村敬老院、幼兒園、大型超市等特殊群體和場所,開展特色服務,借助沁陽市應急管理局力量,制定商鋪用戶、學校、敬老院、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安全檢查表,定期開展涉電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并督促做好整改。加大農村“網上國網”推廣力度,提高線上業務辦理和線上繳費比率,農村客戶足不出戶便可享受高效、便捷的供電服務。
扎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認真執行“周二蹲點日”制度,組織黨員干部積極做好走訪幫扶,確保了幫扶村無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組織供電所黨支部和村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創,通過聯合開展主題黨日、開展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指導、捐贈黨建書籍、共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黨建觀摩等多種形式,加大對村黨支部的幫扶力度,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協助建強村黨支部堡壘,發揮黨建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保障作用。
用電質量顯著提升。通過電網助推鄉村振興八大舉措的實施,農村地區電網架構進一步完善,低壓觸電風險大、隱患多、線路亂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群眾逐步實現從“用上電”“用好電”到“美好用電”“幸福用電”轉變。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7個文明用電村建設,安全用電、文明用電、和諧用電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風尚,示范帶動作用初步顯現。農田機井灌溉電力設施產權和管護權清晰,替換了一批老舊設備,建立了常態隱患排查機制,為農業生產灌溉用電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
服務水平持續提高。通過打造電力服務驛站、實行“雙客戶經理制”、開展特色服務等形式,探索了服務鄉村發展新模式,豐富了供電服務方式和渠道,實現供電企業與鄉村客戶的“無縫對接”。2021年,公司接到20個脫貧村客戶服務工單6件,同比降低71%。95598客戶投訴率成績全省領先。截至2022年9月8日,實現連續793天供電服務零投訴。
電網環境有效改善。持續加大與政府部門溝通協調力度,促請市政府組織開展線路通道隱患治理,協調各鄉鎮出臺加強農村安全用電管理通知,在各級政府支持下,2021年以來,公司累計砍伐樹木6000余棵,治理彩鋼瓦隱患3處,電網外部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