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國慶
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中鐵五局六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黨委堅持和加強黨對企業的全面領導,把牢改革方向,錨定改革目標,聚焦改革重點,不斷將企業改革引向深入,企業發展亮點頻現、實力持續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帶動力和貢獻力穩步提升。三年來,公司共完成營業額101.4億元、營業收入81億元、新簽合同額133.91億元,在手任務量突破百億大關,實現凈利潤1.2億元,經營規模創歷史最好水平,實現了“十四五”的良好開局。這期間,公司先后獲得國家級創新成果獎、2項魯班獎、1項詹天佑獎、6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公司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把認真落實企業黨委主體責任、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和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的重要政治保證,為企業深化改革把關定向,推動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風大浪中行穩致遠,永不迷航。

▲ 中鐵五局六公司黨委書記王國慶(左二)到深圳地鐵14號線項目部檢查指導工作
公司黨委抓好關鍵少數作用發揮,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積極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完善公司班子成員考核分配機制,推動經理層成員“兩書”簽約率達100%,充分發揮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的作用。公司進一步明晰黨政領導班子職責,確保黨政分工明確、各司其責,井然有序地抓好黨建、經營、安全、生產等事關企業生存發展的大事要事。公司大抓作風建設,修訂完善《六公司兩級領導班子成員履行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一崗雙責”的實施細則》等10余項制度,大力倡導講實情、辦實事、求實效的工作作風,富有成效地推進改革發展。公司先后3次獲得中鐵五局授予的“四好班子”榮譽稱號。
公司黨委將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厘清黨委與其他治理主體關系,聚焦決策、執行、監督三大環節,充分發揮黨建政治優勢,堅定不移“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為更好發揮治理主體作用,公司黨委修訂了《中鐵五局六公司黨委會議事規則》,建立黨委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和議事目錄清單,進一步加強黨委會與總經理辦公會之間的銜接,確保公司決策程序規范、科學、合理。2021年,公司黨委被貴州省國資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公司黨委進一步完善選人用人機制,落實培養措施,精選出條件相對成熟、業績突出、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干部作為局專項培養對象,并結合企業需求、培養對象專業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一人一策”培養方案,認真付諸實施;通過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辦法,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層干部提拔到重要崗位,為企業發展注入“一池活水”。3年來,公司提拔任用中層干部66名,引進各類人才254名。
公司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關于深化改革各項決策部署,按照“可衡量、可考核、可檢驗、要辦事”要求,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了深改三年行動任務清單和任務臺賬,明確了19類對象、21個方向共78項改革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田”,并建立健全了專題會議、教育培訓、督查督辦等工作機制,確保深改工作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同時,公司將深化改革與公司“十四五”規劃融合推進,確保改革任務全面涵蓋、要求全面落實、成效全面體現。
適應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大趨勢,夯實基礎、調整結構、優化產品、拓展經營,這是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公司黨委聚焦拓新路、調結構、提質效,充分發揮政治領導和政治核心作用,為企業深化改革提檔助力。
公司黨委堅持“專業支撐、綜合發展”戰略,在做強鋪架主業的情況下,積極拓展市政綜合業務,搶占新興領域制高點,實現了“鋪軌制梁、城市軌道、市政房建、運營維保”四大板塊經營規模與發展質量的雙提升,形成了從“兩根鋼軌”向“綜合領域”跨越式發展的新格局。3年來,公司在城軌、房建、市政等板塊承攬新業務的經營額達126.83億元。公司經營結構日趨優化、經營基礎愈發堅實、抗風險能力更加強大。
公司黨委全力支持以“傳統經營為主、投資經營并重”的新發展思路,推動陣地經營、屬地經營、滾動經營穩扎穩打、穩中有進,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目前,公司已形成華南、華東、西南、中南四大經營區域,2021年公司在鐵路、城軌、市政、房建市場占有率較2020年均有大幅度提高,企業產值規模實現了新突破,綜合實力實現了新躍升。
公司黨委大力支持行政多管齊下推進創效增效。公司以項目經理期薪考核為手段建立了導向型管理機制,壓實“法人管項目”職責,注重以施工組織優化管控項目宏觀成本,強化施工組織方案的經濟比選、評審和執行,確定平衡點,保證施工組織方案的安全性、先進性和經濟性,切實提高工程項目的增收創效能力;注重以物資核銷為手段管控物資消耗,實施“季度物資核銷”制度,確保盤點數據真實準確;注重以科技創新助力降本增效,積極探索推進工藝工法工裝革新,主動向創新要效益;發揮片區集中優勢統籌降本,大大提升項目創效能力;改革承包模式,對西安維保、成都維保、南京軟件園等13個項目采用新型風險抵押經濟承包模式,對萬象南、長沙6號線等項目采用傳統超額利潤分成的經濟承包模式,有效調動了項目團隊創效增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企業深化改革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信心和刀刃向內的勇氣。改則進,不改則退。公司黨委義無反顧地力主改革、支持改革、推動改革,并為深化改革保駕護航。
公司黨委率先吹響公司機關機構改革的沖鋒號。經過艱難改革,公司機關編制壓縮到110人以內,機構壓縮至16個,進一步理順了管理職能,建立起了結構合理、業務對口、工作高效的公司機關管理體系。
公司堅持“立、改、廢”并舉,對公司規章制度進行全面審查、清理、修定;全面優化內控流程,高效完成了16個部(室)共139個工作流程的梳理與再造,形成了《中鐵五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內部控制體系文件》,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了遵循。
公司整合人、機、物、財等關鍵性資源,對鋪架、運輸等專業機構管理模式進行改革,組建起了鋪架、運輸、焊軌三個專業化生產型分公司。分公司切實加強作業層管理,努力提升專業化效能與效益。目前,三個專業化分公司已經煉就成為馳騁大江南北的三匹“黑馬”。公司為此立項研究的專業化分公司建設課題,獲得了重慶市2021年管理創新一等獎。
公司建立了以能力為基礎的津貼體系,制訂了優秀青年人才、一級建造師、安全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等中高級人員以及技能工人的培養與津貼獎勵標準,讓能干愿干多干的人真正得到實惠;建立了“以安全質量為底線、以效益資金為目標”的項目績效考核體系,鼓勵項目領導與員工多作貢獻、多創效益、多交多獎;建立了以目標為導向的評先評優體系,加大對優秀項目經理、經營標兵、突出貢獻專家、王牌工匠的獎勵力度,切實讓先進典型得到企業重獎,受到全員尊重。
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公司黨委將黨建創新、技術創新、文化創新作為深化改革的三大抓手,努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持續動能。
公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精神,按照局黨委工作部署,深入推進“勇當先鋒 勇爭一流 勇創效益”黨建主題實踐活動,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公司設置“黨員先鋒崗”178個、“黨員安全責任區”34個、“紅旗責任區”32個,先后涌現出聚集生產難點、解決棘手問題共計20余個的“支部精品工程”“黨員創新”優秀案例、10余個技術革新創新創效先進項目和3個攻關課題,累計為企業節約成本500余萬元。公司還積極推動項目黨建創新工作室的創建與深化工作,全面提升基層黨建工作質量,促進項目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公司南京軟件園項目部、重慶新發地項目部陸續建起了黨建創新工作室,緊密結合項目生產經營重點、難點和需求,先后推出了20多項高質量的實踐成果,培育專業人才30余人,實現崗位降本減費近130萬元,破解了基層發展難題10多個,有效推動了項目建設。
公司加大技術創新步伐,以工藝創新提高施工工效,以裝備升級降低施工成本,極大地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先后主持了二級工法科研7項次,組織開發工法12項,新開發專利14項,新申報軟件著作權1項,成功申報重慶市級新產品6項。在濟青、安六、牡佳等項目開展“鐵路新鋪砟整道工藝深化研究”課題,順利通過集團公司科技成果驗收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驗收,有效破解了歷史上持續困擾公司的有碴整道痛點,并在實際運用中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公司推出的管理創新成果“軌道施工企業基于四化支撐的全方位精細化施工管理”課題,榮獲第二十八屆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公司高擎“開路先鋒”文化旗幟,弘揚“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中國中鐵精神,發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鋪架文化”,與時俱進地總結提煉出“攻堅克難、精益求精、開拓創新、奮勇爭先”的鋪架王牌軍精神,成為公司“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力量支撐。公司拍攝制作的文化精神譜系專題片,匯編推出的《初心永恒 鋪架有道》企業文化手冊,發揮了精神引領、思想凝聚、品牌激勵作用,有力促進了公司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
邁步新征程,奮戰“十四五”,要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中鐵五局六公司黨委將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黨委舉旗、黨建鑄‘魂’”不變,堅持“改革驅動、創新發展”總思路不變,堅持“專業支撐、綜合發展”戰略發展方向不變,堅持“開路先鋒、‘王牌’引領”文化制勝戰略不變,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充足的干勁,不斷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取得更大突破、展現更大作為、創造更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