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饒京寶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紀登鵬
抗滑樁施工技術是現代公路路基建設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技術,該項施工技術的原理就是施工人員對公路土質結構進行全面分析,對滑坡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明確,在合適點進行基槽挖掘,然后采用混合材料灌注,從而形成樁體,在公路施工中對這一樁體進行應用,能夠提高路基邊坡穩定性。抗滑樁施工技術是一項對技術要求較高的作業,因此,對施工人員的能力要求高,而且在施工中要采用性能良好的專業設備。同時,還要依據公路路基具體情況選擇不同類型的材質制作柱形樁,目前,常見的材料有木樁、混凝土樁等不同類型。
抗滑樁施工技術是解決公路滑坡的一項主要技術,這一技術已經被廣泛、合理應用到了公路建設中。現階段,我國建設了許多公路工程,其中一些需要穿越河流、山川等區域,這也就使這一部分公路工程建設面臨較大難度,而且會面臨各種危害。在公路工程建設中,沒有采取合理措施保護公路路基安全、穩定,將會導致最終建設的公路質量達不到要求標準,無法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中,施工人員需要加強對抗滑樁施工技術的分析,通過對其進行應用,使公路路基不穩定問題能夠得到解決。通過對大量公路施工情況進行分析來看,對抗滑樁施工技術進行應用,可以提高公路路基密實度,延長公路壽命,改善交通。
某城市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有一段全長為3.55km的公路需要建設路基,并且在實際施工作業開展時,需要采用抗滑樁施工技術對公路路基進行加固處理,提高公路路基穩定性。通過對該段公路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發現,該路段存在較大邊坡情況,通過測試確定邊坡角度主要集中在42°-52°。
施工單位指派專人對公路路段實際情況進行考察分析,針對公路路段所在區域的地質情況、當地氣候等各項問題進行分析,該區域常年溫暖濕潤,每年6月、7月會發生持續降雨。對公路路段土質情況進行檢查可以發現,地下土質層含有大量砂石,綜合上述各項信息,為了確保施工作業順利進行,提高公路工程質量,要制定出一套符合實際需求的施工計劃,以及制定的計劃開展施工作業,確保采用抗滑樁施工技術作用能夠得到合理發揮。
在具體施工作業進行前,施工人員要利用信息技術對公路路基施工相關數據內容進行整理,做好相應分析工作,而且還要針對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施工圖紙,在計算上利用軟件進行測試。同時,需要羅列出柱形樁的直徑、長度、材質,以及挖掘深度等各項信息,在后續施工開展時依據各項參數開展施工作業。
在公路路基施工期間要想采用抗滑樁施工技術,確保其作用能夠得到合理發揮,整個施工作業必須要嚴格依據指定流程開展。具體施工流程如下:
1.施工人員要全面清理施工現場,清理必須徹底,不得存在任何雜質。具體清理作業開展時需要將清理的重點放在地面上各種垃圾和雜質上,同時,要還需要對施工路段進行封閉,盡量減少外界因素對施工造成的不良影響。
2.施工人員采用專業儀器開展測量作業,在此基礎上結合施工圖紙、施工方案,對公路路面基槽挖掘位置進行確定。
3.開展放樣作業,通過試驗方式對施工中采用各項材料配比數據進行確定,檢查施工中采用的各項設備,確保施工設備性能良好,能夠滿足施工要求。同時,需要結合試驗結果對相關數據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從而提高施工質量。
4.挖掘作業應當在保證各項數據信息都準確無誤后才能開展施工作業,在進行挖掘作業時,施工人員要注意每個孔洞之間的距離,做好調整工作。完成挖掘后,需要清理孔洞,將孔洞內的土塊、碎石等各種會對施工作業開展,以及工程最終質量的雜物全部清除,避免雜物與抗滑樁混合材料發生混合。
5.針對孔洞需要做好支護作業,一般來說,施工單位都采用鋼板開展作業,保證孔洞結構穩定,使其抗拉力能夠得到進一步提高。完成上述作業后,開展柱形樁的材料進行混合,完成相應澆筑作業,該項作業要利用機械設備進行,同時,在施工作業期間,還需要采用精準測量儀器,避免澆筑期間發生偏差問題。為了提高澆筑質量,澆筑作業需要分段、分層進行,下層澆筑作業要在地層澆筑材料凝固、壓實后才開展。
在公路路基抗滑樁施工前,為了確保施工作業順利開展,需要提前做好相應準備工作。例如,在具體施工前,會采用到大量測量儀器,以及各種機械設備,而測量儀器和設備的性能都會對施工開展,以及公路路基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因此,要做好測量儀器、機械設備檢查、維修、保養等工作,如果一些測量儀器和設備無法通過修復恢復,需要購買新設備,還需要做好質量檢測、試運行等各項工作,并且要與本次工程概況進行結合,完成相應分析工作。在實際施工開展時,若由于工期限制,無法規避雨季,需要提前制定好相應防護措施,如果施工過程中發生了降雨,需要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由于降雨而影響施工,降低公路質量。例如,在開基槽挖掘作業時,可以基槽上方搭設雨篷,通過對其進行應用,達到防雨目的。同時,還要對施工人員要加強對技能、基礎知識、安全教育等各項的培訓工作。
除此之外,還要依據具體情況制定一套合理的監督管理機制,明確每一名施工人員的責任,安排專人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監督管理,為后續施工作業順利開展提供支持。通過監督管理機制對施工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調動施工人員在工作開展時的積極性。
公路路基施工作業開展時,抗滑樁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期間主要涉及的問題有以下兩個方面:
1.挖掘樁基
在開挖掘樁基作業期間,需要確保樁基超過公路地面0.3m左右,挖掘的樁基不能與地面保持垂直,應當全面結合公路邊坡的具體傾斜角度,對具體位置進行確定,保證挖掘作業順利開展。挖掘作業開展應對有中間朝著四周緩慢進行,避免出現超挖現象。挖掘作業結束后,要第一時間開展支護作業,同時,針對挖掘后的孔洞,要做好清理作業,確保洞內不會存在任何雜質。
2.排水作業
考慮到公路所在區域氣候濕潤,而且雨季漫長,因此,本次施工作業開展期間需要考慮排水問題。具體施工開展時,要在對施工現場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基礎上,對排水孔位置、仰角間距、標高等各項內容進行確定,確保積水能夠被排出,避免積水對施工開展,依據竣工后的質量造成不良影響。此外,需要施工人員特別注意的是,灌注樁施工作業全部完成前,不得大規模挖掘公路邊坡前緣,避免出現滑坡體失穩現象。
將抗滑樁施工技術應用到公路路基施工中,為了確保施工進行,施工人員要明確的一項內容就是將施工材料灌入到挖掘好的孔洞內時,必須要采用導管和機械設備進行,不得采取人工方式傾倒,采取導管和機械設備進行灌入作業與人工傾倒方式相比,不僅施工效率高,而且質量高。同時,在具體施工開展時,要對每一段澆筑質量進行控制,避免出現質量不達標情況。一般來說,在實際澆筑作業開展時,每一段澆筑高度都需要控制在1.0m左右,一次澆筑作業不得過高,否則會導致澆筑質量不達標,而且在實際施工開展時,需要對每次灌注各項數據進行精準記錄,記錄必須要精準,不得出現誤差,避免降低澆筑質量。在實際澆筑作業開展時,需要提前準備好充足、性能良好的澆筑材料,要保證澆筑作業連續,不得發生中斷。如果受外界因素影響必須發生中斷,施工人員要處理接縫面,完成處理后,才能重新澆筑。每次灌注結束后要開展壓實作業,一般來說,壓實作業需要采用機械設備開展,通常都是通過對振搗器進行應用,壓實處理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機械設備時,工作人員必須嚴格依據制定規范進行操作,確保操作的合理性,避免出現安全事故,延誤工期,降低公路質量。
柱形成型后要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養護,確保抗滑樁質量能夠達到要求標準。通過對大量施工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只有做好養護作業才能保證抗滑樁質量能夠達到預期,養護作業主要采取灑水方式進行,而且不得讓陽光直射樁柱,避免內部還未凝固,表面就發生凝固問題。
如果出現這一現象,將會導致抗滑樁出現鼓包、縫隙等不良現象,對施工作業進度,以及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因而,完成養護后,要對抗滑樁質量情況進行檢查,經過檢查確定質量達到要求后,才能交工。施工作業結束后,需要記錄施工情況,并召開會議對施工內容進行總結,對可以改進的內容進行分析,為后續施工作業開展提供數據支持。
施工人員要全面意識到的抗滑樁施工技術對于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并在對工程情況進行合理分析基礎上,選擇高質量、符合需求的施工材料。具體施工作業開展時,對抗滑樁施工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解決公路邊坡滑坡現象的發生,從而改善交通環境,方便人們出行,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