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年禹
講好一節黨課就如同烹制一份精致可口的“精神大餐”,要想“吃得營養”“吃得夠勁”,要把好選材關、烹飪關、擺盤關,這樣方能烹飪出“美味佳肴”,讓黨員干部在一節節愿聽愛聽、獲益匪淺的黨課中,不斷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錘煉黨性修養。
黨課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主題必須“講黨性”,旗幟鮮明,富有內涵。為此,黨課講授者必須精心挑選講好黨課的“食材”,才能更好地提升黨課質效。黨課講授者必須牢牢把握好理想信念的主線,講清我們黨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統一步調,勠力同心,匯聚起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在旗幟鮮明講政治的基礎上,黨課內容還需要緊跟時代發展形勢,圍繞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疫情防控等重大課題,力戒空洞無物、教條主義,不斷激勵黨員干部切實將堅定信仰轉化為行動自覺。

“石港烽火故事”巡回宣講團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中學開展紅色故事宣講
黨課講得究竟好不好,往往還是聽課的黨員干部最有發言權。為此,黨課講授者必須充分把握好黨課受眾的崗位、年齡、受教育程度等特征,結合實際需求,提高黨課的“貼近感”,善于站在受眾的角度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找準大家真正想要聽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加強互動,帶領大家一起解決問題。黨課講授者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拒絕“擺架子”“打官腔”,注入真情實感,拉近與臺下黨員干部的距離,盡可能地結合課程內容融入一些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進一步引發黨員干部的精神共鳴,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黨課內容,使黨課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入行。
當前,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黨課講授者想要進一步追求黨課教育的良好效果,還需要敢于打破從前的傳統教育方式,滿足黨員干部日益多元化的聽課需求。黨課講授者要不斷探索黨課教育的豐富載體,創新展現形式,搭建好思想碰撞交流的“大舞臺”,在增加黨課吸引力的同時,也讓黨課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勝。黨課講授者可以充分利用視頻、音頻等新型方式豐富黨課內容,讓課堂形式多元,精彩紛呈;還可以結合大家喜聞樂見的移動端應用,進一步延伸課堂范圍,讓黨員干部隨時隨地都能進行黨課學習,不斷擴充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