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國家能源聊城發電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社會對各行業企業的要求也有了明顯變化,企業想要持續穩定運營、在市場具有競爭力就需要從結構上作出改變。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融合的業財融合是一種發展方向,可提高財務部門的地位,加強對運營成本和資金的控制程度,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預算管理是確保資金運行規范的重要方法,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財務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籌劃,并通過對執行過程的監控,將實際完成情況與預算目標進行對照和分析,指導經營活動的改善和調整,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如何在業財融合的條件下開展預算管理工作是目前各企業的首要解決問題。
業財融合是一種近年來被廣泛采用的新型管理模式,主要是指企業將業務與財務進行雙向融合,讓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對彼此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有更多了解,通過相互了解來加強各部門人員工作的協調性和整體性。在企業實際運營中,財務人員可以通過財務方面的專業知識來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在企業經營中,使用業財融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效能,財務人員通過對信息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來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同時在企業進行戰略決策時,通過對企業發展使用的資金成本和可能出現的經濟風險問題進行評估,降低企業發生虧損的風險概率。業務人員在資金成本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將業務工作與財務工作進行結合,第一時間提供相關數據和信息,加強融合度的同時還可以保持整個企業的運營質量。業財融合不僅可以提高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之間的協調聯動,還能將兩個部門的數據集中處理,明顯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工作效率。
在以往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中,財務人員的角色定位只是利用會計核算手段對成本進行記錄和反映,為管理部門提供財務數據,而業財融合模式下的財務人員角色發生巨大變化,財務人員的工作不再僅僅是進行數據核算,而是要對市場和大環境有一定了解,分析市場成本的趨勢、其他同業企業的信息、商品的銷售模式、生產產品的設計方案和制造技術等一系列相關信息,通過自身能力為企業創造價值。業財融合條件下,需要財務人員根據專業技術來對生產產品的設計、制造、銷售等每一個環節進行管理和評估,最大限度地提升產品的價值。新型業務融合使財務人員從問題的發現者變成問題的解決者,這一角色的變換也需要相關財務人員加強自身能力、提高水平,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有力幫助。
以往傳統企業對于業務人員的工作要求是注重業績,保證生產利益最大化,因此部分業務人員在進行生產工作時往往不注重資金成本的管控工作,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新型業財融合管理模式需要業務人員與財務人員配合,業務人員要在生產經營中加大對資金成本的管控工作、提高經濟使用效率、提高與財務部門的融合度,在企業運營中大力配合財務部門的管理審查工作。業務人員在企業發展中不僅是生產人員,還要對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并由財務人員進行審核分析,由企業生產的控制者轉變為信息傳遞、資源整合的配合者。
預算管理模式是指通過對企業生產活動和未來經營等工作的資金支出和資源消耗進行控制、計算的工作模式,財務人員根據以往經驗和實際情況來協調資源和資金的使用,確保企業在完成生產工作的提前下降本增效。最早提出預算管理模式概念的是美國,而我國也在1990年左右就通過了相關條例,大力推行企業制定預算管理模式。目前我國已經有多數企業將預算管理模式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隨著企業的經營生產工作持續進行,企業的預算管理模式也走向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使用預算管理模式獲得了更高的經濟效益。預算管理模式能滿足現代企業發展的相關要求,更多行業的企業也開始使用預算管理模式,為我國預算管理模式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平臺。
預算管理模式主要有四個明顯特點:第一,預算管理模式的整體性,預算管理模式的管理內容不僅是企業生產階段的預算管理,從材料的購置、設計、制造到銷售等相關環節都有預算管理模式的存在,除生產外,預算管理模式還對企業的活動、發展計劃、建設等其他方面也起到管理作用,真正將預算管理工作滲透到企業的整體發展之中,因此具有非常強的整體性。第二,預算管理模式的融合性,傳統企業管理模式是專門針對不同工作來建立不同的部門進行負責,而各部門的管理工作都由各部門自己的管理人員進行,這種管理方式使得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連接性被削減、整體性較差,各部門的工作往往處于獨立狀態,與其他部門沒有聯系,而預算管理模式可以增強所有部門的協同程度,將企業建設成緊密相連的整體,將企業和各部門的決策、設計、執行等工作交由整體來進行管理,不僅加強了工作質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者通過預算管理模式對外可以進行預算分析、對內可以進行監督審查工作,確保企業發展的穩定性。第三,預算管理模式的綜合性,預算管理模式要求企業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參與其中,每個工作人員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著自身價值,將企業的管理工作分散到每一部門的每一員工身上,實行整體管理的管理模式,為企業各部門的發展提供良好保障。第四,預算管理模式的互動性,預算管理模式建立在業財融合的基礎上,不僅需要財務人員和業務人員的雙向互動,還需要管理層、操作人員、高層人員之間都具有良好的雙向互動溝通,確保企業整體的資源流動性高、經濟效益最大化。
現階段,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下,對企業發展和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要求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而企業增加經濟效益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強對成本資金的合理控制,因此預算管理模式成為現階段各行各業使用的管理模式之一。市場占有率相似的企業之間規模、資金等資源通常也保持在同一水平線,在經濟收入無法明顯增加時減少支出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預算管理模式還可以改變企業運營的注重核心,以往企業的重心都在經濟效益上而不注重企業發展的前景和規劃,企業的資金成本核算和現金流核算都由財務人員進行統計,而管理者對于這些內容的關注度普遍較低,預算管理模式對企業發展的前景、資金成本進行預算和管理,由企業全體部門進行數據信息的收集,財務人員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為企業未來發展前景提供幫助。
發電企業的發展需要預算管理模式提供有效幫助,而預算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在實際的基礎上進行,因此發電企業在進行預算管理模式時要時刻注意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確保預算管理模式工作的開展有實際數據作為支撐。預算管理模式的完整理論是通過將發電企業的生產、銷售、技術等相關部門的工作進行連接,在發電企業內部形成穩定的一條生產鏈,以此增加發電企業自身的價值。通過激勵方式對員工進行激勵,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為發電企業的整體創造能力提供保障。在實際運用時還要通過反思和探討等方式來對發電企業自身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及時彌補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并提出針對措施,將預算管理模式的理論基礎深入到實際企業運行中,并逐漸完善發電企業的預算管理模式。
不同發電企業由于所處地區不同、市場環境不同導致預算管理模式在工作內容上存在一定差異性,在對其他企業的預算管理模式理念進行學習時要注意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建立起自己企業的預算管理模式,為自身企業的未來發展和前景規劃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我國的相關專家和學者也要針對我國國情和政策對目前市場上的預算管理模式理念進行改善,將外國預算管理模式的先進思想和我國民族文化相結合,為我國的發電企業提供具有民族化和中國化的預算管理模式理念。
針對預算管理工作發電企業要制定相關新制度,制度的制定要符合發電企業的自身發展規劃和國家相關政策,與發電企業所屬地區的市場環境相吻合。在實行制度后要嚴格進行監督工作,保證預算管理工作的實行與制度相關要求相符,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將制度的相關重要要求進行傳遞。傳統發電企業的管理模式中對預算管理工作的監管審查工作重視度不夠,預算管理模式需要建立起嚴格的監管制度,將發電企業的運營成本和發展戰略選擇等相關問題的選擇進行監督和評估,使預算管理工作更加精準、細致,確保發電企業自身管理系統和企業發展相協調。
傳統管理方式下的發電企業由于各部門之間的協同性較差導致信息的流動性差強人意,資源傾斜不平衡的問題也時有發生。資源流動性不足導致的主要現象是資源的利用效率下降、各部門在使用資源進行生產工作時受到影響,甚至還存在由于資源不均衡而影響生產進度的現象。針對以上問題,發電企業要加強資源的流動性,將企業的資金資源進行集中管理,由各個部門的員工進行管理和監督工作,在進行預算管理模式時要確保每一個部門的每一個員工都參與其中,通過部門整體來完成對資源的分配和核算工作,財務部門也要積極應對相關部門的監督和審查,提高對資金分配和資源傾斜管理的重視程度,保證資源流動的合理性和實時性。在進行資源分配時,財務工作者一定要嚴格遵循發電企業的整體發展路線,依靠發電企業的發展計劃進行分配工作。通過信息技術將發電企業整體的資源進行透明化,財務人員進行處理時由各部門進行監督和審查,以此加強企業的資源流動性。
針對我國目前發電企業的發展問題和預算管理模式的運行,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來為預算管理模式的開展提供支持。可以通過以下兩方面來進行人才培養工作。首先,在全國各地高校開展相關課程,保證每年相關人才的從業人數不會斷檔,確保每年從學校走出來的管理人才擁有足夠的能力和經驗;另一方面需要發電企業提高自身吸引力,吸引人才。可以適當提高人才的待遇、補助,以此確保人才對參加企業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其次,在人才問題得到解決后,還要定期進行專業性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相關知識水平。專業人才的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是幫助企業預算管理模式飛速發展的有力武器。發電企業不光要加強對預算管理工作理念的重視,同時還要大力支持對相關人員的專業培訓工作,確保參與預算管理工作的人員都具有足夠的知識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國家對預算管理工作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也要加強,在各地區的高校和大、中專學校開展相應課程,為我國未來預算管理行業提供充足的人才。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相關人員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優秀的創造力是未來每個行業人員都應具備的標準素質。發電企業也要加強對現有員工和招聘員工的相關培訓工作,確保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符合發電企業的要求,確保未來企業在市場擁有較好的競爭力。
在實際工作中,發電企業還可以使用個人責任制管理制度,對預算管理工作系統的工作人員實行獎勵懲罰制度,將管理工作和責任明確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對表現良好的工作人員進行經濟獎勵,對出現問題的工作人員進行批評和處罰,這種獎勵懲罰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預算管理模式是未來發電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相關人員要加強對預算管理模式的學習和創新,在確保發電企業自身預算管理工作足夠完善的同時,根據企業未來發展路線制定專屬于自身發電企業的預算管理模式,加強業財融合工作,提高企業內部的整體性和互動性,為發電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和發展保障。文章通過分析發電企業業財融合的預算管理工作,針對實際應用提出優化意見,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