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面戰旗紅》之“殺敵英雄連”"/>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百面戰旗紅》創作組
殺敵英雄連
1940年8月
八路軍第129師386旅17團1營1連
八路軍第129師386旅黨委
該連前身為1928年5月誕生于河南省光山縣的赤衛隊一部;1936年10月,隨紅四方面軍31軍參加長征,到達甘肅會寧;1937年編入八路軍129師386旅772團;1938年1月,和772團3個紅軍連一起編入八路軍129師新兵團,同時129師新兵團改稱129師補充團;1938年7月,129師補充團改稱129師386旅補充團;1940年6月,該連改編為129師386旅17團1營1連;1942年1月,編入太岳南進支隊,為17團1營1連;1943年初,編入太岳軍區第4軍分區,為17團1營1連;1945年10月,改稱晉冀魯豫野戰軍4縱隊13旅37團1營1連;1948年5月,改稱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13旅37團1營1連;1949年2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3軍38師112團1營1連;1996年10月,改編為武警機動38師112團1營1連;現為武警部隊第2機動總隊某支隊1中隊。
鐵心跟黨、敢打必勝、團結守紀、永創一流
1940年,抗日戰爭處于殘酷的相持階段,正面戰場壓力加大。為振奮全國人民抗戰信心,打破日偽的“囚籠政策”,8月20日20時,八路軍總部命令晉察冀軍區、120師、129師統一行動,點面結合,全線開花,在侵華日軍后方交通命脈上,發起了震驚中外的“百團大戰”,累計投入兵力超過105個團40萬人,僅129師就投入了46個團。飽受日寇壓迫的當地人民群眾也積極參加了“破路行動”。黑夜里,整個正太線變成一條熊熊“火龍”,沉重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和侵華部署。
在第一階段作戰中,八路軍129師386旅17團1連奉命進抵山西漳源西北龍珠寺一帶,擔負卡住通向漳源、新店咽喉要道,阻敵向北增援的重要任務,以保證主力和人民群眾安全進行交通破擊戰。根據上級命令,1連必須在規定時間內,死守陣地,不讓日寇前進一步。于是,一場140余名手持簡陋武器的八路軍戰士,與230余名武裝到牙齒的日寇的生死對決,便圍繞對龍珠寺一帶的爭奪展開。
1連受領任務后,在連長張家才帶領下,當晚摸黑進至阻擊區域。借著一片星光,心細如發的張家才首先觀察了戰場地形。龍珠寺位于沁縣城北23公里處,是仙鶴山中的一座寺廟,旁邊有個村落,鐵路、公路在這里交匯,確是敵必經、我必守的關隘要地。
再仔細看,只見黑黝黝的兩座大山如兩條巨龍,龍頭對著龍頭,將千年古剎夾在正中,恰似二龍戲珠一般。張家才不禁心中叫好:“真是個龍珠,決不能落入敵人之手。”
作戰地域依山傍路,便于扼守,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有利地形。于是張家才指揮全連占據了路旁制高點,構筑防御工事。一夜間,鍬鎬聲在仙鶴山的峽谷中“叮當”響個不停,破曉時分方靜下來。
天剛亮,17團副團長吳隆煮突然出現在龍珠寺前沿,直接指揮1連作戰。吳副團長是386旅出名的戰將,多次得到傳奇旅長陳賡的表揚,稱其為“虎將”。他的到來,讓全連官兵感到接下來肯定是一場惡仗,心里不由都暗自較上了勁兒。

吳副團長一到,立刻與張家才連長商定了防御部署:1排占領高地西邊,控制鐵路,一旦發現敵情,堅決把敵人卡死在高地以南;2排據守高地以東,防止敵人從東邊迂回進入村內;3排阻在村西北口老槐樹下,堵截從公路進犯之敵,并配合高地封鎖鐵路、公路交叉路口。
安排停當后,吳隆煮把1連干部都叫到身邊,示意大家坐下后說:“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昨晚我團和57團將權店到漳源的鐵路全給掀了!”
在按捺不住的輕微掌聲中,吳隆煮接著通報了當下的敵情:日軍第36師團兩個大隊200余人、騎兵30余人,在板津大隊長指揮下,正從西塘、左城兩個方向撲來,離這里已經不遠,企圖給我三千破路大軍背后插上一刀。能否守住龍珠寺,關系到整個交通破擊戰的成敗,關系到破路大部隊和人民群眾的安危。為此,他嚴肅地盯著張家才連長強調:“你們是紅1連,一定要在這里死死咬住敵人,決不能讓鬼子通過。”
張家才聽罷,當即表示:“請首長放心,紅1連沒孬種,人在陣地在。”
之所以叫1連為紅1連,是因為1連是紅四方面軍的老班底,連史可追溯至1928年的黃麻起義,有著光榮的戰斗傳統,打過許多硬仗、苦仗,在1935年劍門關戰斗中曾獲“夜老虎連”稱號,是17團戰斗作風最強悍的連隊。
由于八路軍在敵后堅持抗戰擴展很快,為提升部隊整體戰斗力,老連隊都作為火種,分到各新建單位“摻沙子”,1連就這樣編進了17團。也正因如此,這次艱巨的阻擊任務才落到了1連頭上。
“鬼子來了!”前衛哨突然傳來警報。吳隆煮立即下令:“準備戰斗!”
不久,日軍兵分兩路,從遠處公路上探出了頭。前面是步兵,中間夾著十幾匹軍馬,后面跟著炮兵,拉著幾門山炮。一副車轔轔馬蕭蕭、耀武揚威的架勢。
埋伏在村西北口的1連3排最先迎敵。當日軍進到三十來米的時候,只聽一聲令下,全排瞬間一齊開火,30多顆手榴彈騰空而下。
這突如其來的痛擊,讓敵軍頓時死傷一片,人竄馬嘶,亂作一團。3排緊接著又是一陣密集射擊,直打得日寇鬼哭狼嚎。
大隊長板津急令隊伍停止前進,退至山下,穩定住慌亂情緒,用望遠鏡一陣長望,遂命令山炮向我陣地還擊。
隆隆的炮聲中,吳隆煮要求各排加強隱蔽,自己則站在一堵斷墻后面冒著飛沙走石仔細觀察敵軍動向。張家才連長急切地說:“吳副團長,這樣太危險!”
吳隆煮卻若無其事:“不要緊,煙霧大,站著才看得更清楚。”
大約半個小時后,他聽到日軍炮火轉向村南高地,判斷敵將在那里發起攻擊,于是直接跑到1排陣地,讓戰士們準備好手榴彈。
果不其然,板津調整部署,把進攻重點轉到了村南,用一個中隊的日軍,加上沁縣警備隊的偽軍向高地沖來。不一會兒,敵人便在炮火掩護下摸到了1排陣地跟前。當只剩二三十米時,1排戰士接二連三將手榴彈甩了出去。只聽一陣炸響,偷襲的敵軍、偽軍紛紛倒在硝煙中。
1班趁勢躍出戰壕,冒著密集的炮火。他揮著大刀向后撤的敵人追去。盧班長沖殺在全班最前邊,用他那結實的胳膊將手榴彈一甩就是五六十米,精準落在敵人堆里,炸得敵人血肉橫飛。
突然,奔跑的盧班長被側射子彈擊中,踉蹌幾步,甩出最后一顆手榴彈,撲倒在地上,壯烈犧牲。
一班機槍手一邊悲痛地高聲叫道:“班長!”一邊立即狠命還擊,把側翼的敵人一連掃倒了好幾個。
此時,天空烏云密布,戰斗越打越激烈。板津見兩個方向都無法突破,便轉向高地東面的2排,發起了孤注一擲的兇狠攻擊,槍炮聲在山谷里震耳欲聾。
吳隆煮馬上派通信員到3排陣地傳達命令,讓張連長組織火力從西邊側擊敵人,支援2排陣地,自己則躍出掩體,冒著炮火沖到了正激烈戰斗的2排陣地。
“副團長,這里危險!”2排戰士急切地喊道。吳隆煮只當沒聽見,提著三八大蓋兒,一躍進入了掩體。
一群敵人沿著鐵路路基扇形展開,圍攻上來,離高地頂端的2排越來越近。吳隆煮鎮定自若地對大家說:“同志們,堅決守住,決不讓小鬼子從我們身上踏過去!”全排干部戰士怒目圓睜,端起上好刺刀的大槍,嚴陣以待。
敵人離陣地僅剩20多米的時候,2排戰士投出了一排手榴彈。趁著爆炸后的氣浪和滾滾硝煙,吳隆煮甩帽脫衣,對著戰士們大喊一聲“跟我上!”端槍率先躍出戰壕,20余名戰士緊跟其后,有的用大刀,有的用刺刀,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
“殺!”身經百戰的吳隆煮大喊一聲,左突右擊,身手敏捷,先后刺倒了3個敵人。
敦實的六班班長趙林是17團有名的刺殺標兵,驍勇異常,只見他瞅準一個空子,一個挺身跨步突刺,不偏不斜刺中了一個敵人的咽喉。隨即又回轉一槍托,砸在另一個敵人的小腹上。第三個敵人沖上來時,趙林后退一步,槍刺向上一挑,撥開了敵人的致命刀鋒。當敵人收槍又刺時,他身形側閃,飛起一腳,將敵人踢翻,趁勢把刺刀狠狠扎進了敵人的腹部。
趙林酣暢淋漓地干掉了3個敵人,回頭一看,吳隆煮副團長背靠石壁,正被兩個敵人纏住,情況危急,于是怒吼著沖了過去。
敵人嚇了一跳,驚慌回頭,吳隆煮抓住機會,迎面一個突刺,將這個敵人刺倒。剩下的一個敵人見勢不妙,正想逃走,卻被吳隆煮和趙林一前一后夾住,脫身不得。趁敵慌亂,兩人密切配合,同時在其腰間和肚子上戳進兩把刺刀,送他上了西天。
為了不讓日寇靠近“龍珠”一步,八路軍的團長與戰士,肩并著肩、背靠著背,與敵展開生死肉搏,留下了戰場上罕見的一幕傳奇。
照實說,敢拼刺刀的軍人本就不多,敢拼刺刀的團長更是鳳毛麟角。但在當時八路軍裝備差、子彈少的情況下,白刃格斗竟成了八路軍壓倒敵人的重要法寶。對于號稱格斗立國的日本,這是萬萬沒有想到的。
正當敵我雙方拼得難解難分之際,張家才連長帶著3排部分戰士從敵側面沖了過來。已殺紅了眼的紅1連官兵,個個奮勇,刀刀致命,通過兩面夾擊,竄上高地的敵人死的死、傷的傷,剩余的幾個漏網之魚順著鐵路狼狽逃進了山腰。
兇狠的板津見強攻未果,肉搏又處于下風,便再次命令炮擊。幾門山炮輪番開火,把1連據守的高地炸得焦土累累,面目全非,整個龍珠寺和村莊都彌漫在嗆人的濃煙之中。氣得八路軍老戰士伏在戰壕里痛恨不已:“老子要是也有炮,就把小鬼子炸回島上去。”
吳隆煮副團長在炮火中穿梭往返,指揮1連在敵步兵未進攻之前,迅速組織連隊修補被炮彈炸垮的工事,提醒戰士們抓緊從敵人尸體上收集補充彈藥,隨時準備再戰。
正當吳隆煮舉起望遠鏡,又站在前沿工事邊觀察敵情時,一發炮彈呼嘯著打來。他預感不好,一把推倒身邊的通信員,炮彈剛好在他附近爆炸。無數彈片、碎石橫飛,將他多處擊傷,人倒在了血泊里。
通信員爬起來哭喊著“副團長”,沖過來給他包扎傷口。他用一只手撐起身體,喃喃地說:“莫管我……”又繼續指揮戰斗,直至昏厥過去。
下午3時,躺在龍珠寺祠堂斷壁殘墻后面的吳隆煮再次醒來,得知陣地還在1連手上,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掙扎著坐起,斷斷續續地對張家才連長說:“一定要守住……陣地……殺盡鬼子。”說完二目瞪著前方,停止了呼吸,年僅26歲。
英勇蓋世的吳隆煮副團長1914年出生于湖北省黃安縣曹門灣的一個貧苦農家,1930年當紅軍,隨紅四方面軍轉戰鄂豫皖和川陜根據地,身經百戰,參加了長征,槍林彈雨都闖過來了,卻倒在了護衛“龍珠”的陣地前。
1連戰士們群情激憤,決心為副團長報仇,將悲痛化作力量,從上午到下午,再到黃昏,連續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抗住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炮擊,始終讓日寇不能越過龍珠寺半步。
一整天的惡戰,也讓1連付出了沉重代價,140多人的連隊,打得只剩下50多人。3個排長中有兩個相繼負傷,連隊能戰斗的干部只剩下連長張家才和1排排長甘學林2人。
日寇大隊長板津這邊也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于是叫來偽軍偵察隊隊長問:“對面八路的386旅的干活?你們情報的大大的不準。”偽軍偵察隊隊長頭搗蒜般地直點頭:“太君,就是386旅的,他們太厲害了。”
386旅是八路軍打出了名的部隊,曾被美國駐華武官卡爾遜考察后評價為中國最好的旅。狡猾的板津倒吸一口涼氣,覺得白天強攻失利,興許晚上可以搞些名堂。
夜色降臨前,戰斗間隙里,連長張家才靠在一個炸剩半截的樹干上思忖:“鬼子白天沒能沖過龍珠寺,晚上很可能會前來偷襲。”望著一天一夜沒睡覺、沒吃飯,極度疲勞的戰士們,心里琢磨著如何變被動為主動。
他對1排排長甘學林說:“馬上把各班班長叫來,大家商量下。”
人來齊了,張家才看著大伙被戰火熏得黢黑的臉說:“大部隊和人民群眾破路正在緊要關頭,團里給我們的任務是守到明天,為此,副團長把命都搭上了。今晚是關鍵,鬼子一定不會老老實實睡覺,咱們是‘夜老虎連’,都看看怎么辦。”
大家馬上心領神會,這個說“主動下山夜襲鬼子,打亂鬼子部署”,那個說“弄死一個鬼子夠本兒,弄死倆賺一個”。
見眾人意見一致,張家才要求剩余人員發揚紅1連和“夜老虎”連戰斗精神,決不讓敵人得逞,并挑出6名戰斗骨干組成夜襲小組,由6班班長趙林帶隊下山主動襲擊敵人。
趙林7人一閃,消失在黑暗里。過去了一小時,山下還沒傳來動靜。
張家才連長不放心,獨自來前沿陣地巡哨,忽聽高地下面發出窸窸窣窣的響聲。由于天暗得伸手不見五指,他立馬停下腳步仔細辨聽,警覺地感覺到敵人來偷襲了,連忙大喊一聲:“有情況,準備戰斗!”
話音剛落,一聲尖銳的槍聲撕破寂靜的夜空,已摸到陣地前沿幾十米的敵人哇哇叫著沖過來,爆炸聲在黑夜里猶如天崩地裂,龍珠寺在爆炸的火光中時隱時現。
眼看著敵眾我寡,陣地不保。千鈞一發之際,敵人背后突然傳來一陣“噠噠”的槍聲,進攻的敵人頓時陣腳大亂,倉促應戰,連滾帶爬退下山去。
原來,趙林的夜襲小組下山后,還沒來得及動手,就見敵人偷偷摸摸地出動了,于是悄悄跟在后面,抄了敵人的后路。就這樣,板津摸營的陰謀被挫敗。
不一會兒,遠處山下突然又響起激烈的槍聲,張連長分析是返回的敵人包圍了趙林的夜襲小組,內心萬分焦急,命令甘排長帶領3個戰士下山去支援接應,卻被敵人阻在途中,沒能成功。
處于絕境的趙林班長和6名勇士奮勇拼殺,寧死不屈,終因敵眾我寡,彈藥耗盡,全部壯烈犧牲。
槍聲大約持續了兩個小時后,漸漸稀疏,山谷恢復了平靜。甘排長撤回來報告了情況,張家才連長鋼牙咬碎,朝著山下的方向默默脫帽致敬。突然有人發出一聲長嘯,這如決堤的吼聲,在山谷中長久地回蕩……
板津望著龍珠寺方向無計可施,黑燈瞎火連炮都打不出去,只好就地安營扎寨,等待援軍和天明。
就在此時,“百團大戰”首戰告捷,把正太沿線各站點的日寇駐軍打得措手不及,狼狽逃竄。人民群眾配合八路軍,拔道釘、掀鐵軌、燒枕木、毀路基、剪電線、奪炮樓,出了一口惡氣。
凌晨5時許,17團主力騰出了手,從牛寺方向合擊過來,把板津為首的日寇反壓在龍珠寺東南的山地里。紅1連戰士迎著黎明前勝利的曙光,沖出陣地,向敵人討還血債。經過一番刀光劍影的激戰,這股敵人大部被我軍消滅,只剩小部殘余倉皇逃回了據點。
張家才帶領1連激戰后僅存的30余人打掃戰場,收殮戰友們的遺體,被煙火熏得黢黑的臉上帶著無比剛毅的神情。他們將吳隆煮副團長和趙林班長這兩位并肩作戰的英雄遺體,輕輕抬到了擔架上,立正,敬禮!
太陽出來了,一縷金光順著“龍脊”和“龍頭”照在兩山之間的龍珠寺上,晨鐘驟然響起,“龍珠”瞬間身披萬丈紅霞。
“百團大戰”后,為了表彰386旅17團1連不畏強敵,誓死將日寇阻擊在陣前的英勇行為,386旅黨委特授予該連“殺敵英雄連”榮譽稱號。
與1連并肩作戰、為戰勝日寇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副團長吳隆煮,74年后的2014年9月1日,被民政部列入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受到后人世代敬仰。
從血雨腥風的萬里長征,到決定存亡的長年抗戰,再到摧枯拉朽的全國解放,“殺敵英雄連”一路征戰,一直保持著不殺盡敵人誓不休的英雄氣概,譜寫了一個又一個殺敵立功的英雄篇章,立下戰功無數。
新中國成立后,紅1連隨所在的13軍移防四川,擔負起祖國大西南的拱衛任務。1979年和1988年,紅1連又兩度奔赴戰場,參加了西南邊疆自衛還擊作戰,成為我軍不多見的多次參戰的戰斗連隊。
1979年2月,紅1連在云南方向出境作戰,渡紅河、戰壩灑、搗柑糖,取得重大戰果。
2月17日清晨7時,炮火打擊半小時后,紅1連在壩灑戰斗中遭到敵軍抵抗,多次沖擊受阻。他們及時總結經驗,決定采取小群多路、多方向攻擊的戰法,發揮火箭筒、炸藥包、爆破筒、手榴彈、噴火器的威力,摧毀敵工事和火力點,近距離殲敵,結果進展很快,10時30分殺進7號高地西側。
翌日上午9時20分,紅1連、3連趁大霧掩護,經過同敵人反復爭奪,攻克了9號、11號、12號高地,最終和兄弟部隊一起奪占了133號高地,將守敵全部殲滅。
壩灑戰斗歷時31個小時,紅1連所在的112團1營和113團密切協同,斃敵496人、傷敵24人、俘敵44人,炸毀彈藥庫3個,繳獲一批武器彈藥,打出了戰后被中央軍委譽為“自衛還擊作戰的第一個殲滅戰”的模范戰例。
1988年4月,紅1連再度配屬步兵37師參加老山輪戰。根據當時國際形勢和戰場實際情況,中央軍委決定不再組織輪換,由37師執行任務到底。因此,紅1連二次參戰時間一直延長到1989年10月。
一年半的時間里,紅1連指戰員不但沒有任何怨言,反而將此當作報效祖國的難得機遇,英勇殺敵,屢建奇功,像當年老前輩守護“龍珠”一樣,守護著祖國的西南邊陲。戰后,被中央軍委授予“堅守英雄連”榮譽稱號。
從“殺敵英雄連”到“堅守英雄連”,一代代紅1連的傳人用忠誠和奉獻,擔當起民族解放和保衛國防的重任,不斷建功,奮勇前進。據統計,“殺敵英雄連”自建連以來,歷經大中戰斗1000余次,先后7次被授予榮譽稱號,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23次。
1996年,由于國防建設需要,紅1連轉為武警機動作戰部隊。身份變了、任務變了,但“殺敵英雄連”的戰斗精神沒有變,先后圓滿完成了抗震救災、海關執勤等重大任務。
在解放軍百萬軍中,“殺敵英雄連”永遠都是一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不卷刃的“鋼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只要祖國一聲令下,就會挺身而出,叫敵有來無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