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求實,陳光忠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0)
近年來,高職院校類型教育特征明顯,探究式教學、個性化教學、參與式教學、項目化教學、任務式教學、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廣泛應用,實踐育人理論與實效不斷充實和完善,學生職業素養、職業技能以及創新意識不斷提高。
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在高職院校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大背景下,聚焦培養適應數字經濟環境下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以實踐育人思想為指導,探索“創新鑄魂、協調強技、雙擎助學、協同共贏”為內涵的校企協同實踐育人機制改革與創新。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是國家、社會、企業、學校以及學生發展的需要,動力主要來源于育人機制的創新、人才結構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擔當以及人的發展需要。當前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工作中,部分企業對實踐育人認識不足,不愿意花較多的精力和財力主動對接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育人工作。再者高職院校本身在實踐育人工作上長遠規劃不足,實踐育人活動以學校獨立開展為主,校企合作開展程度較低、社會企業參與度較低;校企間長期有效的溝通聯系機制缺乏,合作的精細度、協同性不高。
在實踐育人工作的實際開展過程中,部分高職院校將“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作為實踐活動的重心,實踐活動形式大于內容,教學計劃外的實踐活動組織主體一般是學校團委,其在活動選題、形式、創新性上存在不新穎、不活潑等問題,假期社會實踐、掛煉掛職等與專業聯系不夠緊密、針對性不夠強。而對于高職學生在實踐內容、崗位的選擇上,他們更趨向于選擇與專業學習、創新創業相結合、契合度高的實踐活動,選擇與個人興趣、個性成長發展、鍛煉提升個體的實踐活動。
首先,有些高職院校對學生社會實踐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存在組織主體單一、覆蓋面不廣甚至比率較低情況,如上級要求的臨時性實踐主題活動,僅是學校團委和輔導員組織少數“精英”學生參與,其余更多學生難以得到全方位實踐體驗與感知教育,也無法發揮專業學科優勢以及相關主體的協同作用。其次在管理保障上,社會實踐的指導老師專業指導上相對薄弱、經費投入未能實現常態化、實踐基地的建設缺乏長期性和穩定性。
首先,部分高職院校實踐育人的考核與評價反饋機制不夠完善。實踐育人工作中存在注重標志性成績或短期效益,從而忽視了實踐育人成效的滯后性和工作長期性,實踐育人評價受專業教學評估或學科評價指標影響,導致更多地從實踐育人主題、形式、規模、報告、證明、所獲榮譽等進行實踐育人評價,相對育人過程、價值等收獲評價較少,缺乏考核針對性與效性;其次是評價主體主要是學校單方,對地方政府和行業企業參與評價缺乏硬約束,多方評價主體未能發揮有效作用;最后是實踐活動結果反饋滯后,評價結果的時效性與指導性受到制約,導致評價結果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形成實踐育人閉環效應。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是一個全員全方位協同育人工程,是優化整合校內與校外各類資源,協同多方育人主體的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深入凝練專業方向,優化專業教學團隊,在實踐育人中堅持校企共同合作、協調互補、協同共贏的教學理念,全方位、全員協作規劃實踐育人體系,提高專業團隊實踐育人教學水平。學校協同黨政辦、宣傳部、教學處、學工處、校團委、招生與就業處、各二級學院等部門,協同聯動長沙市政府、望城區政府、長沙高新開發區、望城經開區、京東集團、蘇寧易購、御泥坊、犀牛電子商務、星火豐城科技等相關單位共同協調推進電子商務實踐協同平臺建設與發展,開展電子商務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創新創業實踐等,提供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是以實踐為手段,育人為目的,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成長成才需要,也是為黨和國家培養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因此,以人為本是其構建與運行的根本。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工作涵蓋學生商科通用認知實踐、專業技能與綜合實踐、創新創業實踐、日常管理、社會實踐、社團活動和素質拓展等各環節,實踐育人全面深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實踐內容豐富多樣、貼近生活,不僅學生自主開展實踐活動的意識和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全面成長,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過程中要協調各類資源的開發與運用,首先它需要政校企行以及實踐主體等各參與方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與協調;其次實踐育人需要外部潛在資源的參與,通過構建開放的實踐平臺,以使更多實踐主體得益,共享更多平臺、成果、人才,實現參與實踐育人共同體多方共贏的局面。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育人構建“1+2+N”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平臺,平臺包括電子商務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數字財經虛擬仿真實訓中心和互聯網+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多個工作室,由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專兼任教師協同開展實踐育人。平臺資源開發通過協同溝通社會、企業及實踐單位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學生對實踐內容/項目及平臺的期待、政府相關政策等;平臺運行對全體學生實現實踐內容與方式的開放,對相關企業單位(如電子商務運營、客服、新媒體項目培訓)開放,拓展社會資源,實現實踐成果共享。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具有更高成效與更強生命力,需要從活動主題、活動載體、育人主體、實踐主體等方面進行整體規劃,以形成系列化實踐育人活動,構建實踐育人活動矩陣,打造實踐育人特色品牌。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從學生成長的不同價值需求出發,構建商科通用認知實踐、專業技能實踐、專業綜合實踐和創新創業實踐的四層級、多模塊“五維融合,能力遞進,螺旋上升”實踐育人體系。既有專業校內實踐、校企聯合實踐,也有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社會體驗實踐,既有如專業教學實踐、企業認知實踐等灌輸式實踐,也有如講座、沙龍等引導性實踐,還有如競賽、創新創業等自主式實踐,形成系列實踐活動主題、校內外多元實踐育人主體、學校全方位實踐載體、個性特色實踐品牌,從價值需求、階段建設、方式手段等方面構建了實踐主體主導、熱情參與、群體參與的多維育人體系。
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實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載體,是高職院校意識形態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作用,校企黨建聯盟共建良好的育人環境,正確引導實踐育人。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實踐育人工作過程中,學院黨委統領、校企協同將實踐育人納入學校“大思政”格局下,建立健全黨政聯席會議決策規則,以二級單位為主體,實踐基地與企業協同建立黨支部,將培養、考察和發展學生黨員融入實踐育人工作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引導學生學習領悟。通過多方資源整合,多層多點共同管理聯動,形成學校、企業黨委統一領導,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校企黨政工群齊抓共管,師徒師生協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學校成立以教學副院長任組長的實踐育人工作委員會,以教務處牽頭組織協調校企合作與科技處、學生工作處、院團委、宣傳統戰部、招生就業處、后勤處等職能部門,以及思想政治課教研部(雷鋒精神研究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人文素質教育中心和各二級學院,形成學校、學院、專業三級校企協同育人服務網絡。電子商務專業成立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工作組,在各相關職能部門協同配合下,雙方提供師資、技術、場地、項目等資源,學校協同企業提供政策等資源支持,共同積極協調融合、激活各類育人資源,為實踐育人提供保障。
各二級學院、各職能部門、各專業是校企協同實踐育人的具體責任與實施基層組織,根據學校實踐育人工作整體規劃與要求,進行具體實踐育人體系模式構建、項目內容策劃與實施。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在學校實踐育人工作委員會領導下,專業與企業共同制定實踐育人整體規劃、年度計劃與工作實施方案,進行項目、活動具體設計。學校委派思想政治課教研部(雷鋒精神研究院)思政課教師、創新創業教育學院創新創業教師聯系專業,協同專業以浸潤式、項目化推動實踐育人的組織、實施、評價,定期召開實踐育人協調、反饋工作會議,形成實踐育人工作閉環,保障實踐項目全面、有效實施。
實踐育人活動載體的設計是進行積極教育,增強實踐主體在實踐活動中的體驗,以尊重和滿足實踐主體需求的重要環節,是取得實踐育人成效的關鍵。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協同實踐育人過程中,經過不斷摸索,逐步形成了如下實踐育人活動與載體格局。首先是以紅色文化熏陶、助力地方產業發展為主題,包括紅色文化熏陶、鄉村文化體驗、古鎮文旅實踐等,由思想政治課教研部牽頭,專業與企業協同組織實施;其次是以專業實習實訓為活動載體,包括專業認知、企業文化認知、校企聯合專業實踐、專業競賽、求職演講大賽、匠心匠魂專題教育等,由二級學院牽頭,專業與企業協同組織實施;再者是以專業社團、專業社會實踐為活動載體,包括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等社團活動、專業假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社會志愿服務活動等,由院團委牽頭,專業與企業協同組織實施;最后是以創新創業活動為載體,包括雙創教育與競賽等,由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牽頭,專業與企業協同組織實施。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新的要求,實踐主體的時代性特征明顯,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工作從原來思想政治教育單學科工作視角,向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等多學科與思想政治教育交叉融合的維度推進。因此校企協同實踐育人既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為主線,保證育人的正確方向與總體要求,也要構建具有本專業特點的多學科話語體系。
人在實踐過程中的體驗對主體具有強化主體態度、左右主體情緒的作用。當我們已有的技術能力(水平)與外在活動(體驗)的體驗性相符合時,會引發實踐主體以積極態度參與實踐活動,深化對實踐活動的認識。在校企協同統籌規劃實踐活動項目時,始終圍繞以人為本,通過引入積極教育理念,讓學生從被動接受教育變成主動參與實踐、自主設計實踐、快樂體驗實踐,使學生在積極氛圍、內在動力需求中積極、主動、快樂地投入實踐,引導學生充分開發潛能,養成良好素養和個性養成。
隨著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的運用,高職院校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實施過程中,要進一步發揮互聯網、數智化平臺作用,避免資源重復建設,實現校校、校企、校行多元專業共享;同時統籌規劃實踐項目時要避免一成不變,要從親和力、趣味性、創造力、個性發展出發,充分挖掘實踐活動項目中的育人元素,構建形式與內容創新、育人無痕的高職院校專業特色實踐育人品牌,達到育人效果。
實踐育人評價體系是實踐育人工作閉環系統的重要一環,是高職院校保證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工作與時俱進、檢驗工作成效的關鍵。首先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工作的評價方法要堅持定量與定性,通過縱向對比校企協同實踐育人工作前后的人才培養質量,橫向上對比同類高職院校間的育人成效,構建育人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量化指標體系大數據客觀分析學生培養質量的變化;其次要從標準角度設計校企協同實踐育人的標準指標,從特色角度設計學院各專業的特色指標;最后聘請第三方社會評價機構進行評價,確保高職院校實踐育人工作不斷完善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