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聞輝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廣東 廣州 510405)
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以市場為導向,政府調控和學校舉薦,企業和畢業生雙向選擇的畢業就業機制逐漸形成。新的發展背景為高校大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時期,社會對畢業生的能力和要求越來越高,畢業生的擇業觀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給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輔導員主要擔負學生思政教育、日常管理、就業指導等基層環節的工作,在工作開展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就業觀,引導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素養,促進學生不斷成長和成才,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高校輔導員和大學生的接觸較多,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和溝通中,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變化,了解并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輔導員也是學生思想的引領者,在了解學生思想狀態的基礎上,才能推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在此過程中,輔導員也需要加強與學生思想溝通和交流。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知識經濟時代,學生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對教師的依賴程度有所減少,但輔導員在思政方面的作用卻是不可抹去的,同時,新媒體等信息平臺的建立,為輔導員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提供了平臺,輔導員能更細致地了解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難題,進而加深對學生心理活動變化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設計更科學的教學方案,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為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輔導員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專業學習情況,對學生的性格了解全面,從而能在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F階段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較大,就業思想存在波動,心情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常常困擾著學生,很多畢業生處于迷茫的狀態,不同性格特點的大學生,在就業擇業過程中的思想和心理也存在不同,高校輔導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貫穿大學生整個學習生涯,輔導員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的就業指導,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能力水平和就業思想狀況,為學生提供對應的就業指導方案,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端正思想,朝著正確的就業目標努力奮斗,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和就業意識,加強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提高自身的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能力,能在畢業后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
高校學生的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和就業指導工作存在很大的聯系,將日常管理工作與就業指導工作結合,將就業工作細化和具體化,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提升工作的實用性。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接觸中能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和心理變化,進而能引導學生正確看待自身能力和所學專業,了解社會行業發展現狀,引導學生分析當前的就業形勢,從而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并根據自身能力及時調整就業計劃,整體上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因此,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有更多機會參與學生的日常管理,在就業指導工作中有很大的優勢。
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變革,一方面,中小企業的增加,就業崗位不斷豐富;另一方面,行業企業對社會人才的要求不斷增加,越來越重視應用型和復合型高質量人才的引進,畢業生的綜合素養與能力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業結構不合理,一些崗位難以引入需要的人才,而同時很多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此外,一些高校畢業生專業與就業崗位的關聯度較低,崗位發展能力不足,很多學生后續因多種因素無法在一個崗位穩定持續發展,影響到后續的職業生涯發展。具體來講,大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大學生自我認知的問題。學生對自身就業能力缺乏客觀全面的分析,在就業能力培養和行動力方面存在不足,難以在學習和實踐中做到持續提升,導致自身能力不足,工作經驗缺乏等,成為現階段學生就業中的難題。這主要是學生對自身所學專業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聯系缺乏正確認識,對現階段的就業形勢了解不夠深入,在就業壓力下缺乏就業自信心。
其二,職業生涯規劃不科學。當前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主要是通過創新創業、就業指導等相關課程進行引導,大學生在具體執行中強調就業崗位及領域的選擇,但忽視了職業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忽視了專業定位、自身興趣等問題?,F階段創新創業發展背景下,很多學生缺乏對自身創業和就業發展的系統性研究。
現階段很多高校輔導員對學生的日常管理,發揮的是“保姆式”的作用,忽視大學生專業認知學習層面的針對性指導,弱化了輔導員在學生價值觀等方面的引導作用,當前高校學生在認知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如學習中缺乏耐心和持久力,容易受到互聯網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在相對寬松的高校管理模式下,學生缺乏自律,影響到健康的生活和學習,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會影響學生專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提升。作為與學生日常教學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輔導員,如果只是單純地通過強化日常生活化管理、宿舍內勤工作等幫助學生,只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學生在專業課程學習和技能訓練方面的困惑,無法解決學生學習方法不足等問題,也影響到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這種忽視學生價值觀念引導的管理,過分強調輔導員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關心和管理,缺乏對大學生專業學習和社會處世的引導,難以發揮輔導員在學生就業和求職工作中的真正作用。
在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輔導員擔負傳達就業政策和信息等工作,也是學校、企業和學生溝通的橋梁。一方面,在接收到社會企業招聘信息、高校就業指導政策信息等之后,輔導員能借助通信和學生管理群等,快速轉發信息,向學生傳遞就業政策,也可以借助班會等時間向學生傳達信息;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輔導員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就業信息,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可以說是無縫銜接,但學生獲取信息的同時,也希望能將這些信息和政策與地方就業政策、行業發展實際、學生專業發展實際等進行深入分析和解讀,從而讓信息和政策更具針對性和指導意義。這種單純的信息傳遞式輔導員,缺乏對信息政策的正確解讀,學生無法準確地分析和判斷哪些是有價值的信息,在繁雜的信息中迷失了就業方向。
高校學習期間是大學生成長和成才的關鍵階段,也是職業人生發展的起步時期。但是就業指導、求職發展和職業規劃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必須全面系統地深入學生群體中,將學生工作與職業生涯規劃有效結合,真正促進學生優質就業。但現階段部分輔導員缺乏就業實踐專業培訓,工作方法和理念相對落后,缺乏對大學生就業工作連續性的指導,多是將就業指導工作放在大四學年,忽視了在大學前期打好基礎,且在學生學習期間如果更換輔導員等,會影響就業指導工作的持續性。
現階段高校肩負著培養高質量復合型人才的重任,教育管理的落腳點也需要放在培養服務社會和學校的優秀人才,推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大學生就業質量水平是學生全面發展和高校人才培養的檢驗石。因此,與學生關系緊密的輔導員要積極承擔自身在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了解社會需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首先,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養,對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有客觀全面的認識,積極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和社會學等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其次,要加強自身實際調查研究的能力,能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知識體系,全面準確地對現階段的就業形勢和政策加以客觀理性的分析,提升自身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綜合能力,更好地為學生的就業創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最后,要重視自身的學生日常工作管理和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思路和方法的革新,根據就業形勢的變化,引導學生加深對專業和職業的深入理解。
首先,要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F階段,高校大學生對就業和職業發展缺乏客觀的認識,過度追求待遇較好、熱門行業,擇業觀存在一定的問題,不愿意到條件艱苦和國家建設需要的地方,為人民服務和為現代化建設發展服務的思想觀念逐漸淡化。因此,高校輔導員需要將思政教育與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有效結合,強化愛國主義教育,重視以先進的思想文化指導學生,加強世界觀和擇業觀教育,從而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個人發展和國家建設的關系,正確認識眼前利益和長遠發展利益,敢于直面學習和工作中的困難挫折,正確處理社會發展和人際關系,從而革新擇業就業觀念,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其次,要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方案,對學生進行分類和個別指導。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情況,并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時調整就業發展目標,從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在擇業過程中減少盲目性,從而科學合理就業。
在企業和畢業生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制度下,為畢業生提供了相對公平的競爭和擇業環境,因此,輔導員必須及時了解就業政策和市場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走出學校深入到企業和人才市場中,了解用人招聘的實際情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了解崗位實際需求,從而確保就業指導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
輔導員要加強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就業指導教師的合作,共同制定科學的就業指導規劃方案。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積極開展就業指導活動。如針對大一學生,可以加強與專業教師的溝通,引導學生了解專業定位和就業發展前景,對自身和職業有正確的認識,從而制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對大三階段的學生,則可以借助主題班會時間,做好職業規劃反思活動,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就業方向,并解答學生就業活動中的困惑。
綜上所述,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開展中,高校輔導員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結合現階段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提升輔導員就業指導水平,加強引導和幫助,為學生高質量就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