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培賢,卜俊,唐剛,周濤
(1.廈門大學 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2.湖州學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東山剪瓷雕是閩南地區常見的傳統建筑裝飾制作工藝,它采用鉗子、木錘、砂輪等工具剪、敲、磨成形狀大小不等的瓷片粘貼成人物、動物、花卉、動物等藝術形象,深受當地民眾喜愛[1-3]。東山剪瓷雕工藝于2009年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將民間藝術融入產品設計,使傳統與現代融合,創造更為新穎的形式,是對民間藝術的保護和傳承的方式,可以創造更為有利于民間藝術發展的環境[4]。東山剪瓷雕再創新再設計不僅有利于工藝可持續發展,更有利于保護我國民間傳統建筑文化的多樣性,增強民族自信。
首先,實地考察東山剪瓷雕作品并進行影響樣本采集,通過分析樣本進而歸納出東山剪瓷雕的原型特征以及設計因子。其次,由歸納的設計因子建立東山剪瓷雕設計因子的層次分析評價模型,最后,運用層次分析法對設計因子進行分析,通過計算獲得各設計因子的優先級權重。各設計因子的權重排序用于指導剪瓷雕創新產品的設計,東山剪瓷雕設計因子提取與應用方法研究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東山剪瓷雕設計因子提取與應用方法研究框架
層次分析法簡稱AHP法,它由美國匹茨堡大學托馬斯·塞蒂(T.L.saaty)教授提出[5]。該方法將要解決的問題分層,然后按照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分層聚類組合形成層次結構模型,然后根據每個層次中因素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定量表示,再運用數學計算的方法確定每個因素的權重,最后因子的權重排序作為方案評價和選擇的依據[6]。鄧衛斌[7]、常瑜[8]、徐江[9]等學者在設計實踐中運用層次分析法對產品造型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得出最優設計方案。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田野調查進行實地考察和拍攝,走訪東山縣較具代表性的典型建筑26座,共采集到代表性影像資料樣本380份。在獲得資料樣本后邀請6名剪瓷雕匠人和4名設計師對剪瓷雕藝術特征進行分析。
根據剪瓷雕的造型特征,以及基于對樣本的總結,提煉出剪瓷雕具有代表性的3種設計因子,分別為拼合因子、層疊因子和排列因子,代表瓷片的拼合、層疊和拼接方式,提煉過程見表1。

表1 東山剪瓷雕設計因子提煉
在獲得剪瓷雕設計因子之后,對產品創新應用載體進行分析。根據剪瓷雕原有的功能屬性為應用于建筑的裝飾,因此,與產品的結合方式可以以外在裝飾為主。根據這一特點,同時也兼顧考慮設計因子的結構和外形特點,確定5類產品應用范疇,分別為香器、花器、裝飾畫、家具和燈具。
在獲得東山剪瓷雕的設計因子和可應用產品類別之后,進一步構建剪瓷雕設計因子在產品中創新應用的層次分析評價模型(見圖2),總目標層次為剪瓷雕的原型A,第二層次為前文所提煉的三類設計因子,分別為拼合因子B1、層疊因子B2和排列因子B3,第三層為剪瓷雕設計因子可以應用的產品載體,分別為香器C1、花器C2、裝飾畫C3、家具C4和燈具C5。

圖2 剪瓷雕設計因子創新應用的層次評價模型
在測試階段,讓參與人員針對上一層次要素的重要性貢獻度,對本層次要素進行兩兩比較。評價設計因子的意義表示為:拼合因子、層疊因子和排列因子哪種更能體現東山剪瓷雕的藝術特征。評價設計應用的意義表示為香器、花器、裝飾畫、家具和燈具之間哪種產品更適合于與對應的設計因子結合。測試采用九分制,對每一層級的要素進行兩兩比較,其結果構造判斷矩陣,矩陣評分標度代表含義如表2所示。

表2 標度含義
經評價測試,獲得設計因子層和設計應用層的判斷矩陣表3-6。

表3 設計因子層判斷矩陣A


表4 拼合因子產品創新應用判斷矩陣B1

表5 層疊因子產品創新應用判斷矩陣B2

表6 排列因子產品創新應用判斷矩陣B3

表7 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
依據測試人員的評價結果,可求解得設計因子層及設計應用層次內各要素的權重,權重值可反映出各個因素對上一層級評價指標的具體影響程度及重要性大小,見表8。

表8 設計因子和設計應用權重
數據表明針對剪瓷雕原型A而言,設計因子層B中的因子權重排序為拼合因子B1、排列因子B3、層疊因子B2,說明設計因子中拼合因子更為貼近剪瓷雕原型,其次分別為排列因子和層疊因子。
針對拼合因子B1,設計應用層C中的要素權重排序為燈具C5、裝飾畫C3、花器C2、香器C1、家具C4,說明燈具使用拼合因子設計產品將更為合適,其次分別為裝飾畫、花器、香器、家具。
針對層疊因子B2,設計應用層C中的要素權重排序為花器C2、香器C1、燈具C5、裝飾畫C3、家具C4,說明在花器中使用層疊因子設計產品將更為合適,其次分別為香器、燈具、裝飾畫、家具。
針對排列因子B3,設計應用層C中的要素權重排序為家具C4、花器C2、香器C1、燈具C5、裝飾畫C3,說明在家具中使用排列因子設計產品將更為合適,其次分別為花器、香器、燈具、裝飾畫。
根據判斷矩陣中的評價結果,拼合因子更能體現剪瓷雕的藝術特征,其中又以燈具與拼合因子的結合較為適合,因此,以剪瓷雕創新設計應用以使用拼合因子在燈具中的創新應用作為案例。
東山剪瓷雕拼合因子的原型特征是兩個瓷片經剪裁之后進行拼接,瓷片具有一定的弧度且接縫特征較為明顯,在設計實踐中可根據這一特征對瓷片的拼接形式進行演變,經設計的形式和簡化重構等方式的運用,得出三種不同的拼接類型,分別為相同形狀的拼合、相同類型形狀的拼合和不同類型形狀的拼合。隨后根據拼合形式的不同,繪制3款燈具的二維表現圖,并由二維表現圖繪制三維線框簡圖,如表9所示。

表9 拼合因子運用于燈具設計
為獲得滿意度最佳的設計方案,進而可采用李特克量表對3款設計方案進行評價,并邀請20名設計師、6名剪瓷雕手工藝人、10名工藝美術家對3種設計方案進行測試并打分,評分表格如表10所示。本次共發放調查問卷36份,排除無效問卷后共有32份有效問卷,取平均分值作為統計結果。

表10 燈具設計方案李克特調查量表
經綜合評價,方案三的平均分(5.8750)最高,優于方案二(5.1875)與方案一(3.5625)。因此,選取方案三作為戶外草坪燈具設計的最佳方案,結合剪瓷雕原型中使用的色彩,運用Rhino和KeyShot軟件對其進行效果圖的制作和模擬,最終效果圖如圖3所示。

圖3 燈具設計效果圖
“傳統元素以嶄新的形式在現代設計中被普遍使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種趨勢昭示著國人開始另辟蹊徑,勇破陳規,開始注重傳統,回歸本土”[10]。創新載體的應用同樣也是傳統文化發展的一種新方法和新思路。在基于對剪瓷雕圖像分析的基礎上,提煉出剪瓷雕的拼合因子,層疊因子以及排列因子,經層次分析法的分析,最終以拼合因子作為設計要素,并以燈具作為載體設計了一款產品。東山剪瓷雕的設計因子運用于現代產品設計實踐中的案例經驗,期許也能夠為其他傳統技藝和文化設計元素提取和設計再造提供方法參考,為傳統文化的賡續方式開拓更為寬廣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