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萬杰
馬未都和朋友逛古玩市場,在一個賣壺的攤子上,馬未都看到時大彬的仿制茗壺,十分精美。馬未都問小販:“這壺多少錢?”小販滿臉堆笑:“5000 元。”馬未都一愣:“假的也賣這么貴啊?”小販眼珠一瞪:“什么假的?真的。”馬未都又問:“你知道時大彬嗎?”小販拍著胸脯:“當然知道了,那是我兄弟。”
走出不遠,朋友感嘆地說:“你真有錢,小販那個小心的樣子真懂行。”馬未都拍了拍朋友的肩膀,說:“你錯了,買古董的人,眼里只有古董,價錢是不太在乎的。賣古董的人,眼里只有金錢,他們才不在乎古董的價值。”馬未都突然問朋友:“你知道什么最值錢嗎?”朋友立刻說:“當然是最好的古董了。”馬未都搖了搖頭,說:“其實,我們的眼睛最值錢。因為只有眼睛才能辨認真假、判別年代、分出美丑,所以,買古董的人,要先鍛煉自己的眼睛,有了好眼睛,就不會受騙上當。別人花10 萬元才能買到的古董,我們花1 萬元就買到了,我們那一次的眼光,價值正是9 萬元。還有什么古董比這個更值錢呢?我們去找古董,正是在古物堆的破銅爛鐵中尋找我們失落的那一對值錢的眼睛。”生活也是這樣子,我們在凡俗的生活中追尋更永恒的價值,不也是在找回那失落的眼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