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海
(北京體育大學,北京 100084)
奧林匹克運動是人類社會一個罕見的杰作,它的影響力遠遠超出體育的范圍。它將體育運動的多種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在當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化、藝術、傳媒等眾多領域產生了一系列令人稱奇的效應。奧林匹克運動之所以能如此,與它獨特的多重性密切相關。奧林匹克運動既是促進人類和平與進步的社會運動,也是現代社會規模宏大的體育運動。與其他社會運動相比,奧林匹克運動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以體育運動為手段促進社會進步。體育運動在很多人眼里不過是跑跑跳跳、打打鬧鬧、玩玩樂樂的兒戲,既登不了大雅之堂,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因此不值得認真對待。然而,以皮埃爾·德·顧拜旦為代表的奧林匹克先驅們卻獨具慧眼,認識到體育運動不僅有促進人的發展的獨特作用,而且有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潛能。于是,這些思想敏銳、見識卓越的先進人物破除陳規陋習,試圖用“不嚴肅的”體育運動作為工具,實現其“嚴肅的”社會目標。事實證明,這在當時許多人看來異想天開的“荒謬”做法,讓奧林匹克運動有了大眾可參與、可體驗、可觀賞、可交流的實踐工具。體育運動讓奧運以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扎根社會、廣接地氣,與青少年為主體的各類人群結合起來,使奧林匹克運動獨具特色,成為當代最具活力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與一般的體育運動相比較,奧林匹克運動的特異之處在于它立意高遠,堅持體育“服務于人類和諧發展”的方向,以體育運動培養和教育全世界的青少年,促進社會進步,從而“通過體育運動,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使奧林匹克運動在眾多體育運動中脫穎而出,其源于體育、超越體育,迸發出撼人心弦的感召力。這就是為什么世界杯、世界錦標賽讓人賞心悅目,而奧運會則不僅給人美的享受,而且讓人感動。
人們不禁要問,奧林匹克運動依靠什么將體育運動與社會功能融為一體,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的特性,產生了如此多的正能量?答案就是它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色彩。
文化是人類社會十分重要而常用的一個概念。但是,對于究竟什么是文化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關于文化的定義多達160多種。盡管人們對文化的看法五花八門,多有爭議,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念,一種文化的產生同發展與它所秉持的價值理念息息相關。當其價值觀念符合社會需求、順應時代潮流時,這種文化就興旺發達;當其價值觀念脫離社會需求、逆潮流而動時,這種文化就趨于衰敗。
奧林匹克運動是由政府、社會、市場的諸多組織及無數個體共同參與、協同運作的偉大事業。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以下簡稱國際奧委會)是非政府非營利的社會組織,用通俗的話來說,它既無權勢,也無錢勢。然而,奧林匹克價值觀使得國際奧委會具有超強的號召力,讓差異巨大的眾多參與者團結起來,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同心同德地致力于奧林匹克偉業。國際奧委會的《奧林匹克憲章》對此有明確的說明,奧林匹克運動是在國際奧委會為最高權力機構的指導下,所有參與者和組織在奧林匹克主義價值觀的激勵下,開展的一個一致的、有組織的、普遍的和持久的活動。顯然,正是有了奧林匹克主義價值觀的激勵,共識才得以凝聚,平臺才得以鍛造,奧林匹克運動才吸引了各類參與者的全身心投入并獲得全世界的普遍認同。
那么,什么是奧林匹克主義價值觀?《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主義是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生活哲學。它將體育運動與文化、教育融為一體。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社會責任及對一般倫理基本原則的推崇為基礎的。顯然,奧林匹克主義是沿著由個體到社會,由微觀到宏觀的操作順序構建的。其要義是通過體育運動促進個人的和諧發展,將人自身的和諧與社會和諧結合起來,以人的進步促進社會的進步,最終建立一個和平而美好的國際社會。奧林匹克主義涉及人自身、人與社會及人與環境,可從不同維度和層次引申并開發出許多價值,如人的均衡發展、公平競爭、健康生活方式、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勝利者的贊揚、 對失敗者的尊重、相互了解、和平、團結、正義、民主及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國際奧委會經過認真研究,確定“卓越”(Excellence)、“友誼”(Friendship)和 “尊重”(Respect)為奧林匹克核心價值。由于奧林匹克主義以競技運動為實踐手段,而競技運動的靈魂是公平競爭(fair play),只有公平公正地比賽,才能讓運動員和觀眾認同并踐行奧林匹克核心價值,因此,公平競爭在奧林匹克文化中是具有底線意義的規范價值。這樣,奧林匹克文化的核心價值可以概括為“卓越”“友誼”“尊重”與“公平競爭”。這些奧林匹克價值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定盤星和壓艙石,也是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基礎。顧拜旦等先驅者篳路藍縷、殫精竭慮開創的奧林匹克運動,在一百多年的風云變幻中歷經艱難困苦,仍能生機勃勃、持續不斷地為人類社會注入活力,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它圍繞著奧林匹克價值理念,構建出獨具特色的文化,為奧林匹克運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引導其與時俱進,持續走在時代前列。
以奧林匹克價值為基礎構建起來的奧林匹克運動的特有文化可以表述為“以奧林匹克體育運動為手段,促進人的和諧發展,促進一個和平的維護人的尊嚴的社會所需要的價值觀念、制度體系和活動安排”。(圖1)

圖1 奧林匹克文化的結構
奧林匹克價值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靈魂;奧林匹克知識為奧林匹克價值提供堅實的認知基礎,保證奧林匹克運動沿著理性的道路前進;奧林匹克制度與組織是將奧林匹克價值付諸實踐的中介轉化器,決定著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運作方式與效率;奧運會等奧林匹克活動及其衍生物,如奧林匹克標志、儀式、吉祥物、建筑、文學、 藝術、音樂、影視等是奧林匹克價值的外顯形態,將抽象的奧林匹克價值轉化為可視、 可聽、可觸、可感知的實踐形態,是踐行奧林匹克主義的工具。奧林匹克運動的實踐形態種類繁雜、豐富多彩,雖然內容不同,形式各異,但都是奧林匹克價值的載體,因此散而不亂,多而不雜,在奧林匹克價值的統領下集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奧林匹克價值對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導向性、基礎性和整合性的重要作用。它決定著奧林匹克知識的探求方向、奧林匹克組織制度設置的準則及奧林匹克運動在實踐中的應用范圍與對象。從文化視角理解和學習奧林匹克運動,關鍵在于把握奧林匹克價值。只要切實理解了卓越、友誼、尊重與公平競爭這些核心價值理念,也就理解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精髓,因為奧林匹克運動的各種要素都是圍繞著奧林匹克價值生發和展開的。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理念構建、制度安排、組織設計、活動計劃、標志標記、場景布置、媒體造勢等多姿多彩的表象背后,我們都能看到奧林匹克價值無所不在的身影。
例如,“卓越”這一價值理念,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中奮斗拼搏、積極進取、永不言敗的進取精神。與之相聯系的是,推崇英雄主義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以及強調奮斗過程的奧林匹克名言“重要的是參加,而不是取勝”。與“友誼”相聯系的,不僅有在追求友誼、團結、公平競爭基礎上相互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還有“通過體育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的奧林匹克愿景。象征五大洲團結的奧林匹克五環,呼吁世界和平的奧林匹克休戰也都源于這一核心價值。“尊重”這一價值理念不僅體現于尊重對手的人際關系,也體現于尊重規則的人與社會的關系,還體現于尊重環境的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引申出綠色奧運的觀念。“公平競爭”這一價值理念,引發出奧林匹克運動對興奮劑零容忍的制度安排,如《世界反興奮劑條例》(World Anti-Doping Code)以及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orld Anti-Doping Agency)的相應組織設置,也是為了維護競技運動的公平并保護運動員的正當權益,促成體育仲裁院(the Court of Arbitration for Sport)的建立。
奧運賽場運動項目的選擇與運用,也是圍繞奧林匹克核心價值進行的,以確保運動員在公平公正的身體對抗中,相互競爭,追求卓越,相互激勵,增進友誼,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奧林匹克價值使奧運競技超越單純的體育比賽,獲得新的文化意義,成為培養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的教育利器。不同的奧運項目從不同角度呈現奧林匹克價值,使這一教育利器類別豐富,功能齊全。
奧林匹克運動的價值理念不僅讓奧運在理性層面求真,在道德層面求善,而且在情感層面求美。正如顧拜旦所言,體育運動應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展示美的機會。通過這種獨特的審美過程,讓人的心靈得到凈化,品質得到提高。于是,各種藝術手段都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找到自己一顯身手的用武之地,以“提供一個適宜的、充滿崇高和壯美的場景來激發運動員和觀眾的最高尚、最慷慨的情感”。奧林匹克藝術之所以能創建這種場景,激發這種情感,靠的不是表淺虛浮的廉價美吸引人的眼球,而是通過浸透奧林匹克價值的藝術感染力,來打動人心,這就是顧拜旦說的“各種藝術互相滲透,聲音、線條、色彩和形式仿佛在運動中結為一體……構成一個有價值的奧運會環境”。
奧林匹克價值觀滲透并體現在奧林匹克運動的方方面面,使得奧林匹克運動的文化元素無所不在。奧林匹克價值觀也是解讀奧林匹克運動的鑰匙,有了這把鑰匙,我們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