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兵 陳寶憲
近年來,大體量安置住宅設計-采購- 施 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項目建設數量不斷增加。通過大體量安置住宅的綠色設計與綠色施工管理,能夠有效整合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建設中的各類資源,促進大體量安置住宅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東興市國門幸福安置小區項目,位于東興市羅浮新區D-5-1#地塊、D-5-2#地塊,屬于大體量住宅項目,采用EPC 總承包模式,綠色施工是該項目的主要建設理念。項目占地面積約85 478.09 m2,總建筑面積為330 448.48 m2,共包含17棟高層住宅樓,分別為13 棟安置住宅樓和4 棟商品房,其他建筑物包括五星級酒店、幼兒園、地下車庫、商業街等。東興市國門幸福安置小區項目的建筑設計概況如表1 所示。

表1 東興市國門幸福安置小區項目的建筑設計概況
基于綠色施工技術,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是在立項審批、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現場施工以及竣工驗收等環節中加強綠色施工管理,并強調多方主體參與[1]。在此基礎上,EPC 總承包單位會根據大體量安置的綠色施工要求,以“四節一環?!睘槟繕?,與項目各參與主體組建綠色施工管理小組,在相互協調合作中保證各主體履行自身在綠色施工中的責任與義務。其中,“四節一環?!本唧w指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是新時期住宅建設的重要標準。
另外,EPC 項目可由全過程咨詢單位牽頭,建立高效溝通、信息資源共享的大體量住宅項目綠色施工管理機制。在政府宏觀監督下,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全過程咨詢單位以及供貨商等部門會參與綠色施工技術的應用管理,共同監督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的綠色施工建設。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綠色施工管理框架如圖1 所示。

圖1 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綠色施工管理框架(來源:作者自繪)
綠色施工技術具體指在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建設中最大限度減少建筑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風險,是實現住宅項目節能環保目標的技術手段。綠色施工是新時期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建設的主要趨勢,對促進我國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基于EPC 承包模式,可在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中引進各類綠色施工技術,加強住宅項目綠色施工管理,全方位保護建筑資源,提高各類物資與人力資源的利用率,以此節約建設資源,促進大體量安置住宅的節能減排[2]。
相較于傳統施工技術,節能環保是綠色施工技術的顯著特點。在具體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時,EPC 項目承包商需要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基礎上保護施工環境,節約建筑資源。但是對于住宅類項目,綠色施工技術需要依賴于各階段的施工管理,只有加強綠色施工管理才能更有效地落實綠色施工技術方案。另外,綠色施工對住宅項目建設區域、周圍地質條件有著較高要求,在規劃設計住宅項目時應嚴格控制污染范圍,使用環保型建筑原材料,將施工活動對環境的破壞程度降到最低。
4.1.1 綠色設計原則
工程施工設計是EPC 項目實施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建設綠色大體量安置住宅的基礎內容。在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時,總承包單位應堅持綠色設計原則,在施工設計階段控制后期施工中的資源消耗。同時,結合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的建設需求,靈活選用墻體施工、屋面施工以及裝飾施工中的綠色施工技術。
在傳統建筑理念中,我國建筑設計標準多集中在建筑物功能與安全性能上,在滿足以上要求的基礎上才會考慮建筑施工對環境的影響,并不重視建筑施工中的資源消耗。但隨著綠色施工理念的推廣運用,應從設計階段入手,加強住宅項目的綠色施工管理,滿足建筑物節能、環保的使用要求[3]。例如,EPC 總承包單位應將綠色施工理念融入住宅項目的設計階段,并將環境保護、資源損耗管理融入設計方案中,針對性地提升建筑建設周期內的資源利用率。
4.1.2 經濟與環境相互協調原則
市場經濟體制下,部分承包商會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導致建筑施工環境破壞較為嚴重,不利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因此,在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中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時,應協調好經濟與環境的關系,充分利用各類自然資源,如天然熱源、天然冷源,節約建筑施工中的不可再生資源。
4.1.3 整體性原則
EPC 總承包單位在規劃設計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的施工活動時,應堅持整體性原則,同時以綠色施工技術的有效應用為導向,深入分析業主需求,嚴謹地控制施工場地的開發強度,在滿足大體量安置住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更系統地落實綠色施工理念,突出綠色施工技術在EPC 住宅項目中的應用價值[4]。
4.2.1 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建筑領域內的綠色施工技術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因此為了在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中充分利用綠色施工技術,實現住宅項目綠色、節能、環保的建設目標,EPC 承包單位應積極建立綠色施工管理體系,通過綠色施工管理的方式促進綠色施工技術在具體應用時的規范化。
首先,以綠色施工理念為核心,制定完善的綠色施工管理制度,夯實綠色施工管理體系的運行基礎。其次,按照EPC 項目的特點,明確住宅項目施工建設中各環節的責任人,優化綠色施工管理組織結構設計,使各主體能夠全方位地踐行綠色施工技術。通過明確各方責任,各管理主體能夠各司其職,更主動地實施綠色施工技術方案,有效承擔住宅項目綠色施工時的管理、監督責任。最后,為保證綠色施工技術在EPC 住宅項目中的應用效果,還應建立動態化管理模式,分別在施工規劃設計、前期準備、材料采購以及施工流程管理等環節進行監督控制,督促一線施工人員運用綠色施工方案[5]。
4.2.2 積極踐行綠色施工理念
建筑領域的快速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出現一系列水源污染、噪聲污染以及空氣污染風險。只有在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中引進綠色施工技術,引導施工人員踐行綠色施工理念,才能減少建筑施工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因此,相關人員應圍繞大體量安置住宅的施工活動確定綠色施工技術方案,實現綠色施工理念。
EPC 住宅項目的綠色施工技術包括室內建筑垃圾垂直清理通道技術、臨時設施場地鋪裝混凝土路面磚技術、綠色施工在線監控技術、現場綠化綜合技術、現場揚塵綜合技術以及砌體施工標準化技術等。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期間,還應借助封閉式降噪混凝土泵房、可持續周轉臨邊防護、可重復使用的標準化塑料護角、發光二極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臨時照明系統以及變頻裝置改善項目的綠色施工條件。
用綠色節水技術減少施工活動中的資源浪費,例如明確好住宅項目土方開挖范圍后,可使用存儲的雨水和二次利用的水源對該區域進行灑水處理。另外,在控制水資源用量的同時還要改善現場施工環境,避免在開挖期間出現較多灰塵,減少施工中的空氣污染問題。
落實綠色施工理念時還應控制建筑廢料的產生,因此施工單位應積極運用能夠二次使用的施工材料。對于禁止使用循環材料的住宅項目,還應科學處理建筑廢料,運用環保手段處理現場廢料。此外,還應增強施工人員的節水意識,并安排專人管理住宅項目現場的用水工作,合理控制現場用水量,以此節約施工環節的水資源。
4.2.3 合理應用綠色施工材料
具體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時,還應將綠色施工材料與節材理念融入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中。
一方面,在確保材料滿足住宅工程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同時盡量使用易于回收的節能環保型材料。為避免出現材料浪費問題,還應在技術交底和現場管理等環節督促施工人員嚴格控制材料用量。另外,為減少材料運輸期間的污染問題,還應堅持就地取材,并嚴格看管施工模板、腳手架等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另一方面,選用施工材料時結合住宅項目的建設要求,引進綠色環保的材料。例如,自保溫磚是綠色建筑材料之一,可以用于住宅項目的墻面工程中。此外,建設綠色住宅項目時,為降低施工能耗,可將雙層幕墻、真空玻璃作為建筑門窗的主要材料。
4.2.4 科學調配現場施工資源
節約施工資源是應用綠色施工技術的核心,施工單位需要科學調配現場施工資源,堅持節地、節水、節能、節材的基本原則。因此,EPC 項目承包商需要結合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的工程量設計施工能耗指標,用可量化的指標實施綠色施工管理,促進現場施工資源利用的規范化。同時,施工單位還應積極利用環保型、節能型的施工設備,引進節能技術,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對于水電等資源,還需要確定節能目標,引導施工人員按照住宅項目的用水、用電定額指標節約水電資源。
另外,環境管理是實施綠色施工技術的重要手段。根據國家環保部門發布的相關信息可知,建筑項目施工環節產生的灰塵占城市灰塵總量的30%,相較于其他項目,建筑類項目還會引起噪聲污染、水污染以及土壤污染等環境問題。因此,在提升現場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還應將環境管理融入綠色施工技術方案內,具體包括室內環境和室外環境管理。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的總承包單位需要制定環境管理制度及綠色施工期間的環境事故應急預案,重視綠色施工現場中各類廢料、排放物的管理,針對性地控制揚塵和廢氣排放污染、噪聲污染等。此外,通過現場垃圾分類、回收的方式減少垃圾堆放造成的污染,并加強現場綠色施工管理,用綠色環保技術處理現場污水。同時,注意保護建設區域的地下設施,充分利用自然光、自然風改善現場環境。
大體量安置住宅EPC 項目中,EPC總承包模式在綠色施工技術應用中占據主導地位,能夠針對性地優化項目建設方案,使綠色理念融入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的全過程。在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時,施工單位還應結合大體量安置住宅項目和EPC 承包模式的特點,分別從項目設計、施工及管理等方面靈活應用綠色施工技術,促進該類住宅項目的綠色管理,打造綠色、節能、環保的住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