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俊秋
去年夏天,我偶然得知合肥有一家全部由聾人組成的保潔公司——龍為保潔,當時就非常欽佩聾人保潔員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曾在微信群里向朋友推薦過。今年4月,龍為保潔因為經營困難,開始向社會求助,希望能夠擴大影響力,多接些訂單讓公司存活下去。我作為“人民來信”欄目的記者跟進采訪。因為這次采訪,我得以走近并了解這個群體。
4月7日,采訪第一天,我跟隨保潔員牛海濤,記錄了一次日常入戶保潔服務。在龍為保潔,老板胡旻和保潔員全是聾人,為了保障采訪順利進行,公司唯一一名沒有聽力障礙的員工,接單員沈明明特意跟了過來。
這是一次“無聲”的采訪,保潔現場能聽到的只有各種擦洗的聲音,由于采訪時沒有手語翻譯,我真正體會到了溝通之難。本以為可以通過手機打字交流,后來發現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文字表達能力有限,溝通也比較困難。通過查詢資料我才知道,聾人的語序和健全人不同,是按照眼睛看到的時間順序發展的,沒有語義邏輯,有時候連基本的主謂賓都分不清楚,聾人在手語表達中會有語氣,但在文字交流中,不能分辨也不能表達語氣,交流會顯得很生硬。
□ 5月19日,安徽清國清城集團與龍為保潔幫扶支持簽約儀式現場
沒法像往常一樣在鏡頭面前嘮嗑,我和攝像記者隨即決定,那就用跟拍、用延時攝影的方式記錄他認真工作的模樣吧,此時無聲勝有聲。沈明明感嘆,聾人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困難群體,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聾人四肢健全,從外貌上他們很難讓人聯想到是殘障人士,他們想要張口,卻不知道如何說話,他們想用手語,卻很少有人看得懂,這是一個無聲卻又震耳欲聾的世界,他們與其他人之間有著溝壑。采訪到這里,我才真正意識到這篇報道的意義所在,讓無聲變有聲,通過“人民來信”欄目,架起“無聲世界”通往外界的橋梁。
□ 節目播發后,安徽省多家知名保潔家政企業負責人聯系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希望幫助龍為保潔走出困境。安徽省清國清城集團董事長高萍也是其中之一
采訪之初,我并不太理解,為何龍為保潔的經營困難要遠大于其他保潔公司,實地走訪才知道,一般的保潔公司基本沒有固定員工,接一單做一單,相當于“保潔中介”,經營成本較低。而龍為保潔則有固定的7名聾人保潔員(最高峰時有30多人),公司為這些員工開出了每月3000元的保底工資,并為其繳納保險,提供餐補和免費宿舍,運營成本要遠高于其他公司,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春節后訂單量銳減,經營困境愈發凸顯。雖然是求助,聾人保潔員們卻強調,他們不需要憐憫,只需要多一些單子,多一些機會,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以同樣的價格,同樣的服務質量,讓公司活下去,保住這個溫暖的“聾人之家”。
通過和老客戶的溝通,我也確認了龍為保潔的服務質量。沈明明負責前期溝通,再以簡潔明晰的文字將顧客需求轉述給聾人保潔員,在沈明明看來,聾人保潔員因為知道這份工作來之不易,遠比健全人能吃苦,工作時因為沒有外界打擾也更專心,每個細節都會處理到位。沈明明感嘆,她的同事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被了解、被接納的機會,三年下來,隨著老客戶的增加,“上門難”逐漸減少,一些老客戶成了老朋友,他們自發地一推十、十推百,都在幫襯著龍為保潔生存。
采訪時,有兩名保潔員讓我印象深刻,一名是公司的“搶單王”牛海濤,一名是公司的業務大拿,被稱為“擦玻璃王”和“收納小能手”的謝傳歌。這兩名年輕的聾人保潔員是公司僅剩的兩名單身漢,老板胡旻除了負責公司運營,也很熱心地幫這兩個小兄弟安排相親,每一次都是全程陪同。由于聽力障礙,聾人交友范圍和生活圈子比較狹窄,婚配對象基本都是熟人,想找個合適的特別不容易,所以我在采訪時,特意讓牛海濤和謝傳歌錄了段“征婚啟事”。正是這段采訪,拉近了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感覺到我這個大姐的熱心腸。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4月7日采訪當天,公司只接到兩個日常保潔訂單,這兩個訂單都被“搶單王”牛海濤搶到。28歲的牛海濤來自安徽蒙城,小伙子去年在合肥北城買了房,一個月房貸3500元,所以干活特別積極。牛海濤的自我介紹是熱心、肯吃苦、踏實、穩重、會過日子,以后有了對象,他可以承包做飯、打掃這些家務。
公司“業務大拿”謝傳歌今年31歲,來自安徽亳州。謝傳歌穩重內向,喜歡動腦,因為對修理、收納感興趣,他自學各種保潔小技巧,擦玻璃又快又好,收納也非常講究。因為太孤獨了,工作之余,謝傳歌經常騎著電瓶車在合肥城里閑晃,坐在橋邊吹風,一坐就是半天。老板胡旻怕他“憋出毛病”,有時還特意安排小伙伴帶他去剪個頭、吃個飯。小伙子也在努力干活攢錢,準備今年先買輛車,明年再買套房,他也拍胸脯保證,另一半不用操心家務問題,他可是“小能手”。
□ “人民來信”欄目截屏
因為溝通難,聾人在創業、求職過程中,很難及時獲知最新的幫扶信息,準備采訪時我就暗下決心,不管能幫到哪一步,起碼可以陪著他們把相關部門都跑一遍,發揮我和手語翻譯的作用,讓聾人真正了解政策,并幫他們找到每個部門的對接人,方便日后交流。
我牽頭聯系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和廬陽區殘聯,組織了兩場現場溝通會,以同步手語翻譯的方式,讓胡旻完全清楚了目前他和小伙伴們能享受的助殘政策,相關部門負責人也現場拿著文件,一條一條幫他們指導分析,如何申報更為合適。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還現場邀請龍為保潔加入協會,并提供了一系列技術支持。溝通會上,胡旻通過手語翻譯,進一步表達了聾人群體希望加強專業學習和參加技能比賽的訴求,合肥市家政協會和廬陽區殘聯表示,會給他們提供免費學習和參加比賽的機會,而且依據《合肥市殘疾人就業及教育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參加技能學習不但不用繳費,還會領到相應的補貼(取得資格認證和參賽獲獎的還有額外補貼)。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表示,他們會采取“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實行行業互助。廬陽區殘聯的領導也表示,區里近期會成立助殘聯盟,他們會向愛心企業宣傳龍為保潔,為他們爭取更多的業務機會。
節目播出后,我的不少同事、朋友也主動在朋友圈轉發節目,幫龍為保潔發聲,他們也和看了節目的愛心人士一樣,第一時間添加了客服沈明明的微信,預約保潔服務,有的還提出了定期保潔的要求。說實話,這一瞬間我也感受到了“人民來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大家的初心只有一個,做“熱心人”,辦“貼心事”。5月19日,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準備,龍為保潔正式加入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
《“無聲”的求助》播出后,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會長張立發也將節目視頻發送到了相關微信工作群中,合肥、蕪湖、宿州……全省有數百家企業踴躍報名,希望“大手牽小手”,幫助龍為保潔渡過難關。考慮到聾人保潔的特殊性,且龍為保潔主打保潔服務,經過實地考察、舉辦三方溝通協調會,合肥市家政服務協會最終挑選了安徽清潔行業的龍頭企業安徽清國清城集團,負責對接幫扶龍為保潔。
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我們的命運都是相同的,希望每個人心中都能心存善意,尤其是對聾人。愿我們都能成為連接溝壑的木板,為聾人建立起一座連接溝通的橋梁。過去,他們無法發聲;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他們,他們的“聲音”一定能被更多人“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