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方,彭 雨,陳垣男,張于豪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9064萬人,占13.50%。與2010年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有關研究和經驗均表明,疾病和傷殘并不是老年期的必然產物,通過努力完全可以把它們壓縮到生命最后的較短時期內,即實現健康的老齡化,這是老年人及其家庭乃至老齡化社會的期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正是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據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戰略部署制定的。
關于體育運動對老年人健康的影響,國內外學者進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1-12]。劉奮山等研究了運動干預對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影響,發現運動干預對老年人身體和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2]。鄭春梅探索了不同生活方式與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依存關系[3]。王紅雨和張林研究分析了我國7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特征以及增齡變化情況,發現70歲以上老年人健康體適能水平隨年齡增長而下降,特別是是80-84歲的高齡老年人下降速度最快[4]。陳曉彬則研究了廣場舞對老年女性健康的正面影響情況,發現廣場舞練習6月后,健康體適能顯著增加[5]。胡光霞和顧克鵬研究了八段錦鍛煉對中老年人生存質量的影響[6]。吳小梅等研究了以運動為基礎的健康促進方案對老年患者功能性體適能、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情況[7]。
Lyu等人通過隨機對照的方案研究了太極拳對數百名輕度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行為情緒、跌倒風險和日常生活活動的影響情況[8]。Hackney和Wolf綜述了近20年來關于太極拳對老年人的平衡和活動能力影響的研究,強調了太極拳的正面影響[9]。Song等人對45名老年人開展的研究發現,長期進行太極拳鍛煉可提高老年人上下樓梯時的身體穩定性[10]。
導引術八段錦是我國流傳較廣的一種傳統導引術,歷史悠久。該運動姿態優美、流暢,猶如錦緞,八種動作依次連貫,故有“八段錦”的美稱。中醫認為,導引術八段錦具有柔筋健骨、行氣活血等功能,可以緩解疲勞,對神經、心血管、消化、呼吸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前期調研發現,研究導引術八段錦對老年人體適能的影響的相關文獻比較少。
本文研究有規律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對60歲以上老年人的體適能的影響情況。通過老年人體適能評估,使老年人能了解到自身的問題,建立健身意識并養成按時鍛煉的好習慣,針對問題進行有效的鍛煉,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本研究還可以使越老越多的老年人了解導引術,輔助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傳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助于積極應對老年人健康問題,順應國家國情需要,響應國家政策。
針對60歲以上老年人,測取較為容易獲得的健康評價數據,如廣泛接受的老年人的功能性體適能指標,包括有氧耐力、肌肉力量、柔韌性、身體成分和運動能力(包括平衡、力量、速度、靈活性等素質)等功能體適能參數等。此外,體重管理對功能性活動能力也非常重要。本文根據Rikli和Jones的建議[11-12],測取表1所列體適能指標。

表1 本文選擇測量的六項體適能指標及說明
盡管測試將對身體造成的風險微乎其微,但是還需要對受試者進行必要的安全提醒,保證老年人在測試中的安全,而且幫助拿到最好的體適能指標。如果受試老年人滿足測試條件,以1-2個月為周期,定期練習導引術八段錦。通過練習前后對比、分析來評估導引術八段錦對老年人體適能的影響。
經過篩選,符合受試要求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共24人。我們記錄和測定了這些受試老年人的如下相關信息,包括年齡、性別、BMI指數,以及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六項體適能指數(如表1所示)。
24位符合要求老年人的年齡分布情況如下:60-64歲有15人,65-69歲有7人,70-74歲1人,75-79歲1人。可以看到,受試老年人的年齡主要集中在60-69歲之間,有22人。老年人性別分布情況為,女性21人,男性3人。即,受試老年人的年齡以女性為主。測量得到了這24位受試者的身高和體重情況,得到每位受試者的BMI指數。BMI在20-25之間即理想型的有18人,在25以上即偏胖的有6人。
第1項,30秒坐站測試,24位老年人的范圍為12~27次,平均值為18.5次。第2項,30秒手臂彎舉測試,24位老年人的范圍為13~28次,平均值為21.0次。第3項,2分鐘踏步測試,24位老年人的范圍為84~151個,平均值為117.6個。第4項,椅式坐位體前屈測,24位老年人的范圍為-8~22厘米,平均值為4.8厘米。第5項,背抓測試,24位老年人的范圍為-22~14.5厘米,平均值為3.4厘米。第6項,8英尺起立行走測試,24位老年人的范圍為4.5~8.4秒,平均值為5.8秒。
圖1繪制出了24位受試者的六項體適能指標和年齡的相關關系圖。可以看出,大體趨勢上,前五項體適能指標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不同程度的降低。第6項,8英尺起立行走測試則是指標越小越好。總體來說,這些體適能指標都嚴重地受年齡的影響。

圖1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的六項體適能情況
圖2表示了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30秒坐站測試變化分布圖。由圖可知,僅有3人練習后,30秒坐站測試指標減少了。而練習后,其余21人的該項測試指標都得到了改善。增加了0~3、3~6和6~9次的分別有6、7和6人。有2人增加了9~12次。

圖2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30秒坐站測試變化情況
圖3表示了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30秒手臂彎舉測試變化分布圖。由圖3和表1可知,有3人練習后,該項體適能指標發生了少量減少。而練習后,其余21人的該項測試指標都得到了增加,即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后30秒手臂彎舉能力得到了增強。增加了1~4、4~7和7~10次的分別有6、8和5人。

圖3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30秒手臂彎舉測試變化情況
圖4表示了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2分鐘踏步測試變化分布圖。由圖可知,有4人練習后,該項體適能指標發生了少量減少。而練習后,其余20人的該項測試指標都得到了增加,即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后2分鐘踏步能力得到了增強。增加了0~10、10~20、20~30、30~40和40~50個的分別有7、5、3、4、1人。

圖4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2分鐘踏步測試變化情況
圖5表示了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椅式坐位體前屈測試變化分布圖。由圖可知,有3人練習后,該項體適能指標發生了少量減少。而練習后,其余21人的該項測試指標都得到了增加,即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后椅式坐位體前屈能力得到了增強。增加了0~5、5~10、10~15、15~20和20~25厘米的分別有7、5、3、4、1人。

圖5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椅式坐位體前屈測試變化情況
圖6表示了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背抓測試變化分布圖。由圖可知,有2人練習后,該項體適能指標發生了少量減少。而練習后,其余22人的該項測試指標都得到了增加,即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后背抓能力得到了增強。

圖6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背抓測試變化情況
8英尺起立行走測試時間越短成績越優秀。圖7表示了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8英尺起立行走測試變化分布圖。由圖可知,有8人練習后,該項體適能指標發生了少量增加,即該項能力變弱了。而練習后,其余16人的該項測試指標都減少了,即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后8英尺起立行走能力得到了增強。

圖7 24位老年人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前后的8英尺起立行走測試變化情況
導引術八段錦歷史悠久,流傳較廣。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幫助有效應對老齡化問題。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具有柔筋健骨、行氣活血等功能,可以緩解疲勞,對神經、心血管、消化、呼吸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本文研究了符合要求的24位老年人定期開展導引術八段錦練習后,其體適能的變化情況。六項體適能包括:30秒坐站測試、30秒手臂彎舉測試、2分鐘踏步測試、椅式坐位體前屈測、背抓測試、8英尺起立行走測試。此外我們還記錄和統計了年齡、性別、BMI指數等。
研究發現,年齡嚴重影響著老年人體適能指標參數,年紀越小,其體適能指標越好。此外,練習導引術八段錦一個月,絕大多數受試老年人的體適能都得到了有效改善。表明練習導引術八段錦對于改善老年人健康具有積極影響,長期練習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有氧耐力、肌肉力量、柔韌性、身體成分和運動能力(包括平衡、力量、速度、靈活性等素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