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理欣,劉 剛,方志雄
田徑運動項目水平的不斷提高,關系到國家和地區競技體育整體實力的提升。因此,提高我國田徑運動的競技實力水平對我國競技體育發展和推進新時期體育強國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1]。2022年尤金世界田徑錦標賽在美國俄勒岡州尤金市落下帷幕,有192個國家和地區的1972名運動員參賽;共設置49個項目,本屆世錦賽有曾奪得多哈世錦賽37名冠軍和東京奧運會42名冠軍參賽。我國有53名運動員登上本屆世錦賽的賽場,平均年齡為26.28±4.12,共參加23個比賽項目。經過為期10天的比拼本屆世錦賽美國以13金9銀11銅的成績獨占鰲頭;中國隊則以2金、1銀、3銅成績收關。從本次參賽陣容可知我國田徑隊正處于新老交替時刻,對尤金世錦賽世界競賽成績分析,不僅有利于把握世界田壇當前競賽格局,同時可以分析我國田徑發展規律,并提出相應對策促進我國田徑未來發展,也為備戰巴黎奧運會提供參考。
本屆世錦賽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獲得獎牌,其中,獲得金牌國家和地區29個,獲得銀牌國家和地區22個,獲得銅牌國家和地區26個,相比多哈世錦賽獲獎牌國家和地區增加2個,獲金牌國家和地區增加9個。本屆世錦賽最重要的變化仍然來自獎牌榜的排名,多哈世錦賽美國以14金11銀4銅成績斬獲獎牌榜第1名,本屆世錦賽也不例外美國仍以13金9銀11銅的成績繼續位列榜首,但獎牌數量較上屆世錦賽減少了6枚。此外,本屆世錦賽埃塞俄比亞連續超越肯尼亞、牙買加和中國位列獎牌榜第2名,牙買加保持在獎牌榜第3名,中國從第4名倒退至第5名。本屆賽會澳大利亞取代上屆世錦賽德國的位置,以2金1銅的成績排第6名;秘魯首次獲得世錦賽獎牌并以2枚金牌替代了上屆世錦賽烏干達,位居獎牌榜第7名;加拿大以1金2銀1銅成績排名在獎牌榜第9名;上屆世錦賽位居前10名的烏干達(2金)、德國(2金4銅)、荷蘭(2金)在本屆世界錦標賽分別降至第18位、第20位和第30位,由此可分析,當前世界田壇6大洲的獎牌分布仍呈現“高、中、低”3個層次[2]。其中最高層次是北美洲和歐洲,非洲處于中等層次,亞洲、南美洲與大洋洲仍在底層位置。
1.2.1 歐洲與北美洲逐漸拉開差距
從表1可以發現,北美洲8個國家和地區共斬獲54枚獎牌,其中金牌19枚、銀牌20枚、銅牌15枚,對比前兩屆世錦賽獲獎牌國家和地區分別增加2個和3個,獎牌數量較上屆賽會也增加了2枚。本屆賽會美國共獲得33枚獎牌,其中金牌13枚、銀牌9枚、銅牌11枚,獎牌總數比第二名埃塞俄比亞多了23枚,美國獎牌總數占北美洲61%,可看出美國當前保持世界霸主位置,具備田徑超強實力;牙買加以2金7銀1銅成績排名在獎牌榜第3名,自“閃電”博爾特退役后,牙買加在男子100米、200米、4×100米項目金牌優勢被美國強勢逆襲。此外,多米尼共和國、巴巴多斯、波多黎為北美洲爭得4枚獎牌,穩固了北美洲強勁實力。

表1 第16-18屆世界田徑錦標賽各洲獎牌分布一覽表
歐洲18個國家和地區獲得了41獎牌,其中金牌10枚、銀牌12枚、銅牌19枚,對比第16屆世錦賽減少4枚獎牌,通過北對比近三屆世錦賽美洲與歐洲獎牌數量,可知歐洲受俄羅斯被延長禁賽原因與北美洲拉開差距,世界田徑競技格局呈多極化。
1.2.2 非洲保持長跑項目優勢
非洲7個國家和地區獲得28枚獎牌,其中,金牌9枚、銀牌12枚、銅牌7枚,較前兩屆世錦賽獲獎牌國家和地區數量連續減少了1至2個。埃塞俄比亞在男子、女子馬拉松與女子5000米和10000米項目中獲得4枚金牌,超越肯尼亞成為非洲新的代表;肯尼亞分別在男、女子1500米獲得2枚金牌。與前兩屆世錦賽比較非洲保持了金牌和獎牌數量,作為耐力性項目的領軍者,非洲國家和地區保持地域優勢項目,將大部分耐力性項目獎牌收入囊中,加速世界田徑向多極化特征發展。眾所周知,非洲的文化、經濟比較落后,競技體育起步晚,但發展速度驚人,除了與他們重視科學訓練有關外,運動員的優秀身體結構和超常的機能水平無疑對非洲體育騰飛也產生了重要影響[3]。非洲保持長跑項目優勢除身努力訓練,離不開遺傳賦予的身體結構與訓練環境因素。
1.2.3 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保持穩定
亞洲8個國家和地區獲得16枚獎牌,其中,金牌5枚、銀牌5枚、銅牌6枚,5枚金牌分布于中國2枚,日本、哈薩克斯坦、卡塔爾各1枚。相較于前兩屆世錦賽,亞洲金牌與獎牌總數均呈小幅度下滑。印度、韓國、以色列、菲律賓為亞洲各爭得1枚獎牌,體現了亞洲田徑競技成績格局開始朝多極化格局發展,但仍與北美洲、歐洲差距較大。南美洲與大洋洲獎牌總數較前兩屆世錦賽無較大變化。南美洲本次賽會獲得4枚金牌較前兩屆增加了2枚和3枚,大洋洲金牌數量較上屆賽會減少1枚,獲獎國家和地區也減少了1個。中國的獎牌總數較上屆世錦賽減少3枚,傳統優勢項目競走未獲得金牌,田賽項目的突破填補金牌空白的危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會,秘魯首次在世錦賽中同時獲得女子20公里與35公里競走冠軍,成為中國競走項目強勁的競爭對手。
綜上,當前世界田壇6大洲的獎牌分布呈現“強、中、弱”3個層次。其中最強層次是北美洲和歐洲,非洲處于中等層次,亞洲、南美洲與大洋洲則在偏弱層次。歐洲因俄羅斯興奮劑事件影響被延長禁賽導致獎牌數量減少,美國回到“一家獨大”的霸主位置,埃塞俄比亞實現趕超位列第二,肯尼亞依然保持優勢項目,牙買加優勢項目有所下滑,中國處于新老交替時期田賽項目崛起填補金牌空白的危機,北美洲與非洲田徑實力增強,世界田壇的競爭仍然呈“一超,多強”的特征,各洲際與國家和地區有較強的獎牌項目地理歸屬特點,北美洲保持世界第一,歐洲強力追趕北美洲,非洲穩定優勢項目與亞洲崛起正在逐漸改變世界田壇的競爭格局。
本屆世錦賽中國隊共派53名隊員參加23個項目獲得6枚獎牌,其中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3枚,位列世界積分榜第5位,占亞洲地區獎牌數量的37.5%(亞洲獎牌總數16枚),獎牌數量較上屆多哈世錦賽減少了3枚,但仍位居亞洲第一。由(圖1)會中國隊歷屆金、銀、銅獎牌數量發展跌宕起伏,自第3-5屆世錦賽第5、6、8屆世錦賽受馬家軍沒落以及自身競技實力影響,導致我國田徑成績走向低谷;第9屆中國田徑在劉翔與孫英杰突破下開始出現回轉,再到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等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第10-13屆世錦賽獎牌數量在不斷增加,直至第15屆北京世錦賽我國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方針,并制定了“1516突破計劃”,使得獎牌數達到歷史頂峰,從近四屆世界競賽排名分析我國田徑正經歷新老交替時刻成績下滑趨勢。因此,為盡快完成新老交替,提高競賽成績,筆者將從田賽與徑賽項群具體分析當前新老交替階段存在問題,并分析提出對策,以期為中國隊今后戰備提供參考。

圖1 中國隊參加歷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獲獎圖
2.1.1 訓練理念與方法保守引發跳躍項目兩極分化
由表2可知,男子跳遠比賽王嘉男在美國名帥蘭迪-亨廷頓指導下以8.36米成績成為繼劉翔、王浩之后中國第三位世錦賽冠軍,為今后提高跳遠成績方面奠定良好基礎。男子三級跳遠項目中朱亞明也在巴西教頭內里奧幫助下以17.31米獲得銅牌,創造了中國世錦賽歷史最好成績。女子跳高中小將陸佳雯未晉級決賽,撐桿跳高中老將李玲第六名成績也無緣獎牌。從田賽項目成績分析,我國當前跳遠與跳高項呈現兩極化趨勢。男子跳遠類項目得益于“1516計劃”實施,聘請高水平外籍教練,引進先進訓練理念助力項目成績提升,相較于跳高類項目成績下滑,可能與教練訓練理念保守有關。根據(表4)競技狀態對運動員成績有較大影響,因此可推斷運動員競技狀態與教練訓練理念、方法息息相關。綜上,由(表2)可知我國田賽跳躍項目成績呈兩極分化趨勢,跳高項目運動員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與教練訓練理念、方法密不可分。

表2 第18屆世界田徑錦標賽中國進入前8名運動員的成績及名次一覽表
2.1.2 運動傷病造成投擲項目成績下滑
由表3可知,本次賽會投擲項目競賽成績較前兩屆世錦賽下滑嚴重,馮彬在女子鐵餅比賽中突破自我,以69.12米奪得冠軍,打破個人之前最好成績;女子鉛球老將鞏立姣在東京奧運會后在未經過系統訓練情況下,仍以20.39米成績獲得銀牌,與前兩屆世錦賽相比較投擲項目減少了2枚獎牌,在女子標槍中劉詩穎因傷病影響只獲得第四名[4],老將蘇欣悅自十四屆全運會后受傷病影響未能參加比賽[5],“九朝元老”張文秀也因傷病困擾在31歲就選擇退役[6]。有研究表明,田徑運動各類項目運動員的運動壽命呈現的關系為短跑類=中長類=超長類<跳躍類<投擲類[7],由此可知,田徑運動投擲類運動員的運動壽命長于其他項目,張文秀的退役對我國投擲項目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損失。投擲類項目屬于快速力量性項目,訓練的運動量強度屬于極限強度[8],訓練與比賽中出現準備活動不充分或運動強度過大出現疲勞等原因所造成損傷現象屢見不鮮,傷病的出現會嚴重阻礙投擲運動員正常訓練與比賽,導致投擲項目成績下滑。
2.2.1 競技狀態不佳導致競走項目下滑
由(表3、4)可知,耐力性項目相比多哈世錦賽5枚競走獎牌,我國傳統優勢項嚴重下滑。與往屆不同本次世錦賽徑賽項目35公里競走取代此前的50公里競走。在女子20、30公里競走中切陽什姐為我國田徑爭得兩枚銅牌,避免了徑賽項目奪牌出現“空軍”現象。劉虹在女子20公里競走成績排名第五,在女子20公里競走中小將馬振霞與吳全明分別排名在第10名和13名。根據賽后采訪,劉虹于賽前兩個月備戰;切陽什姐受人體機能素質、心理狀態以及客觀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未能爭得金牌[9]。有研究表明,競技狀態的發揮成為運動員奪取勝利的最重要表現,使運動員的賽前競技狀態調整到最佳,是各級教練員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10]。因此根據(表2、3)分析可知,當前世界競走項目競爭十分激烈,我國在新老交替階段出現優勢項目成績嚴重下滑與新老隊員競技狀態有必然聯系。由此可知,運動員競技狀態是影響競賽成績的重要因素,當前在我國新老交替重要階段新老隊員受競技狀態影響較為嚴重,導致傳統優勢項目面臨挑戰。

表3 尤金世錦賽中國田徑運動員個人最佳成績
2.2.2 后備人才缺失與大賽經驗不足阻礙短跑項目奪牌
在百米大戰中我國僅有蘇炳添1人獲參賽資格,但受傷病影響蘇炳添未能進入決賽,男子200米比賽謝震業受競技狀態影響,在預決賽中慘遭淘汰;男子110米欄劉翔接班人謝文駿預賽表現差強人意。從(表3)可知,在4×100米接力中,男隊方面由小將陳冠峰代替吳智強參賽,女隊由李賀接替黃瑰芬參賽,通過比賽錄像觀察分析,男子4×100米接力小將陳冠峰在后程未能發揮持續加速能力,以38秒83位列小組第五名無緣決賽。女子4×100米接力李賀與隊友配合默契以42秒93成績小組第四也未能進入決賽。
由(表4)可知,世界短跑單項冠軍平均年齡為26.2±3.54,由此分析短跑單項奪冠國家和地區較我國已提前完成新老交替,且新隊員已具備奪冠能力。我國短跑項目成績下滑受老將年齡增大、后備人才與新隊員大賽經驗不足因素制約。因此,在短跑項目新老交替關鍵時刻,若不盡快解決阻礙我國當前短跑項目問題,今后與世界各國競爭時只能望其項背。

表4 尤金世錦賽短跑項目冠軍成績一覽表
高水平運動員想在成績上得到突破,不但需要自身刻苦努力還要有教練科學訓練計劃。教練在運動員訓練中起主要作用,須進一步深刻認識運動項目的專項特征和制勝規律,高度重視訓練設計,圍繞國際大賽來提高大賽掌控能力[11]。了解更多國際田徑發展趨勢與高水平教練的理念和訓練方法。因此更新教練員的訓練理念,是促進教練員與運動員的人才隊伍進步良策之選[12]。加強教練員培訓與世界田徑接軌,首先根據國際田徑發展趨勢結合我國田徑競技實際,轉變我國教練員思維模式和工作習慣;其次有的放矢地建立的教練員培養體系,與時俱進地科學安排教練學習最新訓練理念與方法;最后根據我國田徑運動員特征與競技成績革新訓練方法、手段和要求,爭取更好的訓練效果和進步前景。因此,在世界田徑向多極化發展的趨勢下,我國教練員須緊跟世界競技發展腳步,學習并運用最新訓練理念與方法,快速、高效提升我國競賽成績,增加我國田徑奪牌點。
運動損傷是訓練與比賽中較為常見現象,因此,為科學預防與控制運動員的傷病,提升運動員競賽成績,延長運動壽命。將圍繞運動員傷病預防與控制采取措施。傷病預防:訓練前,教練將預防損傷作為訓練計劃關鍵與前提,并對有危險訓練內容提出有針對性預防措施;訓練中,運用現代科技對運動員監測與查找錯誤技術動作并進行糾正;訓練后,通過物理手段對大負荷肌肉、關節進行放松,提前避免傷病的出現。傷病康復治療:通過運動康復手段可有效控制傷病對運動員的傷害。運動康復訓練為物理療法,能夠有效減少藥物治療副作用帶來的健康傷害[13],目前已經成為傷病康復的重要選擇??祻陀柧毜拈_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適用范圍,以確保運動康復訓練的有效性,在運動康復中,首先根據不同運動項目與運動員具體情況制訂康復訓練的方案;其次,在運動訓練與傷病防治之中建立運動員傷病個人檔案,以便為今后的傷病的監測、預防、治療與康復提供重要信息依據,降低運動員傷病的發生率。最后,將按摩、 針灸、拔罐等傳統醫學手段與現代化診斷設備結合,全方位為運動員傷病預防與控制恢提供重要保障。
運動員競技狀態理論是運動員訓練、參賽準備以及判別運動成績的最重要理論依據[14],在比賽中運動員競技狀態不佳是常見案例。競技狀態是體能、心理、技能及戰術狀態的綜合體現,可通過周期訓練進行調控。因此為科學調整、控制、監測運動員競技狀態,首先,運動員在訓練中要樹立規避風險意識,注意訓練負荷、強度與方法身體能否接受,避免良好競技狀態過早或較晚出現,以便在比賽中達到最佳競技狀態;其次,教練員通過制定科學周期訓練計劃、安排適宜訓練內容來觀察并控制運動員競技狀態,并通過周期訓練計劃對運動員競技狀態表現,調整周期訓練階段計劃與任務,根據參賽時間把握運動員賽前、中、后的競技狀態與能力;最后,利用現代科技技術監控運動員在訓練中的競技狀態為運動員達到良好競技狀態提供保障。例如:歐美高科技國家和地區利用影像物理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把技術動作分解成幾個部分, 根據各個部分出現的錯誤動作進行調整[15], 通過現代技術提高訓練效果與成績從而對運動員競技狀態進行調控。面對當前多極化世界競爭格局,科學調控與監測運動員競技狀態對提升我國田徑競賽成績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新老交替提供保障。
田徑競技發展中新老交替是自然規律,當前我國田徑處于新老交替階段,項目人才儲備不足導致新老交替不穩定,致使獎牌流失情況嚴重。為快速完成新老交替,我國田徑須構建多元化人才梯隊。實施競技體育市場化運行有利于促進新老交替與競技體育市場化良性競爭,促進我國田徑全面發展。“競技后備人才的有效培養”是中國田徑整體實力提升的關鍵所在[16]。因此競技體育市場是構建多元化人才梯隊路徑選擇,通過政策吸引并鼓勵社會實力企業對田徑項目進行職業市場化運營,拓寬人才選拔與儲備渠道,緩解我國新老交替壓力。此外,政府在構建多元化人才梯隊也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實施并與競技體育市場形成良性競爭:第一,培養小學、初中學生運動興趣,增強身體素質,養成運動習慣,為今后完善人才梯隊奠定良好基礎;第二,在全國各省市舉辦國家和地區級、省級、市級青少年田錦標賽和大學生田徑運動會時擴大選材范圍;第三,高校與體校要精誠合作、取長補短共育新時代高素質競技人才;第四,吸收在普高、職專院校天賦型人才進入訓練基地科學安排學習與訓練進行定向培養。全方位構建多元化人才梯隊,是未來我國田徑面對世界田徑多極化競爭格局從容不迫的底氣。
通過對本次世錦賽的各洲際獎牌分布情況分析,有利于我國田徑了解并分析世界田徑發展趨勢與競爭格局,認清和把握田徑項目發展特征與規律,為今后備戰做長足規劃。本次世錦賽中國隊共獲得6枚獎牌。跳躍、投擲成為新的奪金點實現了項目突破的同時競走等優勢項目下滑嚴重。當前中國隊正處于新老交替重要階段,奪金點較以往有所下降。通過對本屆世錦賽分析,深刻查找自身問題、進行全面總結和改進,針對短板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和舉措,為今后備戰提供支持。